【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目前台灣沒有任何一個支付app是方便到讓我想用的。什麼時候我們才有個認真好用的支付app?(責任編輯鄒昀倢)
相較於幾年前受制於政府無所為的市場靜默狀態,最近台灣對支付服務的想像、討論和投入,可說是爆炸性發展。但是,從不能做到大家都在做,也不見得是好事。行動支付服務能夠做到跨境是很不簡單的,得先著眼於單一或區域市場,市場既小又要存活就不能有太多競爭者。
再說一次,「科技始於人性,應用基於環境」。中國這麼大的市場環境也就只養大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家,而且他們本來就有淘寶和微信的客群當基礎。同樣的商業模式在台灣要成功很不容易,何況是大家一窩蜂從頭開始做。
假設支付寶靠沉澱資金的利息每年可以淨賺15億人民幣 – 大約80 億台幣,這個數字由 4 億使用者(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所創造,每個使用者每年貢獻20元台幣的利息收入給支付寶。台灣的使用者比例規模、使用頻率和消費金額如果都成長到和中國相當,但考慮台灣的資金利息只有中國的一半,那麼這家台灣服務商的沉澱資金利息收益大概只有6千9百萬台幣。養一家不死不活的服務商或許還行,可是市場上那麼多爭相投入的傢伙,你說這生意能做嗎?
靠沉澱資金養不活,賺賺手續費吧!那就不能學支付寶補貼手續費,得學Paypal坐著當過路財神。過路費可以收多少呢?目前信用卡收單行最低也要收個 1.7 –1.9%,第三方服務商得再往上加幾趴,那才是賺的。PCHome支付連和Yahoo輕鬆付的信用卡交易的單筆手續費是2%,歐付寶和智付寶則是2.8%,速買配甚至要高達3.2-3.5%。PCHome 和Yahoo 大概只賺0.2%,但它們各有網上拍賣業務,支付系統是半買半相送,反正從產品交易上還有另外的1.5 – 2% 可以賺。手續費對純粹的支付服務商則是命根子,半碼降不得,所以信用卡交易成本只能往上堆高。高到一定程度,商店和使用者就不願意買帳了。想想看,支付寶現在中國只收0.6%,如果加高到2%手續費,中國的商店和使用者還會這麼愛用嗎?
比起信用卡交易,銀行轉帳以固定費用計價,消費金額越高,成本比例越低,就越划算。
台灣的銀行轉帳費用是固定費用,牌價是15塊一筆。拿支付連的2% 來比較,只要消費金額高過750塊錢,銀行轉帳的交易成本就比信用卡低。國發會在2015年的調查顯示:台灣網購消費平均金額2.6萬,消費15次,所以每次平均消費額大概是1733元,銀行轉帳划算很多。去年詹宏志就在記者會上表示[1]:「綁定銀行帳戶是最基礎最方便的支付形式」、「銀行支付是電子支付的終極模式」,所言甚是。
詹宏志今年又說了[2]:「銀行業就像是有執照的計程車,但在Uber出現後,出租車運輸就不需有牌,銀行也會面臨計程車般的挑戰」。這話是沒錯…但是銀行為什麼非得開計程車不可?集合起來規劃幾條方便的公車路線,不就能打死一堆Uber?
上一篇文章【來自瑞典的 Swish】 介紹的是銀行轉帳的支付應用,今天再簡單介紹波蘭的 BLIK,是另一個銀行轉帳的應用。BLIK 是由Poland Standard Payment 所推出的,這個公司由波蘭幾家主要銀行合資成立。這和 瑞典的Swish 如出一轍,由銀行一起合作推出共通性的支付應用系統,兩者的商業模式很相近。技術上,Swish 和 BLIK 各不相同,Swish 利用下載到手機裡頭的數位憑證來認證使用者,BLIK 則是透過線上隨機產生的交易代碼來認證使用者。
BLIK 的買方在手機上獲取一個六位數的單次隨機代碼,兩分鐘內手輸入到賣方的手機、商店的收銀設備或是銀行的 ATM就可以交易。安全技術上是比較低階,但是卻有一個厲害的優點:它和信用卡終端機的整合很容易。商店裡頭現有的信用卡刷卡機稍為更改軟體就可以相容BLIK;Apple Pay 都還得要加個NFC讀卡機,BLIK只靠一根指頭就完成交易的最後一哩路。波蘭現在已經有超過60% 的信用卡刷卡機可以收 BLIK,12,500 台 ATM 可以使用BLIK領現金。
Swish 和 BLIK 的例子代表歐洲行動支付的趨勢:由各銀行合作推出共通性的行動支付系統,這是一種公共建設的概念,維持一個支付平台,開放 API 供各種應用系統介接利用。雖說這裡仍需有一家技術服務公司存在,但它只是負責維護平台系統運作,在單一種技術平台上提供各種不同的商業應用。這好比建造一輛公車,使用者、商店、只需要付出合理的票價就可以直達一個樂園,那裡有各種服務應用:購物、取錢、轉帳…都可以玩。
比較起第三方支付服務,Swish 和 BLIK是缺少了保障交易中銀貨兩訖的功能。消費者網上付錢後如果拿不到貨品,Swish 和 BLIK 並不負責。你或許覺得:付款收不到貨,這怎麼行?但歐洲人不覺得這是個問題,他們會反問:為什麼需要一個第三方公司來保障消費者不受詐欺呢?消費者保護法和司法制度不就是用來保障交易公平的嗎?透過第三方支付就好像警察不管事,老百姓得自己花錢請保全一樣。想想,這也是有點道理。
台灣現在各種支付應用蓬勃發展,但從反面看,也可說是效益低落的投資亂象。檯面上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經有六、七家,眾多銀行也踩著 Fintech 的觔斗雲各顯神通,各作各的系統,互不相容。賣方要支援市場上所有應用那得整合多少 API?買方得裝多少 APP?大家忙了一場,結果每個人只能在市場大餅上咬兩口。這些各自運作的支付系統說好聽點是 Uber,說難聽點是野雞車,總體投資成本不但高,乘客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繞了多少冤枉路。
(本文經原作者Eric Chou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支付服務向錢行 – 線上行動支付 Part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