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是優步不是污步,Uber正在幹掉沒效率的既得利益者—計程車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Uber與台灣政府之間吵個沒完,看起來台灣政府仍然多少保護計程車業者,固穩既得利益者的權利。說實在的,Uber的出現,正反映了我們政府的施政處理能力。(責任編輯鄒昀倢)

Uber和計程車的戰爭,在台灣越演越烈,政府現在面臨很重大的考驗,因為這不只是和交通事業有關而已,而是台灣怎麼面臨新科技的挑戰。

矽谷開始的Uber,很多人把它和airbnb放在一起,說是一個新經濟型態,叫共享經濟share economy。我不喜歡這詞,因為沒什麼特別的意義,純噱頭。在我看來,Uber和airbnb只是很簡單的「去中間人」過程,用科技讓原本的商業活動更有效率而已。

計程車業者攻擊Uber的理由是沒有登記為運輸業納管,進行不公平競爭。但為什麼出租車要有牌照?我喜歡拿自己車載載客人,賺點外快,關政府屁事? 在以前,關係很大。乘客和司機是一個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司機掌控許多乘客不知道的權力,想像在沒有政府監管的情況下,路上攔台小黃,雖然上車講個價,一拍兩合,但你如何確保司機沒開到半路逼你加價?如何確保司機不是強奸殺人犯?因為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沒有安全,沒有公平價格,就沒人搭車。所以大部份的國家社會都發展出「中間人」的制度來解決問題。

政府當中間人幫忙司機的背景查察,所以有執照制度。政府當中間人幫忙運費透明,所以有定期的費率審核。司機們也自己形成車隊,運用品牌經營,把資訊變得透明,讓乘客安心。中間人雖然提高了效率,讓原本沒人敢坐的出租車變成了正當的生意,但仲介是要花錢的。牌照制度創造了政府的權力,政客有權就有髒事發生,而且官僚沒辦法準確計算有效率的牌照數,牌照多發,造成司機們每一個都苦哈哈,壞事易生,牌照少發,造成民眾有錢招不到車。一整個沒效率。

新科技會把一個個沒效率的中間人幹掉,而Uber正是在幹這事。Uber用科技,進行司機背景查察及控管車況,讓資費及路線透明,更方便民眾叫車,完全可以取代先前中間人做的事,運輸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的紛爭,表面上如果只是就法來看,那是合法計程車和非法Uber的競爭。合法與非法,一翻兩瞪眼,政府沒有什麼糢糊的空間。但假設Uber乖乖地把罰款付一付,先停止營業,然後請政府速速更新出租汽車的規定,讓Uber可以合法經營呢?政府還要保障計程車,硬擋Uber嗎?這才是有意義的政策思考。

Judd Cramer and Alan B. Krueger今年有一篇實證的經濟學論文,發現Uber出現的城市,Uber的空車率比計程車低,Uber的載客行駛哩程也比計程車高,Uber乘客的待車時間比計程車短,而當然Uber的車費比計程車低。再再顯示,Uber出現前的公共運輸是沒有效率的,新科技讓民眾更省錢、更方便,政府硬要阻擋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只有一個,既得利益。計程車隊躲在政府監管的後面,提供次佳的服務,賺取壟斷般的利潤,當然要和Uber生死鬥。但新政府為什麼要幫這些既得利益賺錢?他們給你們政治獻金嗎?他們的選票很多,多過全民大眾嗎?為什麼不開放Uber,並鼓勵計程車司機轉開Uber?

台灣的計程車既得利益說大,其實也不大,沒有紐約這種大城市那麼多的問題。紐約的計程車牌照,據說現在的數目和1940年代一樣多,人口成長這麼多,牌照卻沒增加,當然讓計程車賺得荷包滿滿,而服務卻又奇差無比,雨雪天最需要車的時候,司機老大卻都在家裡休息。但就算面對這樣的既得利益,紐約都還讓Uber做得下去,力求改變老大的計程車業者心態,沒道理台灣不能開放呀!而且,幾十年前的陰錯陽差,台灣政府開放計程車開放得有點快,壟斷的問題相對比較小,要計程車司機改做Uber的阻力相對較小,台灣政府更應該大膽開放下去。

這一決定不是只有Uber和計程車的問題,是台灣經濟轉型,面對全球化,又面對科技快速化的情況,政府的角色定位問題。Uber只是即將來襲的科技浪潮第一波,還只是用相對原始的手機通訊而已。接下來還有人工智慧、虛擬實境這些即將發生的巨大改變,政府是要以開放的心態,讓台灣變成走在世界前面的科技領先者,還是維護既得利益者,成為讓人家聽到就搖搖頭的落後地方,就在新政府的一念之間。這政策決定,重要得不得了。

(本文經原作者普通人的自由主義授權轉載,並同意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優步還是污步〉。首圖來源:miyagawa, CC license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