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下雨漲價錯了嗎】為何下雨天 Uber 不能比平時貴?想貪便宜就去搭公車呀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下雨叫不到車很煩,但是看到Uber app上寫現在溢價1.5倍也很煩。但是到底該不該接受這樣的價格變動?其實從經濟學原理上來說,價格溢價有理。(責任編輯鄒昀倢)

7 月20 日下午,整個京城仍被暴雨籠罩,我從中關村軟件園的滴滴總部出來,打算用叫車軟體打車。看著一群沒有帶傘並堵在門口四處張望的人們,我已做好心理準備,打不到車的話,那就再試試,無非多等幾趟罷了。沒想到應用顯示的最高溢價竟達到4.1 倍,「需要打車又不得不接受三四倍溢價的感覺真是太酸爽了」,類似的吐槽我們在朋友圈內還能看到許多許多。

趁火打劫我們聽得多,在許多人看來,這幾天暴雨的打車經歷堪稱是「趁雨打劫」。但實際是否如此?為什麼下雨天會造成如此可怕的溢價倍數?一切還要從一個簡單的經濟學原理說起。

Supply-demand-equilibrium.svg

這是供求曲線的模型。需求方明顯會收到價格波動的影響:當價格升高後,需求量相應減少。反之若價格降低,需求量會立即增加。

利用價格槓桿進行調節,使得供求關係達到一個動態平衡,這也是Uber、滴滴在用車高峰期的溢價邏輯。Uber官網對溢價機制給出這樣的解釋:

當許多人同時預約車輛,優步平台上的車輛無法滿足大量的需求時,將提升費率來確保您用車的需要。溢價的原因有多種,例如,大雨,當地運動活動或假期都會導致暫時的費用溢價。

也就是說,價高者得,有強烈出行需求並願意為之支付更高價格的乘客打到車的概率,肯定是高於那些只會埋怨又不肯掏錢的乘客。人們慢慢適應這樣的規定,在資源相對稀缺的情況之下,溢價是可以接受的。

回到暴雨的場景,人們只盼望逃離這討厭的天氣,出行打車的需求必然會增加。與此同時,暴雨令路面開始積水,視野能見度下降,汽車的行車速度下降,甚至很容易引起交通擁堵。

此前一項研究表明,與晴天相比,雨天在路上跑的出租車減少了7.1%,專車亦是同理。原因在於,雖然雨天用車需求增加了,司機們駕車遇到擁堵、積水的風險卻提高了。單位時間的載客收入明顯減少,出車接單的動力減少。如放任不管,便會陷入「天氣越糟糕,越打不到車」的惡性循環。

那引入普通的溢價激勵會出現什麼狀況?媒體人@闌夕在其微博中指出:「私底下和滴滴的運營聊起這個話題,有時被強令取消動態調價,後台的車輛供應數據馬上跌至谷底,在普通的收入激勵下,鮮有司機會冒著傷車的風險載客,但是需求端的數據是不會減少的。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更多的人打不上車了。」

為了滿足需求,維持運力,專車平台只能祭出殺手鐧——那就是遠高於正常水平的超高倍溢價。不滿由此而生,絕大多數人會被暴雨耽誤既定的行程,暴雨也放大了他們的抱怨情緒。他們會想當然地認為,這是專車平台坐地起價、趁火打劫。

憑什麼下雨天打車就不能漲價呢?正如上文所述,暴雨溢價只是遵循最基本的經濟規律,沒什麼比漲價更能抑制打車需求,鼓動司機冒險出車,從而有效調整供給,讓更多亟需用車的人打到車,也令司機掙得更多的錢。滴滴的數據也佐證了這點,在補貼和溢價激勵的情況下,北京市區專車快車叫車成功率提高到了82%,而在往常暴雨的時候,這個數字還不到50%。

有趣的是,為慶祝拼車業務上線一周年,優步中國7 月20 日在北京推出拼車一律5 元的活動,不少順利拼到車的乘客表示喜出望外。這雖然是極其個別的例子,卻應是許多指責滴滴、優步發災難財(實際並沒有,不然優步完全可以停掉上述的拼車優惠)的人們最想要遇到的狀況:無須承受溢價的痛苦,便順利打到車,如果能再省點錢就更好了。

據我所知,在恐襲、地震、水災等不可抗事件面前,優步是會關掉溢價機制,甚至還會提高補貼,鼓勵司機搭載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這種救災應急的邏輯無疑不是適用於日常的暴雨情景。再說,那些說專車平台溢價是宰客的人,有沒有想過,溢價的錢流向的是司機,而非專車平台?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卻總有一群人異常貪婪,想著「魚與熊掌兼得」。這種人就應該打回計劃經濟時代,繼續吃他們的大鍋飯。放到任何一個正常健全的市場機制下,暴雨溢價都是必然出現的價格調控現象。

最後說一句,想在暴雨天打到車?請加錢。

(本文經合作夥伴Pingwest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憑什麼下雨天網約專車就不能比平時貴?〉。)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