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推廣我們電子零件的關係,我常常需要出國參展或是拜訪客戶,走遍了大展如 CES、 IFA,也時常去美國、日本,及中國拜訪客戶。
跑遍不同的城鎮、工業區,面對不同的產業和客戶,我常常在想:當一個國家的國力,企業的競爭力衰退時,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動詞往往就是「轉型」。但企業、甚至國家,其實僅是個載體,乘載著主事者的心態與競爭力。或許我們不該討論載體出了什麼問題,而要思考是自己是否需要改變思考邏輯、脈絡與架構,以保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而若我們把創新當作一把量尺,來比較美中日台的廠商或團體在創新中所扮演的角色,依我個人的經驗來說,美國是創新的規範者、價值的創造者,日本優化那個價值,中國則將產品大量生產。
那台灣呢?台灣是創新概念實現過程中,幕後沉默的推手。雖然我們是推手,但因為並無「創造」,也不主導,導致我們在做的多,但獲益的少。
我一直認為台灣是世界的五金行,世界的黑手,在眾多海內外展覽中,如果有台灣館,大多是在展場的邊陲地帶,展場可能空氣、採光不好,多數公司英文名字結尾都是 tech 或 tek(我們自己也是),是個一般觀眾不會來也看不懂,但是大咖買家必定光顧的有趣地方。
- 歐美日的沉默夥伴,地位已被中國挑戰
美系廠商其實都非常倚賴台系 EMS 廠(註1)或零件廠。美國客戶大多敢講、敢想像、敢創新,而他們的創新往往是具有破壞性的:藉由新的平台,新的聚落來改變使用介面與使用習慣,創造新的話題、價值。
從很多大廠把硬體相關的採購中心及硬體基層研發單位設置在台灣,就能發現台灣就是美國不可取代的合作夥伴。美國廠商對硬體的重視及了解不如軟體,因為硬體研發成本高,也較久,所以這數十年來自從台積電等代工廠的興起,硬體研發工作逐漸轉往台灣,也因我們扮演他們實踐夢想的推手,美廠大多會考慮與我們合作。
日本廠商也同樣的與台廠有良好的信任與默契,在共同研發當中展現他們追求完美,近乎吹毛求疵的精神。日廠在「尚美」的堅持下,雖然產品品質可以超越美廠,但研發過程的冗長也常讓他們喪失先發制人的時機,或是因過高的成本反而讓產品曲高和寡。所以,他們藉由工藝優化現有的價值成效,其實見仁見智。
另外,雖然許多日本廠商已無昔日的領導地位,但是他們在軟體與硬體仍皆有一定的基礎與實力,所以許多台廠若能成功切入供應鏈,後續的研發其實相對的輕鬆。
中國的廠商近年來則突飛猛進,以電子業來說,現在廣東儼然已成為全世界的重鎮。我們也因有許多客戶的總部皆設在深圳,而必須時常到那出差。這些中國廠商,充分展現他們的野心,積極地試圖超越美日客戶。他們願意嘗試使用新技術,但品管或研發對他們來說,重要性遠不如搶快。
他們的言談中,和台灣廠商一樣常透露著焦躁,但不同於台灣,他們是急著將產品上市,搶市場。更有趣的是,他們也願意在產品週期尚未結束前就更改零件以求改變,這與美日廠商遵循產品生命週期有落差,也代表他們為了追求優勢不介意破壞規矩,我想這也是因為受惠於中國的廣大內需市場,一但產品成功、他們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產業明星。
令人感到唏噓的是,廣東曾經是台商呼風喚雨,當土豪的重鎮之一,但如今許多我們接洽的企業窗口都變成旅居廣東的台幹,而台廠已從主動成為了被動,只能相互爭取這些明星企業的訂單。
中國廠商充分利用他們廣大的內需市場,藉由產品上市的速度,先將美日廠商所制定的價值極大化、再用低價「山寨」取代原本的發明者,這幾年已經逐漸在國際市場打開一片天。
- 節省成本、削價競爭、保守思維害苦自己
反觀台灣的電子業,由於在價值鏈上扮演的角色月日漸縮小,無法再繼續支撐台灣的經濟命脈,台灣如今進入吃不飽但也餓不死的窘況。許多台灣的零件廠時常遇到的困難是:客戶只能去海外找。因為台系品牌廠對新技術的接納度較低,往往以「老公司較保守」、「市場若無先例不會貿然投入」或「無相關研發經費」回絕。
這些話都讓人灰心,常讓我覺得:難道「台灣之光」,一定要先在國外成名才算嗎?我們曾有多次去做技術推廣時,得到的回饋充滿了輕佻、傲慢及嘻笑,但在外國廠商推出同樣產品時,又急著請我們再作解釋。進入研發時,他們的重點又是要如何節省研發費用。
當然,節省是一種美德,我能理解因為台灣市場小,投入研發的經費一定相對國際大廠少,但是以這種心態做出發點還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許多台系老廠牌沉浸在昔日榮光,雖深知國內市場貧瘠養不活自己,卻又只肯固守舊思維,導致在國際戰場上節節敗退,一方面可惜,卻又覺得咎由自取。
先天條件不足,後天又保守封閉,會有致命的後果。無法先發制人,又不肯冒創新的風險而固守小確幸好像變成台灣人現在的思維。
台灣廠商往往為了節省成本,若非終端客戶詢問,幾乎不主動進行研發,真要嘗試新技術時,又將研發的負擔完全丟給零件廠。最常聽到的話是:「沒有 total solution 我們不願考慮」,或是 「請給我們現成品拆解」。
有了訂單,就又變成台廠互相競價搶單,再回頭與零件廠殺價,或許最後拿到了那張訂單,但獲利最多的則是品牌廠,苦的是上游的中小型零件廠。為了外移尋求低價勞力,他們也連帶地帶著協力廠商一起離開台灣,也促使台灣製造業面臨空洞化。
- 放下小確幸吧!台灣必須背水一戰
這十幾年來我們缺少一個新的,有續航力的 Business model。雖有許多零件廠商握有關鍵技術,使他們的產品能在市場上領先對手,但畢竟規模不大,也不是系統整合廠,無法創造一個聚落來帶動地方的發展及繁榮。而且如果不是制定規範或是創造使用情境而掌握附加價值,一但領先優勢沒了,就會喪失議價權而回歸到搶「毛三到四」的窘境。
台灣除了在產業界,連在體育也常看到選手以黑馬之姿竄出,在球場會有驚奇,但是往往後繼無力或在重要關頭 「放槍」。這樣的選手我們不會說他技術不好,比較有可能說抗壓性不足,或是心態上有問題。台灣缺乏內需市場,既無法養品牌,同時也因為工資的上漲而無法走勞力密集的製造業。但是世界經濟是瞬息萬變的,所以我們必須在心態上有所調整,思考如何在台灣創造可以符合國際趨勢的「價值」。
我希望為台灣經濟前景著急的公民,應思考的不是只侷限於政治議題上的是是非非,而是從實際產業面多思考如何創造台灣的價值,或是提高台灣在價值鏈上的地位。
我們應該要有"Back against the wall"背水一戰的決心,而不是「壁咚」的小確幸。從商業角度來看,「小」是無法達到規模經濟,是無法永續經營的,所以這個「確幸」也遲早會幻滅。現在許多人在推廣 「創新創業」,但是如果不是有意義的創新,創業也是枉然。企業轉型,更變成從營業「轉型」到歇業。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開創或創新的機緣或能力,但至少不能放棄冒險的精神,不能只偏安一隅墨守成規。趁年輕,如果無緣創新創業,則可加入新創事業,挑戰能改變商業模式、創造價值,或是提升企業在現有價值鏈上的地位,這同樣也能造福產業,也同樣是創新。
改變要從心態開始,才能開始起步創造不同的命運。
註1:EMS 廠,簡言說明為電子專業代工製造服務(Electronic Manufacture Services)廠商,提供客戶各式電子產品或零組件的代工與組裝業務。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沉默的世界五金行,未來該何去何從?──三十歲電子業經營者的沉重心聲〉。)
《延伸閱讀》
【Nat Lin@挪威】致文化部長鄭麗君:別再等人才成為台灣之光後,才想到要培養他們
試以佛跳牆為例,簡述台灣代工電子業是怎麼煉成的
紐約服裝設計師遊走兩岸三地代工廠,冷暖感受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