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金管會發布新聞稿(限制電子支付額上限5000元,這些官還活在飛鴿傳書年代嗎?)讓大眾認為金管會要限縮電子支付上限。結果,立委余宛如在奔走詢問之下,發現金管會其實是好意,只是因為新聞稿寫的太「文言」導致大家誤解意思。政府數位化、談民主3.0,其中有很大一塊就是要增進「溝通效率、理解」,這一塊,看來金管會還有待加強。
以下為立委余宛如的部落格貼文,內容記載她如何就此事件,與金管會溝通協調的過程,以下為作者第一人稱敘述。
(責任編輯:鄒昀倢)
作者/立委 余宛如
昨天半夜,看到Inside記者李柏鋒這篇:金管會數十億美元海外洗錢管不了,卻限國內電子支付只能每月五千元,相當震驚,當下半夜打擾了許多人,希望盡快了解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實在話,我看了金管會的新聞稿,有點激動,因為電子支付台灣起步已晚,外敵環伺,實不利於我國數位支付的發展,金管會此舉與其宣示推動電子支付2020年超越現金相違背,實在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一早,主持完這場有關太陽能專區的公聽會後,下午把這份引起爭議的「電子支付機構使用者身份確認機制及交易限額管理辦法條文」整個拿出來翻看,並與丁主委與桂副主委會面,證明整件事是誤會一場,並敦促金管會已經於今日下午發出澄清的新聞稿,把事情講清楚。整件事說起來就是金管會沒講人(聽得懂)話,所以造成誤會 ,讓好意都變成壞事!
根據2015年5月3日(即去年)就上路的「電子支付機構使用者身份確認機制及交易限額管理辦法條文(原文)」規定,電子支付的使用者,根據國際的防制洗錢規範,必須要實名制登記。然而申請的電子支付機構,如馬上要求使用者遵守實名字規範的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客戶流失。因此「電子支付機構使用者身份確認機制及交易限額管理辦法條文」第22條,提供了電子支付機構一個「調整時間」,在辦法實施後的九個月內,即2016年2月2日前,必須鼓勵使用者在期限內逐漸轉成實名制。
在這條內規定,凡非實名制的使用者,其如果只提供行動電話號碼、電子郵件信箱或是社群媒體帳號作為匿名帳號的話,每月累計的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支付款金額,不能超過新台幣一萬元。換句話說,這是已經上路的辦法,而且要求所有匿名帳號必須在今年2月2日前,都必須轉成實名制的帳號。
因此,金管會看了目前轉換的現況,為了幫助業者發展,主動延長了所謂的「調整時間」,將調整時間延長到明年(2017年)的9月30日,整整多出了一年的時間。
此外,為了協助業者轉換,推出了配套的措施,將調整時間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到2017年的6月30日,保持交易金額為新台幣一萬元不變。第二階段為2017年的7月1日到2017年的9月30日,匿名帳號的交易金額調降為新台幣五千元。因為有金額限制的配套,因此將原本有交易次數的限制給拿掉了。
這件事起心動念,是希望能夠對業者有所幫助,而從頭到尾,都不影響已經是實名帳號的使用者。
我也問了原本新聞稿提及的APG(亞太防制洗錢組織)的評鑑問題,電子支付是否一定要實名制?根據國際的反洗錢防制標準,帳戶名稱要用實名制。如果違背會如何?很可能遭到各國的金融反制,變成像是國外金融機構不再收受台灣人的匯款等,聽起來如果沒過的話,問題會很大。
除此之外,中國已經於今年推動電子支付的實名制上路。APG的評鑑依規定要在明年底完成,所以為了避免評鑑過低,電子支付實名制必須推動。所以該新聞稿的原意是說:「你看,明明國際的金融監管很嚴格,但是我還是為電子支付業者努力做了點事,努力延長了調整時間。」結果變成:「因為國際的金融監管很嚴格,所以我要限縮電子支付使用者每月的交易金額為新台幣五千元。」
最後,再簡單的重點整理一次:
- 修法是為了協助電子支付機構把非實名的用戶轉成實名帳號。
- 修法額外放寬一年時間讓現有的非實名制帳戶轉化。
- 5000塊的限制只適用非實名登錄的帳戶。
- 修法從頭到尾都不影響已經是實名登記的用戶。
電子支付法規,上路一年,發展上依然有很多阻礙,長期以來,我一直從旁關心與協助,經常與金管會溝通做法與概念,希望在政策上是能夠支持金融科技與新創的發展,並努力在全球數位新創浪潮與嚴格的金融監管中,找到一個平衡的方式,為新創找到一個路。也希望未來大家有什麼想法,也持續與我互動,一起迎接數位時代的契機與挑戰,為台灣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