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車聯網、無人車、智慧車等產業正在崛起,而且這股勢力銳不可擋,勢必會影響到全球人民出行的習慣。但是在台灣,相關產業似乎還沒開始動作,或許我們可以先從嗅國外風向開始。(責任編輯:鄒昀倢)
直到 2012 年,汽車產業已經連續 15 年沒有重大的改變。但就在被視為轉折點的 2012 年,大量創新的機會湧現。特斯拉為我們展示了一種互聯車,它可以透過應用程式界面遠端獲取車輛數據以及經過雲端更新來解決車輛問題。
谷歌及德爾福在全美展示原型之後,自駕車也變得越來越真實。只不過四年時間,互聯車市場風起雲湧。在 2016 年初,更多公司在不同的區域崛起,例如打車 APP、換修市場及租賃車輛。
需求導向的商業模式
2012 年開始,需求導向的商業市場變成運輸業最大的趨勢,吸引了各行各業爭相模仿。優步跟 Lyft 激勵了很多商場上的同業跟隨,例如:HopSkipDrive、Shuddle(兒童搭車服務)、Wheeliz(點對點輪椅接送服務)。T Dispatch 甚至打造了車隊管理平台,讓你能夠享受迅速的接送服務。
然而,自從 2015 年 12 月,在需求導向的搭車服務市場中,出現了市場新進者跟退出者的明顯更迭。最近,通用汽車併購了 Sidecar,Shuddle 則是停止了營運。他們共籌資了超過 4 千 7 百萬美金,但還是無法跟優步的 83 億美金跟 Lyft 的 20 億美金相提並論。即使 Sidecar 是當初無人競爭的共乘市場先鋒者,最終面臨商場上的挫敗。
一些人宣稱優步已整碗捧走,特別是在美國,2016 年可能真的會成真。畢竟,當比較優步跟 Lyft 的時候,消費者體驗感覺完全一模一樣,因為很多司機同時為兩個 APP 提供服務。當兩個公司同時進入通勤者的共乘市場,消費者對於某公司的偏好會讓其所提供的服務可以區別得出來。
過去這幾年,打車產業中激烈競爭、市值好幾十億美金、勞工法條、有關當局拒絕、策略性生意夥伴的新聞讓我們應接不暇。未來有可能變得更平靜嗎?目前為止,當打車龍頭公司挖掘新市場、尋找策略性夥伴以及後進者的加入,打車市場將持續重新定義自己。
同時,印度的 The Porter、Blowhorn、Let’sTransport 在「最後一哩路」運送產業中尋找新的成長,印度有著高效率卻低科技的午餐飯盒運送系統,這些需求導向的服務幫助人們搬運東西到任何地方。
汽車數據中見價值
當很多公司陸續提供 APP 給互聯車使用,汽車診斷器市場逐漸地變得擁擠。包含了 Automatic、Mojio、Dash、Vinli。已經存在的獨立傳輸器 APP,像是「開多少繳多少」保險公司 Metromile 以及車隊管理公司 Automile。
有了這麼多的工具,這意味著我們在近期內將看到更多的互聯車 APP 嗎?很多的傳輸器平台提供其他 APP 像是燃油效率計算器跟旅行日誌去賺錢。我們能看到其他的 APP 結合汽車數據整合物聯網嗎?
或許,互聯車數據最大的創新在於只會集中於企業運用,而消費者並不會接觸到。假如說,當我們看到趨勢從個人車輛擁有向汽車共享或車隊管理靠攏的時候,遠端監視汽車運作跟車量狀態將會越來越有關連。
個人車輛擁有的終結?
個人車輛擁有的現象正在激烈地改變中,雖然最後它並不會消失,特別是在人們每日需要用到汽車的鄉下。在高度密集的城市,我們終於讓買車變成一個選項而非生活必需品。Turo(前身為 RelayRides)、Getaround、PPZuche 提供點對點的汽車租賃,讓你可以盡情嘗試所有的車種並靠著你自己的汽車賺錢。
在舊金山,Scoot 的電動車租賃在整個城市都能通,而且還能夠騎到 25 哩。Scoot 也提供 Renault’s Twizy(想像城市高爾夫球車),這是讓汽車製造者跟新創公司能夠一起工作的好典範。起初,Twizy 只是個概念車,Renault 沒想過他可以在全美實行。但是 Scoot 一直嘗試要在舊金山重新創造歐洲摩托車文化,也找到了完美的美國版應用。
在新創公司 Silvercar 跟 Flightcar 提供高接觸、效率、高端車輛體驗的透明度服務下,機場的汽車租賃體驗已經越來越不費力 。在短時間內汽車租賃產業的創新由小公司 City Car Share 跟 Zipcar 所帶領,爾後大公司例如 Enterprise,、Audi at Home、BMW Now 才加入戰局,這是值得注意的。大公司們現在甚至使用「分享」的辭彙,即使他們有全車隊的擁有權,但本質上其實還是「租賃」。
自駕車的承諾
沒有提到自駕車,關於互聯車的概觀就不會完整。對應性、車輛對車輛的溝通將成為自駕車的完全自駕發展中最重要的環節。
Quanergy 正在用自家的低價 3D 光達感應器改變市場(光線偵測及延伸)。過去的光達系統過於昂貴(美金八千到八十萬)而且常有可移動部件。2016 年,Quanergy 發表了 $250 美金一體成型的光達感應器,能夠更簡單又更便宜的運用在機器人上去感應周遭環境。
通用汽車最近買下了 Cruise Automation,它開發了換修工具套組可以把奧迪 A4 跟 S4 系列的車款轉換成自駕車,同時也是 13 個通過加州監理站自駕車輛測試計畫的參與者之一。通用汽車並沒有浪費時間在新科技上,他們近期宣布他們將與 Lyft 合作在 2017 年提供自駕車的打車服務。同時,Peloton 使用雷達跟短距通訊技術協調路上的卡車們緊緊跟隨彼此。這個自動化科技創造了燃油、安全性跟運輸效率三合一的功能。
為了趕得上這些創新,地圖將需要比現在被用來導航的地圖添加更多細節跟更頻繁地更新。未來,可以期待更多公司(例如 HERE)提供更多道路相關數據(道路標記、停車地點)。
史丹佛 Revs 學院汽車研究中的自駕車章節特載了 Shelley(Audi TTS Coupe)被研發出來在極端環境下高速自駕行駛;Marty(DeLorean 改良款)則被用來測試緊急操作下的自駕情景。
機器人倫理是自駕行駛的熱門議題。史丹福 Revs 計畫和哲學家合作做了很多領域的測試,這很類似科幻作家艾西莫夫所虛構的機器人三定律。汽車根據自身演算法的運作去遵守交通法則或是安全最大化的考量下會出現不同的反應。
當思考我們每天可能會遇到很多自駕車時,首先我認為將會看到它們以卡車隊形式跟在特別被用來自駕的社區中出現。未來,互聯車量產前還會是消費者的重要焦點。
分心駕駛及安全
儘管在自駕科技跟大眾宣導上已經有很多改善,智慧型手機仍然是駕駛在車內首要的電腦運算裝置。現代社會對手機的依賴已經造成道路上更多新的危害。維吉尼亞理工運輸學院發現邊開車邊傳簡訊會讓發生車禍的機率上升 23 倍,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完全自駕車,但短期內不可能實現,我們現在就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同個時間,汽車製造商或電信公司都沒有想出一個能夠預防駕駛在開車時滑手機或是專注看路的方法。聲音辨識科技跟大數據展示了驚人的產品,但還是會令人分心。我開發了道路規則 APP 將手機功能自動化(例如自動回簡訊),所以駕駛上路時就能夠不碰手機。
向前看齊
直到最近,運輸才被整併公司所支配。今日,互聯車市場已不在是個流行口號或是概念,它還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市場新進者以及更多商業合盟。在未來的五年內,我們將可以看到:
- 機器及人工智慧最大化學習人類的行動。
- 汽車數據,特別是移動的習慣會被蒐集起來分析如何販賣個人化的商品及服務。
- 蘋果跟谷歌會繼續透過自有平台或是自家的互聯車(?)把駕駛者體驗推向新的境界。
- 不管谷歌、特斯拉或 Lyft 都有大膽地向消費者提供自駕車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venturebeat;圖片來源:mangopulp2008,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