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教育成本是否有隨著世代變遷而下降?似乎沒有。從美國的例子來看,進入高等教育的經濟門檻越來越高,這樣的狀況是否能用線上教育來顛覆呢?(責任編輯:鄒昀倢)
「網路的發展仍在崛起的起點而已。」Wired的共同創辦人以及矽谷權威Kevin Kelly,篤信科技的應用與智慧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比工業化更大的破壞性改變。身為見證電腦改變世界、也曾被電腦改變的人,Kelly無法想像一個「電腦只是電腦」的未來。
經濟學家Robert Gordon站在另一個陣線上。他認為科技革命(IT Revolution)已走入尾端。回顧二十世紀間戲劇化的經濟變化──電力、汽車、室內排水系統、抗生素──未來不會有如此大規模的改變了。的確,從1970年起,電視、智慧型手機與其他資訊性科技技術大幅成長,但許多其他產業,例如食物、成衣、交通、醫療等,與1970年代並未有顯著差異,也不太會在未來二十年間有劇烈變化。
Kelly和Gordon代表兩種極端的未來預測,用完全不同的角度思考未來趨勢。當然,現實情況落於這兩種極端看法之間。科技革命不太可能「比工業革命更具破壞性一百倍」,但也不太可能如Gordon所言,完全不會衝擊我們的社會或經濟現況。
不過說到底,仔細想想,Gordon的想法或許比Kelly更接近現實的發展方向。Kelly在美國矽谷建立起自己的職涯經驗,而矽谷正是電腦計算能力指數性飛竄成長的最大獲益者。自然而然地,他會相信只要我們擁有夠強大的電腦計算技術,任何問題都能被解決,任何產業現況都能被破壞或大幅改善。
科技人對軟體的能力太過樂觀
矽谷這個因網路經濟而獲得財富及權力之處,充滿對科技無比樂觀的人,是很正常的。矽谷菁英不但習慣用軟體改變世界,更習慣在改變世界時被眾人低估。
許多年前,風投專家Marc Andreessen在一場訪問中分享了他在1990年代創業的故事。當時,他以年輕創業者的身分嘗試說服大公司認真看待網路,提到網路可以衝擊音樂、零售、媒體、電信等產業時,那些名聲響亮的CEO們只當笑話聽聽。
當然,現在沒人笑得出來了。
許多科技菁英相信同樣的故事將持續上演,規模也將越來越大。
2011年間,第二波電子革命似乎迅速蔓延。Airbnb的出現開創了新的「共享經濟」概念,Uber與Lyft在2012年宣布提供叫車服務;3D列印技術讓傳統製造商的重要性大幅降低。
新創如Khan Academy與Udacity利用開放性線上課程革命化教育市場。Bitcoin提供金融業新的電子基礎。IBM的超級電腦Watson打敗了世界最強的智力搶答比賽玩家(Jeopardy),IBM的最終目標是將該技術應用於醫療診斷。
至今,網路衝擊了資訊相關產業。Andreessen深信,科技的手正往其他產業伸去。表面上看來這絕對是一件大事。網路所改變的產業──音樂、新聞、地圖等──只是整個經濟體的一小部分。如果電腦科技可以影響醫療、教育、製造、金融、政治等層面的現狀,其帶來的經濟效益絕對無法估計。
網路正在創造各種機會以剔除各系統、體制裡的低落效率,但這不會是真正的科技革命。
改變現狀無其必要,安於現狀才是解答?
1900年的社會中,汽車是有錢人的玩具,從紐約去洛杉磯等於好幾天火車上的日子。做家事全靠雙手完成,費時費力又傷背,家庭裡沒有沖水馬桶、電力燈泡、流動家用水,衛生問題由於缺少抗生素和疫苗威脅著人們健康。
1960年的社會與現在的社會比較相近:流動家用水、沖水馬桶、電力、家用汽車、冰箱、洗衣機、私人客機等。短短六十年間之所以會有如此劇烈的變化,一是託了科學、工程學與藥學的福,二則是因為那時的社會面臨了嚴重的生活問題,而那些問題正巧能被科技解決。
現在絕大多數的人民都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甚至能享受相對奢侈的生活方式。食物很便宜也易取得,衣櫃空間永遠不夠大,冰箱、洗衣機等家電是基本裝潢內容,人手一台車。這些現代人的煩惱與過去大相逕庭:我能在資優學區裡置產買房嗎?我請得起孩童照護服務嗎?我繳得出健保與其他保險費用嗎?我是否能送小孩上大學?
下方圖表很直觀地呈現了這個改變:
這個圖表呈現了某些產品與服務物價水平的改變。過去四十年間,製造業產品如成衣、玩具、汽車與家具變得便宜、可負擔。同時,教育和醫療等服務變得更加昂貴。
這些趨勢是互相影響的。科技進展降低了製造產品的成本,但家庭不需要無限多電視、汽車或衣服,因此他們將儲蓄投資到其他經濟產業──那些科技無法大幅提升成果的產業。隨著需求逐漸大於供給,導致了學費提高、房價上漲、孩童照護費用增加等結果。
你可能會認為,正因如此,教育與照護產業才需要破壞性創新。Udacity和Khan Academy不就正在試圖創造線上學習選擇嗎?
買的不是服務,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破壞教育產業是十分困難的。Udacity透過減少教職員花在批改考卷、打成績、回答學生問題等雜物上的時間,達到串流教育的目標。然而對學生而言,與教授、助教、行政人員討論問題的時間並非浪費,反而是教育經歷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份。
許多人從四年大學獲得的收穫都來自與他人互動。學生在大學期間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與社交網路,這些人脈是未來職涯發展中無價的資源。透過團體學習和課外活動,學生能找尋並建立價值。師生之間的師徒關係也能帶來實質效益。
大學的社交經驗更是一個強大的學習推力。一個免費的Udacity線上課程只有慘澹的4%完成率。當你透過一個電腦程式學習時,讓自己有動力認真投入課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相反地,指導者定期檢查作業進度、學生同儕之間互相比較成果等過程,是學生成功的關鍵,特別是對於自我約束力不強的學生而言。因此,能負擔傳統大學學費的家長不太可能選擇讓小孩登入一個線上大學。
相同邏輯也可用在醫療產業中。即便人工智慧的醫療診斷更加精確,民眾仍會希望有一個人類醫生能問問題、監督病患的治療過程,以及適時扮演安撫病患心理的角色。比起機器人,病患更想要在醫院受到人類護理師的照護。
這不代表科技在這兩個產業裡完全沒有用處。它仍然可以提高這兩個產業的效率,輔助傳統的服務方式。各種軟體將持續協助醫生安排行程、診斷病症等。科技也可為缺乏傳統學校與醫療資源的人提供一個可負擔的替代方案。
但可以確定的是,「(科技改變全部的世界)遲早會發生」的這種想法在近年來並不見顯著證據,在未來的幾年間也不會有太大起色。畢竟在某些特定產業中,科技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依舊十分有限。在這些產業裡,客戶與使用者購買的是服務經驗、人際關係等無法被自動化生產的抽象商品。
總地而言,即使科技人積極針對幾十年來人們的各樣生活習慣尋找更便宜、更方便的做事方法,他們能對該經濟造成的影響也會普普通通。如果真要實現科技顛覆現狀的目標,他們需要開發新的、更加廣泛的產品類型,也就是找到大型、未被滿足並可被新發明解決的共同需求。
資料來源:
Vox 1 Why the next 20 years will see a lot less technological disruption than the past 20
Vox 2 Here’s the best case that software is about to disrupt education
圖片來源:Stephen Chin、Udacity、Vox、Francisco Osorio, foshie CC licensed,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加入 TechOrange 粉絲團,產業趨勢、精闢觀點都不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