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網路技術主導選戰風向】歐巴馬選舉軍師 David Plouffe:希拉蕊百分之百穩贏

$
0
0

【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David Plouffe 在歐巴馬總統大選中屢建奇功,透過數據、網路技術幫助歐巴馬拿下兩次總統大位,改寫美國選舉史。那麼他怎麼看今年同樣「非典型」希拉蕊對川普的總統大選對決?(責任編輯:鄒昀倢)

David Plouffe 是一位融合科技與政治領域邊界的重要人物,他將科技帶入政治圈,幫助歐巴馬贏得兩次美國總統大選;退出白宮陣營後,又將政治帶入科技圈,加入Uber ,透過過往政治工作經驗,將「遊說」的政治思維帶入科技產業,尤其是那些會從根本上影響到傳統商業、社會習慣的新經濟模式。

台灣最喜歡說一句話了:「政治歸政治,XX 歸 XX」,但是從最近 Uber 與政府的爭議來看,政治與科技、經濟、社會的分野正在迅速模糊中,而 David Plouffe 的「跨界」工作經驗,正能讓我們思考,到底新經濟模式崛起時,社會與政府該如何看待、反應?

他在接受 Slate 編輯Isaac Chotiner與普魯夫面對面專訪中,談到歐巴馬在本次選舉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普魯夫也對先前美國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 給予Uber公司處理勞動議題方面的評價做出回應。

他認為,儘管這次選情看起來非常緊張,但是希拉蕊仍然 100% 會贏得選戰。

以下為《TechOrange》節錄他的訪談問題,Q 為 Slate 編輯、A 為David Plouffe 回應。

Q: 歐巴馬在這場競選運動中比以往更積極。 但如果這次選舉接近一兩個星期,他將如何參與?

我想他會做希拉蕊陣營相信有所幫助的競選行動,最重要的關鍵人物還是希拉蕊本身,歐巴馬和蜜雪兒可以幫忙,但人民需要受到候選人本身的啟發才行,

Q: 假設一種您肯定不樂見的情況,如果川普勝選了,或選舉結果相當接近,您認為是否代表這兩種意涵:廣告很重要、而候選人需要有智慧的軍師以及廣大的群眾熱情呢?

A: 因為結果不會變成這樣,所以這全是假設而已喔。我會這麼說:現在或許有很多人正在思考不同的從政道路,不只是選總統,這只對川普有用而已。人們有可能會過度類比,廣告效益在總統選舉來說是比較低的,因為人們比較不會被廣告吸引,不過我認為希拉蕊的廣告,對於提升郊區的女性選民支持度的成效是看得見的!如果廣告放送的是川普的狂言而給小孩子看到了呢?一比就知道有沒有。

Q: 用另外一個方式來問,有沒有任何川普會改變這個政治生態圈的可能呢?

A: 我不這麼認為,川普現象可以說是黑天鵝現象。我認為,他以及桑德斯的出現,代表了民粹主義政治左右光譜的崛起,以及共和黨中興起的國族主義,這些現象會伴隨我們一陣子,重要的是,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理解,而不是選完就讓它過去的現象。川普過後的選戰會怎麼打?依我看,他所做的競選方式有他自己獨特的作為,而最終,這並不會帶來成功,一個人能夠也許在一開始占上風,但不好好準備辯論會以及持續經營優秀的競選組織,能夠撐到最後嗎?你也知道,對共和黨來說,這局勢算是特例。

Q: 你是否會擔心菁英及非菁英的分化,會讓民主黨走向菁英主義呢?在Uber這樣的公司工作,你是否會擔心會與勞動階級的族群脫節?

A: 並不會。首先,Uber的公司客戶(乘客及司機)是來自於勞動階級的大有人在,人們都想要多賺些錢。我其實個人自己也有抱持一些有趣的經濟層面上的觀點,而關於為什麼歐巴馬沒有辦法討好勞動階級的選民,是因為贏得兩次的總統選舉時,都佔有主導優勢,這問題讓我反覆思索,但實情不是這樣。

共和黨本身的問題並不小,有趣的是,現在民主黨的情況是除了基本盤之外,也能跟中間選民溝通。共和黨的根本問題是他們還活在保守派媒體式的平行時空,所以共和黨只能拿到基本盤,並沒有辦法說服中間選民支持他們。對民主黨來說,問題是在於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多久。十年或十二年後,如果我們往左派勢力傾斜,就會比較難抓住中間選民,而事實上,如果不能抓住中間選民,是沒有辦法贏得選戰的。

Q: 好,不過民主黨是最後的希望。至少在它的平台和領導,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網。我們面臨到工會已經削弱,人們轉向兼職工作,勞動福利變得更少的現況。

A: 受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擴增實境的技術影響,工作本質會在未來的20年到25年之中改變,一切都是未知數,但大家都知道,無疑問地美國一半以上的人口沒有辦法負擔一個月多出400美元的緊急支出,所以許多人說他們需要兼職工作,但真實的障礙是,如果沒有剩餘時間的話,是無法兼職工作的。我們必須要認清什麼才是真正關乎人民的事情。

Q: 幾個月前,Elizabeth Warren參議員在演講上提到:「諸如LyftUber的公司都承諾可以帶給在他們之下工作的員工們更多財富,他們的商業模式某部分來說,是建立於司機極度低廉的薪資。」請問你會擔心她所說的這部分嗎?

A: 不會,因為我們實際上做了非常多的消費者研究。我們會與司機們對談,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在美國這裡,大部分我們的司機和Lyft司機都有固定收入,但明顯地,他們對那份收入很不滿意,所以他們會使用像我們這種平台,一個星期多兼差幾個小時,來增加他們的收入。要實際去聽聽真實使用者的意見好嗎?對他們來說在家庭及教育背景的狀態下可以適應得不錯。 我認為人們應該花更少的時間關在象牙塔,多實地探查才能更貼近現實。

(資料來源:Slate;圖片來源:City of Atlanta;CC Licensed,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政治也需要破壞式創新】從白宮轉戰 Uber 首席顧問, David Plouffe 證明未來新經濟主戰場:政治場域
【活動快報】Uber 首席顧問 David Plouffe 11/4 親自來台,剖析創新科技與共享經濟時代如何改變世界?
【大膽去贏】我如何幫歐巴馬成為美國總統:讓數位科技與年輕人站在你這邊

【未來新經濟主戰場:政治場域 — Uber 的數位治理問題剖析】

前歐巴馬選舉軍師、Uber 首席顧問 David Plouffe 11/4 親自來台開講「科技如何催生新經濟」,TechOrange 獨家重磅網路直播!

請密切追蹤  TechOrange 粉絲頁動態

9:00 – 10:00 David Plouffe 與台灣科技意見領袖對談
10:10 – 10:40 TO 總編輯張育寧對談 Uber 台灣總經理顧立楷


前沿趨勢.科技生活
《科技報橘 TechOrange》渴求創新無極限!
加入 TechOrange 粉絲團,產業趨勢、精闢觀點不漏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