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競賽發展白熱化,產業快速成長催動城市人口快速成長。 根據聯合國調查, 1000 萬人口以上巨型城市成為新常態,也是 21 世紀特有城市景象。這些巨型城市也是最進步、創新機會最密集的機會之地。但人口過度集中引發諸多城市問題,善用科技技術,提升城市永續經濟成長機會是關鍵。
社團法人台灣協作暨共享經濟協會與《TechOrange 科技報橘》共同主辦「大高雄巨型智慧城市治理論壇」,強調 數位創新將成為解決巨型城市發展的先決條件 ,而亞洲是目前全球人口最密集,也是新興市場機會最蓬勃的地方,如何融入智慧治理思維,領導「巨型智慧城市」發展,將會是治理者最大的政績挑戰。
根據星展銀行調查,2030 年的亞洲巨型智慧城市,應是以創新創造財富,善用科技提供友善居住環境的經濟發展綜合體。 其中,鏈結數位生態系、投資數位經濟發展、廣納國際人才與數位公民參與就是重點發展項目。
台灣過往在思考國際城市發展時獨重台北,但卻忽略了其他城市的發展潛力。身為南部第一大城的高雄,立足於重工業發展基礎,並且位於台灣海峽的南進東南亞港口交通要道,擁有產業基礎與天然地理要塞資源。若高雄要進化成亞洲巨型智慧城市之列,其智慧治理、投資策略機會與挑戰是什麼?
高雄的未來走向會像衰敗的底特律還是欣欣向榮的深圳?
人口成長是巨型城市成形的先決條件。流線傳媒創辦人暨社長戴季全,以底特律與深圳這兩個重工業城市為例,指出高雄目前產業發展狀態其實是個關鍵起跑點。
20 世紀的巨型城市底特律在 1900 年僅 28.5 萬人,1930 年自福特汽車設廠後維持 30 多年榮景,巔峰時期人口成長到 184 萬。後來因日系車廠的競爭而沒落,迄今不到 70 萬人,而深圳在 1978 年鄧小平宣布開放改革時僅 30 萬人,40 年後現已超過 1,200 萬人。反觀高雄有很好的環境與條件,自 2010 年來人口成長圖卻趨近直線,在 277 萬至 278 萬間變化,其未來發展是要往深圳或是底特律看齊,其實就是決策者治理時需要做的思考,也是每一個關心高雄未來的公民必須抉擇的。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指出── 智慧巨型城市發展第一步須先搜集資料
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過去在任內積極推動開放資料,他指出智慧巨型城市的治理首重資料搜集。關鍵在於從資料中找到問題而後設計政策加以解決,並依據數據調整政策以及驗證績效。政府善用新科技是搜集資料的第一步,如空拍機是未來影像資料的重要來源,可用來計算陳情抗議人數或選舉活動參與人數,而相關飛行法規則需鬆綁以免扼殺產業創新。地方政府則應佈設搜集資料所需的基礎建設以及專業的數據分析團隊,善用民間技術能量,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並建立資料運用的商業加值機制。
共享經濟用戶產生的生活數據,就是打造巨型智慧城市的根基
由 Uber、Zipcar 等業者組成的台灣協作暨共享經濟協會理事長彭仕邦表示,共享經濟能影響國家與城市的競爭力,根據 PwC 的共享經濟報告指出到 2025 年時,共享經濟總產值將達 3,350 億美元。面對浪潮台灣沒有本錢故步自封,台灣儘管天然資源不豐富但人才濟濟,有很好的基礎發展共享經濟,年輕人可以天馬行空投入共享經濟創新創業,有助減緩低薪問題。而共享經濟業者每天搜集大量資料也可分享給政府,作為城市治理的來源依據。
永續的智慧交通模式,會是串起巨型智慧城市網絡的關鍵
共享機車威摩科技(Wemo Scooter)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昕霈指出,全台 2,300 萬人共擁有 1,400 萬台機車,然而機車使用率僅達 2.72%,有相當高比例的閒置機車正佔據城市空間。儘管台北有便捷的捷運系統,機車仍然以 25%高於捷運 17%為民眾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而高雄選擇機車為代步工具者更高達 60%。共享機車可以搭配大眾運輸做單向使用,成為副大眾運輸工具。目前 Wemo 在台北共有 2,000 台機車,已累積 80,000 名註冊會員,正積極與台北市政府合作,將車隊蒐集到的數據提供北市府用於道路平整度、淹水地圖、空氣品質等方面。
活絡的資金流動,將會是鼓勵巨型智慧城市創新原動力
無名小站共同創辦人也是豐利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弘全以過去的創業及創投經驗,談到台灣人才在技術方面能量無庸置疑,但台灣卻有諸多限制導致新創發展困難重重,包括他所投資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 BiiLabs,已與許多國外企業組織合作,但在台灣卻很難找到應用場景。
南部第一大城高雄,要如何從政策面設定未來智慧城市發展面貌?
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直指高雄絕對需把經濟發展擺在第一位,希望打造高雄成為投資樂土,並與東南亞各大城市做城市與城市的交流。韓國瑜舉新加坡為例,在 600 萬人口中就有 200 萬人屬於工作、觀光等短期居留,韓國瑜也希望能讓高雄吸引外來移民入住,十年內成長到 500 萬人。相關配套措施如下:1. 朝國際化發展需加強英文能力包括公務員、老師,以及各項周邊環境如看板等,學校也更積極推動中英文雙語教育。2. 100 億青年創業基金,以吸引青年人回到高雄創業。3. 成立青年局。4. 打通所有與投資相關的公務程序與環節,讓產業與市場自由發展。
在最後座談時間,張善政指出年輕人有源源不絕的創意,可以透過網路搜集對於高雄的各種問題,經過篩選擇定題目就可以成為創業題材,邀請到高雄來落實。戴季全提到現今高雄的傳產正面臨數位轉型,而政府可以透過網路建立與業界溝通對話的管道,盡量協助解決問題。韓國瑜指出,青年創業基金雖然不多但是投資標的會盡量廣泛,可以接受失敗。高雄要真正開放才有機會。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美國工業城底特律宣布破產!創業家:破得好,趁現在 Pivot 整個城市吧!
與科技產業息息相關的未來,台灣需要怎樣的智慧城市建設思維?
擴大推動全台遠距健康管理再升級,宏碁打造智慧城市雲端健康照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