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用「鴻海速度」重新定義了製造業的進化論。
在今年 10 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一口氣推出三款電動車,讓全世界見識到鴻海的造車實力。從蘋果背後最堅實的電子製造帝國,到進化成全新的高科技企業,背後就靠 2021 年初甫揭牌「鴻海研究院」擔任前瞻研發角色,輔佐集團定義未來。
現任鴻海研究院執行長的李維斌在科技資訊業界中算是人脈廣闊,而且產業資歷極深的一位業界老將。但是在產官學界都打滾過的他,現在卻跳入製造業,接下領導鴻海研究院重責大任,這可就是前所未聞的了。
《科技報橘》2021 CONNECT 年度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到李維斌親上節目,解密鴻海研究院如何帶領鴻海持續創新技術與轉型,更要分享這個全然不一樣的跨界人生經驗。
集結產官學三界背景,運用精華經驗帶領鴻海研究院
李維斌具備資訊背景,一開始在學校擔任教授,接任台北市資訊局長時,也透過跳躍傳統的思考與協作模式,促成台北市在智慧城市上的進展,緊接著又加入富邦銀做數位創新相關的推進。
體驗過了學術界研究的自由、公權力的影響力以及理解到金融業重法遵的原則,李維斌認為這些經驗綜合在一起,應用到鴻海研究院,反而是個新機會,可以讓鴻海打開新的視野。
原先的製造業刻板印象,在劉揚偉帶領的新鴻海下,已經有所轉變。光是劉揚偉親自出馬邀請李維斌,並且說明未來新鴻海的抱負與理想,就足以讓李維斌願意迎戰新任務。
鴻海想開放、創新,這一次是玩真的
李維斌強調,董事長賦予的重要任務就是創造不一樣的組織文化,然後可以開放溝通與促成協作。光是從 MIH 開放平台強調的價值,就可以看出鴻海正在逐步走出第一步。
這個社會太多元了,一定要跟大家合作。
李維斌解釋,鴻海研究院作為鴻海集團開創未來前瞻願景的技術研發單位,要提供整個集團一股穩定的研究力量;要做的題目也要夠「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光是這一番話,就有很深的含意。
鴻海的各個事業部門其實都已經運作成熟,針對未來 1 到 2 年的商品其實都可以有高度掌握,不過再往前看趨勢,就需要回到根本的基礎科學與技術研究。
TO 推薦閱讀:短短一年做出三款電動車,鴻海怎麼辦到的?
鴻海 3+3 政策,定義鴻海研究院擲地有聲的研究目標
劉揚偉與各個事業群主管從未來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與集團優勢綜合判斷下來,選定 3 大關鍵主題:電動車、數位健康與機器人做發展。而這三個領域的技術突破,則是要靠著人工智慧、通訊技術與半導體研發做突破。這就是鴻海著名的 3+3 政策。
在這些領域上想要加速,資訊安全與未來新世代算力也會是突破與發展的重點。因此,鴻海研究院 5 大研究所就包含人工智慧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新世代通訊研究所、資通安全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所。
其中,量子運算將會是下個世代的算力重要研究基礎,相關的資安攻防也變成企業不敢不做的重要基礎建設。因此,在以上多方面向上,都會是鴻海集團重點發展的目標。
透過鴻海研究院這樣的前瞻角色,反而可以去協調各個 BU 之間的業務需求與前沿技術的研發需求。李維斌直言:「鴻海研究院更重要的是要去看未來 3~5 年的趨勢。」
投入研發資源則不是最主要的考量目標,對於鴻海而言,整個集團的未來戰略只要訂定,接下來行軍所需要的糧草與資源自然就可以源源不絕的供給。
主軸放在電動車與寬能隙半導體,支撐鴻海未來智慧願景
鴻海集團整體轉型與升級,對於台灣高科技產業而言,具備高度指標性意義。過往的台灣產業都以低毛利的營運模式為主軸,鴻海卻已經想要跳脫代工角色,進入到更核心的產業定位。
劉揚偉甚至劃下鴻海未來毛利要突破 10% 為發展目標。提升毛利,就得重研發。
其實,許多科技企業都有研究院,包含像早期的 AT&T、Google、微軟都有設立特別機構作為研發與研究基礎科學單位。但是相關的研發與結合產業應用拿捏的角度,則各有不同。鴻海不採取天馬行空式的研究,而是非常著重於結合集團目標,訂完題目再投入資源。
選定寬能隙半導體的研究投入,就是考量到國際市場競爭對手,以及延續台灣半導體市場影響力而下的重要決策。
TO 推薦閱讀:進台積電是人生夢想?來台受訓外國工程師真心話:這點贏不了英特爾
半導體在未來智慧車的比重會越來越高,光是半導體在智慧車中的成本比重就會佔據 35% 左右。根據估計,未來半導體在電動車的成本佔比中,甚至有機會超越電池。
解密台灣化合物半導體最新發展機會,訂閱 2021 CONNECT 論壇掌握趨勢
不過過往台灣半導體產業在車用晶片的投入並不如其他國家,未來車用半導體使用先進製程的比例將會逐步起飛。因此,鴻海投入寬能隙半導體的研發與製造,將會成為定錨集團未來智慧升級的起點。
鴻海 MIH 平台也同樣透過「合作」的共創精神,將台灣各個不同領域供應鏈的強者都整合了起來。有了半導體創新研發是第一步,接下來鴻海在供應鏈的管理模式,也讓電動車的研發到生產製作也都能整合到一起。甚至,去挑戰智慧電動車的軟硬整合。
當一台電動車的 code 行數已經是普通 app 的數百倍計,鴻海透過 MIH 平台打開了潘朵拉盒子。李維斌特別強調,電動車打開全新市場商機,但做硬體的,跟過往寫程式的之間溝通成本與行業代溝其實很大,是機會還是挑戰,就看市場怎麼解讀與掌握。
軟硬整合是個產業趨勢,對軟體背景的人來講,把軟體技術帶到硬體就是一個新的挑戰。
TO 推薦閱讀:電動車真的環保嗎?比爾蓋茲推薦作家帶你用「真實數據」探究真相
The post 解密鴻海研究院:鴻海金頭腦神支援,研發能帶動毛利提升嗎?——專訪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