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給PM】讓雷軍最滿意的小米產品,如何做到顏值高、CP值也高?

$
0
0

Screen Shot 2016-06-20 at 11.56.46 AM

責任編輯:鄒昀倢

《TO》導讀:身為一個產品經理,隨時隨地了解市場、用戶需求是一個必須責任。不僅如此,還要想辦法去從現有市場缺口中,找到商機,並且趁機調整產品方向。小米做出一款Wifi放大器,不僅在用戶體驗、市場價格上,都比市面相同競爭者來得優秀,其實背後的秘訣就是那群PM們透過了解用戶,把產品調整到「極致」。

以基礎形態為前提,在小米的產品中,雷軍特別滿意的設計有兩個:一是小米移動電源,二是小米WiFi放大器。原因很簡單——極致。

「將幾個電池合在一起,移動電源 的基礎形狀一定是圓角矩形;小米WiFi放大器的電路板本身就是長方形,所以如果不做成這樣就不是一個極致的設計。小米WiFi放大器產品總監陳勇告訴雷鋒網

  • 市場容量與競爭對手沒太大關係

作為把「粉絲經濟」經營得最好的公司,小米獲得的質疑與稱讚幾乎成正比。因此,在小米路由器發貨之後,很多問題便迅速得到反饋,其中最敏感的便是「訊號不好」。

「訊號」是路由器的命門,所以這一度讓唐沐的團隊很緊張,不過跟進之後他們發現:

「訊號不好主要是局部,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這用任何路由器都很難解決。而傳統的做法有兩種:加大路由器的發射功率;或推出中繼器。」

小米路由器團隊選擇了第二種,因為前者受國家標準制約,市面上的「穿牆神器」均名不副實,盲目地加大功率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而作為產品總監,陳勇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市場容量:

「兩房及以上的房屋基本上會出現這個問題,該比例在4億個家庭中大概佔70%,這就是我們的市場容量。」

但在「WiFi放大器」的外衣下,小米想做的其實就是一款中繼器,而這實際上是一個已經非常成熟的產業。換言之,小米需要的是「重新定義」:

  • 競爭對手的產品賣得併不好,這與市場容量沒有很強的關係,有可能是產品本身就沒做好;
  • 發現並分析競爭對手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小米WiFi放大器能夠成立的前提;

顯然,這不是靠數據與直覺就能得出的,小米最寶貴的決策資源便是當時已經積累的400萬小米路由器用戶。「在小米路由器用戶中,有5%的人使用了中繼模式,這批人的使用場景具備很高的調研價值。」陳勇表示。

  • 「別人89,小米39,秒殺」

陳勇到現在還一直還保存著去年調研時的照片,其中有些場景令他印象深刻:

「有些用戶把小米路由器作為中繼,其實不是為了解決訊號的覆蓋問題,而是把路由器放在陽台,樓上樓下共享網路,分攤網費。」

一般來說,中國的陽台很少設置牆插。因此,陳勇看到了用戶將電源線和網路線從房間拉到陽台。既不美觀,也不方便。這是個比較特殊的場景,但「中繼器與牆插」這一點值得延伸。

「根據中繼器的工作原理,要達到最好的效果一定是它與訊號源之間沒有阻礙。但牆插是固定的,若想靈活地移動中繼器必須藉助排插,這勢必會帶來不便。」

結合「當時市面上的中繼器都是強電設計」,「移動性」便成了市場空位。一款「不帶強電且低功率」的小米WiFi放大器呼之欲出。

「有了USB外接供電,將小米WiFi放大器插在10000mah的小米移動電源上,可以連續工作一周,間隔使用的話,一個月也沒問題。」

附帶的好處還有:「由於沒有強電設計,這款產品可以做得很便宜,別人89,小米39,秒殺。」陳勇笑道。不過這還只解決了一半的問題,想把「移動」做得更徹底,網路配置遠比電源適配要難,而這也是用戶體驗最關鍵的地方。

  • 消滅說明書

「在傳統產品上,設置網路的流程對很多用戶都不太友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我們在逆向推導時的第一個議題。」

據陳勇描述,當時小米WiFi放大器的幾位負責人都有一種直覺—— 最簡單的配置方式就是把USB插到路由器上,自動完成配置。「這個思維很原始,但它是對的。」陳勇表示。不過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個功能做起來非常複雜:

「把放大器插到路由器的USB口,正常思路是通過USB傳密碼。但大多數USB口並不具備傳輸數據的能力,只能供電。而採用更高級的芯片成本必然上升,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所以我們選擇了無線配對。」

但對無線來說,簡單和安全往往不能兼顧。在三個多月的研發中,開發、測試、項目經理紛紛提出質疑:既然很難實現,為了止損,要不要將配對方式換成傳統的WPS——APP端和路由器相互確認。對此,站在產品角度的陳勇選擇了堅持

「我們幾乎測試了市面上所有主流的路由器,只要在適配過程中出現問題,無論是連不上還是掉線,都會反向推導出問題的地方,然後一個個解決。」

一旦使不出「一招鮮」,如此枯燥的工作便在所難免。最終,「小米WiFi放大器的適配率做到了99%以上。」而「即插即用」的功能實現之後,「我們只在包裝袋上印了一個簡單的說明,沒有了說明書。」陳勇表現得非常自信。

  • 尾聲

和唐沐一樣,陳勇來小米之前也在騰訊工作,參與的項目是TOS(當時還叫Tita)。所以他很了解硬體與硬體產品經理之間的差別:

做硬體一定比做硬體要更謹慎。不僅人力成本更高,硬體還需要開模、設計電路板、打樣等等。而且如果這個產品賣不好,就只能砸在自己手上,損失會很大。

因此,在一切還未開始之前,「用戶的核心訴求」是否成立對他來說最為關鍵。至於價格和功能,那都只是延伸:前者當然要「死摳」,後者則主要是做到優雅。

(本文經合作夥伴雷鋒網授權轉載、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雷軍最滿意的小米產品之一,它的產品經理是怎麼做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