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許多年輕人在職涯選擇上常常覺得迷惘,到底該進入大公司、企業去當小螺絲釘,還是應該要去小公司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其實這種問題不一定就是正反兩面而已,在大企業可以看到的世界更遠,在小公司你可能被迫要站在戰場前線。怕只怕在,不論你在哪都不求進步,都只想要求個安穩而已,那倒不如回家睡覺算了。(責任編輯鄒昀倢)
文/ BLUES(蘭軍)
寫這篇東西,是因為看到和菜頭寫的《大公司裡的活死人》。
BLUES在2005年加入互聯網創業團隊,創業3年多,2009年進入騰訊,2016年再次創業,從自己在小公司和大公司的親身經歷看,有一些不敢苟同的地方,別噴大公司有許多活死人,如果真的很多,公司也大不起來。
我的觀點,年輕人,能去大公司就去吧,不是求安穩,而是去成長。
當然,你能去有著比大公司更好的成長機會,有更好的導師,有大公司一樣健全的培養體系的創業公司,那就更加值得去了。
和菜頭文章的觀點:
我說大公司裡有許多活死人。和電影《鬼眼》(The Sixth Sense)裡的情節一樣,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死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他們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錯的。選擇大公司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本能,和理性判斷全無關係,只是和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安全感需求有關。大公司意味著可以長期屹立不倒,於是進入大公司就像鳥兒躲進了大樹,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依仗大樹擋風遮雨。本質上來說,這種選擇意味著抗拒變化、躲避風險。
選擇大公司,確實是人的本能,趨利避害,尋求安全,太正常了。這種選擇,並不能完全定義為「抗拒變化、躲避風險」,不排除有部分這樣的人,但並不是每一個進入大公司的人都抗拒變化,進入大公司,其實也是個人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是在相對穩定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提升,善於主動學習的人,在大公司會如魚得水。
進入大公司是為了什麼?和菜頭給出三個理由:
——為了得到一個好的平台。來,看我口型:別做夢了。
——為了自我提升來,看我口型:你又做夢了。
——為了安穩 終於說實話了?來,看我口型:你該醒了。
以上三點,平台,提升,安穩,都是做夢,就過於片面了,一概而論真不客觀。
- 第一、平台優勢讓個人有更多機會
進入大公司,確實就是進入一個大平台,看清楚,是進入,別用得到這個詞,沒有人可以得到這個平台,平台就是平台,不是哪一個人的平台,或許有,那也是極少數,例如小馬哥、小龍哥,算麼?
BAT應該算大公司,BLUES沒去過阿里和百度,拿騰訊來說。
做產品策劃也好,做運營也好,用戶量級從幾千到幾萬,到百萬、千萬、過億,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有極大差異的,小公司少有機會做海量產品的策劃,大公司則有很多的機會去嘗試百萬用戶的產品策劃和運營過程。
騰訊大講堂的一篇文章《淺談互聯網數據中心海量運營之道》,就生動的講述了海量用戶的數據中心精細化運營案例,這些在小公司,是沒有機會遇見的。
例如:
服務器小於1 萬台,全年耗電約0.35 億千瓦時——電是次要因素。
服務器小於10萬台,全年耗電約3.5億千瓦時——電是重要因素。
服務器達到50萬台,全年耗電約17.5億千瓦時——電是主要成本。
服務器跨越100萬台,全年耗電約35億千瓦時——電是Top1成本!
這個數據表明,當運營一個海量數據中心時,你會發現將作為運營成本之一的電費,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正是因為這個龐大的數字,你會被管理層給「盯上」 。所以,精細化運營的一個重點就是要考慮在保證數據中心有效安全穩定運行的情況下,如何節能降耗,從而有效降低電費,控制運營成本,就成了精細化運營的一個重點
基礎架構建設可靠性級別再高的數據中心,也不能保證不出任何問題。一方面產品量問題、施工質量問題,甚至人為操作的問題,都很可能影響數據中心的連續性。
所以說,如何做好業務可靠性、連續性保障,如何引導業務在自身架構層面做好架構冗餘,而不是把安全可靠運行的寶全部壓在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可靠性上。如何把一個低建設可靠性的數據中心,通過後期運營管理為一個高可靠性的數據中心,以實現業務的快速部署,快速騰挪,跨區冗餘,快速調度,才是精細化運營的精彩所在。
所以,進入大公司,不是什麼得到一個好平台,而是進入一個好平台,有了更多機會去挑戰在小公司難以遇到的副本。個人的能力提升就是在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過程中得以提高。
不過,也不排除少數人會拿平台的光環當成自己的榮耀。所以,和菜頭後面說的:平台的永遠是平台的,永遠也不是你的。說什麼平台好壞,和你有一毛錢關係麼?也算中肯。
人貴有自知之明,千萬別以為進入一個好的平台,就能如何如何,如果沒有抓住機會去自我提升,出了平台,才發現平台的NB,就在於可以承受任何一個人的離開。
- 第二、能力提升更系統
和菜頭的文章提到:大公司的分工細緻,權利分散,業務都已經被分割為無數的條塊,你所從事的工作是某個環節某個流程上的一點,換一個部門,換一家公司,如果對方不是同樣的流程和分工,你引以為傲的業務能力就徹底報廢了,甚至連對應的職位都不復存在。
這也未免片面,拿騰訊的職級舉例。騰訊的職級系統有26個職業通道,如果你是一個一張白紙只有素質沒有任何職業能力的畢業生,可以從這個26個通道,比如行政、財務、設計、運維、開發、運營、產品…….的任何一個職級開始,修煉,打怪升級,直到千萬年薪,如同一個完整的人生指引。
看一下騰訊的產品經理的職級體系:
再看一下初級產品經理的能力雷達圖,這是P1-3職級,綠色部分代表當前的能力水平級別,對於初級產品經理要求最高的是學習能力。
高級產品經理的能力雷達圖,P3-3職級:
BLUES在去騰訊之前,從2005年到2008年,是互聯網創業者中的一員,那個時候的創業環境,遠不如現在這般如火如荼,最難的不是融資,而是對互聯網產品的知識經驗積累和獲取,遠不如現在這麼方便。
2009年初,BLUES離開創業團隊,進入騰訊。那時的感覺就是進入一所大學,如飢似渴的學習如何做互聯網產品,向身邊同事學習,去騰訊學院選修課程,在騰訊呆了三年,從P2.2晉升到P3.1。
初入騰訊,也是不太了解這套職級系統,後來經過第一次評級,才意識到能力體系的提升,並有針對性的進行各種渠道的學習,尤其是在大公司,有機會接觸各個崗位的牛人,開發、測試、設計、HR、財務、法務……當時這些優秀同事的交往,沒有想到會成為以後再次創業的極大幫助。
所以,千萬別說在大公司提升能力是做夢,你如果沒法在大公司提升能力,那是學習能力不足。
- 最後一點,大公司的安穩不是個人的溫床
終於說實話了?來,看我口型:你該醒了。這一點,表示同意,如果追求安穩,就是最大的不安穩。
大公司確實有極大的抗風險能力,如果把這種公司的能力看成個人的護身符,那就真的大錯特錯了,尤其是一些公司的成熟業務,每天都會看到穩定的現金流,看到有規律的海量用戶波動式增長。
譬如BLUES原來呆過的QQ秀的部門,曾經是騰訊的現金牛產品,後來進入一段時間滯漲徘徊,後來團隊共同努力,推動QQ秀紅鑽包月會員人數再創新高。那個時候的包月業務,有點溫床的樣子,PC端用戶活躍到峰值,收入到峰值,但在移動端,QQ秀產品只有少量的嘗試,沒有投入資源去突破,沒有跟上移動互聯網的前進步伐。
這個時候,如果團隊中的個人只是一味執行,不求變化,不敢突破,同樣會跟不上時代的進步。
所以,還在看似安穩的業務團隊中的個人,通常是意識不到這種危機的,因為環境實在太好,即使沒做什麼,業務也很平穩,只是不知道這種平穩能持續多久,說不定哪天拿出幾年的數據對比,就突然發現,活躍用戶已經陰跌多日。
公司的一項業務沒落,或許有其他業務的興起作為填補。如果是個人在沒落的溫床中無意識的混日子,那真的就失去了寶貴的時間,不知不覺被時代淘汰。
以上的優勢,只有大公司才有麼,也未必,例如能力水平的系統性提升,小公司也有機會讓員工快速成長,BLUES將騰訊產品經理職級體系引入當前的創業公司梅沙科技,有針對性的對產品經理提出學習提升要求,並且不再局限產品策劃和產品運營的分工,盡量讓產品同學在策劃與運營方面都有機會得到實踐的鍛煉。
只要有成長就好。
公眾號作者BLUES(蘭軍)梅沙科技(www.meishakeji.com)創始人(我們還在招聘前端開發,歡迎你的自薦或者推薦);公眾號ID:bluemidou;原創3年自媒體,原迅雷產品總監,騰訊、YY語音高級產品經理,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經合作夥伴虎嗅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你大可不必在大公司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