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國獨特的互聯網文化已經成形,從Google退出、中國BAT群雄崛起、網紅、O2O大戰、Uber退出中國,再再可以感受到中國獨特的互聯網商業文化已經成型,不但有能力自成一格,甚至可以引發世界潮流。(責任編輯:鄒昀倢)
在當下的中國,隨便開打一部智慧手機,查看各個App的使用時間或者電量消耗情況,列表裡的第一名,至少消耗30%手機資源的App一定是微信。關於這一點,不但在國內早已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現在也傳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近日,作為美國主流媒體之一的《紐約時報》製作了一個名為《看看中國正如何改變你的互聯網》(How China is changing your Internet)的影片短片,專題介紹了中國的微信,時長超過5分鐘。該短片一經推出便得到了廣泛的轉載和評論,目前在Facebook上已經累計播放超過400萬次。
在影片中,《紐約時報》表示,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一直以來都在扮演一個模仿者的角色。從谷歌到百度,從YouTube到優酷,從Twitter到新浪微博,從Whatsapp到微信,各種各樣的國外互聯網明星產品都能在中國找到一個完美的替代者。
但是現在,中國的角色已經發生了180度的大反轉,而這裡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一直在自我進化中的微信。實際上,幾乎無所不能的微信早已從一個單純的社交App升級為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級應用平台,這為外國從業者展示了一種移動互聯網可能出現的未來形態,同時也引發了多家外國廠商的模仿。
那麼在外國人看來,微信具體都有哪些優勢呢?
- 集眾多App功能於一身
由於可以一次性替代外國的諸多明星App,影片中把微信稱為一把萬能的「瑞士軍刀」。
影片中總結說,外國用戶需要通過WhatsApp進行日常溝通和交流,通過Skype或者FaceTime進行實時的語音影片通話,通過Facebook、Twitter或者Instagram等各種社交媒體分享生活,通過亞馬遜和PayPal進行網上購物。而在中國,所有這些功能都能通過一個叫微信的App完美解決。
此外,影片中還提及了微信具備的許多外國應用沒有的附加功能,例如微信的在線掛號服務、理財投資服務、車流擁堵實時熱度圖等。
- 微信錢包內容豐富
除了 微信本身之外,外媒還把微信錢包比喻成移動平台的特洛伊木馬。因為它以支付為入口,迅速 」攻陷「了各種和錢有關的,與民眾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幾乎所有貨幣場景。
從電影票到飛機票,從購物到公益捐贈,從吃喝玩樂到投資理財,從看病掛號到叫車出行,從信用卡還款到生活繳費,所有和錢有關的日常生活場景都能在微信錢包裡找到一站式的實現,用戶根本不需要離開微信App,就能完成生活中幾乎所有的貨幣交易。真正實現了微信作為一個生活方式的存在。
影片中舉例說明,用戶可以在微信錢包的附加服務上訂購線下的家政服務,並且通過微信方便地推薦給朋友,然後又通過微信約朋友吃飯,飯後的付款、轉賬也都能使用微信,甚至收款之後還通過微信錢包購買了理財產品,上述這些常見的生活場景,全都可以靠微信實現。
不過在中國本土,這一點似乎普及率並不高。用戶使用微信最多的應用場景就是紅包、轉賬、還款和購買理財產品,其餘的附加功能似乎都能找到相應的替代者,例如美團和大眾。
- 注重用戶需求
談起移動互聯網,大家都會首先想到產品經理,想到用戶體驗,想到交互和個性化感知,但是在美國和其他多數國家,這些詞還僅僅停在流行詞(buzzword)階段,遠遠沒有像微信一樣落到產品、落到實處。
舉例來說,美國的大部分社交App只用攝像頭拍照,但是微信可以掃描翻譯和掃碼支付;只用麥克風來語音聊天,但是微信可以識別歌曲和電視節目;只用GPS確定自己的位置,但是微信可以搜索附近的商家和朋友。上述這些對用戶而言可能更實用的功能,外國的社交App並沒有為用戶實現。
除此之外,微信還在努力地創造各種工具,讓眾多的公司和從業者能更容易地在微信上開店和商業化。
- 社交的延伸
作為最進本的功能,社交元素被微信擴大和利用到產品的方方面面,這一點是外國社交軟體沒有做到的。
在微信中,用戶除了能通過公眾號得到服務之外,還可以方便地在公眾號上與品牌、機構進行交流和互動,例如發放一個優惠碼,推廣一個促銷活動,諮詢一個業務流程,受理各種反饋投訴等等。
還有微信錢包裡的各種重點功能,無不是通過社交屬性來強化的。朋友之間吃飯時的AA付款,家人之間過年過節時的紅包問候,閨蜜推薦的電影購票和家政服務在線支付等等場景,如果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元素,很難想像微信會是什麼樣子。
相比之下,外國的眾多App似乎只在做一個用戶更多更龐大的社交網絡,但並沒有嘗試用社交去拓展更多的用戶需求。
雖然有上述眾多的優勢,但是面對越來越龐大微信帝國,《紐約時報》在影片短片的結尾也給出了一種擔憂:幾乎萬能的微信掌握著用戶日常生活中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到交流溝通的所有大數據積累。如此全面而龐大的數據完全被一家單獨的公司掌握,會不會產生一個Orwellian式的「專注和獨裁」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本文經合作夥伴雷鋒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紐約時報》眼中的微信,互聯網時代的“瑞士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