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關心這則新聞】因為台灣和韓國畢竟曾經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開跑後甚至跑得比他們更快。但我們現在真的遜掉了。
遜掉的不只是經濟表現而已,我並沒有真心覺得經濟一定要成長才算是國力強大,主要是他們做事情的態度:韓國人很用力地做事情,一種做任何工作都像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衝刺的態度,一旦設定目標,就連配套措施、資金、市場也準備好。我只想問:台灣的亞洲矽谷,除了一版 PTT 之外,後續呢?(責任編輯:鄒昀倢)
Google亞洲首座育成中心、 價值100億美金新創中心WeWork,都進駐江南
周五的晚上,我從喧囂的江南大路下車漫步回家,路旁不顯眼的WeWork招牌卻異常地吸引了我的目光。
WeWork是全球最大的創業空間提供者1,在全球30個城市提供了超過100個收費共用工作空間。創業家與SOHO族在WeWork工作之餘,能和其他創業者與投資者互動,並且以大公司的費率獲得財務、軟體、醫療等相關服務。
過去幾年隨著韓國的軟體與網路產業的成熟,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創業,而江南就是創業的重鎮。當地周邊的創業空間也如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冒出來,其中包括韓國銀行共同出資的D.Camp,以及Google在亞洲的第一個育成中心。從資金、人才、法規、到生態系統的培養,韓國社會悄悄地展開了新一波的產業轉型大夢。
再不改變,五年後的韓國就是今天的日本
韓國過去的經濟發展策略很簡單:政府挑出幾間比較有競爭力的企業,要求他們要發展特定產業然後砸錢補助。
從80年代的電子到2000年初的演藝時尚都一樣:韓國大企業用高薪培養聰明又耐操的員工,再到全球參考各領域佼佼者的做法,最後投入大量資源與人力快速擴張規模來超越國外競爭者。
這種營運模式讓韓國過去幾十年快速追上國際間的成熟產業,卻也同時種下了企業缺乏原創性以及不敢犯錯的文化。在這一波「沒有東西可以參考」以及「隨時可能會犯錯」的新創經濟中,大財閥沒辦法複製過去的模式創造新事業,漸漸露出了疲態。從三星的股價低迷開始,到今年韓進海運申請破產,讓韓國社會漸漸凝聚了共識:「再不改變,五年後的韓國就會變成今天的日本」。
兩兆新台幣的亞洲矽谷計畫,投入金額較台高出20倍
有鑒於此,韓國這幾年來實施了很多獎勵創業的政策。儘管跳進去創業的年輕人愈來愈多,經濟上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韓國新創公司的5年存活率只有四分之一,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最低的。
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還放不下對財團的依賴,給予新創公司的補助太有限:新創公司在三年後就失去國家補助,無法與巨型財團競爭而大量流失人才。面對矽谷與北京中關村的夾擊,韓國政府今年進行了一場豪賭:朴槿惠總統決定仿照當年扶植財團的規格,編列了2兆新台幣2投入創意經濟,計畫將板橋3與上岩打造成亞洲的矽谷。
這筆錢等同於中華民國政府的2016年度總預算,也幾乎是台灣「亞洲‧矽谷」計畫的20倍。
然而了解新創產業的人都知道,資金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人才與創業環境。空有硬體而沒有正確的誘因與配套,只會讓一棟棟育成中心變成蚊蟲育成中心。韓國目前計畫的配套措施,是要在全國17個城市由大財團認養當地的育成中心,提供創業家科技資源並快速調整產品原型。
接著以九比一的比例,引進有實際績效的創投基金與新創團隊配對,提供新創企業管理與資本上的協助。最後舉辦全球規模的K-startup Grand Challenge,透過競賽獎金的方式從世界各國選出40支新創團隊到板橋進駐3個月。
這些優秀的國外創業家在享用韓國科技資源的同時,也能跟當地的團隊交流,以強化韓國創業家思考的深度。韓國,正計畫性地引入優秀資金、實務管理、以及國際經驗,一步一步發展新創產業所必備的生態系統。
第二個生態系統
要扶植新創產業需要建立兩個生態系統,第一個是關於創業這個活動,第二個是關於怎麼做生意。第一個生態系統的目標是「讓有獨創想法的創業家能夠快速成長」,所以需要導入有正確觀念的資金、引進有經驗的Mentor、扶植有想法的人才,然後創造一個空間讓這些人互動;創業空間只是一個空殼,重點是在裡面出入的都是哪些咖。
第二個生態系統的目標則是「讓創業家快速找出有價值的需求」,這需要一條完整而先進的產業鏈,幫助新創公司根據市場的需要,快速發展產品與商業模式。而第二個生態系統,恰恰好是韓國的強項。
舉例來說,韓國每四個人中有三個持有智慧型手機,比例是全球最高,加上全世界最快的網路,造成了韓國超級競爭的線上與線下購物市場。比如線上購物網站Coupang4就是全球中,少數靠著五千萬人國內市場便晉升獨角獸的例子。因此產品生產商、購物平台、信用卡公司、物流公司都費盡心思要從用戶的購買資料中找尋價值不斐的行銷與營運資訊。
這條巨大的產業鏈,不斷的對資料、平台、服務、軟體、硬體,產生強大的需求,也快速扶植了像是Yellow Mobile5這類提供Big Data服務,或是YAP這類提供適地性行銷6的新創公司。這些公司之所以能夠開始拓展到國外,靠的正是先進的本國市場,讓開發的產品跟商業模式得以走在世界尖端。
台灣的下一步
台灣跟韓國都在新創產業的路上掙扎:兩國都面臨了母國市場不夠大、外語能力有限、缺乏新創公司管理經驗等共同問題,也都決定由政府投入資源,在國內創造新一代的科技產業聚落。
但兩者根本的差別在於產業鏈的成熟度,以及國家對於新產業的配套及決心。韓國目前除了Line這隻大怪獸以外,還有Coupang,Yellow Mobile,Memebox這些已經有規模的新創公司準備進攻海外。相較於韓國投入大量資源在已經有基礎的產業聚落,台灣目前現在看起來,是準備用韓國百分之五的預算,在一個沒有從來新創公司進駐的區域,同時建立兩個我們缺乏的生態系統。台灣,準備好要來玩真的了嗎?
註解:
1.WeWork的總部設在紐約,目前在亞洲的三個城市營運:上海,香港,以及首爾。WeWork在2016年財星雜誌的獨角獸名單中以100億美金的估值排名第十,緊追在前陣子幫Facebook發射火箭失敗的SpaceX之後。
2.從產業上來看,韓國計畫將這2兆新台幣的九成投入新創科技產業 (IoT、big data、雲端、人工智慧、5G、以及生物科技),剩下的一成投入文化創意產業。從用途上來看,六成的資金將會用在特殊優惠貸款,三成為企業信用擔保,剩下一成為政府直接投資。作者在這邊保守估計IoT占該項目預算的12%。即便台灣的亞洲·矽谷計畫專注在IoT領域,仍不及韓國IoT預算的百分之五。
3.板橋科技區位於首爾特別市與城南市的交界帶,是韓國最大的新創產業聚落。現在已經有超過1000家科技公司進駐,絕大多數是軟體與網路公司,比如像是Line的母公司Naver。很可惜韓國的板橋目前還找不到大遠百跟油庫口麵線。
4.Coupang是韓國目前最大的獨角獸,專精於線上購物。老闆金範錫是六年級後段班,2010年從哈佛MBA中輟之後回首爾創業。Coupang的物流系統可以做到全國24小時到貨,貨物送達之前買家還可以任意更換寄送地點或是砍單,也是Amazon遲遲不敢進入韓國的原因。目前投資者包括矽谷的紅杉資本以及日本軟銀,估值為50億美金。
5.Yellow Mobile在2012年成立,目前主力業務集中在購物平台以及數位廣告相關業務。Yellow Mobile藉由大量收購小型公司來建立整條產業鏈能力,目前旗下有超過50間子公司,估值為10億美金。
6.適地性行銷(Location based marketing):藉由分析消費線上的購買行為,在消費者走進線下商店時透過預先裝好的感應器,即時發送消費者可能感興趣的產品或特惠資訊。
(本文經合作夥伴英語島雜誌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想成為亞洲矽谷–豪賭2兆的韓國〉,圖片來源:mariosp, CC licensed)
◎ TechOrange 正在招募「TechOrange 社群活動部專員/經理」唷! 如果你喜愛觀察網路社群行為,擅網路語彙溝通,文字感佳 而且希望參與活動企劃與執行工作 歡迎你提供履歷自傳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寫明:【應徵】TechOrange 社群活動部專員/經理: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