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專訪 Uber 首席顧問 David Plouffe :Uber 帶來的挑戰不難,領導者只要下定決心即可解決

$
0
0

Screen Shot 2016-11-09 at 7.12.59 PM

歐巴馬即將卸任,他是公認距離創新科技最近的總統,在他任內,美國政府推動超過100 條與科技創新產業推動有關的法案,其中,歐巴馬競選時期的總幹事與後來進入白宮擔任政策幕僚的 David Plouffe ,扮演極重要的角色。2014 年 David Plouffe 離開歐巴馬的團隊,從東岸的政治圈到西岸的科技圈,加入 Uber 擔任政策總顧問。

Uber 當然是想借重 David Plouffe 在華盛頓的人脈與政治實力。然而,David Plouffe 加入 Uber 的職涯選擇,才是外界最想探究的。即使在母國美國,Uber 也遭遇來自計程車業者的強大壓力,Uber 與司機之間的雇用關係究竟是契約關係還是正式雇用關係,在相對同情科技創新價值的人來說,也充滿質疑,並要求 Uber 在相關規範上必須採取更負責任的作法。

David Plouffe 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入 Uber 的團隊,大家都想知道,他在協助 Uber 處理政治圈關係之前,打算怎麼為 Uber 辯護。David Plouffe 給的答案很簡單:他認為「政治人物提出的政策方向應該要放眼未來而不是現在」,言下之意,他認為即使爭議不斷,即使這些破壞性創新的商業模式對傳統商業模式帶來極大挑戰與壓力,Uber 站在代表未來與勝利的那一端。

在加入 Uber 之後的這兩年,David Plouffe 很少面對媒體談 Uber ,反而花很多時間談什麼是一個好的政治領導人,並評論能夠帶領國家經濟成長的領導人應所為與應所不為。即使在計程車業者的強力杯葛下,Uber 過去兩年仍備受市場與投資人青睞,估值成長 3.67 倍,高居矽谷估值最高獨角獸的地位穩而不墜。

不過,Uber 面對的政治挑戰是全球性的,David Plouffe 面對其他國家政府與社會,自然必須有更公開的溝通,其中,台灣政府也是他需要溝通的對象。上週(11/4)他旋風式到台灣拜訪,早上他先參加SIEA協會所舉辦的共享經濟論壇,發表約10分鐘的演講,下午拜訪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

面對媒體詢問,他直接不諱的說,「以科技創新為重要經濟活動的台灣,竟然想要對於創新新經濟模式關起大門,這整件事情是很瘋狂的。」他把重點放在領導人是否有魄力迎向未來,而不是拘泥在現在,面對民主政治體制,他說政治家要有信仰,追求進步的信仰,才能帶領國家迎向全球競爭的挑戰。

以下就是他演講內容的重點摘要:

創新科技引領經濟成長難題一:舊經濟挾法規之名行保護主義之實

從過往的歷史來看,科技創新一直都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這幾年,創新科技快速發展,幾乎所有經濟發展型的國家政府都在問,「如何協助科技創新引發的商業模式,跟已經制定 30 到 40 年以上法規接軌?」

但是,政府用這樣的方式看問題,事情一定不會有所進展。因為既有的法規體系是為既有的成熟市場的業者而設定,面對創新的競爭者,法規只會是業者提高市場進入門檻以維繫壟斷地位的武器。

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創新快速變動的時代,這幾年科技圈快速創新的商業模式,不只正在組成未來社會的功能,也是經濟持續增長的來源。政府要追求經濟增長,就必須降低這類創新科技經濟進入市場的障礙。

創新科技引領經濟成長難題二:民選政務官無法指揮事務官體系

這樣的問題在民主政治體制中更明顯,但是,既然政務官的組成是代表民意,帶領這個政務官團隊的執政者(David Plouffe 在這邊是指總統當選人)就必須展現執行的意志力。我在政府工作時,面對事務官體系的很多阻力,而民選政務領導人與事務官體系之間的衝突一直都存在,富蘭克林總統在剛進入政府體制內時曾說,「我以為我是管理政府的人,但進來後我才發現我是被管理的人。」

但是獲得選票的領導人,必須具備一種信仰,一種追求進步的信仰。因為這樣的信仰,領導人的工作是提出一套清楚的政策方向與進程表,讓事務體系跟作執行。有清楚的進程,政務管團隊不可能輕易接受事務官來跟你說,「這我們以前試過了!」或者「這不符合現在的規則」等推托之詞。

白宮是一個百年建築,在走廊上,掛滿了歷屆美國的政治領導人,我在那裡工作的時候,每每看著這些照片,都覺得他們正在提醒我們,我們只有很短的時間可以執行我們的任務,記得自己的信仰,不要被那些眼前的障礙卡住自己往前行。

David在當天的座談結束之後,接受 TechOrange 專訪,針對 Uber 在台灣營運面對來自行政與立法部門的強力挑戰,說明他的看法。在訪問過程中,他不斷強調,政治領導人的責任,是帶領社會朝向進步的方向前進,同時讓政策的議題格局面向未來,而不是受制於現在。

以下是當天專訪內容整理:(採訪:TechOrange 總編輯張育寧、副主編鄒昀倢,文字整理:鄒昀倢)

TechOrange 總編輯張育寧問(以下簡稱『問』):Uber 最容易受外界抨擊的地方就是稅務與保險這兩件事情上,未來是否會更加公開透明,以增進消費者信心?

Uber 首席顧問 David Plouffe 答(以下簡稱『答』):我們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國際保險公司的合作,每一趟旅程都有保險,同時也透過 GPS、評價系統等科技讓搭車這件事情變得更安全、可追蹤。我們也願意向政府繳稅,並且展現出十足的誠意與政府溝通,共譜長期解決之道。

但是,我認為,以科技創新為重要經濟活動的台灣,竟然想要對於創新新經濟模式關起大門,這整件事情是很瘋狂的。從我們的角度看,這個例子就是 Uber ,我們並不是提供什麼搆不著邊際的服務,而是每天在路上跑的交通服務,這是能有效增進台灣人民經濟活動與運輸效率的。

問:是否有計劃與本地的保險業者合作呢?

答:這是一個全新的市場,的確需保險業者針對這個新興市場提供全新保險產品,這是一個以共享交通服務為主而衍生的新興市場,這些服務架構起一個創新的生態圈,創造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我們期待與各地保險業者的合作。

領導人的工作,是提出著重在未來的政策議題

問:當 Uber 等共享經濟業者正在建立一個全新的創新生態圈,但同時傳統產業的利益也正在被侵蝕,從你的角度來看,該如何平衡傳統利益團體的遊說力量?

答:所有政府在做的,是衡量出對人民有最大效益的政策,而不只是單純為了某個利益團體著想。但是現在很多反對的聲音暗示,這樣的經濟活動演變成「新與舊」產業的對決,而不把這些發展視為市場經濟成長的機會。

但是,在世界各地計程車業還是很興盛。我們觀察到的是,在市場上有更多的人不再擁有私家車、在郊區對於這種共享共乘的需求開始快速成長、在台灣也有龐大數量的使用者使用 Uber 出行,更多駕駛加入 Uber 行列,他們的權益也很重要。

這些人的權益,變成 Uber 在面對共乘新經濟模式的討論時,最大的資產。我認為,這些使用者的利益也要考量到,他們的意見也要被納入進來。

政治領導人的工作,是提出重要的政策議題,讓社會的討論是著重在未來,而不是被拖住只看著眼前。這不是一個政治、利益遊說者的內部遊戲。我們應該要擴大這些討論對話,例如,對參與 Uber 或 Airbnb 這類型服務的使用者來說,政府必須讓這些人的意見納入,才能對於結果、影響產生出一個更全面性的結論。

問:但是民主社會的領導人必須面對選票壓力,面對不同利益團體的遊說。例如對計程車行的業者來說,Uber的確帶來挑戰,政治領導人如何彌平這樣的利益衝突?

答: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解決的問題,全世界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領導者只要下定決心解決這個事情即可。

不會有任何的解決方案可以讓計程車業者感到開心的,事實是,從以前到現在他們就是不想要有競爭。不過應該要把這個問題層次拉高,思考長遠性的「更大的利益」(greater good)。事實是,當更多人能夠更容易地賺錢,並且擁有更多交通出行的解決方案, 這就會符合到政府為民服務的初衷,並且給人更多機會。

如果只在意誰輸誰贏,就不能創造對話的可能性,也不會思考科技如何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並且提供社會流動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政府開始採用共乘方案,因為他們從中看到機會。

此外,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停止演化,在 Uber 加入後,我們也看到許多計程車業者開始提供更好的服務,優化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希望人、城市、生活都可以變得更美好,這不單只是共乘新經濟與計程車的對決而已。

問:在推動新創的進程中,主事者的眼界與格局其實很重要。在你的經驗中,歐巴馬總統在推動創新經濟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整個白宮團隊又是如何招募人才,來幫助政府推動創新?

答:這其實與主事者的心態有關,歐巴馬總統是一個堅信科技可以改善生活的人,他花了很多私人時間找人才。他一直都相信應該擁抱科技,過去美國二三十年的經濟發展,有很大部分也是由於科技促成的。

但其實,也不一定要真的找到人為政府工作,只要讓人民與政府溝通的過程更加容易、優化使用者經驗,那麼就可以讓創新普及於生活當中。

舉個例子,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寫 email 聯繫都已經是很過時的事情了,他們習慣一鍵反應意見,讓溝通的流程持續簡化。雖然目前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能這麼簡單,但是至少 Uber 就正在朝為大眾提供選擇、節省更多時間這個目標邁進。

在現代社會裡,時間這項資源正在變得更加珍貴果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時間正在變得更加珍貴,Uber 正在幫大眾省時間!

 

 


前沿趨勢.科技生活
《科技報橘 TechOrange》渴求創新無極限!
加入 TechOrange 粉絲團,產業趨勢、精闢觀點不漏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6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