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好學生」的段子又火了起來。大約意思是這樣的,開同學會的時候發現,當年的差生現在一個個當上老闆,開著公司,駕著寶馬到場,而當年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們,則成為老闆的下屬,收入、社會地位都遠不如當年自己瞧不起的人。——這個段子的源頭是 2011 年網易教育論壇的一篇文章,《“好生”與“差生”——分數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
時隔 3 年,我們依然在討論好壞學生的人生際遇。除了一句「一流學生就業,二、三流學生出國或是考研,末流學生創業」的總結外,我們更應該提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人生?
《駭客與畫家》的作者、YC 聯合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在《如何才能做喜歡的事情》討論了這個問題。他總結了找不到自己所熱愛的工作的原因,從小父母和老師就從來沒有表現出熱愛工作的樣子,這讓我們從小就認為工作就是受罪,自然而然在未來選擇工作的時候,並不會有意識去發現自己到底熱愛什麼;另外,在青春期成長的時間裡,名利的誘惑又讓人偏離本心,反而找不到自己熱愛的事情。
到底什麼是自己熱愛的工作?保羅的總結非常好:要想知道一個人是否喜歡他正在做的事,就看他會不會無償地工作,即使不得不做另一份工作以求生存。
讓我們看一看,這個世界裡收穫了財富、名聲的成功人士,不管學歷、不管個性,他們普遍具備一個重要特徵,那就是他們都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這種熱愛總能讓他們超越困難,超越風險,超越誘惑,超越性別,超越文化。不管我們對成功人士如何定義,有一點必須承認,比起普通人他們似乎身上擁有著更能感染他人的魔力。因為這種魔力,人們總能信任他們,期待他們,在他們身邊凝聚起強大的力量。
反之,如果一個人在做著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那麼不會有什麼成就,因為強迫自己工作不可能比別人做得好。
美國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裡(Dan Ariely)在 TED 做了《什麼讓我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談到了自己在方面的研究,他設計了幾組實驗來檢驗勞動成功對工作的影響。這些實驗都是讓測試者把樂高積木拼裝成生化戰士,不過丹採用了不同的情景,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
第一組測試者,在拼裝完生化戰士之後,會得到 3 美元的獎賞,但再繼續拼裝生化戰士,得到的獎賞金額會逐步降低。第二組測試者,基本條件與第一組相同,但是測試者拼裝完生化戰士之後,丹和學生們當著測試者的面把拼裝完的生化戰士拆掉,再讓他們拼裝。丹把第一組實驗稱之為「意義情景」,第二組實驗為「西西弗斯情景」。結果在「意義情景」下,測試者組裝完的生化戰士有 11 個,而「西西弗斯情景」組裝完的生化戰士只有 7 個。
這個測試表明,勞動成果對人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在「西西弗斯情景」下,當著測試者摧毀勞動成果,徹底扼殺了工作的樂趣。
然後丹進行第三組實驗,他把第一組實驗和第二組實驗的過程告訴第三組測試者,讓他們預測最終拼裝完的生化會多一個。丹說,這表明人們知道知道「意義」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影響的程度有多深。
那麼意義對於工作的重要性有多深?丹設計另外一組實驗,告訴一群受試者折紙的方法,他們都是一群新手,在折彎紙之後,實驗員會詢問他們願意出多少錢把自己的作品買回來。
這個過程當中,丹發現這群受試者出現兩種人,一種選擇折紙,一種選擇不折,只是旁觀。結果,選擇折紙的人,與旁觀者相比,願意出 5 倍的價格來買這些折紙。這個測試結果表明,人們付出更多努力,使人們更愛他們所作的事情。
丹在演講中最後總結:
亞當史密斯有一句關於效率的名言。他舉了一個制針工廠的例子。他說制針共有 12 個步驟,如果一個人做完 12 步,生產率非常低。但如果一個人負責一步, 另一個人負責下一步,以此類推,生產率就會大大提高。
確實,這是個很好的例子,也是工業革命及生產效率的起因。反過來,卡爾馬克思說, 人們與勞動的異化對人們對自己工作的認識非常重要。你如果負責 12 個步驟,你會在意你的勞動成果。但如果你只負責一步,那就不會這麼在意了。
我認為在工業革命中,亞當斯密斯比卡爾馬克思更正確,但現實是我們環境變了, 現在處在知識經濟時代中。你可以自問,知識經濟時代會帶來什麼?效率是否仍然比意義重要?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我認為我們已經過渡到了另一種狀態,人們必須自己決定要投入多少精力、注意力和心意, 要多大關聯性,他們上班路上或者洗澡的時候會想著工作嗎,突然間馬克思更有道理了。
因此當我們談到勞動,我們通常認為報酬就是動力,但事實是它不止這些——還包括意義、創造性、挑戰、所有權、自我意識、自豪感等等。”
我們總是追求幸福。但幸福感又來自哪裡?保羅在《如何才能做喜歡的事情》裡說,「做大事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艱苦,因為只有喜歡自己工作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他們根本不需要勉強自己,但是,尋找愛好的過程卻得非常認真。」——保羅完全沒有提到工資、房子這些事情,比起小時候的父母,他更加在意我們是否「熱愛」某種事情,這反映他對心理學中內部價值的肯定。
不過,這樣的觀點,未必符合流行的馬斯洛需求層次論。這個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實現五種,並提出了三種假設:
-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夠影響他的行為。只有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滿足了的需要不能充當激勵工具;
-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複雜的(如自我實現);
- 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
按照需求層次論出發,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溫飽,才能再去追求夢想,因為達不到溫飽,我們就沒有辦法追求夢想。也按照需求層次理論出發,一般收入較低的國家,人民的幸福感也應該較低,因為生活在這些國家裡的人們,有時候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但這樣的推論是否正確?
陽志平在《心智工具箱(13):幸福的來源》中提到,為了驗證需求層次論的正確性,Tay L 和 Diener E 從 2005 到 2011 年持續對 123 個國家總計 10 萬人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儘管需求層次論大多數情況下靠譜,但是卻沒辦法解釋,為什麼生活在加爾各達的貧民窟裡的人,也能顯得十分幸福快樂。按照需求層次論,這些有上頓沒下頓的人們,不應該很快樂。同樣,需求層次理論也無法解釋,為什麼一些既有財富,又有社會地位的名人,卻覺得自己精神十分痛苦。閉關一年後的搜狐 CEO 張朝陽曾經袒露心跡,「我是真的什麼都有,但是我居然這麼痛苦。幸福跟錢的多少真的是沒關係。」
如果需求層次理論不正確,那還有沒有其它理論能告訴我們,我們的幸福感來自何方?1995 年愛德華·德西(Edward L. Deci)和理查·里安(Richard M. Ryan)提出自我決定論,以嶄新的角度來解釋幸福感的構成。根據《認知動機理論的新進展——自我決定論》,「自我決定論認為人是積極的有機體,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長和發展潛能。自我決定就是一種關於經驗選擇的潛能,是在充分認識個人需要和環境資訊的基礎上,個體對行動所作出自由的選擇。自我決定的潛能可以引導人們從事感興趣的、有益能力發展的行為,這種對自我決定的追求就構成了人類行為的內在動機。」
自我決定論認為,人類存在三種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勝任感、歸屬感。自主性,是指人們感覺自己的行為是自發的,並且完全出自自己選擇;勝任感是指人們對行為或行為能夠達到某個水準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夠勝任該活動;歸屬感,是指人們感覺到自己與別人有關聯,是一種在意別人,也同時希望受到別人在意,人們需要來自周圍環境或其他人關愛、理解和支持,體驗到歸屬感。
如果我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自主性、勝任感、歸屬感全都能夠滿足。在這樣的狀態下,即便工作看上去很忙碌、很辛苦,這個人也一定樂在其中。也難怪美國那麼多事業有成的名人一來到大學校園演講,就總是會討論“輟學”,因為他們都真正知道“遵循本心”,能夠讓人找到自己的幸福。
約伯斯的演講為何總能打動我們,因為他真的知道幸福在哪裡,“唯一讓人有工作滿足感的方法就是從事你認為偉大的工作,而通向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愛上所從事的工作。如果還沒找到這種工作,那就繼續找。不要將就,要跟隨自己的心,總有一天你會找到的。”
正如丹·艾瑞裡演講裡所提到的, 我們現在生存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和過去工業時代的人們已經不同。這個時代不強調對個性的壓抑,而是強調對個性的釋放,鼓勵開放、創造的態度,總而言之,人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強。在去中心化的網路的説明下,每個人的權利都得到了極大的擴張,通過微博、微信,原本處於草根階層的人也能獲得非常大的影響力;網路還解決了資訊流通的問題,現在網路是最大的平臺,無視地理、無視距離,保證資訊的通暢——比起工業時代,網路也讓人們擁有更多的選擇。
網路化生存的人們,高度自主。這鐘自主性讓他們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更加希望能夠通過它來體現自我內在的價值。他們不會簡單的因為產品價格、產品用的原材料,產品的功能而作出決定。事實上,千千萬萬的產品都可能提供了相似的功能,但促使人們喜歡上某種產品的原因,則在於產品本身是否體現出一種內在的價值,一種能夠感受到的力量。
這能解釋,在中國國內市場存在著蘋果三星中華酷聯的情況下,小米、錘子還有魅族,依然能夠夾縫之中求生存,甚至迅速取得了和公司體量並不匹配的影響力。
當人們在研究小米、魅族、錘子的案例時,往往會提到它的互聯網行銷上的成功,通過社區對消費者施加影響力,但是現在許多公司都在模仿這兩家公司的行銷方法,卻不見得得到同樣的影響力。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從事電子消費品製造的廠商,研發實力都超過這三家手機品牌,為什麼沒辦法引起如此之大的議論?這當中的細微差別是什麼?
這種差別就在,中華酷聯對人的幸福感的理解並不到位。他們的廣告僅僅解釋了他們做什麼,如何做,但從不解釋為什麼這麼做。他們只展示了一個產品的外在價值,但沒有表明內在價值。而自我決定論則表明,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來自內心的心理需求。
西蒙·斯涅克在 TED 的演講《偉大的領袖如何激勵行動》時,提出黃金圓環理論,討論了這種「內在價值」的重要性。西蒙認為,比起讓人們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如何做,讓他們直接感受到這麼做的原因會更加重要。
我說的為什麼 指的是:你的目的是什麼?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你懷著什麼樣的信念?你的機構為什麼而存在?你每天早上是為什麼而起床?為什麼別人要在乎你?普通人的思考的方式,行動的方式,交流的方式都是由外向內的。很顯然的,他們所採用的方式是從清晰開始,然後到模糊的東西。但是激勵型領袖以及組織機構,無論他們的規模大小、所在領域,他們思考、行動和交流的方式都是從裡向外的。
從 1984 廣告,到 Mac vs. PC 系列廣告,蘋果都在傳達一種理念,他們用產品來傳達一種理念,從而用這種理念來吸引到相應的消費者。中華酷聯和小米、魅族、錘子的區別就在這裡,前者不管如何重視微博微信,當他們只是告訴別人「我有一個好產品」的時候,他們實際上和過去在雜誌上投放廣告沒有任何區別。
我們為什麼會喜愛蘋果、小米、魅族、錘子?如果按照自我決定論,則是它們的產品,不光是一種產品,還表達了一種信念——如果用自我決定論來解釋一個人為什麼會喜歡某種手機,這會是因為他們在這些品牌上找到了自主性、勝任感和歸屬感。
你可以嘲笑雷軍的口音,但是小米很清晰的表達自己,是代表「發燒友」這個群體;你也可以覺得黃章個人很土,但他用木頭模型來解釋工匠精神;你也可以覺得老羅喜歡吹牛逼,但他在微博、微信乃至發佈會上,都喋喋不休地詮釋著「情懷」二字。分析米粉、煤油、錘粉,我們能發現他們擁有著近似的價值觀,認可類似的事情,有著差不多的思考方式。米粉強調的是樂趣、探索;煤油更加欣賞精緻、工藝;錘粉則更加感性。
在強調個體價值的互聯網經濟裡,產品的長尾往往是由一群離散在世界各地但在網路上聚集在一起到人共同創造。就好像丹·艾瑞裡在實驗裡所發現的,知識經濟時代的讓環境發生了變化,自我決定論發現我們的工作更加強調“意義”。而西蒙則發現,我們在消費中,更加強調“信念”。
人們買的不是你的產品;人們買的是你的信念。你的行動只是證明了你的信念。實際上,人們會去做能夠體現他們的信念的事情。做公司的目標不是要跟所有需要你的產品的人做生意, 而是跟與你有著相同理念的人做生意。
(本文獲《ifanr》授權刊登轉載,原標題為〈為什麼現在學霸不如土豪,以及為什麼我們會喜歡錘子之類的手機〉,圖片來源:Samuel Hearn CC Licensed,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