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8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台灣製造」的新創品牌困境:製造業轉型無法跟上需求,我們還能撐多久?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4 at 3.31.24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得天獨厚的產業條件就是製造實力雄厚,這對於培育新創、製造產品是一大優勢。不過,這優勢正在消失!新創需要的是可提供小量、客製化製造的廠商,先前政府其實有個快製中心,不曉得有沒有真正把這些重要資源統合起來?(責任編輯鄒昀倢)

我們有幾個創業圈的朋友,三不五時都會來個「頭家居酒屋」的非正式聚會,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交流些只有老闆們才懂的心情,可說是老闆人生裡的小小打氣站吧!

今晚大家的主題圍繞在「是不是該成立自有工廠」這個嚴肅的問題上打轉。

起因是來自於其中一個鞋品牌,其所掌握關鍵手工技術的代工廠近期有可能因為廠房問題而關門大吉,且由於兩位老師傅年事已高,也有心想就此退休。

「那第二代接手嗎?」我們好奇問,這種難題聽起來令人頭皮發麻,朋友直呼這是他創業以來的最大難關。「第二代說如果家裡收起來不做,那他乾脆就去上海工作了,不可能自己做。」

  • 第一代退休,第二代不一定接手,老工廠無人傳承

其實近年和很多傳產第二代在聊,家人都不太願意讓他們接手,尤其越古老的手工藝產業,通常都非常辛苦,如果要傳承工廠、訂單又不見得穩定的情況下,老一輩通常就會傾向就此收攤,讓後代改行了。

「但是,這一家如果倒了,不只是我們品牌受影響而已,台灣的手工皮鞋史,大概就停在這 裡了。」朋友感慨地說,聽得出他話裡的沈重。

他的心情我們很懂,我們這些大約成立於八到十年前、在金融海嘯前後出現的新創品牌,已走過最前端的萌芽奠基期,現在紛紛都要邁進最重要的成長期;一路走來都是仰賴那些「台灣製造」的廠商們支持我們將產品生產出來。但台灣的製造業經過長年的失落與斷層後,近年有個愈形嚴峻的問題浮現出來:灣製造,還能撐多久?

Screen Shot 2016-08-24 at 3.32.42 PM

以我們較熟悉的紡織業來說,算是當年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的關鍵產業之一,大約是在民國七O年代達到高峰,那是臺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也是我出生的年代。

不只是紡織業,整個台灣製造業蓬勃發展,國際許多訂單都會湧入這個像變魔術一樣把東西做出來的小島,然後一船一船地運往世界各地。

那時大家所以為的台灣夢大概就是這樣,只要肯拼、肯努力,開工廠的幾乎都能賺大錢。小鄉村裡有好多大老闆,賓士車開著滿街跑;我們大概都在電視上看過這樣的故事。

  • 台灣的代工優勢逐漸喪失

然而隨著時代改變,代工的競爭優勢反而隨著台灣的社會進步、勞動條件與薪資水準提高,而逐漸趨向劣勢,訂單紛紛轉往工資更低廉、勞動力更高的中國、東南亞…等地。

當國際訂單移轉後,台灣選擇的路,是隨著訂單轉向,大批大批的工廠幾乎都從台灣連根拔起,移到中國、東南亞去…;台灣的製造業於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漸漸產生了失落的斷層。

  • 紡織業則呈現 M 型化的發展

M 型的兩端,一端是像南紡或儒鴻…這類上市櫃的大公司,憑藉深厚基礎與持續投資、升級,直到今天都還保有國際競爭力,接的都是高端的國際訂單,且著重的多是機能紡織品,仰賴獨特的技術作為競爭力。基本上這樣的工廠所服務的對象不會是國內的品牌業者,他們著眼與佈局的基準是全世界。

  • 新創品牌與小工廠是打拼事業的好夥伴

M 型的另一端,是當年沒能力出走、或不想移走的,或是老闆走了,自己跳出來當個體戶的小工廠、一人工廠。最初印花樂的創業開端,就是仰賴這些零零散散的小工廠,自己慢慢摸索、把它們串連起來變成自己的生產鏈。

台灣近年崛起的新創品牌,大抵都是依循這樣的模式,想辦法找到一些還在運作、願意接小訂單的工廠,反正大家都很小,就一起合作看看吧!

然而,當品牌們紛紛走過草創時期,要往更高階的品牌邁進時,我們就發現 M 型化的製造端,竟成為新創品牌升級的最大關卡。

我們的產量需求增加了,超出小工廠的供應量,但根本還搆不到大工廠的門檻;

我們對品質的要求提升了,小工廠可能因為設備或技術原因無法配合,大工廠可以做到,但他告訴你,你得先把你的下單量提升十倍以上甚至更多,他才願意接。

  • 那,中型工廠呢?

難道品牌不能慢慢升級、一階一階地提升嗎?

現況的台灣就是不行。因為 M 型化的結果,中間那群製造端幾乎消失了。

製造端的稀少,還只是台灣近年缺工現象的淺層反映,繼續探究下去,會發現它造成的影響更為深遠;

這些中小型工廠,大都呈現老化趨勢,美其名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我們會這樣告訴媒體、媒體會這樣告訴大眾——但大眾聽不到的是,在我們的發言裡,不知包含了多少無奈。

我們所接觸的這些老工廠,儘管可能經驗豐富,但技術或設備皆已然老化,他們可能無心、也無力汰換設備、更新技術,當設計師提出新的要求時,十之八九都會被打回票:「做不到。」一句話就讓人碰一鼻子灰。

除了技術層面的老化,更令人感到困難的,其實是思維的差距。早期經營工廠的方式,講人情、靠關係、仰賴口頭承諾、工廠與家族密不可分…,但新創品牌的建立者,以我們而言,當我們為了更能掌握上游的製造端,企圖導入流程管理、品質標準、制度建立、契約簽訂…等現在的管理思維時,往往遭受巨大抗拒——「我們以前都不是這樣做的。

你能想像當我們向上游下訂單之後,隨時都要承受交貨可能延遲、做出來的東西和你想的不一樣…的風險嗎?

而且這些幾乎都沒有契約可以保障,因為廠商一開始就不願意跟你簽約。

製造風險幾乎都由品牌概括承受,這就是現況。

那,難道不能換工廠嗎?他做得不好,那就換一家吧。

但是,台灣已經沒有多少選擇了。回到前面我們討論的,製造端消失的議題。現在的台灣,因為工廠相對稀少,所以顯得「珍貴」,我們根本擔不起得罪工廠的後果,我們不敢要求太多、不敢據理力爭,因為我們最怕聽到——「那我不要做你的東西了。」

  • 本土製造業其實有新契機,但是我們有能力培養嗎?

然而近幾年因為台灣的新創品牌興起,對製造業的需求漸漸增加,我們已然看到趨勢,是本土製造業的新契機來臨。

這一波契機,不是我出生的那年代所仰賴的、代工出口給予的,也不是國際訂單所帶來的——正是台灣走到這個時代,這塊土地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用教育、用資源、用穩定的成長環境,終於培養出了一批真正具有品牌開創力的新生代——新創品牌的時代。

但品牌絕對需要製造業的支撐,才有可能真正成長茁壯;白話一點說,只會設計,做不出東西來是沒有用的

但也正因為如此,台灣的製造業不正是應該好好把握這前所未有的時機,與新創品牌們一起,重新再創造一波雙贏的高峰嗎?而不是憑恃現在這個「訂單好像接不完」的短暫現象,就以為製造業的春天回來了,我們又可以回到那個埋頭苦幹就可以成功的美好年代…

不可能的。

  • 台灣製造業若不轉型,未來連種子都不會留下

甚至悲觀一點說,如果台灣的製造端沒有把握住這個升級轉型的時機點,恐怕從此以後,歷史不會給第二次機會了。因為這一波好不容易突破沙地長出來的品牌之花,一旦無法吸收養分而枯萎,連種子都無法留下。

我曾經和一些新加坡的設計師朋友聊天,他們很羨慕在台灣做品牌的我們,因為我們國內有製造業,我們的想法有人可以幫我們實現。「像我們都要去外國做啊,馬來西亞、泰國啊…都不能在新加坡做啊!」

我們這些台灣的新創品牌創業者也經常一起在聊,覺得台灣其實是個不錯的創業環境,除了我們有製造業,可以幫助小品牌慢慢做起,而且我們有個不大不小的市場,作為新創的實驗基地剛剛好。我們非常慶幸也非常珍惜這個地方給我們的創業資源,而且也確實看到了台灣未來的品牌潛力。

但現況對我們這種必須仰賴工廠把東西做出來的品牌而言,眼前好像只剩兩種選擇,台灣做不出來的東西,要嘛外移到其他地方做,要嘛自己想辦法做工廠。

但萬不得已,我們是絕對不想外移的,儘管我們知道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國)的製造業早已比台灣更有競爭力,可以做出更漂亮、價格更低廉的東西,管理方法也更跟得上時代(「中國製造」早已被世界各種品牌磨練得既光也亮,和我們想的不一樣)——但如果我們這麼做了,不就跟過去那些出走的品牌們一樣,放棄對台灣深耕的決心了嗎?

或者,我們也不排除自己做工廠,儘管我們深知工廠投資與管理絕對是另一門大功課,而且可能到頭來還會成為拖垮品牌的原因,但是,如果這幾乎是擺在我們眼前、唯一能做出我們想做的產品的選項,也許,也只能放手一試了。

又或者,我們是否可以繼續期待、持續挖掘,等待台灣的製造業覺醒,和新創品牌們一起合作耕耘這個新局面的時候到來呢?

我還不知道,但作為新創品牌,我們只能說自己努力中,畢竟心裡還有希望,還不到放棄的那一天。

後記:

  1. 以上發言僅為個人經驗與心得抒發,無意抹殺工廠們為台灣、還有為我們這些新創品牌所做的貢獻。沒有他們,我們也根本連起頭都沒有。
  2. 其實我們也很理解工廠裡的第一代累了,無力也無心再去想要怎麼跟上時代,但現在開始接觸到很多有雄心壯志的第二代,衷心期盼他們可以成為我們的新希望。

(本文經合作夥伴FLiPER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這是個工廠 inHouse 的年代?「台灣製造」的新創品牌困境〉。)

  • 延伸閱讀

台灣製造業營收翻倍新做法:販賣超強產品外,也記得賣超強的「工程服務」


500 Startups 掌門人:下一場泡沫不會出現在科技領域,那些財富500強CEO比較危險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4 at 4.58.44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矽谷的投資趨勢其實就是台灣投資趨勢的風向球,尤其是台灣與矽谷的鏈結越來越深(我不是指亞洲矽谷),那裡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台灣投資的風向,即使台灣與矽谷的動態還不是完全零時差,至少醞釀了半年一年的也會成為台灣的風景。以下為中國媒體《36氪》編譯500 Startups Dave McClure的部落格,分享他對矽谷創投風氣的看法。(責任編輯鄒昀倢)

最近幾年媒體和業界人士一直在喊「泡沫來了」。對此,500 Startups的掌門人Dave McClure在博客中表示,泡沫是有的,但不會出現在科技初創企業中。在他看來,那些十多年都沒有創新的非科技公司現在估值已經直逼2000年互聯網泡沫最高峰,這才是真正的泡沫。而為了避免被獨角獸競爭對手顛覆,避免自己的股票下跌,那些非科技類上市公司正在憑藉自己尚且較高的市值來收購獨角獸,這就是所謂的「 獨角獸對沖基金 」。

摘要:媒體一直在抱怨「又一場技術泡沫來了!」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但還沒有發生……與此同時,VC資助的初創企業還在不斷融資,推動創新,顛覆既有者。最近獨角獸融資速度放緩,估值下降,很多人認為自己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但實際上他們大錯特錯了——估值是冷靜下來了,但技術創業者和投資者依舊不冷靜。

實際上,隨著成千上萬家初創企業打算顛覆一家上市公司,那個叫做「風投」的資產類別已經準備好迎接巨大的增長了,過去10年,VC投資的回報已經開始上升,他們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對此感到鬧心了。

圖;美國風投指數和標杆統計數據
圖;美國風投指數和標杆統計數據

下一場泡沫不會出現在科技領域,因為科技領域從來都不缺創新和資金……相反,真正的泡沫在於上市公司太過慷慨的P/E乘數和估值,它們的商業模式已經被初創企業消滅,後者的改進可以用數量級來計。隨著越來越多財富500強企業的CEO意識並承認自己受顛覆的可能性,預期它們會通過收購那些讓自己徹夜難眠的獨角獸來對沖自己的估值 ……歡迎來到「獨角獸對沖基金」。

  • 媒體人個個都喜歡寫有關下一場「科技泡沫」的故事

當然,它們都以為自己之前見過這齣電影了——實際上看過2次了,一次是在2000年,一次是在2008年。他們以為自己知道劇本。他們以為自己知道演員。他們喜歡過山車上下翻滾,就像M. Night Shyamalan一樣,他們也喜歡在最後劇情來個大扭轉……只不過這次的扭轉並不像他們預期那樣。

真正的扭轉會出現在公開市場,而不是私有市場。而且我說的不是科技公司的IPO,我指的是那些非科技類的上市公司,那些已經呆了幾十年的大恐龍。他們準備要被獨角獸/彗星顛覆了。

真正的扭轉不會是科技公司創始人或者投資者在估值過高的獨角獸身上虧錢(雖然這的確也會發生)——真正的扭轉會是目睹著一批老邁的資深財富500強CEO、脫離時代的Gordon Gekko(電影《華爾街》裡面的人物)私募基金,以及「門口的野蠻人」被初創企業和VC擊敗,這些初創企業和VC 年紀只有他們的一半,但比他們更加貪婪。

圖:過去100年的市盈率在10-20之間,過去5年是15-25
圖:過去100年的市盈率在10-20之間,過去5年是15-25

真正的扭轉是華爾街金融被矽谷的科技公司(以及紐約和舊金山的科技公司)顛覆。真正的扭轉是標普500指數並未意識到其平均市盈率應該是5-10而不是15-25。真正的扭轉是大型石油、天然氣公司和汽車企業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市值被高估了在10-20年的時間內,隨著電動車和無人車的發展,這些傳統公司的市值會變成零。

真正的扭轉是成千上萬的上市公司未來10年內會幾十億美元地損失,就像高聳入雲的曼哈頓大廈在慢鏡頭下垮塌一樣……只是速度沒那麼慢。

  • 用獨角獸來對沖

這就是聯合利華要以10億美元收購Dollar Shave Club的原因;這就是沃爾瑪以30億美元收購Jet.com的原因(儘管這也許有點不顧一切);這就是GM以10億美元收購Cruise,往Lyft投入5億美元,甚至還考慮以50億美元買下Lyft的原因。

當然,這可能會有風險,但是風險再大也比坐以待斃強,CEO不要指望什麼都不做還能保住自己的職位,還能讓股價蹭蹭往上漲。以只有自己市值5—10%的價格來收購有可能顛覆自己的獨角獸,通過這種方式對沖自己上市公司的股票,也許是解除那家初創企業對自己的威脅並且活下去的最簡單方式了……這就是「 獨角獸對沖」。

圖:10億美元以上獲VC資助公司的買家:科技類公司與非科技類公司
圖:10億美元以上獲VC資助公司的買家:科技類公司與非科技類公司

稍加留意的人都知道,獨角獸和顛覆並不是什麼新聞。早在1990年代中期時你可能就已經聽說過對顛覆的預測了,經過2000到2001年網絡泡沫破裂的一地雞毛之後,你可能已經對此產生了懷疑。但是像Amazon、Google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就是在1990年代創辦的。

但經過2008、09的金融風暴之後,你可能又會在讀心生疑慮,但像Facebook、LinkedIn、Twitter這樣的社交平台以及YouTube等都是在2000年代中期誕生的(還有蘋果、喬布斯的新生,以及iPhone的誕生)。

圖;歷年市值最高公司的變化情況(綠色是科技公司,黑色為非科技公司)
圖;歷年市值最高公司的變化情況(綠色是科技公司,黑色為非科技公司)
  • 現有的科技巨頭利用收購維持技術優勢

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現在上市的技術巨頭大部分都在投資或收購其他的技術初創企業和獨角獸。微軟收購了LinkedIn和Skype。Google收購了YouTube和Android。Facebook收購了Whatsapp和Instagram。

實際上,過去5年內前5家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全部都是科技公司。你覺得到底是誰的估值過高呢?普通的獨角獸還是科技類IPO?或者已經10多年沒有創新的一般非科技類上市公司?

哪怕你沒注意到,自從5年前Marc Andreessen 寫了「軟體蠶食世界」以及《社交網絡》在千禧一代引起轟動之後,聰明人都知道下一場革命不會是有線的電視……而是沒有線、不插電的;運行在iOS或Android手機上觀看的;通過Facebook、Snapchat或者Instagram分享的;在一些新的多用戶沉浸式VR/AR平台上的,比如Oculus或者Hololens、Magic Leap或者Minecraft;在首爾、上海而不是矽谷會冒出更新的東西,通過無人機或無人車或Hyperloop運送出去。

創新不再是來自於NASA或者底特律了,而是來自於Tesla和SpaceX,來自於斯坦福、伯克利,來自於500 Startups和Y Combinator,來自於布加勒斯特或曼谷或班加羅爾的車庫,或者墨西哥城、伊斯坦布爾或拉各斯的創業加速器。

現在看來科技泡沫的確產生了。然而,其中一些最有價值的公司也是在泡沫發生的時候誕生的。2008年夏,雷曼破產之後,我拿到了做VC的第一份工作,在Founders Fund替PayPal幫的一些人打工,我負責的是FF Angel和Facebook fbFund孵化器。在2008年秋到2010年春這段時間裡,我投資了3家獨角獸:Twilio、Credit Karma以及Lyft(當時叫Zimride)。我們投資那時候這三家公司的估值都不超過500萬美元。7年之後,這3家公司的估值全都超過了30億美元。

當然,現在我投資的不僅僅只有這3家公司,我已經押注到40多家初創企業,足夠幸運能發現這些異類者。我的投資大部分都失敗了,一部分以500到2500萬美元的價格完成了退出,少數幾個像eSendGrid、TaskRabbit以及Life360現在的估值超過了1億美元(我們稱之為獨角獸)。

還有一家,Wildfire Interactive被Google以3.5億美元收購了。那3個獨角獸就是我投資最成功的案例,我天天都拿來炫耀。我是聰明或者幸運還有待商榷,但我在這幾家公司身上投資的300萬美元現在值大概3億美元了,對於處在泡沫時期的VC菜鳥來說這個成績還不算差吧?

圖:Facebook市值變化情況
圖:Facebook市值變化情況

事實證明,大多數獨角獸和許多科技公司IPO 估值過高,但其中一些實際上還被低估了。還記得Facebook以超過1000億美元上市的情形嗎?可之後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就像石頭一樣直接跌倒了500億美元以下。然後在接下來的4年之內又像火箭一樣從後IPO的谷底幾乎攀升了7倍。誰能料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以IPO的價格買了Facebook的股票你會很高興,但是如果你是在Facebook估值在50到500億美元的時候從私有市場上買下Facebook的話,你就會更高興了。這一點問問Yuri Milner就知道了,這位DST Global的創始人無疑是獨角獸投資的教父。

2009年,Milner以100億美元的估值投資了Facebook 2億美元,當時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事實證明他的確瘋了——狡猾得就像一隻老狐狸一樣!現在Facebook的市值已經超過了3000億美元。Milner還以投資一大批晚期階段技術公司著稱,其中包括AirBNB、Twitter、Spotify、Snapchat以及WhatsApp。

大多數俄羅斯人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Yuri Gagarin(尤里·加加林)尊稱為他們的英雄,不過我更喜歡Yuri的姓叫做Milner!

  • 獨角獸不是保證書,還是有可能降級變野馬

當然,有時候技術的確有時候會走過頭,而且哪怕是獨角獸變成Facebook也是很罕見的事,但是幾年前在50億估值以下拿到Uber或者Airbnb股份的許多傢伙一定還是會為自己做出那麼明智的決定狠狠表揚自己一下的。

當然,很多獨角獸在以太過慷慨的估值拿到太多資金之後最終還是會完蛋,很多獨角獸的角最終還是會被削掉送到膠水廠的。但總有一些獨角獸不是估值過高,融資過度的—它們是真正的交易,就像瘋了一樣增長,令與之競爭的非技術上市公司的CEO膽戰心驚。少數幾個會足夠幸運成為下一個Uber、Airbnb或者Twilio。

圖:愈發擁擠的獨角獸俱樂部—沒人會活著離開這裡
圖:愈發擁擠的獨角獸俱樂部—沒人會活著離開這裡

這就是私募股權和共同基金爭先恐後想盡辦法要儘早接觸科技初創企業,而不是等到它們上市價值幾十億美元之後再考慮投資的原因。他們不希望錯過這些公司IPO之前創造的價值,或者甚至都不願意錯過它們成為獨角獸之前創造的價值。

隨著更大的投資者(私募股權、共同基金、企業以及主權財富基金)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就開始了通過投資創投基金來介入早期A/B/C輪的角逐。如果能夠拿到股權的話,後期在D/E/F輪直接對獨角獸進行投資。這個私募市場獨角獸就是新的IPO。不管估值有沒有意義,對這些資金新「階段」的需求都是巨大的,且還在增長。

  • 投資者開始放眼全球市場

最後,我們應該觀察到這絕對是一個全球性的故事,不僅僅是在矽谷或者美國。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正在把幾十億美元投資到中國或矽谷的那些獨角獸身上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Tiger、軟銀還有紅杉都在投資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原因。

這就是為什麼沙特想讓阿美石油(全球收入最高的公司)以2萬億美元估值上市,然後把那些石油與天然氣金元盡快轉化為創新和技術投資的原因。這可能也是沙特聯合王國的Public Investment Fund以超過620億美元的估值投資Uber甚至還想做更多的原因。你好啊,全球風投資金。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星球的每一個國家都試圖在自家後院而不是矽谷或者北京複製矽谷生態體系的原因。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30億台智能手機,其中有許多客戶都講英語,但更多的講的是中文、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印地語或者馬來語。

可以預期,未來會有許多獨角獸出自美國和中國,但其他的則會來自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巴西和印度尼西亞。這就是為什麼500 Startups要在全球超過50個市場進行投資的原因。我們也許趕早了,但我們一樣可以確定的是不會來遲。

預期會有更多的VC和獨角獸出現,會有更多對初創企業獲得融資,出現更多的創新,更多的上市公司CEO會把精力放在購買1個甚至2個獨角獸身上……歡迎光臨獨角獸對沖基金。

注:本文編譯自著名投資機構500 Startups創始人  Dave McClure的博客,由boxi翻譯,楊志芳編輯。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500 Startups 掌門人:下一場泡沫不會出現在科技領域,科技領域不缺創新和資金〉。)

【在歐洲矽谷:柏林追夢】這裏物價低、機會多、職場自由,讓台灣年輕人願意跨洋來這工作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10.58.52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在國外打拼創業,除了要適應職場上的挑戰,生活、語言文化的考驗也更多,看看別人的經驗,確認自己到底未來要往哪走。(責任編輯鄒昀倢)

對於很多人來說,「柏林」是自由的代名詞,這裡是全世界最不像首都的首都。充滿塗鴉的街道牆面、稀奇古怪的跳蚤市場、老舊還常不準時的地鐵、Bio 手作咖啡店和土耳其小吃店旁緊鄰著道地越南河粉和韓國烤肉餐廳,這裡的空氣總是混雜著派對啤酒、香菸、樹葉還有異國料理的味道。

柏林友人說:「柏林有如一座孤島,外頭住著德國人,裡頭孕育的是柏林人。」他們隨興且開放、標新立異卻又固執念舊,柏林人如其城,崇尚自由之外,骨子裡滿是叛逆與不合時宜。

在歐洲大小城市來來去去的幾年裡,我相信什麼樣的城市吸引著什麼樣的人,沒有巧合也不是緣分,我們都依循著自己的心跳聲走進與自己最合拍的城市。今年如願在柏林工作定居,在這裡遇見許多不一樣的台灣人,離家之後,不約而同落腳在此時此刻柏林的新創公司,我們的行囊裡有夢想、有試煉、有掙扎也有解脫。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10.58.58 AM

  • Fang-Chen:「雖然家人對我是最重要的,但我還是要出去看看!」

F 是家中獨子,大學畢業後對於應繼續升學還是就業曾感到迷網。爸爸一句:「就出去看看吧!」,讓 F 來到德國馬德堡 (Magdeburg)研讀管理碩士,又因為對電子商務(E-commerce)感興趣,他選擇到柏林實習並完成論文。F 說自己當初並沒有遠大的計畫,只是走一步算一步。柏林市區的店/房租和生活消費較歐洲其他大城市低廉,近年吸引許多創意科技產業和人才到此發展,儼然已成為歐洲的新創公司(Startup)聚集地,德國鏡報還戲稱其為歐洲矽谷(Silicon Allee)(註一)。

據報,柏林在 2015 年平均每 20 分鐘就有一家新創公司成立(註二),F 說沒有上報的是其中有很多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倒閉F 首先在台灣人所投資的珍奶事業中擔任行銷實習生,隨後不幸遇上德國食安「毒珍奶」事件(註三),紅極一時的店面黯然拉下鐵門。

隨後,他在柏林大財團下的一家新創公司中擔任網路行銷專員,據說每到公司籌資時,辦公室氣氛便十分緊張,這時候公司對於員工準時下班非常感冒,F 和同事甚至在晚間 7 點半收到上級 e-mail 說:「大家都到哪裡去了?這樣我們是不會成功發達的!」信末附上一張辦公室空無一人的照片,然而,公司明文規定的下班時間明明是傍晚 6 點半。

來到我們共事的新創公司之後,F 說他現在更懂得享受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少了三不五時籌資的壓力,環境放鬆許多且同事相處更融洽。除了每週一次公司免費提供的德文課程,他中午也常和志同道合的各國同事去打籃球(Lunch Basketball),彈性的上班時間(上午 7 點到 10 點進辦公室,傍晚 4 點到 7 點間離開)更讓他有機會參與好友的柏林人誌計畫,到柏林多處秘密角落去探險。

對於將來要不要回台灣,F 沒有太多猶豫:「當然要回去,我是獨子,而且家人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很慶幸家人都健康也非常支持我,讓我可以在回家之前好好體驗柏林生活點滴。」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10.59.04 AM

  • Wen-Ru:「台灣人的優勢就在於我們比別人都用功,只要有勇氣踏出第一步,成功機會絕對不會輸給歐洲人。」

W 就讀台北大學時,她有機會到南法的 EFREI 工程大學交換一年,此時台灣同學正如火如荼的準備考研究所,多數人補習到半夜然後死背硬記,前進英美的人還要外加 GRE 或 GMAT,反觀自己交換的法國大學裡以「實作」為中心並考慮學生個人興趣與專長,讓學習和職業可以真正無縫接軌的教育方式,W 毅然決定留在歐洲完成學業。

之後她進入瑞士日內瓦大學研讀資工所,碩士課程多以法文授課,除了工程專業以外,W 同時要加強法語能力。不同於台灣的科舉(筆試)路線,日內瓦大學以口試為主,其訓練著墨在應對技巧並用邏輯說服對方,當然還有關鍵的臨場反應。

面對碩士班中絕大多數的法國人以及說法文的歐洲同學,除了語言表達能力不足,還要克服從台灣帶來的上台辯論恐懼,W 坦承這個學位讀得辛苦。然而,也因為這難得的挑戰和重複的鍛鍊,現在她不僅說得一口流利法語,對於自我表達也更有信心。

喜歡新挑戰的 W 沒有選擇留在法語區工作,反而來到語言難度更高的德國就業,還好柏林有許多國際或新創公司提供英語就業機會,工作還可以同時進修德文。W 首先在 Nokia Here Maps 的德國柏林總部任職,後來因為想發掘柏林的創業契機並且繼續學習德文,轉身投入新創公司行列,目前 W 是任職的新創公司後端工程部門中唯一的亞洲女性。

W 表示相對於 Nokia 這樣的大企業,新創公司的彈性和執行力較高,員工所要承擔的責任也較大,例如新創公司中工程部門的階級制度非常不明顯,除了部門經理外,其他工程師不論年資,都有相同的機會向上提案,獲准之後便可以成為自己提案的負責人。W 也參與公司內部每季舉辦的「駭客松」(Hackathon),跨部門合作以發展出具前瞻性的創意程式,今年 W 的團隊更連續兩季獲獎。

將來考慮在柏林創業的 W,常常和目前任職新創公司中的 CTO(技術總監)聊德國創業心得,探究柏林創業的可行性、可能遇到的問題並開始研究解決方法。「我還有很多要學,創業除了要有好點子之外,資金整合還有人才管理都是成敗要素。」W 已經開始做功課、分析也和過來人交換想法,準備完全時,她將會毫不猶豫的迎接下一個挑戰。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10.59.09 AM

  • Veela:「每天都會想家,但還是想去探索世界。不管外界眾說紛紜,喜歡不喜歡什麼,我要自己去發現!」

V 從小就在家人的鼓勵下勤練英語還有法語。高雄女中外語班畢業後,她沒有留在台灣升學,反而申請到瑞士就讀大學,讓雙外語可以學以致用。當時正逢杜拜經濟起飛,V 善用國際學校建立的人際網絡,與幾位友人一同前往杜拜求職,並在當地豪華的飯店旗下擔任公關經理,還因為年紀輕輕在異地打拼闖蕩,意外在《商業週刊》的杜拜專題報導中曝光。

V 來到德國之前,曾到印度沉澱自我,並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在那裡研究未來創業的可能。撇除工作簽證越來越難申請的美國,他們著眼歐洲各大潛力新創城市:倫敦、布達佩斯與柏林,仔細分析成本、語言和當地政經趨勢,他們最終決定前進柏林,來到這裡的新創公司工作見習並汲取經驗。

目前 V 所在的新創公司中有 300 多位員工,來自全球 52 個不同的國家,多元的文化編織出非常有趣的衝擊,同時也擴展個人的世界觀。據 V 的工作觀察,亞洲的管理節奏較快,對於細節有高度要求,相對歐洲的管理步調較慢、權威性也相對低。

個人主義與自由聲浪高漲的柏林新創氛圍下,V 表示「責任制」著實考驗每個人的職業道德標準和自律神經。V 所負責的台灣市場業務,除了要應付時差(台北和柏林時差約 6-7 小時)問題,還有來自德國的新創公司在台灣沒有知名度等,工作壓力加上內化的標準似乎也比同部門的歐洲同事高出許多。

儘管常常聽到台灣人的自我批評,不管說我們這代是草莓族、媽寶還是缺乏狼性的青年,V 說她在眼前工作環境中,體驗到的是台灣人特有的勤勉、柔軟與續航力。

看似洋化的 V,底蘊其實是個十足的台灣女孩,除了每週五與同事外出午餐,她每天堅持自己帶便當。訪談當天她說自己帶了鮮蔬義大利麵,不過我怎麼看,她便當裡的都像台灣的時蔬炒油麵,「也許是我想家吧,所以做出來的料理都有點台灣味道。」無獨有偶,V 觀察到公司每到 11 點,義大利籍的同事就聚集到廚房,用自己的義大利咖啡壺煮一杯濃縮咖啡,就在這 5 分鐘時間裡,他們在異鄉創造記憶中最熟悉的地方。

「柏林這座城市非常奇妙,只要到這裡就可以脫下制式的包袱,沒有界限的去過自己的活,所以我覺得這裡的人都很真實!」V 傾心於柏林的包容力和創造力,她希望繼續待在柏林,利用空閒時間發展第二專長,成為老麵麵包(Sourdough Bread)專家。從零開始,用麵粉、水和時間,每次調和成就不同的麵種,發展出獨一無二的麵,她說:「做麵與人生其實是一回事,不自己動手去試,永遠都不知道成敗。」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10.59.15 AM

  • Danielle:「自由的代價很高,但那是我唯一的出路。」

2012 年,我為了夢想中的柏林影展來到德國,睡在友人老舊又重霉的沙發上,拿著影展手冊和 U-bahn 地鐵圖,每天按圖索驥,獨自到市區不同的角落去看電影。沒有時間悠閒觀光,為了趕場,常常買了份 Döner Kebab(柏林隨處可見的土耳其烤肉三明治)和可樂在路邊坐下,跟龐克、藝術家還有流浪漢共享午餐。

抬頭一看,柏林難得天氣晴,手裡一張自己買的票,腳下一個自己決定的方向,我呼吸著前所未有「自由」空氣。

自由的體驗多麼美好,但光鮮亮麗的外表後面,其實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承擔。當我一個人開始在柏林生活,心裡何嘗不忐忑?怕寂寞、怕衝突、怕隔閡,更害怕夜深人靜裡無人知曉的呢喃;而且我知道只要回到台北,我就可以去找份安穩的工作、可以花錢去美容健身和血拼、可以結婚生子,去過那個家人期望的、可以預料和掌控的人生。

然而,當遠離了原生社會的期待和理想,我不在家,而在一個遙遠而且必須誠實面對自我的地方,再也沒有藉口,只能盡力走下去。

語言不通、人情事故不懂,在柏林的我從零起點開始,學習搭地鐵、下廚、與人交際、專業技能、生涯規劃、納稅保險,還要兼顧休閒平衡。新的城市、新的語言,歸零之後,我發現自己對於室內設計還有寫作無可救藥的熱情,於是每天像是回到小學三年級一樣,快樂的出門學習新知,更樂於工作與生活。

這時,我開始和其他一樣遠在他鄉的台灣朋友一同創作,《Let It Be Berlin》寫柏林的生活新鮮事,也描繪異鄉人心中的崎嶇坎坷。我的柏林步調稍慢,但每走一步,心裡也就踏實一點,覺得更接近自己生命歸屬一些。

「自由」的代價很高,對於台灣的兒女尤其如此。家庭的牽絆、傳統的束縛還有對父母親無形的虧欠感,是每個遊女與遊子面對的沉重課題。那年拿到德國工作簽證離台時,媽媽不斷念著:「妳這樣來來去去,都不知道該說妳是『去』德國還是『回』德國了。」誰能預知這次出走是流浪還是回歸,只有把握當下,創造新的價值和自我才不枉此行。我不知道哪裡才是最終的歸屬,但是我知道我們都在回家的路上。

註一:源自〈德國鏡報:歐洲矽谷──柏林即將成為全歐新創聖地〉(Europe’s Silicon Allee: Berlin on the Road to Becoming a Start-Up Mecca
註二:源自柏林創業與就業諮詢協會
註三:2012 年德國報導指出珍奶含有高糖分、卡路里及過多人工色素,且可能造成過敏;另外,飲用珍奶時有導窒息危險,六歲以下兒童不宜飲用。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我們不在家,我們在回家的路上──四個在柏林新創公司的台灣年輕人故事〉。)

《關聯閱讀》
在新創公司工作自由又美好?過來人告訴你,五大重點決定你身處「天堂」或「地獄」
衛道人士請注意:在柏林,人們愛「曬」自然的身體
圍牆倒下之後,充滿故事的柏林活出了獨特慢靈魂

【臉書營運長專文推薦的好書】IE又中槍了!愛用IE的員工,工作績效比較差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其實在社會中,許多不公不義,或是許多的常規都是因為習慣累積而來的。大家習慣$%^&*,所以就成為一個規矩,但這規矩不代表不能被打破。(責任編輯鄒昀倢)

  • 全美暢銷第1名!Amazon當月最佳好書!

【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柏格 專文推薦!【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華頓商學院台灣校友會會長】劉奕成 強力背書!

經濟學家麥可‧豪斯曼(Michael Hausman)主持了一個研究計畫,想弄清楚為什麼有些客服人員任職的時間較長。他擁有超過三萬名客服人員的數據資料,他們替銀行、航空公司和手機公司接電話,而他推測這些客服人員的就職紀錄也許能洩露出他們對工作投入的程度。他原以為常換工作的人會較快離職,但事實並非如此:比起五年來都做同一份工作的人,過去五年內做過五份工作的人離職的可能性並沒有比較高。

  • IE瀏覽器又中槍了

為了找出其他線索,他注意到從自己研究團隊所保存的資料中也能看出這些員工上網登錄求職時是使用哪一種瀏覽器。他靈機一動,檢查了員工對瀏覽器的選擇是否可能與離職有所關聯。他原本並未預期會發現任何關聯,而假定對瀏覽器的選擇純粹是個人的偏好。可是檢驗結果令他大為驚訝:比起使用Internet Explorer或是Safari的人,使用Firefox或Chrome來瀏覽網頁的人任職的時間要長百分之十五。

豪斯曼認為這是個巧合,於是針對這些員工請假的情況做了同樣的分析。分析結果出現了相同的模式:比起喜歡使用Internet Explorer和Safari的人,使用Firefox和Chrome的人請假不上班的可能性要少百分之十九。

然後他看了看工作績效。他的研究團隊收集了將近三百萬個有關銷售成績、顧客滿意度及平均通話時間的數據。使用Firefox和Chrome的人,他們的銷售量明顯較高,而通話時間則較短。他們所服務的顧客也比較滿意:任職九十天後,使用Firefox和Chrome的人就達到了Internet Explorer和Safari使用者在任職一百二十天後才達到的顧客滿意度。

使他們不換工作、出勤可靠、做事成功的並非瀏覽器本身,而是他們從選擇瀏覽器這件事上所表現出的習慣。為什麼使用Firefox和Chrome的人對工作更投入,而且在每一項衡量標準上都表現較佳?

顯而易見的答案是他們對科技比較在行,於是我問豪斯曼能否評估這一點。那些員工都做過一項電腦能力測驗,評量他們對鍵盤快速鍵、電腦軟體及硬體的知識,也對他們的打字速度做了計時測驗。

但結果顯示,使用Firefox和Chrome的人並不明顯具備較多的電腦技能,打字也沒有比較快或比較準確。就算把這些分數考慮進去,瀏覽器效應依舊存在。他們的優勢並非源自技術知識與技能。

  • 你是那種拿到電腦,只會使用預設瀏覽器的人嗎?

造成差異之處在於他們如何取得那個瀏覽器。如果你有一部個人電腦,微軟的Windows內建了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如果你用的是蘋果電腦,電腦裡預設的瀏覽器就是Safari。將近三分之二的客服人員都使用預設的瀏覽器,從未質疑是否還有更好的瀏覽器可供使用。

要取得Firefox或是Chrome,你必須要展現出一點智謀並且下載一種不同的瀏覽器。你並非單純接受預設值,而採取了一絲主動,去找出一種可能更好的選項。而這個主動之舉就能讓人看出你在工作上的表現,不管這個行動有多小。

接受電腦預設之Explorer或Safari瀏覽器的客服人員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工作。他們打銷售電話時照本宣科,處理客訴時遵守標準作業程序。他們視職務內容為固定不變,因此一旦對工作不滿意,他們就開始請假,最後就乾脆離職。

那些主動把瀏覽器改成Firefox或Chrome的員工處理工作的方式就不同了。他們尋找新的方式去向顧客推銷,並且會設法處理顧客關心的事。碰到自己不喜歡的情況,他們會去改善。由於他們主動改善了自身的環境,因此沒有理由要離職。他們創造出自己想要的工作。但他們是例外,而非常例。

我們活在一個Internet Explorer的世界。一如將近三分之二的客服人員使用電腦上預設的瀏覽器,我們當中許多人接受了自己人生的預設狀態。在一系列引發討論的研究中,政治心理學家約翰‧喬斯特(John Jost)探究世人面對不如人意的預設情況會做出何種反應。

相對於歐洲裔美國人,非洲裔美國人對自己的經濟情況比較不滿意,但卻更認為經濟上的不平等乃是合理而正當的。相對於收入最高者,收入最低者認為經濟上的不平等乃屬必要的可能性要多百分之十七。

被問及他們是否會支持立法限制公民與媒體批評政府的權利,如果制訂這種法律乃是解決國家問題的必要之舉,相較於收入最高者,收入最低者當中願意放棄言論自由之權利者多達兩倍。發現劣勢族群比優勢族群更為一致地支持現狀,喬斯特和他的同事做出結論:「說來矛盾,在現狀之下受害最深的人反而最不會去質疑、挑戰、拒絕或改變現狀。

  • 有些人,就是情不自禁地會把現況合理化

為了解釋這個奇怪的現象,喬斯特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套「制度正當化」理論。其核心概念是:人有動機把現狀合理解釋為正當,哪怕現狀直接與他們的利益相牴觸。在一項研究中,他們追蹤美國二○○○年總統大選前的民主黨與共和黨選民。當小布希的民調上升,共和黨員對他的評價更高,但民主黨員也一樣,他們已經準備好把預料中的現狀視為正當。

在高爾獲勝的可能性提高時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共和黨員和民主黨員都判斷他比較看好。不管政治上的意識型態為何,當一名候選人似乎注定將會獲勝,民眾就更喜歡他,而當他獲勝的可能性下降,民眾也就比較不喜歡他。

把預設的體制視為正當具有撫慰人心的功能。這在情感上是一劑止痛藥:如果世界理應如此,我們也就無須感到不滿。但是默默接受也使我們喪失了反抗不公的道德義憤,剝奪了我們去思索這個世界可以有別種運作方式的創造力。

原創的特徵在於拒絕預設狀態,並且探索是否還有更好的選項。我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來研究這一點,結果發現這遠遠不像預料中那麼困難。起始點是好奇心:去思索預設狀態最初何以會存在。當我們經驗到「重新相識」(vuja de),「似曾相識」(déjà vu)的相反,就有動力去質疑預設狀態。「似曾相識」是當我們遇見某種新事物,卻覺得似乎以前就見過。

  • 因為大家不「質疑」,很多不合理的事情也就被當成常規運行

「重新相識」則正好相反:面對某種熟悉的事物,卻用一種新鮮的眼光去看,使我們能在老問題中看出新意。假如沒有一次「重新相識」事件,就不會有Warby Parker這家公司。那四位創辦人坐在電腦實驗室裡構想出這家公司的那一夜,他們合計有六十年戴眼鏡的歷史。眼鏡產品一向貴得離譜,但是在那一刻之前,他們把現狀視為理所當然,從未質疑過預設的價格。

共同創辦人吉爾博(Dave Gilboa)說:「我從沒想過要去質疑。我一直認為眼鏡是醫療用品,我理所當然地假定如果賣眼鏡給我的是一位醫生,要賣那個價格總是有道理的。」

他最近曾在蘋果商品直營店前排隊等候購買iPhone,他發現自己把眼鏡和手機這兩種商品拿來比較。將近一千年來,眼鏡就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自從他祖父的年代以來幾乎不曾改變。生平第一次,吉爾博納悶眼鏡的價格何以如此高昂。為什麼如此簡單的產品竟比一只複雜的智慧型手機還要昂貴?

任何人都可以提出這些問題,並且得到和Warby Parker團隊相同的答案。當他們對眼鏡價格何以如此高昂感到好奇,就開始針對眼鏡業做了些調查,從而發現這個產業被一家名叫Luxottica的歐洲公司掌控,該公司在前一年大賺了超過七十億美元。

吉爾博說:「得知同一家公司擁有亮視點、Pearle Vision、雷朋和Oakley等品牌,還擁有販售香奈兒及普拉達處方箋鏡框與太陽眼鏡的授權,我頓時明白了眼鏡何以如此昂貴。商品的成本中沒有一項能證明這個價格是合理的。」

Luxottica利用了自己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所收取的費用是成本的二十倍。這個預設狀態並非原就合理,而是某一家公司裡一小群人做出的決定,而這表示另一群人可以做出另一種決定。吉爾博忽然明白:「我們可以換種方式來做。我們了解到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可以自己來掌控價格。」

當我們對自己生活環境中令人不滿的預設狀態感到好奇,就會看出這些預設狀態大多有其社會淵源:規則和體制是世人創造出來的。意識到這一點就讓我們有勇氣去思索該如何去改變這些規則和體制。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11.36.00 AM

 

(本文書摘內容由合作夥伴皇冠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C_osett, CC licensed)

【求工程師大大解救電影業】台灣電影票房計票系統,純手工計算~純的唷!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3.08.53 PM
台灣電影票房統計系統仍沿用14年前的版本,至今仍無法電腦連線,你相信嗎?(攝影:李昆翰)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電影票房計算系統,應該直接拍板通過當古蹟吧?這麼復古的方法,到現在還在用,根本世界奇觀,簡直可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責任編輯鄒昀倢)

「最近哪一部電影最賣座?」在中國,想回答這個問題,你只要打開一款當地號稱即時更新的電影票房App,就可看見線上最新的即時票房排行;包括每間戲院、每場電影放映的平均人次、上座率、平均票價,甚至還秀出資訊圖表告訴你,哪一部電影排上院線的場次最多。

相較之下,台灣的票房統計系統卻仍停留在電影工作者口中的「侏羅紀時代」。

難以想像的是,當國內各領域開始暢談大數據(Big Data),台灣電影票房統計系統並沒有跟著升級;文化部目前要求戲院業者必須在每天中午12點前提供前一天的票房數據,但這套由民間開發的系統,多數功能卻沿用14年前的版本,至今仍無法電腦連線。計票系統的三大「不可思議」,已讓國內電影票房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 不可思議一:計票系統全靠人工key in!

「這套系統連基本的電腦連線功能都沒有!」當年參與系統開發的資深電影工作者阿洋(化名)接受《上報》專訪時指出,目前影迷、觀眾看到的電影票房數字,全都靠「人工」打字,再輸入系統或用Excel檔回傳;因缺乏精確、具公信力的統計,就連國內知名報紙每周例行公布的「周末全台票房排行榜」,也只能憑片商「自由心證」回報票房數據。

他表示,相較於國外早已透過電腦連線方式計票,這套簡易的系統上線至今已14年,雖略有修改並增加了幾個統計的分類欄目,但數據仍靠人工輸入,「實在不可思議」!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3.09.43 PM
在中國,只要打開電影票房App,就可看見線上最新的即時票房排行;反觀台灣,目前只能靠每日人工統計,相當落後。(翻攝貓眼App)

這套「歷史悠久」的系統,實際上究竟如何運作?

簡單來說,就是把過去每日的票房數據,由「紙本傳真」改成「電子數據」。戲院可以登入計票系統,「人工」把自家戲院每天的票房數字「Key in」進去;也可直接把戲院員工「人工」整理成的每日票房「Excel檔」,上傳到系統。

台灣早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幾乎都靠傳真一張張回報。據透露,2001年因電影發行商「騰達」為方便自家公司整理、分析數據,找了旗下員工開發了一套電子化的軟體程式;沒想到,2002年上線後因方便受好評,不少同業採用,最後連台北市電影戲劇商業同業公會(也就是戲院公會)也都引入這套系統,一直沿用至今,但功能更新幅度卻有限。

  • 不可思議二:系統沒連線,票房恐被動手腳

另一方面,《電影法》第13條雖規定戲院須建置電腦票房統計系統,但條文中只寫「電腦」,而少了「連線」兩個字,反讓業者找到鑽漏洞的巧門,認為用Excel整理票房也可稱作「電腦統計系統」並無違法。也就因為現行系統無法與戲院售票系統連線,這些出自「手工」的計票結果,也遭不少電影圈人士擔心可能被動手腳、「偷票房」。

我們所熟知的「周末全台票房排行榜」,事實上,是經由戲院「自由心證」,回報數據整理而成。(攝影:李昆翰)
我們所熟知的「周末全台票房排行榜」,事實上,是經由戲院「自由心證」,回報數據整理而成。(攝影:李昆翰)

阿洋便曾直擊一間戲院「偷午夜場的票房」。他回憶,當時到了戲院發現想看的電影「不見了」,跑去核對電影提供給片商的時刻表才知,當天原本排定6場電影,但最後2場卻被「偷走了」;因為戲院把接近午夜場、銷售反應較差的2場電影偷偷下架,改映其他線上熱門電影。

「一切戲院說了算!」他無奈地說,因票房系統沒連線,只要把這兩場消失的電影場次,依照前幾場的平均張數回報給片商或發行商,戲院就可賺走改映熱門片的差額。

此外,戲院給自家員工的福利,也可能變相成了偷票房的幫兇。阿洋說,有戲院提供員工在電影上映後第二周免費看電影的福利,甚至還可攜帶親友,觀影人次及票房也可能因此被吃掉。

  • 不可思議三:全台票房「台北看天下」

「電影市場就像魚市場一樣!」不只票房統計系統落後,從事電影工作已18年的小潔(化名)直言,目前所謂的全台票房,實際上都是以北市票房為基礎,再乘以一個基數;而平均的基數則約在2到3之間,取決於強片或弱片,愈賣座的電影,基數喊價的空間愈大。舉例而言,若一部電影在北市的票房5000萬,那麼全台票房就可能落在1億到1.5億之間(5000萬乘以2到3)。

「點數制」是另一個問題。台北市的戲院目前全部採用「拆帳制」,也就是戲院、片商的票房利潤可能採五五分或六四分,比例由雙方協商決定;但北市以外的戲院仍存在一些採用點數制的「點數戲院」。

而片商可以從點數戲院獲得的票房利潤與全台票房一樣,都以北市票房為基準,再乘以片商與戲院各自「喬」好的「點數(以千分之一計算)」。舉例來說,一部電影在北市票房若有1000萬,片商與點數戲院約定好的點數是3點,那麼,這部片無論票房多少,在該間點數戲院可分得的票房利潤都以3萬元計算(1000萬乘以千分之三)。

點數計算方式可能與實際票房有落差。阿洋透露,北部某縣市的點數戲院曾告訴他,目前國片以實際銷售票房估算,合理的點數應該是5、6點,但現行平均卻只有2、3點,「幾乎少一半」;若有一部片在中南部反應特別好,那這種以台北票房計算的點數制也不公平。但部分戲院業者反對此看法,認為電影是商業行為,商場就是「歡喜甘願」,況且全國僅存的點數戲院並不多。

電影票房透明化的目的,在於讓電影產業更健全,讓國片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圖為國片《愛琳娜》台北首映會。(翻攝《愛琳娜》粉絲專頁)
電影票房透明化的目的,在於讓電影產業更健全,讓國片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圖為國片《愛琳娜》台北首映會。(翻攝《愛琳娜》粉絲專頁)

「對電影業最大傷害就是台北看天下!」小潔則批評,這類不精準的票房估算方式,影響了電影的選材、劇本及內容;片商為了能獲得更好的利潤、讓電影不虧錢,只好拼命迎合台北市的口味,結果犧牲了電影多樣性,大台北之外的議題可能被漠視,甚至拍片場景也遠離中南部及東部,長期來說對國片絕對弊大於利。

在電影行銷公司工作的小汪(化名)也表示,電影票房透明化目的在於讓電影產業更健全,也更精準了解市場需求、掌握不同區域影迷的口味,拍出更貼近人心的電影,才能吸引後續資金進場投資,從源頭解決國內電影產業不振的問題。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侏儸紀時代計票系統!台灣電影票房三大不可思議〉。)

  • 延伸閱讀

【這算不算黑箱】文化部長受不了啦!戲院自己填票房數字因為怕被駭客入侵都不敢上網

政府與民間的法規溝通平台vTaiwan回歸,金融監理沙盒意見徵集中!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7.40.27 PM

vTaiwan重磅回歸!打通政府、業界、民間意見的虛擬政策法規溝通平台vTaiwan,九月又要重新開跑了,這次開放兩項與台灣新創產業息息相關的大事:金融監理沙盒與英文公司名登記,目前已於平台上公開徵詢民眾意見。

  • 金融監理沙盒:讓新創團隊能夠自由地玩沙

先前曾銘宗立委主持監理沙盒公聽會,希望加速通過對於台灣Fintech友善的法規環境。近來各界建議政府,參考英國、新加坡制度,開放新興金融服務申請試辦,在測試期間享有法規豁免。意見徵集請點此

  • 公司名是否可以英文名登記:為啥不行?

公司名稱依據公司法規定必須要中文名,即使國外公司到了台灣要設立公司也一樣。就拿TechOrange的好朋友,英國智慧化模組手錶BLOCKS來舉例好了。假設BLOCKS想要在台灣設立公司,一群英國人得絞盡腦汁想個中文名,是要逼他們去台北算命街算筆畫嗎?意見徵集請點此

vTaiwan重新啟動固然很好,至少可以表示政府有誠意與民間溝通,但是過去在馬政府底下的vTaiwan,雖然善盡溝通事宜,但是政務官處理的腳步仍然牛步,例如網路賣酒、Uber適法性等問題,到現在幾乎停留在原地。在這裡呼籲政府,千萬不要把人民的期待高高拋起,卻又重重丟下!

(參考資料來源:vTaiwan,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矽谷年度創業趨勢分享】創投中經合:人工智慧、VR、物聯網,這些台灣都有機會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5 at 7.53.28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與矽谷的距離越來越近了,這其實都是因為有著聯繫台灣、矽谷兩地的有力者居中牽線。國際創投中經合集團在會議上分享矽谷創投最新趨勢,包含矽谷創投的投資趨勢風向轉變、矽谷最新的創業熱門領域,這些風氣一定都會影響到台灣本地創業圈,值得注意。(責任編輯鄒昀倢)

國際創投美商中經合集團 (WI Harper Group) 憑藉「投資新創公司,引領開發新興產業」的創投心法與「橋樑模式 (Bridge Model) 」,在台矽基金的推波助瀾下,六個月內即成功鏈結台灣與矽谷產業與新創。

並以論壇模式,邀請包括科技部、國家發展委員會與國發基金、產業和策略夥伴、創投同業與新創代表們齊聚,分享國際跨區創投對美國矽谷趨勢的分析與看法,以及適合台灣產業發展的五大新興產業。期以不間斷的創投生態圈對話,打造更多國際鏈結。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朱永光指出:「今天除了邀請矽谷總部的董事總經理Shahi Ghanem分享從美國創投角度看到的矽谷趨勢與市場脈動外,也有在台灣創造,立足台灣,攻打國際市場的實例分享。這不僅是鏈結的成果,也是中經合模式成功的最佳例證。希冀能透過這個機會與中經合的平台,帶著更多新創進攻國際市場。」

矽谷發展風潮中,點名了包括AI/Robotics、AR/VR、物聯網、程式設計教學,以及數位醫療的五大新興產業,是台灣可基於既有的硬體設計與製造、晶圓、IT/ICT、無線通訊網路等優勢發揮的領域。

來自矽谷總部的董事總經理Shahi Ghanem則表示:「台灣產業真的擁有強大的爆發力與實力,尤其今天現身說法的五位台灣創業家,都創造了屬於其事業專屬的垂直市場 (vertical market),透過中經合的資源挹注與鏈結,進一步發展成具商業價值的產業平台,攻佔國際市場。中經合也持續關注包括基因工程和新興能源等更先進未來的領域。而無論何領域,仍堅持以一貫的投資心法與模式佈局投資。」

資金 X資源 X持續關注的創投方程式非產業秘辛,但能同時具備跨區團隊、創投生態圈與國際產業脈絡卻是美商中經合集團擁有的三大優勢。

美商中經合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劉宇環表示:「台矽的鏈結非一蹴可及,我們自始即以透過國際脈絡與跨區團隊的模式佈局投資,藉著Bring-in & Reach Out的橋樑模式,媒合資源並協助新創發展,歷歷在目的成功案例,一次又一次地驗證這套『中經合模式』的成功。」更進一步,除了持續專注在新創投資外,也逐步培育新一代創投,期以傳承這套成功的法則。

【關於美商中經合集團】

美商中經合集團成立於1993年,專注於早期和擴張期企業投資。目前旗下管理8個創業投資基金,累計近10億美元的資產,在舊金山、臺北、北京設有辦公室,一直致力於在太平洋兩岸 (美國、台灣、中國大陸) 做早期投資。投資領域主要著重在高科技數位新媒體 (TMT) 及醫療健康 (Healthcare) 等產業,共投資超過300家公司,創造超過80家IPO及M&A的成功案例。

透過美商中經合集團平台,搭起溝通的「橋樑」,讓台灣科技產業深厚基礎和新構想與矽谷創新技術完美的結合。以集團投資經驗及精準眼光,更會加強在台灣相關新創公司的投資與佈局,創造更多成功和與國際接軌的案例。欲了解更多訊息,請造訪http://www.wiharper.com/

【別提Uber了,他不是第一名】新加坡搶先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10.26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無人車的巨頭有很多,Google、Apple、Uber全部都在研究,但是這個新加坡小新創倒是手腳更快,搶先上市!(責任編輯:鄒昀倢)

世界上第一批無人駕駛出租車週四在新加坡開始載客營運

部分公眾可以通過手機下單,免費搭乘nuTonomy的出租車。nuTonomy是一家運營無人車軟體的新興公司。包括Google和Volvo在內的多家公司,幾年前已在公共道路上測試無人車。可是nuTonomy宣稱將在為公眾服務方面捷足先登。他們將打敗UberUber幾週前宣布將在匹茲堡測試無人駕駛車。

公司將從小做起,最初有6輛無人車,年底將有12輛。

nuTonomy的官員說,最終目標是2018年前在新加坡組建一個車隊。這將大大緩解新加坡的交通壓力。最終向全世界推廣這個模式。

目前,這些出租車僅在2.5平方英里的一北商住區內運營。上下車也限定在特定的地點。乘客事先必須向nuTonomy申請才能享受該項服務。公司稱已經有數十人報名,計劃在幾個月內將人數擴大到幾千人。

這些車由雷諾Zoe和三菱iMiEV電動汽車合作完成。車上將有一個司機,後排一個研究人員監控汽車的電腦。每輛車都裝配六套雷射雷達——一種利用雷射來操作雷達的探測系統——其中一個在車頂不停旋轉。儀錶盤上有兩個攝像頭來掃描障礙物,探測紅綠燈的變化。

測試的時間框架是開放式的,nuTonomy 的CEO Karl Iagnemma說。最終,這項服務將向乘客收費,也將設立更多的上車點和下車點。nuTonomy還將在亞洲其他地區、美國、歐洲測試這項服務,但是並未透露什麼時間。

「我不希望有一天我們說,「我們已經學會很多了,」Iagnemma說。

nutonomy的首席運營官Doug Parker說,自動駕駛出租車將大幅度降低新加坡道路的汽車數量,從90萬降到30萬

「當許多汽車從道路上消失的時候,就創造了很多可能性。你可以建設小一點的路,可以創建小一點的停車場,」Parker說。「我認為這將改變人們在這個城市的生活方式。」

nuTonomy是一家50人的公司,在馬薩諸塞州和新加坡設有辦事處。由Iagnemma 和Emilio Frazzoli在2013年創辦。兩人均是麻省理工科技協會的研究人員,為國防部研究開發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車。這一年早些時候,公司率先獲得政府批准,在一北地區測試無人車。本月早些時候,nuTonomy宣布將與陸路交通管理局合作共同研究。

新加坡氣候適宜,有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恪守交通規則的司機,Iagnemma說到。作為一個陸地面積有限的島國,新加坡始終在尋找非傳統的道路來獲得經濟的發展,所以很支持無人車的研究。

Delphi是一家汽車供應商,正在開發無人車軟體,最近被選中在島上測試無人車,並將於明年啟動。

「我們不得不正視土地和人力的限制。我們希望利用無人駕駛技術來克服這些困難,特別是帶來新的乘車觀念,給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帶來提升。」 交通部常務書記、自動駕駛委員會主席Pang Kin Keong說。            

Olivia Seow,25歲,正在一北尋找合作夥伴,同時也是nuTonomy選中的一名乘客,週一參與了不到一英里的無人車測試。她坦承當她走進車裡的時候很緊張,隨後看到方向盤自動旋轉的時候又很驚訝。

「好像有個幽靈在驅使一樣。」她說。

但她很快就覺得很舒適。行駛很平穩,控制很好,她說,她很放心地看到汽車識別出哪怕像小鳥一樣的障礙物和停在遠處的摩托車。

「我用肉眼看不見,可是汽車卻能察覺到,所以我明白應該信任這輛車,」她說。她說自己很開心,因為這項技術將把她從上下班的駕駛中解放出來,同時也可以在父親年歲漸長的時候替他駕駛。

一個美聯社記者在周三乘坐無人車時觀察到,當一輛車突然阻礙了被試車的車道,或一輛停著的車突然迎來駛來時,司機必須踩一下剎車。

Iagnemma說,公司相信軟體可以做得很好。公司希望負責無人車的領導與汽車製造商、科技公司、物流公司等搞好夥伴關係。

「有興趣的合作方是相當多的。」他說。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第一批無人駕駛出租車亮相新加坡,nuTonomy:別給我提Uber,我們才是第一!〉。)


【菜鳥設計師的修練之路】我被Facebook設計老鳥批得有點慘,卻也很享受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45.18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設計app其實是一個大量建構在用戶需求上面的行為,不管設計到哪個階段,其實都要回過頭來看「這個設計,到底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用戶問題」,若偏離了核心,自然得不到正面回饋。(責任編輯:鄒昀倢)

本文出自特贊Tezign(ID:Tezign)微信公眾號。

翻譯| 水田的阿伯、張潤欣、楊綠野 校對| 林佳

在Facebook,有一項人盡皆知的傳統項目—— 設計互評(design critique)。一群設計師把你圍成一圈來批評你的設計,這種感覺是不是很酸爽?其實設計互評並不是「抖S」專屬,而是提高你設計水平的一種快速有效的方式。

對於設計互評,也許你早已有所耳聞,甚至你也親身體驗過,但在Facebook這樣頂尖設計師如過江之鯽的大公司,設計互評是如何進行的呢?今天,Facebook 的產品設計師Tanner Christensen 就為大家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這次參與互評的Facebook 六人設計小組,由 Nathan Garvie, PaolaMariselli, Jeff Smith, Jasmine Friedl, Geoff Teehan 和作者本人——Tanner Christensen 組成。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45.27 AM
參與這次設計互評的Facebook 設計小組

他們聯繫到了紐約的設計專業學生Jon Lee,來討論他設計的Nearspace ——一款用於搜索當地辦 公區域的App。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45.33 AM
這次設計互評的主角:Jon Lee
  • 互評進行時

Tanner:Jon,你可以一分鐘快速概括你想解決的問題嗎?

Jon:作為一個學生,我常常這不到一個能讓我坐下來工作的地方,這讓我很苦惱。不是空間太窄,就是接不上網。所以我通常會去附近的星巴克,或是找個別的地方,但真的很不方便。

我想,為什麼不設計一個App來幫我們快速找到一個可以工作學習的地方呢?我還為此特意去了解了一個同學和導師的想法……我總結了一下,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即使是對那些人生地不熟的用戶來說,它也是很好用的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45.39 AM
Nearspace設計概念

Tanner:看來你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也做了一些調研。那麼你最想在這次設計互評中得到我們哪方面的建議?

Jon:我最想得到UI設計上的建議。因為這次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我自己獨立完成所有的設計。我最怕在以後面試UX實習生的時候,所有的老闆一邊看我的簡歷一邊說:「你很了解設計流程,但並沒有實際的平面設計能力」,或者「你還欠缺一些視覺設計經驗」 。這是我今天想重點關注的。

Tanner:了解。但在討論這些之前,所有人都了解Jon 這款App所想解決的問題,並同意這個問題嗎?

Jasmine:我可以先問一個問題嗎?你說的痛點是大部分學生都很難找到工作或學習的地方,所以你的產品只是為學生設計的嗎?

Jon:最初只是為學生設計的,但後來我開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有個用戶模型吸引了我:那些忙碌的上班族。所以我還沒有確定是否主要針對學生這個群體

Jasmine:我知道你可能現在很想得到UI設計上的建議,但在這之前我們可以挖得再深一點兒,好讓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我想,一個人沒有工作空間,為什麼這是一個需求點?為什麼他不想在家裡工作?他們沒有辦公室嗎?還是他們馬不停蹄,要去見客戶嗎?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呢?

Jon:我想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你說的最後一點:他們四處奔波,但又想快速處理事務。他們沒有必要去找那種需要久留或是經常去的地方。

Tanner:你提到說,你的重點是要快速、高效、順暢地幫用戶找到所需要的工作空間。但看看你的App,時間因素和地點位置並不是它的核心部分,你現在更看重篩選功能。是什麼讓你把重點放在了篩選功能,比如插座數量多不多、WIFI好不好,而不是為用戶尋找到更近、到達更方便的工作場所呢?

Jon:我最開始考慮到這些了。但老實說,如果我只是為了這個,那麼它可能只是一款普通的地圖App,就像這樣「最近的位置在哪兒?」我的難點就是平衡效率和用戶的需求,不是嗎?而且我認為篩選功能是必要的,不然我們應該以哪個需求標準來確定工作地點呢?這正是讓我糾結的地方。

Geoff:還有一點你要注意的是,是不是大家都願意找到自己的工作地點後被顯示出來呢?沒人想讓大家都知道他自己在哪兒,對吧?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再多做些調研,看看有多少人願意分享他們的位置。

Jon:這確實是個問題。我覺得在我整個設計中最受限的因素就是我確實缺乏調研。我覺得這個限制已經在很多問題上影響到我了。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45.49 AM
Jon 展示的頭腦風暴圖

Jasmine:我覺得在這個地方,你其實已經給出了很多可以作出預設並展開的點。回到剛才談到的「時間上的需求」,你的頭腦風暴圖中包含了一大堆分類:你提到了交通時間、公共交通、距離等。除了 這些,你也添加了許多別的選項:是否需要排隊、有沒有免預約位等等。所以說有時候,即便你沒有時間去和20個用戶對談然後深入研究,你仍然能很清楚地進行下一步的工作。缺乏調研未必會限制住你。

Jon:你的意思是,與其把重點放在那些很通用的選項上,倒不如關注更細緻一些的「時間需求」?比如,是否需要排隊?

Jasmine:我認為就像剛才Tanner點出的,你的App是為學生白領等平時非常忙碌的人群打造的,但你所展示的內容並沒有真正地回應他們身上的問題。雖然你覺得自己缺乏足夠的調研,但其實在前面你已經探索過的內容裡,你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Nathan有件事我想提醒你去思考,那就是你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把多少個「可工作地點」放在你的處理列表中?如果你在某個半徑範圍內可以列出一大串「可工作地點」,那當然很棒。不過如果數量並不多,那你可能在開始根本用不著篩選功能。

Jeff:我同意。但我覺得,篩選功能能幫助用戶更好地選擇服務。比如說,有人需要插座,有人不需要;有人需要WIFI,也有人不需要。如果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只要有個地方坐就行了」,那麼就根本無所謂篩選功能。

但你說的可能就只是把所有的訊息列出來,然而你並沒有利用到它們。你可以給這些可供選擇的工作地點評級打分,但這其實沒有什麼用。我並不是想刻意追求技術,但我覺得篩選功能能把這些訊息更好地利用起來。

Geoff至於視覺設計,沿著Jeff剛才的線索,你可以考慮一下你準備呈現出的是什麼樣的訊息。就我而言,距離和地點名稱是我最想在列表中看到的兩個元素。現在,距離項在頁面上的所有元素中反倒是最不起眼的。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45.59 AM
App 的早期原型

Jon:我百分百同意各位所指出的,要將真正有用的訊息放在顯眼處 。不過,把訊息放在選項卡中,能讓選項更容易被注意到。你只需點擊一次即可轉至地圖,而不是當你選中它後跳出其他大量雜亂的訊息。這樣也可以增加體驗的流暢度。

Paola要常常回到我們最初所提出的問題,這樣才能確保所有的努力都針對且解決這一問題例如,你最初的目標是那些對所在地一無所知的用戶,那麼如果你設置一個搜索欄,這些用戶會搜索什麼呢?如果你初到某地,你可能想找的不是一個店的具體名字,而是一個地方的類型——一間書店或者一間咖啡館。

Jasmine:我同意,但這與Yelp有什麼不同?你現在做得很多東西都與之雷同。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46.05 AM
Yelp 是美國最大的點評網站,相當於美國版「大眾點評」

Geoff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我的產品有什麼不同?我的用戶需求有什麼不同?我要如何去滿足這些需求?例如,Yelp上大多數圖片是關於食物的。對於這一點,你的用戶其實並不關心——他們想了解工作環境,他們想看到哪裡有插座,他們想知道WIFI網速如何,什麼時間會比較擁擠,有多少座位。梳理一下你所有的問題,再問一下自己,它們在你的訊息優先級中該如何排位

Jon:OK!我現在有一個問題,對於所有這些各種各樣的需求,哪一項應該排在最高的優先級?你們有什麼推薦麼?在如此有限的空間裡,應該展現多少訊息?

Jasmine:我認為關於這個問題Jeff已經給出了一個好點子。你要逐項檢查,並且找出什麼才是對用戶有意義的核心問題點,然後將按照邏輯列出來。

Geoff:的確是這樣的,我覺得你什麼方式都可以嘗試,比如直接找個人問問他的想法。你需要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不能只聽一家之言。假如你忽然來活兒了,然後現在是深夜11點,這時候你最需要的是什麼?是一家能24小時開放的深夜咖啡館。但如果是在中午的話,你肯定不會考慮這家咖啡館是否24小時營業的。總之,考慮各種場景,並綜合所有因素後將其按重要性排序。

Paula當你嘗試為每個場景解決核心問題時,你就會越來越明白解決這些問題的作用。

Jasmine:我建議你反覆去看你列出的所有訊息,就像我現在又在看你的頭腦風暴圖。你會發現,「哦,這個根本用不著」。砍掉那些多餘的選擇會讓你的工作更輕鬆一些。比如說,「食物」這個要素對用戶來說根本無關緊要,畢竟他們又不是想找餐廳。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46.15 AM
設計批評中新增的原型

Tanner:我們已經討論了那麼多,Jon,你覺得我們的意見反饋對你的產品優化有幫助嗎?

Jon:必須的。我覺得第一步就像你前面提到的:回到設計的起點尋找並專注在我的問題上。我需要找到真正的重點,區分次要的內容,並將它們整理出優先級。非常感激你們的建議與指導!

Tanner:感謝你在這次討論中與我們分享你的工作經驗。我們同樣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 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

讓我們來回顧下一下這次設計互評,同時分享下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

  1. 互評是一個讓我們對問題加深理解的好方式。

這次討論有出乎意料的一點就是:大多意見都不是集中在Jon最初諮詢的那一點。他最開始是想向大家尋求關於UI和UX方面的建議,但大家花了半小時來討論產品設計應該把什麼問題放在最優先級。這也許是Jon起初未曾想到的一個重要走向,正如Jasmine強調的:

我們之所以針對產品提出更多批評意見,是因為相信你可以做出最漂亮的App。但如果這個App 連用都沒法用,那當然是不行的。所有這些細節都需要聯合起來處理。

  1. 當你在展示作品時,先行導入應用場景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Jon 向我們清晰地展示了他開發Nearspace 時的概念演變過程。他能在我們面前簡要地展示原始設計樣稿和各種版本,還有頭腦風暴圖來協助引導這次討論。

在一些實例中我們回顧了Jon 開發App 過程中原有的問題,並針對某些他正在解決的問題,進行了頭腦風暴的討論。

3.最好的建議反饋往往是探究性的,而不是說明性的。

通過提出疑問,可以讓討論的進展隨時出現不同走向,而不是一直沿著某個人預定的方向。結果呢?雖然UX 這塊還沒有特別具體的圖景,但 Jon和他的團隊都覺得他們已經確定了該產品在以後的改進方案。

而在評價別人的設計成果時,提出問題非常有助於討論的向前推進。正如我之前寫過的:

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遠比找到正確的答案更有效。

(本文經原作者特贊Tezign(ID:Tezign)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我被Facebook設計師批得有點慘,卻也很享受〉。)

延伸閱讀

設計師必知用戶心理學!Netflix 只能花「1.8 秒」就讓人瘋狂上癮
經濟部來搞笑了:50 題選擇題,考過之後你就是國家認證的「程式設計師」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11.54.33 AM

【台灣人英雄片看太多】唐鳳入閣當公務員,但大眾期待的是救世主解決政府系統問題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昨天TechOrange報導【讓鄉民推爆的準公務員】台灣最重要民主數位化推手,唐鳳即將接政委,網路圈熱議不斷,都認為蔡英文政府開始動起來了。但是政府龐大的體制,是否能靠一人撼動?尤其是台灣人崇尚英雄主義,期待有一個人可以登高一呼,改革社會。這在現在民主制度中,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體制的改革,應該是集眾人之力層層遞進。(責任編輯:鄒昀倢)

寫在唐鳳上任前。

數位政委,沒有比唐鳳更適合的人選了,但我希望藉這個各界關注的機會,把過去兩年在行政院青年顧問團的領悟也寫下來。

先自我揭露,我的政治觀是小政府主義 (Minarchism), 與唐鳳的持守安那其主義在理想政府的目標狀態上,以及著重的改善手段上有本質的不同,但無論是哪一種,台灣都還距離太遠,不影響我要分享的事情。

唐鳳入閣,最危險的是各界的救世主期待,正是這種期待消耗了台灣最優秀的政務官和事務官,我擔心唐鳳也被這樣消耗掉。

  • 台灣政府目前嚴重問題:龐大官僚體系

台灣政府施政現在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系統性的問題,過去兩年我跟著蔡玉玲政委參加了無數的跨部會協調會議,一下子就發現政府的問題是疊床架屋且無法瘦身,呈現嚴重的 silo effect, 各部會雖然都有願意認真做事的事務官,但有時受限於老舊的法令和龐大的官僚體系,慢就是慢。

順著這兩個根本的原因思考下去,老舊的法令這個問題,大家會把矛頭指向立法院,怎麼新法修法過得這麼慢?但現況或許大家忽略了,立法委員的數量在減半之後,其實是不足的,所以很多的立委里長化,做選民服務顧選票都做不完了,更遑論花更多時間在專業的法案審查和研究上。

修法立新法的效應多數是長期才看得出來的,在民主社會中選民期待偏向短期利益的情況下,立委這樣的時間分配是非常合理的,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在重大社會事件發生時引起民眾關注的法案會火速通過,因為通過這些法案符合民眾短期情緒宣洩的期待,符合民意,符合比例原則,而那些沒有更多新聞事件持續加持的法案,自然 cue 表就會排到天邊了,即使通過了,也不會引起太多關注。

這跟立委的素質無關,純粹是民主制度的系統性問題,不只台灣這樣,全世界的民主國家都遭遇一樣的問題。

  • 政府溝通的系統仍需改進

第二個問題是越來越龐大的政府體系,團隊充分溝通的複雜度是隨著人數呈現指數性的增長,2 的 n 次方,每個人可以在每次溝通中決定是否參加,所以有這個數字,所以人多的時候我們必須發展出樹狀的組織結構來讓分工和和溝通效率增進。但是當人數膨脹到幾十萬人的時候,這種架構也會逐漸失效,無解,這也是為什麼我主張 Minarchism,除了人數減少別無他法,更聰明的流程和工作方式都會被龐大的官僚體系抵銷相當程度的效益,而且越來越嚴重。

台灣社會喜歡說「樹大有枯枝,人多有白癡」,所以一些怠惰的公務員會把抓出來當箭靶,好像解決掉這些白癡事情就解決了,在我看來問題是「人多變白癡」,人太多決策能力和執行力就越差,想想看你們三五個人連午餐吃什麼都要想半天,就知道人數擴大十萬倍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公僕的公僕」是治標,while (1) { 公僕–; } 才是治本。

你我皆有認真工作的公務員親戚和朋友,這跟污名化或是剝奪他們的工作權無關,同樣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公務員缺乏淘汰和瘦身的制度,官僚體系真的已經太龐大了,網路上常有人罵為什麼好傑出的一個人,進入公務體系就沒了,這些人還在,只是他們同樣被系統綁死。

回到為什麼我會擔心的救世主心態,因為我擔心唐鳳一進去,大家過沒幾個月又開始砲轟:「奇怪,不是智商超高嗎?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唐鳳要面對的同樣是這兩個台灣民主社會根深柢固的問題,跟智商無關,跟她認不認真也無關,是系統是系統是系統,更聰明的數位工具和工作流程可以解決部分問題,讓資源被更有效地利用,但不會是大家期待的解決根本性的系統問題。

所以我希望不要再把救世主的心態用在傑出的人身上,在短時間內就質疑怎麼救世主都沒有來救我們?台灣的系統性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需要的是時間和得罪人,以現況直白來說就是需要更多的砲灰。

唐鳳,撐住啊。

(本文經原作者程世嘉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嘟嘟嘟*, CC licensed)

【94狂】靠「急救販賣機」得3000萬美元投資,但美國14歲創業家嫌太少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創業思維,對於現在的小朋友來講,其實就如同網路一樣自然。當你發現生活中有些痛點還沒被滿足時,就可能是商機。(責任編輯:鄒昀倢)

「所以他只是把急救用品放進自動販賣機裡面?這樣也能叫做『發明』?他實在是應該就把三千萬拿去啊…」

可以見得,國外的鄉民對於年紀輕輕的CEO事業不以為然。大家也覺得面對「三千萬美金」,如此對一般人來說可能辛苦工作三輩子都賺不到的數字,這個只有十四歲的青少年竟然拒絕了。

  • 三千萬美元上門不要,因為他覺得太少

然而,對於現任RecMed急救用品販賣機公司的CEO,年僅14歲的Taylor Rosenthal來說,他認為這筆生意價值其實不只3千萬美元,他的理想數字是5千萬美元。

Taylor也是今年受邀至美國大型創業展TechCrunch Disrupt當中,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商業人士。他在2015年就讀八年級時擁有這個構想,他除了學業表現突出,在校也十分投入於棒球隊擔任投手。

Taylor這麼想:「每次我在阿拉巴馬州巡迴看棒球隊比賽時,我注意到小孩老是會受傷而父母沒有辦法在當下就找到急救繃帶,我很想解決這個問題。」

原本最初他的點子是開「游擊商店」在棒球賽事地點旁,不過這並不是最好的商業模式,因為人力成本是很大的問題,所以他想到了販賣機的計畫,與他從事醫療業的父母一起共同設計急救用品販賣機。

他面對鏡頭前的訪問時,表情仍是有點生澀,不過他已經很能夠完整表達自己事業的價值。他如此對父母們說:「想像你們在遊樂園玩,當孩子跌倒膝蓋破了皮,與其去排長長的隊伍在醫護站浪費時間等待,你可以直接從我們的販賣機快速簡單地完成傷口的包紮。

  •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商機

目前,RecMed已經獲得100台機器的訂單,預定今年秋天正式上市,急救用品販賣機將首先在美國國內的休閒公園、海灘和體育館這些孩子會密集出現的地點販售。

這台急救品販賣機的品項分成兩種,第一種選項是急救工具包組合,像曬傷、割傷、水泡、蜂螫等。這些選項售價5.99和15.95美元之間。第二種選擇是購買專門單品,包括創可貼、橡膠手套、紙巾、紗布墊,價格範圍6至20美元。可以選擇現金或信用卡付款。

然而國外鄉民對於這個事業,表示諸多不解,例如現年14歲的Taylor目前還不是能簽屬3千萬美金合約的法定年齡,為什麼他的父母要他拒絕這麼豐厚的金額呢?也有人質疑這個販賣機的技術到底可以做到多少,跟其他販賣機差別之處何在?到底獲利空間的增值有值得3千萬美元的投資嗎?

只是這些鄉民的言語,套用在許多創業的模式上都沒有實際的具體建議,大部分的閒言閒語都是酸Taylor拒絕了3千萬美金的金額,只是人家心中也有盤算。所謂創業的精隨不就是率先想到點子(即使事後談論起來,概念如此簡單)並加以付出心血和資本經營嗎?爆紅的Taylor也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才有現在的知名度,急救品販賣機未來的商業表現,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supplementpoliceCNNCNBC;圖片來源:RecMed,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為什麼外國人不知道HTC是台灣品牌?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6 at 5.03.38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廠商在面臨轉型之際,很多時候遇到的問題都是不知道怎麼行銷自己。品牌的能見度,不如產品。這個問題,或許業主們需要思考的重點!(責任編輯:鄒昀倢)

細數台灣人最驕傲的品牌,應該就屬宏達電(HTC)、宏碁(Acer)、華碩(Asus)和光陽(Kymco)等最為知名了。然而,令我驚訝的是,很少瑞士人知道它們來自台灣。

好幾年前,我看見瑞士表弟使用 HTC,心中大喜。詢問他知不知道那是台灣品牌,他頓時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說道:「原來這是台灣品牌呀。」。妹夫的同事 I 則以為 HTC 是韓國機,還有不少人誤認 Acer 和 Asus 來自美國。瑞士朋友 R 在汽車業工作幾十年,當他得知 Kymco 機車來自台灣時,竟然說: 「我今天以前一直以為 Kymco 是韓國品牌。」。

其實,HTC、Acer 和 Asus 在瑞士算是頗具知名度,幾乎人人都知道的牌子。以 2014 年瑞士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來說,各大品牌市佔率分別為蘋果(44.8%)、三星(36.5%)、微軟(4.5%)、HTC( 2.6 %)和新力(1.9%)等(註1)。

以 2014 年第 3 季的瑞士電腦市場來看,前六大品牌為:HP(33.8%)、蘋果(16%)、宏碁(13.4%)、聯想(11.9%)、戴爾(7.2%)和華碩(3.3%)(註2)。台灣品牌有一定的支持者,就算不是使用者,至少也聽過這些名字。但弔詭的是,很少人知道它們來自台灣。

身為終端消費者,我時常在電視看見蘋果和三星的商業廣告。尤其,蘋果仗勢強大的資源,投入大量的資金,不時推出新廣告。去年聖誕季,蘋果便買下大量時段,在各個電視頻道密集播放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與安德拉·黛伊(Andra Day)合唱應景歌曲「聖誕節的某一天」(Someday At Christmas)的廣告片。

天天聆聽,我竟然也跟著旋律朗朗上口,可見影片發揮了強大的效力。除了電視媒體,報章雜誌也常見蘋果和三星的廣告。

反觀,我目前尚未在瑞士見過 HTC 的商業廣告片,倒是曾在歐洲足球賽的電視轉播看見 HTC 的字樣。當時身為官方贊助商,HTC 三個綠色字母每每在螢幕顯示賽事比數時出現。在平面媒體,我曾看過 HTC 半版的報紙廣告,印象最深刻的則是電信業者推出搭配門號買手機的促銷活動。

台灣品牌和通路合作的例子也常見於電腦品牌 Acer 和 Asus。而以上提及的廣告有一個共同點,即所見之處完全沒有「台灣品牌」的訊息。

蘋果和三星名氣之大,「蘋果來自美國,而三星為韓國品牌」似乎成為一種基本常識。尤其,iPhone 廣告不時秀出如手機背面打印的「加州蘋果公司設計」(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的字樣,向世人宣傳其設計地。

三星(Samsung)的名字本身即充滿異國風味兒。隨著這個大企業征服全世界,也宣揚了韓國的科技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華為(HUAWEI)在瑞士投入大量的廣告行銷預算。在蘇黎世,我甚至見過整台車廂外部漆上其白底紅字廣告的電車。而且,很多瑞士人知道華為來自中國。

相較於三星和華為,HTC、Acer 和 Asus 等品牌名稱比較中性,讓人很難聯想起其亞洲血統。另外,我瀏覽了 HTC 的瑞士官網,竟然看不見任何提及台灣的訊息。由於種種因素,多數瑞士人並不知道 HTC 是台灣品牌。雖然台灣品牌行銷世界,卻無法藉由商品出口推廣台灣的形象,並增加台灣的能見度。這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嗎?

註1:Apple bleibt Platzhirsch 

註2:Schweizer Computer-Markt wächst weiter — Apple mit 16 Prozent Marktanteil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為什麼瑞士人不知道HTC是台灣品牌?〉。)

《關聯閱讀》
旅英服裝設計師潘貝寧:台灣品牌,要更勇敢說自己的故事
【雙語】商場如球場──台灣企業,小球隊的生存之道

【啞口無言的亞洲矽谷】號稱「最會溝通」,蔡政府卻在與新創溝通上踢鐵板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1.07.59 AM
林全5月前往桃園亞州矽谷預定地視察,他認為,,關係到台灣下個世代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行政院提供)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號稱最會溝通的蔡英文政府踢到鐵板,在亞洲矽谷政策上備受批評。但是看到政府正在迅速改變溝通策略,開始從業界廣徵意見,或許我們該給這個政府一些鼓勵。(責任編輯鄒昀倢)

一直善於與社運界溝通的民進黨,卻在新政府經濟最大亮點計劃的「亞洲矽谷」推出後,遭新創界群起圍攻。行政院長林全緊急親上火線,與新創界人士私下溝通政策,階段性成果就是終於尋覓到網路奇才唐鳳,點頭接政委一職;下一步就是與推出進階版的「亞洲矽谷」,地點將不限桃園,而計劃幾乎已箭在弦上。

  • 為新創設計的亞洲矽谷政策,不受新創圈歡迎

總統蔡英文選前的政見「亞洲矽谷」,林全上任後就火速規劃,視為新政府點燃創新經濟的第一大亮點。未料,政策一推出就遭新創圈大打臉,令新創人士火大的理由主要有三:一、花100億元大興土木,陷入傳統園區招商的舊思維;二、矽谷是逐漸形成的聚落,不是蓋出來的;三、為何一定是桃園?擺明是給桃園市長鄭文燦做政績用的。

堪稱蔡英文的選舉旗艦計劃,竟引發如此反彈,長期在民進黨智庫研究政策、整個民進黨「大腦」的林全也栽了個跟斗。行政院緊急調換五大創新計劃順序,讓台中智慧機械先行、亞洲矽谷退居第二,林全也隨即要求行政院副秘書長何佩珊擔任窗口,與新創界進行溝通。

英政府推動亞洲矽股計畫與新創界意見分歧,林全網羅菁英,還特地找來網路創意才子唐鳳,延攬他擔任政委職務。(畫面合成)
英政府推動亞洲矽股計畫與新創界意見分歧,林全網羅菁英,還特地找來網路創意才子唐鳳,延攬他擔任政委職務。(畫面合成)
  • 行政院開始從產業界找專家

今年6月底開始,行政院不定期舉辦「亞洲矽谷」小組會議,成員才十幾人,林全每場親自參與。除了「政院創新計劃三人組」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副主委龔明鑫、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外,還找了新創界代表唐鳳、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創投(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funP創辦人邱繼弘等人,以及民進黨立委余宛如、鄭運鵬。

  • 唐鳳出面接任數位政委一職

小組的階段性成果,就是請唐鳳從新創圈、科技圈尋覓合適的政委人選,結果大部份人都因有事業無法出任,結果小組成員後來想一想,不如就唐鳳出馬,沒想到唐鳳思考數天,也點頭答應。這讓政院苦尋人才的低迷心情,士氣大振,還形容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8月26日晚上,亞洲矽谷小組會議召開第五次會議,剛回國的唐鳳也加入開會。唐鳳重新組合亞洲矽谷概念為「IoT(物聯網)、桃園試點、鏈結亞洲、連接矽谷」。政院官員解釋,也就是桃園仍然為示範場域,但不限桃園,全台灣各地有潛力的地方都可以成為聚落,連結成概念性產業、新型態經濟,然後立足台灣,與亞洲甚至是矽谷連結。

至於未來唐鳳將成為「數位政委」,與現在的科技政委吳政忠,兩人會如何分工?據了解,關於軟體、開放政府工作將交由唐鳳督導,而亞洲矽谷計劃也將由陳添枝主要負責、唐鳳協助相關計劃。唐鳳將成立一個溝通界面,來執行亞洲矽谷計劃。

亞州矽谷是蔡英文選前重大政策計畫之一,但因預定地設在桃園,一度引外界非議。(行政院提供)
亞州矽谷是蔡英文選前重大政策計畫之一,但因預定地設在桃園,一度引外界非議。(行政院提供)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亞州矽谷」計畫與新創圈卡卡 林全網羅專業人才修補〉。)

【全部免費!】網頁設計師必備,25種質感字體讓你的作品與眾不同

$
0
0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6.41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設計師的工具包要時時更新,這篇在Medium上面的設計好文,讓所有設計師可以有好工具!(責任編輯:鄒昀倢)

厭倦 Calibri , Arial , Times New Roman 了嗎?想讓精心製作的網頁 JUMP OUT OF THE PAGE 嗎?八月 FLiPER 設計月,由熱愛網頁設計的 Bradley Nice 精選推薦 25 種於設計網頁時超實用、超生動、超吸睛字體,將之靈活運用於標題、內文、簽名檔以及 logo 中,讓點進網頁的造訪者眼睛為之一亮吧!

  • Jarkarta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7.05 PM

Jarkarta 字體原本為一份大學裡的作業作品,字母、數字、甚至標點符號的線條都帶有缺口,宛如線與線的結合,且方正有稜角,其「超現代」、似「圖」又似「字」的外型尤其適合用於組合成極具特色的 logo。

  • Olesia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7.39 PM

與英文書寫體般,字母與字母間以捲翹的弧線相聯結,有親手寫出文字的平易近人感,此外因為此種字型的圓弧與花草的曲線非常相配,適合背景或週邊以花草圖樣作裝飾點綴得主題。

  • Hamurz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7.44 PM

字體修長、簡潔、整齊劃一,部份字母有做尾端線條拉長的設計,適合混合使用,尤其適合用於淺顯、讓人一目瞭然的標題設計。

  • Paralines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7.51 PM

字如其名:每個字母均由三條平行( parallel )的紅色線條組成,醒目的紅色適合與黑白照片相搭配,創造出衝突卻又協調的「復古未來主義」,事實上這個字體的靈感即來自於以復古的造型與現代感的字體相結合。

  • Fina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7.58 PM

極細白色字體,簡潔卻以若有似無的點與線點綴,尤其以全為大寫的標題最為適合,看起來非常具有現代簡約風。

  • Brotherhood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8.04 PM

單純而實用的設計概念:寫得很優美的流線型英文書寫體,如果用於網頁中的附標題、引經據典等等將倍增其品味!

  • Argon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8.09 PM

Argon 字體的每個字母也是以三條粗線所組成,但重點不在平行線,而是透過這些線條將一個字母圍成一個「迷宮」,封閉型的稜角與迷宮圖樣的概念象徵現代崇尚運動、探險的風格。

  • September free font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8.16 PM

設計靈感來自於歐美早期年輕人刺於手指上的刺青,每個字母由一條粗線與數條細線所組成,創造出字母的立體感,且不像單純印刷體的呆版、保守,流露出年少時期的不羈與神秘感。

  • Arabella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8.22 PM

這款字體也是英文字母書寫體,但是字體稍作變形,比一般端正的書寫體更為活潑,適合用於多種場合,除了網頁標題與簽名檔之外,婚禮或派對邀請函、宣傳海報等等也都可以使用!

  • ONE DAY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8.27 PM

字母由線條組成而有缺口,但線條圓潤平滑,能與背景圖相輔相成,融入圖片之中成為標題或者介紹的一部份。

  • Moabhoers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8.35 PM

這款字體偏「矮胖」,且線條圓滑流暢,搭配線條的拉長設計,使字母組合而成的字彙具一致性,用於品牌名稱或專有名詞能讓整個字彙合而為一。

  • Ikaros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8.40 PM

設計簡約端正的 Ikaros ,其特色尤其在於小寫字母,因此適合用於內文,較多字母同時出現時使用,不會有繁雜的混亂感,閱讀起來輕鬆舒適。

  • Curly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28.45 PM

這款字體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名字,尾端有捲捲的拉長設計,若與亮色系色彩搭配使用會更加活潑,特別適合用於商標或標題的設計。

  • KOEBIS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6.41 PM

矮胖、細長有不同的質感,最大特色在於尾端拉長的弧線包裹隔壁的字母,讓整個單字更有整體感,因此適合用於商標、書名等等。

  • Panama Light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6.46 PM

細瘦型字體,適合與白色等亮色系搭配,字體最大特色是 A 跟 H 大寫中間的橫線有微微的圓弧設計。

  • Charming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6.51 PM

每個字母的線條都有一個突起處,線條形狀類似骨骼,設計靈感來源自美式鄉村復古風,適合用於邀請函、簽名檔、 logo 等的設計。

  • BEYNO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6.55 PM

多層線條、有缺口,每個字母都各自有其特色,創造出「星際大戰」的科技現代感的字體!用於標題或者 logo 一定超吸睛!

  • Timber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6.59 PM

兩條平行線構成的字母,其最大特點在於字母的圓滑部分以直角的方式呈現,因此字體方正有稜有角,字母排列起來也因為線條與角度而帶來整齊劃一、協調之感,可在設計軟體中一同使用。

  • Long shot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7.04 PM

與眾不同的 Long shot 字體,無論大寫、小寫、數字或符號,其特殊的線條設計像古文字也像數位化文字,尤其適合用於標題或 logo 這類吸引注意力的用途。

  • DryTransfer Clarendon Crusty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7.11 PM

這款字體的效果像是印上去的文字有些許被磨損,磨損的效果自然不造作,尤其大寫字母適合用於海報上。

  • ASTRO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7.17 PM

細長型字體,設計靈感來自於天文世界的線條,以適度的圓弧狀表現出立體感,也非常適合用於海報的標題。

  • STOKED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7.22 PM

Stoked 在俚語用法中表示「熱忱」、「興奮」、「熱血」,這款字體便營造出這樣的形象,用多線條組合成的鏤空形狀也有立體感的效果。

  • Zefani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7.28 PM

極具特色與設計感的字體,字母並非由線條一體成型,而是由各種形狀一塊一塊拼湊而成,即便不與圖片相搭配,畫面也十分豐富。

  • Soda Fountain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7.33 PM

這款字體也是美式復古風格,其設計靈感來自於美國 1950 年代的小餐館,其特色為以大寫字母為主,而且是較為圓滑、簡潔的無襯線體( sans-serif typeface )。

  • Spannlee EDGE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1.37.40 PM

這款字體以幾何為設計主題,消去字母所有線條的圓滑,而是用一個一個線段組合而成,O、U、Q等本來以圓弧、圓圈形狀的字母更加有特色!

看完了以上超酷的字體設計是不是對於設計網頁這件事更加躍躍欲試了呢?點選此參考資料連結,均可以找到下載方式,快去試試看吧!

(本文經合作夥伴FLiPER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網頁設計師必備!25 個質感、創新、免費的字體素材讓你的網頁「躍然紙上」〉。)

【有你真好!】Tim Cook執掌蘋果5年,公司股價翻了132%

$
0
0
庫克5年來著重蘋果利潤提升。(湯森路透)
庫克5年來著重蘋果利潤提升。(湯森路透)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Tim Cook接掌蘋果CEO大位已經五年,但是「賈伯斯陰影」一直沒能從他身上真正退去。可是平心而論,Tim Cook執掌後的蘋果其實表現真的不錯!(責任編輯:鄒昀倢)

  • 126萬股解禁

從賈伯斯(Steve Jobs)手中接下蘋果Apple Inc.)執行長轉眼5年,庫克(Tim Cook)的表現是讓你忘記或是更想念賈伯斯了?

不管庫克的表現是否讓所有蘋果迷滿意,根據他5年前接任蘋果執行長時獲得的限制性股票規定,庫克名下擁有的蘋果股份126萬股5年限制期已在8月24日屆滿、可任由他處置。以蘋果26日收盤價每股106.94美元估算,約值1.35億美元(約新台幣43億)。

  • 已出脫33.4萬股

庫克的律師惠廷頓(Sam Whittington)26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報備,稱庫克已各在上周四、上周五處分名下33.4萬蘋果持股。美國財經雜誌《財星》(FORTUNE)報導,扣除稅款後,庫克售出的33.4萬股約可為他變現3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4億)。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2.22.10 PM

高階主管出售名下公司股票總有各種理由,譬如置產、稅務規劃等,不過,惠廷頓拒絕對外透露庫克為何限制期滿2日後即出脫部分持股。庫克在2010年、2011年、2012年與2014年都曾出脫蘋果股票。

庫克(左)日前現身2016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募款餐會,右為希拉蕊競選總幹事波德斯塔(John Podesta)。(美聯社)
庫克(左)日前現身2016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募款餐會,右為希拉蕊競選總幹事波德斯塔(John Podesta)。(美聯社)

若加上先前陸續持有的股份,庫克目前約持有131萬股蘋果股票(據上周五收盤價估算,約值1.4億美元),未來依據不同條件滿足,庫克可望再獲得350萬股蘋果股票。

接掌「蘋果執行長」大位5年來,庫克努力推出9款iPhone、Siri、Apple Watch、Apple Maps、Apple Music、Apple Pay、MacBook Pro、iPad Pro等蘋果產品與服務,力圖讓蘋果迷耳目一新,只是外界對「庫克時代」的蘋果產品在「創新」上總有些許微詞。

  • 庫克時代的5個改變

可以確定的是,蘋果在庫克5年掌舵下績效頗優,至少有以下5點改變

一、全球員工數增加60%:從2011年未滿6萬人成長60%至2015年突破10萬人。

二、17年來首次配息:2012年3月,蘋果宣布發放股息。

三、iOS用戶增加3.5倍:從2011年約2億用戶成長3.5倍至2016年約9億用戶。

四、市值增加45%:蘋果市值從2011年約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7兆)成長45%至2016年58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4兆)。2015年一度成長至市值7500億(約新台幣23.9兆)歷史新高

五、蘋果股價上漲132%:最重要的,對持有大量蘋果股票的庫克而言,蘋果漲了132%的股價為他帶來最實際的回饋。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2.24.09 PM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接掌蘋果5周年庫克持股解禁43億入袋〉。)


【籠罩竹科的危機感】摩爾定律終究會失靈,到時台灣半導體拿什麼當籌碼?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竹科廠的主管們,或許在這幾年感受到產業無比的挑戰。一方面是中國崛起、一方面是技術似乎瀕臨一個臨界點。在這個存亡之秋,台灣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認知與思維,才能好好面對未來挑戰?(責任編輯:鄒昀倢)

1965年,英特爾創辦人之一的戈登.摩爾大膽假設:今後每隔十八個月,半導體製程技術就可以進步,讓每個電晶體所占的平面面積縮小一半。

換句話說,如果一顆IC晶片所占晶片大小不變,可以塞入的電晶體數目就倍增,可以增加許多功能。同時由於電晶體變小,電晶體與電晶體間的距離變短,連接用的金屬也變細變短,使得電子移動的速度變快,好處多多。於是整個半導體的供應鏈上的廠商,如生產設備、設計、設計工具、封裝、測試等都照著摩爾的假設去經營,時間久了,假設就變成了定律,影響深遠。雖然後來18個月一代的週期放慢到24個月,摩爾定律的精神繼續演進。

當我剛進入業界時用的製程是6微米(或6000奈米),時為1978年。37年後的現今(2015年)已經可見一年內業界最新的製程將會縮小到10奈米。10奈米的下一代為7奈米,再下一代為5奈米。線寬愈小,造成的新問題就愈多,譬如漏電現象。當漏電變得很嚴重時,將無法準確地做出模擬模式,IC設計就做不下去了。這個問題後來經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胡正明教授團隊提出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代替傳統的金屬氧化場效電晶體(CMOS transistor)得到解決。

另一個問題是用來定義電晶體尺寸的光學設備未能與時俱進,只好用舊的機器多曝光幾次。本來用一層光罩曝光即可,現在得用二、三或四層光罩,因此光罩成本大增。現今必須用到先進製程的公司及應用已屈指可數。

例如:智慧手機、高端3D繪圖晶片、現場可編式列陣(FPGA),深度學習所需的人工智慧晶片等高複雜度、高閘數的應用。現今生產類似產品的新創公司幾乎沒有了,因為成本太高(工程師薪資加光罩費用),動輒要二、三千萬美元才能做成一顆產品。加上市場和其他風險,要讓公司上市,需要的資金更高。高到投資人卻步,尤其是在美國、台灣。

假設摩爾定律短期內仍適用,10奈米量產在2016年,7奈米在2018年,5奈米在2020年。由於克服新問題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拉長,整個半導體產業產生很強的危機感,積極在探索下列問題的答案:

一、當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慢下來時,後面的競爭者不就縮短距離,趕上來了嗎?

二、當摩爾定律放慢或走不下去時,整個半導體產業怎麼辦?

三、屆時哪些公司會存活下來?

我不是危言聳聽,十年之內,這些問題會愈來愈嚴峻,不如提早面對。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4.18.17 PM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我們這一代:一個半導體工程師的回憶錄》由合作夥伴聯經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CH.Tseng, CC licensed)

【此蟲非當事蟲】中國百度CEO活吞蟲蟲,豁出去只為挽救公司淒慘形象

$
0
0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首圖的寶可夢綠毛蟲非當事蟲,它這麼可愛,別吃它!)前情提要:一位英國探險家、極限求生系列節目主持人貝爾貝爾·格里爾斯,為了要宣傳自己的中國野外極限節目「越野千里」,決定邀請中國名人一起來尬輸贏。

第一位,就選擇了中國百度CEO李彥宏做來賓,向他下戰帖「挑戰吃蟲」。大家或許有印象,今年是百度的公關黑暗之年,只要是百度上新聞,通常都沒好事。為了挽救公關形象,CEO這次也是拼了啊,要看到中國名人這麼拋下架子可真不簡單呢。(責任編輯:鄒昀倢)

前兩天,被稱為「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貝爺給百度CEO李彥宏發出了邀請,約他一起進行一次探險。

結果昨天,李彥宏就已經答!應!了!

  • 吃個蟲子補點蛋白質

昨天夜裡,百度CEO 李彥宏在自己的貼吧中回覆了一段內容,標題為「突然被邀請去吃蟲」:

截圖來自百度貼吧
截圖來自百度貼吧

很多人建議我回請黑客馬拉松,我又那麼不地道嗎?百度文化會說enjoyed being challenged(享受被挑戰),我喜歡那種「無法預測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的感覺,有機會去親近大自然,去位置的領域冒險,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Screen Shot 2016-08-29 at 5.27.40 PM

除了一大隻即將進入最終的「白蟲子」之外,李彥宏身處的環境也非常「熱帶雨林」。突然出現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很可能意味著李彥宏其實已經在進行貝爾節目的拍攝工作。

圖片來自微信

 

看來李彥宏和貝爺這次是真的「勾搭上了」,但想一想李彥宏真的把白蟲子吞下肚子的畫面,也是有點美。

咔嘣脆,雞肉味。

  • 親身「犯險」,或只為挽救百度形象

雖說只是一次真人秀,但是「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的存在就已經意味著一定的危險度。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李彥宏願意「以身犯險」呢?

這與貝爾的節目不無關係,作為世界最知名的冒險真人秀,其中少不了各種挫折危險,而當嘉賓克服它們的時候,同為人類的我們也會有同感,提升其形象:

  • 貝爾之前在中國的真人秀節目《跟著貝爾去冒險》收視良好,也為參加真人秀的嘉賓們提高了人氣。其中大張偉更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從一個「矯情非主流」的男孩變成了「有勇氣有擔當」的男人。
  • 奧巴馬那次也專門宣傳了下自己的環保理念,打造了一個「平易近人」的形象,只可惜沒辦法為他贏下第二次連任美國總統的機會。

而百度著手建立「這屆百度公關」微信號,以及李彥宏攜手貝爾也是一樣的目的——更加主動的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提升自己和百度的整體形象。

這對於一眾IT 大佬中最帥,而且學歷不低,還喜歡植物的李彥宏來說應該不是件難事,當然大家期待的還有一個餘興節目:

貝爾餵李彥宏吃蟲子,李彥宏餵貝爾吃外賣(請點皮蛋+豆汁)。

(本文經合作夥伴愛範兒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意料之中:百度CEO 李彥宏開始吃蟲子了〉,首圖來源:giphy

見證耳機孔消失的時刻到了?蘋果發佈會9月7日確定

$
0
0

Screen Shot 2016-08-30 at 9.16.36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蘋果發佈會時間終於公佈了,當天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到底新哀鳳是真的讓人耳目一新,還是實在沒啥好提的吧。(責任編輯:鄒昀倢)

好吧,事實證明「爆料大神」埃文·布拉斯(Evan Blass)的爆料有點兒靠譜。幾個小時前(8月30日凌晨),蘋果公司正式發出的一則邀請函瞬間在網上炸開了鍋:這家全球最具價值的上市公司之一宣布邀請全球記者們在9月7日參加自己最新一季的產品發布會。這也意味著新品面世日期終於敲定,全球果粉們的心也可以落下來了。

顯然,蘋果公司要在9月7日這場盛會上推出新版本的iPhone與Apple Watch。早在本月初,據知情人士透露,iPhone 6S與6S Plus的「接班人」——iPhone7(也許是這個名字)在外型設計上的變化不大,但攝影功能將會進行全面升級。但這封邀請函的「訊息量」顯然更大:

從邀請函的表面意思來看,五彩的光斑組成了蘋果logo的頂部部分(蘋果的果柄及周圍部分),並在下方配有「與你相約9月7日」(See you on the 7th)的字樣。邀請函確認了此次發布會將於太平洋時間9月7日上午10點在位於舊金山的Bill Graham市政禮堂舉行。

按照慣例,由於蘋果公司經常會在自己的邀請函中暗示新產品的某些特徵,這張充滿了「視覺暗示」(五彩斑點)的卡片也許在告訴我們,除了更大以外,新iPhone預計將會配置一個新的相機系統(雙鏡頭)來提高攝影效果。

但美國市場研究機構BGC Partners的分析師Colin Gillis卻認為,蘋果公司製作的這張蘋果邀請函毫無驚喜可言。因為你可以從它裡面窺探出蘋果新產品的大體樣子,與我們之前的猜測沒什麼兩樣:

「 邀請函中心兩個並列的白色光斑的寓意也許是這次的新手機可能會有兩個鏡頭,而發布會的日期9月7日也暗示了這款產品可能叫iPhone7。蘋果製造驚喜的能力似乎已經用盡了。」

此外有消息稱,新一代iPhone的升級部分還包括一個重新設計的主頁按鈕,會通過震動來對壓力做出不同的反應,而不是傳言中的「去掉耳機插孔」;而新一代Apple Watch有可能集成一款GPS定位系統。

由於用戶們定期更換蘋果手機的熱情大大降低(主要是由於產品創新不足),與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的一樣,蘋果公司今年可能還要面臨營收下降的風險。但從目前來看,也許這次新品發布會能夠在聖誕節前夕幫助iPhone銷量恢復增長(公司銷售額的2/3都是由iPhone貢獻的)。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蘋果正式發出9月7日新品發布會邀請函!新iPhone的樣子全藏在這張卡片裡〉。)

  • 延伸閱讀

【無孔可入的蘋果】沒了耳機孔的iPhone只剩哀諷?
追求完美的 Apple,為什麼可以忍受自家的地圖被 Google 海放十條街?

【保全伯伯是下個失業族群】省下80%費用的機器人來搶工作了,那伯伯要做啥?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機器人取代部分人類工作的趨勢,從矽谷一路到台灣都不停歇。現在台灣大哥大門市裡面可以看到機器人、鴻海也預計要用機器人取代大部分人力,當這些傳說變成事實,人類該如何增進自我的工作價值?(責任編輯:鄒昀倢)

其實從過去到現在,相信各位讀者時不時就能看到某個領域的工作逐漸被機器人/電腦/自動化機械設備取代。

像是在汽車工業當中,自福特時代所建立起的生產線當中,原本是由一大群工人不斷的重複相同的動作、迅速地完成他們手邊的工作並交給下一組人員接手,一直到現代的汽車製造商大量的運用機械手臂來取代這些重複、乏味、需要高精確度甚至危險性的工作(如車體的烤漆噴漆工作,現在全部交由機械手臂完成)。

Henry Ford(福特汽車創辦人)甚至曾說過:「Why is it every time I ask for a pair of hands, they come with a brain attached?(為什麼每一次我只需要一雙手來完成工作,卻來了一整個有腦袋在上面的人?)」

當時福特就非常想要以機械化設備來取代大量的人力,以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而所有機械自動化取代人力的趨勢因為科技的進步,逐漸由汽車工業向外擴散到其他的產業當中,幾個比較有趣的例子大概要屬Amazon的倉儲機器人系統(Kiva System,現為Amazon Robotics)、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推出的Pepper機器人以及麵店裡頭的刀削麵機器人了~

  • 保全也要擔心工作不保了

那麼,這一次又輪到哪一個領域被機器人給入侵了呢?!今次的主角是由Knightscope所研發出來的保全機器人K5。它看起來就像個矮矮胖胖會自己跑來跑去的彈頭(有人說他像是星際大戰裏頭的R2D2!),大約有150公分高,底部安裝了幾組輪子讓K5能夠自由活動。

K5最初的設計是要針對一些需要大量保全人力來巡邏的地點所設計的,像是學校、商場或是一些公司的地下停車場。Knightscope期望藉由這款機器人一年365天、1天24小時永不間斷的巡邏來達到降低犯罪發生的機率。值得注意的是,K5並沒有配備任何武力,反倒是配備了360度的高解析度攝影鏡頭、熱成像系統、氣候感應器、車牌辨識器、雷射測距儀(laser range finder)以及臉部辨識系統。

K5最大的賣點在於它的一個小時租金只需要大約7美元。如果全年無休24小時讓它不斷巡邏的話,累積起來的租金也大約僅和一個保全一年的薪水差不多,更何況K5不會喊累、不需要給加班費、不會請假,也不需要負擔很多額外的社會福利等等的費用。

Knightscope的行銷部門主管Stacy Stephens告訴媒體:

「花上與一個人類保全相同的錢,你就可以得到一個機器人,同時他還能夠全年無休、每天24小時幫你巡邏你想要的地方。」

而這樣子收費的標準是基於平均一個保全人員的時薪約落在25~35美元上下,等於公司只需要花上1/5 ~ 1/3的費用就能達到相同的巡視效果,這對於有大量巡視需求的公司來說這樣子的費用是非常吸引人的。如果公司一次租用兩台的話,其中一台充電休息時,另一台K5機器人還能夠正常的運作、巡邏,而且只要進行充電一次之後K5就能連續巡邏24小時。

現在的K5非常的火紅,但其實K5早在2013年底就已經正式對外發表、2014年底也在微軟的科技園區內對外展示,直到今年才正式上線,並一舉取的知名科技大廠(像是Uber、Qualcomm)以及Stanford校園的訂單,並將其用以巡邏園區、員工停車場等。許多人看見K5在Stanford的購物中心巡邏時,他們會在Instagram上標註 #securityrobot,同時與K5合影留念。

對一般的遊客或是沒見過K5的路人,K5就像是一個帶有娛樂性質、新奇的機器人。但是K5對於那些蠢蠢欲動、想要做些壞事的人來說,K5可是能夠讓他們非常頭痛。當K5發現情況不對勁時,會發出噪音嚇阻嫌犯,並迅速將各項資料回傳給控制中心,讓控制中心接手並進一步處理。

在進行長時間且需要高度警戒的巡邏任務時,一般的保全員就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很有可能會出現錯誤。相比之下,K5就非常適合這種工作。雖然現階段K5所執行的業務僅是一般的巡邏任務,並不是像一般的警官所執行的業務內容,但是K5被業界認為這是跨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里程碑。

如果K5進展的非常不錯,也深受業界喜愛的話,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看到警察機器人被研發出來並進一步的配置在大街小巷當中進行巡邏。

讓我們看看Knightscope CEO在2015年Milken Institute Global Conference上的談話~

  • 現在,讓我們把焦點轉回機器人搶走工作的這檔事上。

許多人總是擔心著自己的工作可能會被取代掉,但是就目前而言,已經被機器人取代掉的工作大多是一些重複性非常高、枯燥乏味且具有一定危險性或是極為要求精確度的工作。

也因此,有人抱持著樂觀的態度,認為並非所有工作都能夠藉由自動化/電腦/機器人取而代之,但隨著科技與技術上的突破,讓自動化/機器人能夠取代專業人力的可能性愈來愈高。雖然這並非一蹴可及,但取代範圍與工作性質的難易度一定會隨著時間而愈加寬廣與深入。

  • 關於機器人搶工作,我們不可過於樂觀

那麼,面對一波波機器人取代人力的浪潮,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雖然我們不能對機器人逐漸取代人們的工作這件事全然保持著一種過於樂觀的態度,但是我們大可以不必如此害怕與抗拒這些進展。相對的,我們應該從中找出我們的可能的機會並參與其中。

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採訪Mr. Davenport的報導中,Mr. Davenport提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一位名叫Alex Hafez的律師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中失去了他在律師事務所裏頭審查業務合同的審查工作,但是隨後他成為了一個利用電腦軟體搜尋各種訴訟判例、法官解釋等等訴訟案例(e-discovery)的專家。現在他為一家專門做e-discovery軟體解決方案的事務所服務。他告訴Mr. Davenport:「為什麼我們要去對抗那些機器呢?」

隨著科技的進展,我們的生活與電腦、與機器人的關係可以說是愈來愈加緊密。我們甚至可以說,以後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在找工作的時候大概只會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必須與電腦或是機器人密切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另一條則可能是完全不會需要機器人參與進來。如果是選擇前者的工作類型,那麼一定要理解這些自動化的機器的運作原理,以及有哪些事情是這些機器或是電腦能夠做的非常完美,而有哪些部分不行。如果選擇的是後者,那麼盡量挑選一些完全不需要電腦或是自動化設備參與近來的工作,像是藝術創作或是需要人與人面對面交流才能夠完成的工作。

但是面對這種趨勢,社會大眾又該用什麼樣子的心態來面對呢?有些人需要工作並非是因為他缺錢過生活,他認真努力的工作只是為了從中獲取各種滿足及成就感;有些人需要工作則是希望為家人帶來一個更穩定、更舒適的生活。

但是當這些工作如果都被機械或是電腦程式所取代的話,這些人該如何從工作中取得成就感?該如何完成當初許諾給家人一個更好的生活的承諾?這些都是非常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存在都有他的價值,而這些並非能夠由機器或是電腦所取代的!

本文圖片來源:Rog01, CC Licensed,資料來源如下:《Forbes》<Knightscope Security Robots Spotted On Uber Parking Lot And Mall Patro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Some Tips on Job Security in the Robot Age>
《YouTube》<Knightscope K5 R2D2 looking Security Robot Droid>《YouTube》<Knightscope Featured at the 2015 Milken Institute Global Conference>,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馬克看起來很得意】他的年度KPI達標,code出人工智慧管家下週亮相

$
0
0

Screen Shot 2016-08-30 at 3.05.28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Facebook今年宣佈他們的十年發展計畫重點有三項,其中一項就是AI。為了瞭解AI的應用,CEO馬克決定自己下海Code一個AI管家,現在他要交差了。(責任編輯:鄒昀倢)

還記得今年4月扎克伯格在Facebook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十年發展規劃」嗎?Link(連接世界)、AI(人工智慧)與VR(虛擬現實)一個都不能少。

這裡面的很多內容都與小扎在今年1月份立下的一個「小目標」不謀而合:比如作為其「2016年個人挑戰」的一部分,他決定開發一個可以為妻子「守門」的AI機器管家,這個機器人還可以協助自己完成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工作。當時,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發布的通告中這樣表示:

「我想成為鋼鐵俠托尼·史塔克,然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賈維斯。」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年新年到來之際,Facebook CEO扎克伯格都給自己定下新的挑戰目標,比如2015年是「每週讀一本新書」,2014年是「每天寫一封感謝信」,2013年是「每天跟除Facebook員工之外的不同的人見面」,2012年是「每天寫代碼」……不過結果……可想而知。

但這次有些不同。據科技媒體TheVerge報導,離設定目標還不到9個月,扎克伯格終於要向我們展示他在業餘時間「搗鼓」的人工智慧項目了。就在昨天,小扎在羅馬一個Facebook大會的問答環節分享了這個項目進度:「我希望能夠為這款AI機器人召開一個演示會,大概會在下個月舉行。」

從小扎會議當天「神采奕奕」的面部表情來看,大概能說明他對此項目成果的亮相非常期待。

在這次羅馬大會上,小扎為我們提前預告了這款AI管家的一些特點:

「我可以(通過它)控制室內的燈光,控制大門的開啟與閉合,甚至可以控制室內溫度。最後一點讓我的妻子非常懊惱,因為機器人在調控溫度時只聽從我的聲音指令。不過當我推出這款產品後,我就可以立刻為她開通指令。」

「現在是時候去做一些好玩兒的事情了。我們期待能將它展示給整個世界。」

這聽起來似乎與年初的「挑戰通告」沒什麼差異,而且與當前市面上的很多智慧家居產品都有些雷同,比如亞馬遜的Echo以及三星的SmartThings。因此,我們必須等待下個月小扎口中的「簡短演示」,看看他是否還有一些獨特的說法。

當然,作為Facebook最佳代言人,「灰T達人」扎克伯格也不忘「宣傳」自己的AI工程師們,不過這些話聽起來更像是招聘廣告。但科技媒體Techcrunch卻因此調侃,鑑於扎克伯格以往並不怎麼拿得出手的年度挑戰結果,今年他選擇拉上了自己的工程師一起「背黑鍋」:

「效果真的非常棒!因為我可以看到這款產品集成了Facebook工程師在語音識別及面部識別方面開發的所有AI技術。舉個例子,當我走到家門口時,我不需要掏出鑰匙或輸入密碼才可以進門。AI管家只需要識別我的面部就可以為我開門,是不是很有趣?這其中應用了很多頂尖的AI技術。

我必須再次強調Facebook的工程師們真得非常了不起。如果你得到一個與Facebook工程師們一起工作的機會,你就會明白他們正在開發的技術是多麼先進!總之這是一個很酷的體驗,下個月我就會拿出來炫耀!」

早在今年4月份扎克伯格就明確表示,期望人工智慧在10年內逐漸超越人類。也許由小扎來做,這個「大目標」離我們不會太遠:

「為AI機器人集成人類的基本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語言等核心要素)都是我們正在為之努力的事情,我相信在未來5年至10年內,我們的計算機系統將在這些感官應用方面比人類更強大。」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扎克伯格的“小目標”AI機器管家下個月亮相,這次他拉上工程師來做“墊背”〉。)

Viewing all 8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