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8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地表獨特的中國網路現象,紐約時報眼中的微信:簡直就萬能瑞士刀

$
0
0

Screen Shot 2016-08-30 at 7.23.58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國獨特的互聯網文化已經成形,從Google退出、中國BAT群雄崛起、網紅、O2O大戰、Uber退出中國,再再可以感受到中國獨特的互聯網商業文化已經成型,不但有能力自成一格,甚至可以引發世界潮流。(責任編輯:鄒昀倢)

在當下的中國,隨便開打一部智慧手機,查看各個App的使用時間或者電量消耗情況,列表裡的第一名,至少消耗30%手機資源的App一定是微信。關於這一點,不但在國內早已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現在也傳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近日,作為美國主流媒體之一的《紐約時報》製作了一個名為《看看中國正如何改變你的互聯網》(How China is changing your Internet)的影片短片,專題介紹了中國的微信,時長超過5分鐘。該短片一經推出便得到了廣泛的轉載和評論,目前在Facebook上已經累計播放超過400萬次。

在影片中,《紐約時報》表示,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一直以來都在扮演一個模仿者的角色。從谷歌到百度,從YouTube到優酷,從Twitter到新浪微博,從Whatsapp到微信,各種各樣的國外互聯網明星產品都能在中國找到一個完美的替代者。

但是現在,中國的角色已經發生了180度的大反轉,而這裡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一直在自我進化中的微信。實際上,幾乎無所不能的微信早已從一個單純的社交App升級為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級應用平台,這為外國從業者展示了一種移動互聯網可能出現的未來形態,同時也引發了多家外國廠商的模仿。

那麼在外國人看來,微信具體都有哪些優勢呢?

  • 集眾多App功能於一身

由於可以一次性替代外國的諸多明星App,影片中把微信稱為一把萬能的「瑞士軍刀」。

影片中總結說,外國用戶需要通過WhatsApp進行日常溝通和交流,通過Skype或者FaceTime進行實時的語音影片通話,通過Facebook、Twitter或者Instagram等各種社交媒體分享生活,通過亞馬遜和PayPal進行網上購物。而在中國,所有這些功能都能通過一個叫微信的App完美解決。

此外,影片中還提及了微信具備的許多外國應用沒有的附加功能,例如微信的在線掛號服務、理財投資服務、車流擁堵實時熱度圖等。

  • 微信錢包內容豐富

除了 微信本身之外,外媒還把微信錢包比喻成移動平台的特洛伊木馬。因為它以支付為入口,迅速 」攻陷「了各種和錢有關的,與民眾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幾乎所有貨幣場景。

從電影票到飛機票,從購物到公益捐贈,從吃喝玩樂到投資理財,從看病掛號到叫車出行,從信用卡還款到生活繳費,所有和錢有關的日常生活場景都能在微信錢包裡找到一站式的實現,用戶根本不需要離開微信App,就能完成生活中幾乎所有的貨幣交易。真正實現了微信作為一個生活方式的存在。

影片中舉例說明,用戶可以在微信錢包的附加服務上訂購線下的家政服務,並且通過微信方便地推薦給朋友,然後又通過微信約朋友吃飯,飯後的付款、轉賬也都能使用微信,甚至收款之後還通過微信錢包購買了理財產品,上述這些常見的生活場景,全都可以靠微信實現。

不過在中國本土,這一點似乎普及率並不高。用戶使用微信最多的應用場景就是紅包、轉賬、還款和購買理財產品,其餘的附加功能似乎都能找到相應的替代者,例如美團和大眾。

  • 注重用戶需求

談起移動互聯網,大家都會首先想到產品經理,想到用戶體驗,想到交互和個性化感知,但是在美國和其他多數國家,這些詞還僅僅停在流行詞(buzzword)階段,遠遠沒有像微信一樣落到產品、落到實處。

舉例來說,美國的大部分社交App只用攝像頭拍照,但是微信可以掃描翻譯和掃碼支付;只用麥克風來語音聊天,但是微信可以識別歌曲和電視節目;只用GPS確定自己的位置,但是微信可以搜索附近的商家和朋友。上述這些對用戶而言可能更實用的功能,外國的社交App並沒有為用戶實現。

除此之外,微信還在努力地創造各種工具,讓眾多的公司和從業者能更容易地在微信上開店和商業化。

  • 社交的延伸

作為最進本的功能,社交元素被微信擴大和利用到產品的方方面面,這一點是外國社交軟體沒有做到的。

在微信中,用戶除了能通過公眾號得到服務之外,還可以方便地在公眾號上與品牌、機構進行交流和互動,例如發放一個優惠碼,推廣一個促銷活動,諮詢一個業務流程,受理各種反饋投訴等等。

還有微信錢包裡的各種重點功能,無不是通過社交屬性來強化的。朋友之間吃飯時的AA付款,家人之間過年過節時的紅包問候,閨蜜推薦的電影購票和家政服務在線支付等等場景,如果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元素,很難想像微信會是什麼樣子。

相比之下,外國的眾多App似乎只在做一個用戶更多更龐大的社交網絡,但並沒有嘗試用社交去拓展更多的用戶需求。

雖然有上述眾多的優勢,但是面對越來越龐大微信帝國,《紐約時報》在影片短片的結尾也給出了一種擔憂:幾乎萬能的微信掌握著用戶日常生活中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到交流溝通的所有大數據積累。如此全面而龐大的數據完全被一家單獨的公司掌握,會不會產生一個Orwellian式的「專注和獨裁」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本文經合作夥伴雷鋒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紐約時報》眼中的微信,互聯網時代的“瑞士軍刀“〉。)


年交易額 410 億台幣超越 PChome,電商巨人Lazada來台傳授制霸東南亞秘訣

$
0
0

Screen Shot 2016-08-31 at 10.38.04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網路電商向來蓬勃,當東南亞大頭親自來台傳授經營心法時,肯定有值得可取經的。(責任編輯:鄒昀倢)

今年 4 月電商界響起一聲巨雷:阿里巴巴集團斥資 320 億台幣,收購東南亞電商集團 LAZADA,讓這家扎根於東協六國的綜合性電商平台頓時聲名大噪。是什麼原因讓阿里巴巴願意出高價入股?東南亞的網路消費習慣是否已成熟到足以餵養網購市場? 4 年內就攻下東南亞六國電商市場, LAZADA 靠的是什麼?這些疑問,將由 LAZADA 馬來西亞執行長 Hans-Peter Ressel 在 9 月 28 日的 IMPACT 2016 親自解答!

  • 電商忽必烈 LAZADA 4 年內攻下六國的絕地武器 – 在地化的金流&物流

2012 年才開站的 LAZADA,何以在 4 年內就迅速建立橫跨馬、印、菲、星、泰、越六國的電商版圖?

東南亞地理破碎,人種及語言複雜,付款與商品配送難度極高,對電商業者來說,是相當難以克服的困境。但 LAZADA 卻能在這樣艱困的環境裡順利起飛,一切只因它巧妙解決了棘手的物流與金流問題。首先,它以經過縝密規劃的物流系統,讓超過 60% 的訂單可於次日送達。

至於金流端,因為東南亞信用卡並不普及,且 5 種貨幣同時流通,LAZADA 因應各地既有消費習慣,提供在地化付款方式,讓賣家在不同國家的平台上收到的款項,能夠以當地貨幣存入其賬戶,買方也能以習慣的方式輕鬆結帳,降低跨境溝通的障礙,大大提升用戶黏著度。這兩大創舉讓 LAZADA 迅速建立跨境疆土,年交易額突破 410 億台幣,超越 PChome,成為大東南亞 B2C / B2B2C 的電商忽必烈。

  • Mobile First! 2015 年內平台商品數成長率直達 900%

LAZADA 自 2014 年起全力發展行動平台,同年先後推出 iOS 與 Android 版的 App,至 2015 年末,LAZADA 行動平台的貢獻,已佔年度交易總額的 60%,若以各國表現來看,馬來西亞的年度 GMV 已有 55% 來自行動平台。

同時,LAZADA 的 App 累計下載量已突破 3,000萬次,2015 年第四季, 平台上已有 4 萬個註冊賣家、1,600 萬種商品,相較於同年第一季,成長 900%,速度驚人。LAZADA 的優異表現,吸引了亟欲向海外擴張的阿里巴巴集團以 320 億台幣高價入股,我們可以預期,往後 LAZADA 勢必戮力擴大其區域領先地位。

  • 在 IMPACT 2016 搶先一探不為人知的跨境經營之道

LAZADA 到底如何在六國間克服種種困難,解決細緻的金、物流問題?又如何讓它的行動平台在一年內攻城掠地,取得驚人成績?9/28 (三) 登場的 IMPACT 2016 中,LAZADA 馬來西亞執行長 Hans-Peter Ressel 將親自為大家揭曉。網路與電商經營者,想搶先學習跨境企業經營策略,務必把握機會參與 IMPACT 2016。限量早鳥優惠只到 8/31,錯過不再。

❖      IMPACT 2016 活動官網http://www.gvm.com.tw/IMPACT2016/

(本文訊息由AppWorks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pr@fusionmedium.com,經編輯檯審核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好多台灣企業都這樣?】老闆把自己當皇帝,在這種工作環境下怎麼存活?

$
0
0

Screen Shot 2016-08-31 at 10.59.39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企業管理文化不同,就會影響整體公司的氛圍與員工忠誠度。當老闆強調人情、輩份時,即使底下員工再怎麼有才,終究無法因才得志。這樣的狀況,是否普遍的出現在台灣傳統企業裡呢?我之前遇過的老闆,根本把公司當自己皇宮,一走進辦公室眾人要搶著過去問好,我差點懷疑自己活在中國古代。(責任編輯:鄒昀倢)

當我們講台企、談陸資,似乎暗喻著「台式管理的樸實 v.s. 中式管理的殺氣」的不同。但真相是,台企才是真正傳承了「中國式的管理」,而陸資企業,則長出了更為「務實、功利式」的西方資本主義式管理面貌。

A 企業:
成員循規蹈矩,行為與決策以(老闆或主管)馬首是瞻,身分、地位、部門的分界是重要的,不得造次破壞規矩,公開的異議應避免之。文化氛圍強調論資歷排輩份、棒打出頭鳥、順從與和諧是第一要務。

B 企業:
成員有話直說,敢於向上拍磚、用專業說話,決策與行為環繞著事實、效益與大局。文化氛圍強調:能力為先、成果至上,有能者居之,必須不斷地交出成果,官大學問大是被鄙棄的觀念,可上(晉升)可下(降調),才是常態。

  • 在二家公司,人們需演化出不同的思維與生存技能。你,喜歡哪種?

在 A 企業,你最好懂得忍辱負重、吃苦耐勞、聽話不吵鬧,並且相信「戲棚下站久了總是你的」;在 B 企業,你則要有大局觀、成效觀,懂得據理力爭、直言敢諫、無懼權威,時刻自省「我能為企業及部門的整體成功,帶來什麼貢獻?」,並確實交出成果、無法打馬虎眼。這二家公司的本質為何:

  • A 企業承載著「帝制威權遺毒下的中國文化」

近兩千年的帝制中國,官受命於皇帝、與人民不存在委任關係,構建出牢而不破、自上而下的威權統治,此機制伴隨著「君臣父子」儒家思想的推波助瀾,強化了專制且權威治理的正當性。

將帝制中國縮小到企業,不就是 A 企業的治理結構與文化要求?一家企業就如一個小國,老闆是天、是帝,主管受命於帝、只求遂行老闆意志,員工順服忠誠於企業。這類企業一旦明君不再,「官僚體制與『只唯上意』」將綁架企業效能與管理,成為和稀泥的折衷主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文化氛圍。

  • B 企業體現出「自由經濟資本主義下的西方文化」

資本主義代表著自由市場經濟的概念,這是一種「競爭、適者生存」、「投入與產出的效益最大化」的邏輯,用在企業治理,只問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如何在競爭市場上勝出?團隊與部門如何協作更有效率與效果?人才評價上,強調用人唯——只問誰能為企業創造更大貢獻?而不論人情、年資或過往貢獻。從道德上來看,過於功利,但從商業經營來說,卻很務實。

  • A、B 企業,誰比較像台企、誰比較像中資?

聽過「狼性」一詞嗎?我們可以發現較多的大陸企業像 B 企業一樣具有狼性,而較多台企則如同 A 企業一般的循規蹈矩。

這可能源自大陸經歷過文革的「系統重置」、改革開放前的窮苦生活、或改革開放期間深入人心的指導原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進而塑造的更加務實與功利。而台灣企業則承載了中華文化——講中庸、講和諧、講忠誠,並將其直接套用於企業的治理及商業的運作。

所以,當台企才是真正的傳承了中國式、中華文化式的企業管理,而大陸企業則更加的現實、功利與西方資本主義化的管理,作為在其中的打工仔,我們該怎麼辦?

  • Know-How 弄好管理的訣竅:

對任何企業而言,要能永續經營,首要就得避免以「帝制威權遺毒下的中國文化」來管理企業,除非該企業的領導人是個永遠「全知全能」且「長命百歲」的明君。

對一般人來說,不需要考慮企業永續的問題,而只需要知道:認清一個企業的潛規則、文化屬性,並展現相匹配的行為方式,才是能否活得好、活得久的關鍵。

3 個特點,提供讀者自我診斷,你的公司更像是企業 A(中國式的帝制權威管理)、還是企業 B(西方式的市場經濟管理)。越多的「是」,代表越傾向企業 A:

1. 論資歷排輩份,官大學問大,棒打出頭鳥
2. 老闆被當作全知全能,是企業前進的唯一動力引擎及方向指南針
3. 管理行為與決策體現辦公室政治、講人情講關係、和諧而避免檯面衝突

最後,生命與物種是多樣性的,企業由人組成,自然也是多種面貌。本文的論述僅僅是提煉部分經驗值來突出部份台企與陸資的反差,以做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及個人職場反思之用,並非代表全部的企業現象。

大量的陸資企業其實仍深陷於帝制權威的「一人之治」狀態;同理,許多台企早已高度市場化、強調競爭、強調「能力專業與交出成果,更勝於一昧的愚忠與絕對的服從」。

  • 補充:誤讀「狼性」的台企經營省思

進一步探討這個源自大陸企業治理上的公司文化詞彙。這個詞彙一進台灣,卻成為了媒體控訴台灣年輕人缺乏進取心、不夠積極之用,這不僅是誤讀,更是一種刻意為之且不當的「觀點置換」,這種置換就如同「世代差異的榴槤、芭樂、草莓族、水蜜桃族」分類一般,除了挑起對立、貼上標籤外,並無實質幫助。

提醒經營者與主管們,「狼性」是對台灣企業治理模式設計的一個警鐘,而不是控訴員工的一條標籤紙,員工是狼是虎、是羊是馬,其實都在主管與企業經營者的一念之間與實質投入。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聖上英明,員工禁聲」,台灣企業才是「中國式管理」!-在台資、在陸資工作,怎樣才能活的好?〉。)

《關聯閱讀》
中國職場台商實況:你真的準備好,跟「狼性民族」打一場硬仗了嗎?
拿「忠誠」要求員工?老闆、主管們,別鬧了好嗎?

YouBike全台大當機暫停營運,工程師:這場烏龍「蠢點」滿滿

$
0
0
Screen Shot 2016-08-31 at 12.39.08 PM
台北市交通局31日表示,YouBike系統異常,暫停營運YouBike營運廠商因更新台中、彰化地區場站程式,導致系統異常,31日5時起全面暫停營運。正緊急搶修中,預計1-2天恢復營運。中央社記者林長順攝 105年8月31日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YouBike大當機應該影響到許多人吧,但根據資深工程師的評論解釋,其實這場烏龍「蠢點」滿滿。一般來說,系統大規模更新必須要先測試,或是應該部分更新,大廠通常都會配置「測試工程師」一職,負責相關的測試檢驗,確保系統不出錯,否則就會像現在YouBike搞得人仰馬翻,每個站點都要派人去手動修復。(責任編輯:鄒昀倢)

台北市交通局今天表示,YouBike系統異常,暫停營運,廠商因更新台中、彰化地區場站程式,導致系統異常,自8月31日5時起全面暫停營運。正緊急搶修中,預計1-2天恢復營運。

  • YouBike系統異常,全面暫停營運

YouBike表示,今天系統發生臨時性異常,今天清晨5時起,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台中市(iBike)、彰化縣各場站全面暫停營運,恢復營運時間將另行公告。YouBike建議民眾改搭其他交通工具,以免影響民眾寶貴時間。

台北市交通局31日表示,YouBike系統異常,暫停營運YouBike營運廠商因更新台中、彰化地區場站程式,導致系統異常,31日5時起全面暫停營運。圖為Youbike自動服務機刊登暫停營運公告。中央社記者林長順攝 105年8月31日
台北市交通局31日表示,YouBike系統異常,暫停營運YouBike營運廠商因更新台中、彰化地區場站程式,導致系統異常,31日5時起全面暫停營運。圖為Youbike自動服務機刊登暫停營運公告。中央社記者林長順攝 105年8月31日

YouBike微笑單車使用電子無人自動化管理系統,提供自行車甲租乙還的租賃服務,盼以自行車做為大眾運輸系統最後一哩的接駁工具,藉此鼓勵更多民眾樂意使用大眾運輸系統,同時達到環保與節能的目的,打造全新的通勤文化。

目前YouBike騎乘次數已累積超過6000萬次。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YouBike全面暫停營運 預計維修1至2天〉。)

【有點扯】49億的超級芭樂票!日商收購樂陞破局,股民無辜被坑殺

$
0
0

Screen Shot 2016-08-31 at 7.32.30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首起「惡意不履行交割」的公開收購破局案,日商百尺竿頭原訂每股128元收購台灣遊戲商樂陞,但在約定交割日卻無匯入交割款。這樣的惡意不履行交割引起股東恐慌,同時也突顯了台灣其實目前面對外商這樣的行為似乎沒有安全控管機制。(責任編輯:鄒昀倢)

百尺竿頭收購樂陞股權案破局,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副局長周惠美今天表示,百尺竿頭公開收購惡意違約已成事實,將儘快移送檢調。

日商百尺竿頭擬以新台幣48.6億元收購樂陞股權案,今天確定破局,創下台股首宗公開收購惡意違約案例。

周惠美表示,百尺竿頭公開收購惡意違約已成事實,惡意違約可能涉及證券詐欺,這屬於刑事責任,金管會將儘速移送檢調。

至於是否趕在本週內移送?周惠美數度回應會儘快,但要先完成內部作業程序。

面對國內首次外傷惡意收購卻不履行交割義務的案例,金管會也開始動作,同時檢討現行外商來台公開收購相關法規、提高國外公開收購的責任、保障國內投資人權益。

樂生董事長一封公開信,希望止血

樂陞董事長許金龍今早給股東一封公開信,指出要在最短時間內籌資以經營團隊買回的方式,以128元公開收購。

許金龍在公開信中表示,公司的價值由股東決定,切勿因恐慌等心理因素而損及投資回報。如果這場風暴是因為日商定價128元的收購期待而產生,「請給我時間,我會窮盡所有努力籌集資金,以經營團隊買回(management buy out)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資金籌措,以128元發動公開收購,滿足市場期待。」

針對樂陞公開收購惡意違約案,證期局有三大要務,首先了解百尺竿頭公開收購惡意違約有關內容;其次,交易面是否涉及不法行為,以及民事部分也已請投保中心開放投資人登記代位求償。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陞收購案破局 金管會:儘快移送檢調〉。)

【不只是賣菜】東南亞生鮮電商HappyFresh,全力轉型數據公司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生鮮電商HappyFresh退出台灣了,但是他的商業模式、經營方法還是值得台灣創業者參考。(責任編輯:鄒昀倢)

外送餐點、飲料、披薩不稀奇,懶得出門或想省時省力的時候,一通電話、一個App訂單,接下來只需在門鈴響起時打開大門。

電子商務產業新創公司就看準了這個「線上下單、在家等候」的模式,不但獨立業者如麥當勞、Pizza Hut各自推出外送App,最近糾紛不斷但也持續推陳出新的共享經濟平台Uber也在美國與其他主要城市串聯合作餐廳,著手發展UberEATS餐點接送服務。

不過,新創公司HappyFresh看見的市場更大也更原始──他們不送餐點,改送生鮮食品。

目前剛退出台灣與菲律賓,決定專心經營印度、馬來西亞與泰國三大市場的HappyFresh,串聯當地各大超市業者,讓使用者能在他們的App內選購合作超市的商品,由HappyFresh訓練的專門採購手親自至店採購,再機車宅配到消費者門口,過程最多只需等待一個小時,甚至能指定貨品配送時間。

如果指定產品缺貨,消費者也能提前設定應對方法(如不需更換、選購類似商品等),甚至即時透過電話與採購員溝通。由於HappyFresh的合作對象皆為消費者最熟悉的本地超市,採購員也受過相關教育訓練,消費者不必擔心網購食材可能不新鮮或不漂亮。

  • 熱愛美食、忙於職場、信賴網路的東南亞市場

HappyFresh瞄準的對象,是熟悉電子產品、信任線上購物、忙於職場事務、需要通勤的消費者,他們的年齡層落在二十五到四十四歲,其中很大部分是習慣在家開伙的職場女性。在東南亞,這類客群的消費力更是強大。

HappyFresh CEO Markus Bihler指出,亞洲的「Uberization(去中介化)」聲浪越來越大,消費者要求資訊公開、透明,藉由點對點的溝通,在無人代理的情況下處理事情。舉例而言,叫車平台Uber旗下並無車隊,單指透過平台連結司機端和乘客端;而Airbnb也從未擁有過任何房地產或飯店民宿,僅提供一個訂房網站給房主與房客交易。

HappyFresh正是生鮮食材產業的Airbnb。他們在東南亞市場成長的關鍵,即是龐大的美食熱愛族群、不斷成長的財富狀況與快速的城市化進程。

  • 融入在地的工作團隊

HappyFresh能在幾年內便擴張至五個亞洲市場(現已退出台灣與菲律賓)的秘訣,就是他們的「中央地方分權」經營模式。為了維持新創公司快速發展的腳步,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最高市佔率,HappyFresh把研發部分留在公司本部,由本部煩惱技術性問題。

如此一來,當地團隊便能全心專注於行銷、教育消費者,不需花更多心力在他們不熟悉的領域上,團隊精實化也使他們有高彈性、高效率,還能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同時,HappyFresh十分在乎根據各地文化制定不同的服務準則,他們在每個市場建立當地團隊、尋找本土合作對象、訓練採購員和配送人,甚至創立了「HappyFresh學院」以讓員工了解各地對食材的要求與標準。

  • 民眾熟悉的超市合作夥伴

當然,HappyFresh的合作夥伴主要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小超市,例如台灣的家樂福、韓國的樂天超市等,排除了民眾不熟悉的上游供應商和鮮少踏足的高級生鮮專賣店,不但提高消費者的使用意願與安全感,也減少業務合作上不必要的麻煩。

隨著消費者意識抬頭,對生活品質的標準提高,有更多消費者傾向於食用有機、養身、對健康有益的食材,HappyFresh也牢牢把握了這個機會。

有機食材或陽光肉品的取得不如普通生鮮商品容易,往往需要消費者特別前往獨立商家或專賣店選購,HappyFresh看準了這個不便利性,除了日常大小型超市之外,也與有機業者合作,在App平台上即可選購有機新鮮食材。

另一方面,透過與HappyFresh合作,沒有資金和技術發展電子商務服務的中小超市業者,也有機會把握這個持續成長的商機,付出小小的成本即可加入電商行列。CEO Markus Bihler表示,「跟零售超市合作造就了HappyFresh在這個產業的差異性。我們幫助這些中小型業者開發技術,透過電商接觸他們原本無法觸及的客戶群。」

  • 數據分析、廣告投放為主要收入來源

HappyFresh的收益來源有三:一是使用者支付的小額採購服務費,根據各國會有所調整,但以泰國曼谷為例,每筆訂單將收取兩塊美金作為採購配送費;二是由合作超市夥伴支付的銷售服務費;最後則是「HappyData」數據分析工具。

HappyData記錄各式消費數據,分析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偏好、行為模式,供合作夥伴與其他品牌在HappyFresh平台對使用者投放廣告、推薦、贊助等資訊。若身為超市合作夥伴,使用HappyData不需付費,但其他品牌或業者需要負擔一定的使用費用。

CEO Markus Bihler隱諱地表示,「這三種營利方式,包括HappyData,都已經在為我們產生收入。」但他不願意透露實際數字。

  • 競爭對手是一起培養市場的隊友

儘管電商產業未來十年在東南亞可能會成長十倍以上,潛力備受看好,仍然面臨了一個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東南亞網路使用者基數成長速度太慢了。

「我們不把其他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看作競爭對手,」CEO Markus Bihler解釋,他們的產業模式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重點在於一起教育我們的市場,鼓勵消費者從線下(Offline)移往線上(Online)。」

現階段而言,在市場還不夠電子化的情況下,提高線上電商使用率比產業內廝殺來得重要許多。HappyFresh的遠見讓他們能夠穩定發展業務、刺激市場電商意識,且與相似公司良性競爭。

CEO Markus Bihler註解道,「生鮮產業會永遠維持他們的實體性、可觸性,也會永遠是那些消費者需要『親手』處理的業務,但就像任何產業,行動科技、不停變動的供應鏈關係,以及越來越快速的生活型態,將挑戰它的現況。」

(資料來源:TechCrunche27The Sun DailyEnterprise InnovationHappyFresh鳴人堂;圖片來源:HappyFresh

【YouBike史無前例大當機】17000根車柱一根一根修,推道歉方案急止血

$
0
0
YouBike公司1日在網站發布公告,至上午6時止,雙北 部分站點有211站已恢復營運,仍全台同步搶修中。圖 為玉成公園站。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攝 105年9月1日
YouBike公司1日在網站發布公告,至上午6時止,雙北 部分站點有211站已恢復營運,仍全台同步搶修中。圖 為玉成公園站。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攝 105年9月1日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YouBike史無前例大當機事件,起因是因為更新過程版本發生毀損,導致系統全面當機。為了要修復,YouBike必須派出40組人馬,帶著筆電,到全台17000根車柱逐一修復。這再度顯示了「大規模系統更新前,必須先測試」以及重大更新必須要有完整SOP的重要性。

但是,也有資深工程師跳出來表示:「大規模更新其實是件好事,但是必須要先測試。同時也要有緊急回覆機制,至少出錯了還不至於全面出包。」

(責任編輯:鄒昀倢)

YouBike公司今天公告道歉方案,從2日凌晨起至3日深夜,全台六縣市租借第一個小時免費,第二小時起依原費率計費。YouBike公司並說明,至上午10時止,全台有476站可使用,雙北市也有291站可借車。

YouBike公司表示,對此次作業失誤,除向所有愛用者道歉外,也提出道歉方案,自2日凌晨起至3日深夜11時59分止,連續兩天全台六縣市YouBike會員租借第一個小時免費,第二小時起依原費率計費。

YouBike公司說,至於參加天天「愛自己 愛地球天天YouBike」的會員,8月份調整為騎乘達10天即可參加抽獎,其他月份仍維持原活動規則:月騎11(含)天可參加抽獎。

YouBike團隊會通盤詳細檢視所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繼續努力提升軟硬體服務品質,為提供大家便利的生活、愉快的騎乘而努力。

YouBike公司表示,對於搶修進度會保持每小時更新,直到全數完修為止,請民眾使用前先查詢官網或手機APP場站地圖及最新消息公告,截至上午10時止,全台有476站可使用,雙北市也有291站可借車。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YouBike道歉方案 2至3日租第1小時免費〉。)

延伸閱讀

YouBike全台大當機暫停營運,工程師:這場烏龍「蠢點」滿滿

【在沒網路的古巴上網】當地人用硬碟分享影片、防毒軟體,消息只比外界晚4天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身在台灣,我們沒有網路限制真的很幸福。看看中國特有的「翻牆文化」就可看出各地大眾為了上網,發展出一套不一樣的文化。古巴這個網路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封閉的國家,當地的人民基本上不能上網,但是為了獲取最新訊息,可是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呢。(責任編輯:鄒昀倢)

你可能很早就看過報導,古巴的網路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全國只有5%的人能訪問網路,而且是速度奇慢的撥號網路。Google董事長(現Alphabet董事長)施密特曾在今年3月訪問古巴,他驚呼,「撥號網路簡直讓我回到上世紀90年代。」

古巴也有速度更快的公共Wi-Fi,不過,目前全國只有175 個公共Wi-Fi 熱點,大部分位於公園和高級酒店裡,而且上網費很貴,每小時要2 古巴比索(約61元台幣),要知道,古巴的人均月收入只有20 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古巴人民使用了古老的智慧:用移動硬碟傳遞數位內容。硬碟裡的內容每週更新,被稱為El Paquete Semanal(西班牙語,意為「每週包裹」,簡稱El Paquete)一個和常人無異的大媽,很可能每天早上離家,步行很遠找到一位「訊息販子」,把一個個TB級的移動硬碟拷滿電影、電視劇、雜誌。然後,她把硬碟帶回家,通過口耳相傳,賣給朋友、鄰居……

El Paquete 的價格也合理得多,如果等著看上週五更新的最新內容,你要付17 美元,當然,你也可以讓別人有償從你這裡拷。而只要多忍兩天,你就可以用2.5 美元買到上週三、四更新的全部內容。

過去的報導中,記者多是以獵奇、批判、同情的視角看待古巴的「線下網路」。而當一位軟體工程師對此產生興趣,他的做法是自己設法搞一份「每週包裹」,看看裡面有什麼。

多虧了這位在網上以John Graham-Cumming的名字示人的美國工程師,我們才得以知道,在傳說中的古巴「線下網路」裡,究竟是那些訊息在流動、交流、分享。

殺毒軟體:只比最新版McAfee 晚更新4 天

John Graham-Cumming 是3 月在古巴旅行過程中通過當地人弄到的El Paquete,他拿到的是2016年3 月21 日這週的「包裹」,裡面有文件有815.25 GB,包含14208 份文件。

Screen Shot 2016-09-01 at 4.20.29 PM

John 驚奇地發現,El Paquete 還有殺毒軟體,而且是一直更新的。他拿到的一份,裡面有Avast,、AVG,、Avira、BitDefender、McAfee、諾頓等等殺毒軟體。

其中,McAfee 的安裝文件是8107xdat.exe,這是McAfee 在2016 年3 月17 日更新的,El Paquete 只落後「現實時間」 4 天。

John 還掃描了整個磁盤,發現了3 個感染病毒的文件,幸運的是,殺毒軟體把它們都識別出來了。

雜誌:英文和西班牙文應有盡有

El Paquete 內,報紙和雜誌也是重要的部分,它們被按照國際版的英文和當地的西班牙文分成了兩部分。

英文有53 種高質量的PDF 版英語雜誌,如第511 期《經濟學人》(封面日期3 月5 日),《彭博商業周刊》 (3 月14 日),《新科學家》(3 月5 日),The Week (3 月11日)等。

Screen Shot 2016-09-01 at 4.20.58 PM

本地的西班牙文雜誌有非常非常多,它們被分門別類,有296 種,主題從汽車到電影到烹飪、健康和體育、新聞和經濟、攝影、幽默、時尚、科技和旅行。

App:像Google 應用商店一樣的存在

古巴不能直接登入Google 應用商店和蘋果App Store,當然,即使能登上,資費也是個大問題。John 發現,當地的智慧手機提供郵箱收發服務,前提是郵箱託管在運營商的服務器上。他看到不少古巴人在手機上收發郵件,但從來沒見有人用過手機瀏覽器。

所以,El Paquete 也肩負了應用商店的功能。在3 月21 日這週的包裹內,有Android 應用,也有iOS 應用,分別是59 個apk 安裝文件和19 個ipa 文件(用於在iPhone 上安裝)。

其中,iOS 應用包括Instagram、WhatsApp、植物大戰殭屍、地鐵跑酷和神廟逃亡2 的更新;Android 應用的種類更多,還包括Facebook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以及很多處理線下文檔的app。

數字娛樂:電視劇、電影、音樂,還有YouTube 「最熱影片」

這是被各式新聞報導提到最多的內容,John 得到的這份,確實有數量非常龐大的媒體文件,包括4909 張JEPG 圖片,2334 個MP3 文件,219個AVI 影片,74個MKV 影片,涵蓋音樂、電視節目(電視劇、紀錄片、肥皂劇、體育節目),電影(英語和西班牙語電影)。

裡面還有一個叫「最好的」(Best of)的文件夾,裡面都是從YouTube 這樣的站點下載的熱門影片,包括新產品的開箱影片、熱門播客以及產品評測。

為了驗證下El Paquete 里內容的時效性,John 瀏覽了下英語電影,他看到了《倫敦陷落》,2016年3 月4 日在美國上映的電影,已經出現在了3 月21 日的El Paquete 中。這部電影有內嵌的西班牙語字幕,看起來就像用手持攝像機偷偷在電影院裡錄的。

網站,對,是網站!

這是最神奇的地方,你沒有看錯,El Paquete 裡也有一個「網路」。

古巴當地朋友告訴John,這個每週更新一次的包裹對他們的日常生活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古巴人尋找服務、租房、找工作主要通過一個叫Revolico 的分類訊息網站,也就是古巴的「58同城」。

Screen Shot 2016-09-01 at 4.21.30 PM

我們已經說過,絕大部分古巴人無法負擔上網的費用。所以,在El Paquete 中一個叫Revolico + Odisea + Lay + Highvista 的文件夾裡,還有一個ISO 鏡像文件,它包含了整個Revolico 網站,你根本不用聯網,只需要找到index.html,打開就能開始瀏覽。

Screen Shot 2016-09-01 at 4.23.14 PM

如果你稍微懂一點網頁編程的知識,就知道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只不過網頁上的超鏈接都被變成了本地主機上的文件。

John 弄到的El Paquete 裡,Revolico 的鏡像網站日期是2016 年3 月18 日,只比「現實時間」晚3 天,這也說明,它是完全可用的。

另外,El Paquete 裡還能瀏覽諮詢類網站,不過方法有點不一樣。John 發現了一個叫Lo Ultimo [Red de Redes] 的文件夾,裡面是西班牙語網站melty 的所有網頁截圖。截圖被分成了不同的文件夾,有名人、電影、音樂、電視劇、科技和電子遊戲,每一個網頁都是一個長長的JPEG 圖片。

John Graham-Cumming 把El Paquete 稱為「古巴CDN(內容分發網路)」。他說,「這展示了不能直接訪問的網路的另一面,我完全被迷住了。」

我要說,我也被完全震驚了,尤其是看到古巴人民在硬碟裡瀏覽分類訊息網站的時候。

最後,介紹下作者John Graham-Cumming 工作的公司:CloudFlare。這是一家總部在舊金山的CDN 服務商。它和中國也有關係。

2014 年— 2015 年,CloudFlare 正式進入了中國,而它的業務是幫助國外網站改善在中國的訪問性能。沒有中國服務器的國外網站在中國通常訪問速度很慢,如果網站內嵌入了被和諧服務的腳本,那麼頁面加載將會緩慢無比甚至無法訪問,WordPress 曾經有一個版本默認增加了Google 字體,結果一眾中國媒體網站遭遇加載異常緩慢的情況。

這其實也挺讓人無奈的,但說實話,還是比古巴好多了是吧?

(本文經合作夥伴Pingwest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古巴的“線下互聯網”,簡直是YouTube、Kindle、豌豆莢以及58同城的合體〉,首圖來源:bud ellison – from the street, CC licesned)


Tesla旗艦店風光開張,副總裁任宇翔:台灣是重要技術、商業發展據點

$
0
0

IMG_7891

千盼萬盼的Tesla台灣旗艦店開幕了!從此以後,只要經過新光三越A11館,都可以到1樓的Tesla體驗店,感受一下Tesla電動汽車的尊爵不凡。

Tesla 全球副總裁暨亞太區總裁任宇翔表示:「目前世界上產出的99.8%的車子都是以汽油或是柴油發動,只有0.2%是電動汽車的市場。因此,這就是Tesla可以切入的市場關鍵點,Tesla不以賺錢為目的,希望為世界帶來乾淨能源、永續發展的交通新模式。因此,旗艦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教育大眾、推廣乾淨能源交通的最好傳播地。」

IMG_7884

Tesla體驗店同時也是展售、試乘Tesla車輛的場所,大眾可以透過親臨旗艦店或透過Tesla台灣官方網站申請試駕及訂購Model S,並且在這邊獲得技術、服務支援。

著眼於台灣科技產業世界級的地位,Tesla將攜手政府單位及合作夥伴,共同強化電動車生態系統的發展、並提升市場接受度。即將於台灣上市的Model S也已全面在地化與客製化以符合市場規範及用戶需求。在充電設施方面,Tesla將與合作夥伴擴展充電網絡,為車主建構更完善便利的充電方案。

Screen Shot 2016-09-01 at 5.21.51 PM

Tesla:台灣是重要發展、技術據點

台灣市場之於Tesla是一個關鍵亞太據點,任宇翔表示:「台灣特殊的地理和城市發展環境,以及政府對於相關政策和補助的支持,讓Tesla清楚看到電動車在台灣的發展性。台灣廠商不僅是Tesla供應鏈的合作夥伴,更在電動車的推廣上佔有重要地位。目前Tesla的軟體、硬體中已經有多達幾十項的零件是來自於MIT的產品。」

IMG_7889
左為Tesla香港、澳門及台灣地區區域總監范菁怡,右為Tesla全球副總裁任宇翔

Tesla香港、澳門及台灣地區區域總監范菁怡表示,關於充電問題,除了車主可以自行在家充電之外,Tesla的充電孔也與台灣現有的百餘座電動車充電站相容,另外也會與新光三越、Costco等商務夥伴合作,提供外出充電站的設置。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與準數位政委唐鳳的線上對談】開放政府的重點:意見交流能夠被記錄、延續、即時更新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1 at 7.49.55 PM

零時政府(g0v)社群創辦人之一的網路創業家唐鳳,確定入閣擔任「數位政委」一職,她致力透過數位工具為民主制度提供新面貌。身為一個準公務員,唐鳳就連與大眾溝通的方式都與過往政府單位一板一眼的溝通模式不一樣,更加「數位、即時且有互動性」。

唐鳳開了一個線上wiselike表單,開放大眾提問任何問題,她本人都會在下面一一回覆。開放約一個星期,累積的問題數量、廣度、深度都已經十分驚人。

唐鳳開放網路提問,展示了數位民主的可行方式

透過此種方式,唐鳳其實展示了一種新的對話模式,不僅回答、紀錄提問者的問題、展現自己對於數位政府、技術應用的理念,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針對相關主題持續提問、對話。在爬文過程中,不僅可看出大眾關心的議題,議題的討論脈絡發展也可不斷的拓展。

簡單來說,只要這個表單存在,我們就可以不斷地透過此表單與唐鳳長期對話。這樣的對話方式,不僅有效而且更demo出政治人物未來處理民意的可行方法之一。

為了實驗此種新興對話、溝通模式,TechOrange嘗試多次提問,從一開始針對政府的數位思維討論,到後來對數位民主概念的辯證,其實在多次與唐鳳對話的過程中,概念是越辯越明的。

未來,我們也會持續地透過此種方式與唐鳳對話,不僅要深化議題討論,同時也會就當下的熱門議題做對話。以下為目前TechOrange與唐鳳的對話整理:

政府是否有足夠的數位思維?

TechOrange問(以下簡稱問):入閣後,如果不小心手癢,想要駭政府網站怎麼辦?

唐鳳(以下簡稱唐):我自己的習慣,是把建設(創造新程序)的 hacker 翻成「黑客」,把侵入(找出既有程序漏洞)的 hacker 翻成「駭客」,兩者的基礎知識雖然重疊,但其實是不同的專業。我擅長的是前者,後者並非我的專長。

問:會找朋友來幫您(政府)做壓力測試嗎?

唐:這是行政院資通安全處的工作,我不會直接介入。

問:政府單位用IE,會不會想要出手拯救一下?

唐:微軟已經不維護舊版 IE 了,IE11 是最後一版,我想隨著 Edge 和網頁標準的普及,這只是時間問題。

問:vTaiwan上面的案子,是否有優先加速推動的項目? 為什麼?

唐:目前就是金融監管沙盒、公司英文名稱兩案,我們會照著正當程序來走,不會特意求快。

技術讓民主社會中的意見能夠「真正」交流

問:政府現在在傾聽民意上,常被詬病傾聽不足、不夠透明。您認為這個號稱「最會與民溝通」的政府該如何透過技術、工具或是體制改革,來同時傾聽千人,甚至上萬人規模的利益團體意見?您認為數位技術可能促成民主溝通的實現嗎?

唐:全球各地的公務體系,在電子化的同時,往往承續了紙本溝通的習慣,對「傳達給千萬人」較為熟悉,對「傾聽千萬人」較不熟悉,而對「千萬人同時協作」更不熟悉。

問:您是vTaiwan平台的推手,在過去一年以來,以您推動vTaiwan的經驗來看,民主公共共識的理想形成模式是什麼?您覺得數位工具技術能夠讓民主體制有什麼不同的樣態?

唐:數位科技可以提供節省精力的工具、示範新的溝通方式。但最重要的,還是「多元」和「包容」的價值信念,也就是讓參與能力和程度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意見彼此相左的朋友,都能共同設定議程、進行討論。

承上,在多元與包容精神的前提下,民主共識的形成可以有許多創新的途徑,例如 vTaiwan 等實虛整合的討論平台。平台本身不是答案,而是人們有機會透過它來找到答案。

台灣的民主制度眾議成林,各界已經高度參與。下一步是讓各方傾聽和言說的比例趨於對稱,並透過技術輔助,讓原本沒有參與習慣的朋友能夠發聲,並且體會彼此的處境。

問:您怎麼看「民主社會的危機」或「民主在退潮」這樣的觀點?

唐:隨著社會持續演變,民主精神更多元的呈現方式不斷出現,具體實例如公民投票、參與式預算等。在民主的進程中出現挑戰、進而引發創新,並不意味著民主發展遇到終點,而是轉折點。

問:全球政府都面臨數位治理轉型難題,傳統公務系統的數位/網路思維、技術理解無法與時俱進,10/1擔任政務委員後,您如何強化台灣政府部門的數位治理能力?

唐:我會先從自己辦公室的互動空間設計開始,示範數位系統的建置原則。如果事務人員朋友逐漸自願採用,或許文化就能改變。

政府各部門都需要逐漸數位化

問:您會參考英國、新加坡或是紐約地方政府的作法,在行政院中央直接設立數位經濟辦公室嗎?

唐:至於是否應該成立數位經濟辦公室,有兩個面向需要思考。

首先,數位經濟的業務是否能由現行的政府組織所承擔?如果確實無法,再來考慮新成立,否則就容易出現疊床架屋的問題。依照實際職能需求,或許也可以採取任務編組,在不增加員額的情況下,妥為因應。

其次,數位化作為社會發展趨勢,無論「數位經濟」是否獨立編組,我認為應一以貫之的融入政府各部門的作業流程與政策思考,讓各個部門都逐漸成為「數位化部門」。

英國數位治理案例是台灣可借鑑的例子

問:英國在開放政府、數位化轉型上,一直是一個大家不斷提起的例子。您認為,台灣在借鏡國際經驗上,有哪些國家的重要實例,值得我們的社會共同認識與探討,以之作為台灣自身數位治理轉型發展的參考?

唐:英國確實在數位治理上著墨甚多,特別是新進提出的金融監理沙盒制度,我認為值得考慮。對此議題,我們已經初步完成利益關係人意見徵集,將於九月初進入討論程序。

隨著討論的滾動,數位發展的需求會不斷被呈現出來,屆時,就會有更多的資訊來判斷應借鏡國際的哪些經驗,又有哪些經驗是台灣可以與全球分享的。

問:適法環境是根本且重要的數位轉型發展工作,目前為止,您針對許多提問的回答中,多次提到資安相關法規的重要性。您入閣擔任數位政委之後,在資安法規的修法、改革上,會採取哪些推動作法?另外,國防的數位資安也是一個急需關注的議題,您會不會協助這塊的修法或是觀念提倡?

唐:資訊安全屬於資通安全處的業務,具體方向將在資通安全管理法裡規範,此次立法由吳政忠老師督導,預計在新會期提出。同上,目前我的業務範圍不包括國防領域,因此無法評論。

開放政府的重點:讓對話能夠被記錄、延續、即時更新

問:政府從去年開始大力提倡政府開放資料。政府開放資料的效能,不在於資料多寡、而在釋出資料的方式是否方便民間索取應用。在開放政府的目標下,您未來在開放政府上,會怎麼推動新一階段的開放政府施政工作?

唐:如前所述,我對開放政府的進路,是採取對不特定人「示範實驗、提供工具、自願採用」的方式。

實務上,希望能具體落實滾動式檢討:也就是隨著客觀事實改變,政策需要修訂時,盡量讓所有人(包括立法委員、政務事務人員、專家學者、民間利益關係人、議題社群,以及各界公民)在進入下一次對話時,能先承接上先前的脈絡。

(圖片來源:COSCUP ,CC licensed,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ALPHAcamp專欄】給新創團隊的內容營運課:淺談文案內容,從體裁、形式到屬性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1 at 11.58.14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要寫好文案,很難、超難、難如登天的難,但是一般人完全小看文案的力量。拜託,要下筆之前,有好多事情要思考、注意的,不要亂寫、不要輕忽編輯的力量。(責任編輯:鄒昀倢)

大家好,轉眼又到了跟各位朋友分享內容營運技巧的時間了!還記得上次我們曾提到「交心」的重要性嗎?在大家開始振筆疾書之前,得要弄清楚你的內容寫給誰看,才能針對受眾與市場,設計明確的內容策略。

談到內容的體裁、形式,先不論刊載在平面或電子媒介上,如果我們單以篇幅的長短來看,那麼坊間常可見到的內容,由短到長大致可區分為:標語(Slogan)、短文案、長文案與一般性質的專欄、文章與故事等。

字字珠璣的短文案

標語或口號,是在政治、社會、商業、軍事或宗教等範疇所使用的一句容易記憶的格言或者宣傳短句,主要用以反覆表達一個概念或目標。好比一想到「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你是否就會想起那隻可愛的蠟筆奶油獅呢?

Screen Shot 2016-09-02 at 12.00.03 AM

(圖片來源:雄獅奶油獅

而短文案,則是一肩挑起文意需淺顯易懂,卻又要讓顧客一眼便可明瞭產品利益與消費訴求的雙重任務。我對掌生榖粒旗下有一款名為「王大哥的山水」的春茶特別有印象,上頭的文案是這麼寫的:是哪一天?哪件事讓王大哥回到土地上,我沒有問。我們煮著熱水,用一口簡單的白瓷壺泡茶,一座台灣的高山流水就在我手執的杯中。

「掌生穀粒」用他們的視線和腳步,發現著我們從不知曉、未曾在意或早被遺忘的細節,還原著人和土地相愛相守的細節。瞧,是不是既有幾分文青般的詩意,又點出了臺灣本土農產品牌的濃郁特色?

一般而言,撰寫商品文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好比:告知商品給顧客帶來的利益、闡述商品或服務的獨特優勢、凸顯與競爭者之間的差異、提供令人驚艷的印象以及提出行動呼籲,帶動持續消費的意願。

長、短文案除篇幅的不同外,在使用時機上也略有所區隔: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商品,比較多運用短文案,這是因為不需要過多的解說,且商品往往只有小小的利益點 。當業者想提高該品牌的偏好度時 ,便可巧妙運用短文案來刺激社會大眾。

想清楚你的內容屬性與目的

需要解說的商品(特別是剛問世的新產品)或高價位商品,通常會使用長文案,藉此建立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對新產品的需求,也容易鼓動潛在消費者直接採取行動。長文案的確要考慮的環節比較多,建議大家可以翻翻《天下》、《商業周刊》或《數位時代》等商業雜誌,上頭不時會有一些不錯的範例可茲參考。

內容形式的選擇,不只是從篇幅和體裁來論斷,更可以從屬性和目的來區分,比方諸多企業官網上頭常見的品牌故事或願景宣言、營運理念等,就和一般的商品文案有些不同。而像是在全球頗具知名度的臺灣高級瓷器公司法藍瓷,就在官網上提到他們係以「仁」為品牌哲學,以人為本,師法中國傳統「敬天愛物」的觀念, 重視天地萬物與人之間的情感與互動,強調好人好事之企業精神。

再舉個例子,國內信譽卓著的建設公司大陸工程,他們的企業使命則是經由不斷追求企業之卓越,並提供高品質與專業之服務,致力成為亞洲地區營建工程產業之領先企業。而其經營理念,則是以服務顧客為尊、以提昇專業為榮和以創造價值為念。初次接觸,也許會覺得這類的文章讀起來有些嚴肅、八股,但不可諱言地,卻也彰顯了每家企業的特色與本質。

好文案無需堆砌華麗詞藻

每每說到文案寫作,好像大家常會有所誤解,以為一定要寫得文謅謅的,或是堆砌大量的華麗詞藻,才能顯出撰寫者的厲害之處。其實,並不是文案寫得美就能直指人心,或讓人願意聽從召喚、採取行動。就好像耐人尋味的流行音樂,也有很多的風格,不必每一首都近似周董和方文山的風格。

舉個例子,大約在六、七年前,從日本飄洋過海而來的 DyDo 咖啡,曾以說故事的手法,推出一系列的廣告文案,像是「在薪水還沒減肥前,減糖吧。」、「面對主考官,拿出笑容前,先拿鐵。」和「當腦袋變白的,就把黑的,倒進肚子裡。」等等。

Screen Shot 2016-09-02 at 12.00.48 AM

(圖片來源:mydesy

這一系列的廣告,巧妙地把咖啡的特性融入文案之中,企圖傳達出一種上班族自得其樂(或者自怨自艾?)的生活哲學,也希望藉此獲得消費者的共鳴,並強化 DyDo 咖啡的品牌印象。乍看之下,DyDo 的廣告文案和全聯福利中心去年所推出的「全聯經濟美學」系列廣告,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同樣都從年輕人的角度切入,並設計出很酷的標語。

但我懷疑,這兩者的效果,可能差距甚遠。全聯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去年開始的「全聯經濟美學」系列廣告,成功地營造了一種反差,也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

反觀 DyDo 這一系列的廣告文案,雖然讀起來頗有幾分新意,也曾獲得第三十二屆時報廣告金像獎「平面類飲料項銀像獎」、「技術類(平面)文案獎銀像獎」等獎項的肯定,但我認為──如果廣告文案只能獲得評審或專業人士的青睞,而難以進入社會大眾的視野,那麼就失去了苦心撰寫內容的用意,以及傳達、溝通的效果了。

文案內容之所以需要精雕細琢,因為它不只是一般的文學創作,雖然還談不上「文以載道」,但卻也因為承載了業者的行銷動機與企圖,而必須注意使用場景與若干細節。

是以,我們要想寫出讓人怦然心動的宣傳文案內容,除了文句要淺顯易懂、容易朗朗上口外,還得注意字裡行間所隱含的脈絡、邏輯──是否能精準傳達?或是有做到前後呼應?

理想的文案,要能有效提昇目標客群的感知,故而先釐清產品的獨特銷售主張(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進而研擬出相應的內容策略,再來才是根據需求與形式來進行撰寫至於要走專業路線,或用詼諧幽默的筆觸,則需視市場定位和產品屬性而定。

新創團隊時常需要對外宣傳、曝光,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若能好好組織自家的官網,整理一些常見問答集,同時善用書寫部落格、經營粉絲專頁等方式對外宣傳,無疑是一種內容行銷的好方法。同樣的,如果大家需要著手撰寫各種商品、服務的宣傳文件,也請記得以上提到的這些原則,好的創意若無法達到內容本身的溝通或行銷目標,對新創團隊來說無疑是種資源浪費,應當小心本末倒置。

如果對於內容營運或內容行銷的主題有任何問題或看法,歡迎在下面留言交流!

(本文經合作夥伴ALPHAcamp授權轉載,作者:,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給新創團隊的內容營運課之二:淺談文案內容,從體裁、形式到屬性〉,圖片來源: DENNIS PAYONGAYONG。)

【陳鼎文】借鏡中國經驗,台灣中小型銀行該從這2點開始數位轉型

$
0
0

2016年7月29日一場在北京招開的研討會,聚集了近200位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中小銀行高層、學術界、經濟界菁英人士出席,吸引眾人聚焦並關注的主題正是中小型銀行的未來走向,在數位浪潮大舉來襲且越演越烈的2016年,中國大陸的中小型銀行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電商、網路科技公司等跨界者來勢洶洶,金融機構彼此之間的競爭也更加白熱化,缺乏規模和資金的中小型銀行若不改變,將形同坐以待斃。

受到與時俱進的創新刺激,中國大陸的中小型銀行展開改革者已不在少數,未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可能也將面臨同樣的處境,以下兩大方向提供管理階層參考,以及早規劃轉型之道。

  1. 利用在地化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

優化現有服務鞏固核心客群

在競爭者虎視眈眈的局勢下,當務之急仍是鞏固既有客群,因中小型銀行長期以來深耕區域,透過線下的銷售模式培養與顧客的良好關係,比起大型金控集團更能掌握在地企業客戶的財務情報及需求,若能發揮此優勢,先要求自己做一個區域最好的銀行,提供最好的體驗及最適合的產品給既有客群,將能提升顧客的忠誠度及黏性。

洞察未來趨勢打造產業鏈金融

數位化後,金融服務已不再被侷限於實體通路,以區域劃分市場的界線將會越來越模糊,未來的數位轉型趨勢可能轉而從產業端切入,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需求及特色打造專屬於此產業的供應鏈金融。

目前中國大陸市場已有業者洞察到此趨勢推出相關服務,如中國銀行與長江匯APP合作打造「長江水上金融服務中心」,以改變長江船民船舶生活生產模式為目標,整合中國銀行聯名卡、便利融資、水上自助銀行等個性化金融服務,同時配合快捷支付結算產品「嘀嗒支付」,全方位覆蓋線上線下的支付和結算業務,為長江船民開啟更便捷的水上生活。

中小型銀行因長期經營區域性市場,更容易掌握當地產業的需求及動向,比起大型金控集團更具有先天上的優勢,若能深入當地產業挖掘工作者們生活中的不便或是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利用銀行本身的資源,整合數位浪潮所帶來的新技術與工具,打造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供應鏈金融,應能重新形塑自己在市場上的專業定位。

  1. 敞開心胸擁抱顧客創新

優化與顧客在數位通路上的互動(質化角度)

所謂的創新並不單純指創造全新的產品或服務,改變原有的產品介面或是服務流程,優化和顧客的溝通,也是數位轉型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過去因顧客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大於供給,且沒有太多的選擇,市場長期由銀行等金融機構主導,造成銀行不太需要和顧客溝通也可以順利銷售商品。

數位時代來臨後,因資訊透明化,顧客的轉移成本下降,加上over-banking現象及跨界的競爭者出現,金融服務供給逐漸大於需求,然而,大部分銀行的數位化成果仍只是一股腦地把原產品或服務搬到線上,未發覺顧客的習性及需求已經改變,導致顧客一有更好的選擇出現即紛紛跳離。

以中國大陸市面上的新金融服務來看,可以發現串連顧客各生活場景、在前端與顧客接觸的不再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反而是電商或網路科技平台,銀行逐漸退居幕後扮演後台金流的角色,原因正是銀行不清楚如何和顧客在數位通路上進行良好的互動,只好將獲客及掌握顧客數據的機會拱手讓人,因此銀行要在數位時代下拿回主導權,就必須先改變思維,從了解顧客的行為及需求開始,優化數位產品及服務的溝通方式。

加強大數據的應用和管理(量化角度)

大數據應用也是數位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什麼中國大陸的P2P平台可以在15秒內放款,銀行做不到?電商及新興的網路科技公司利用數位技術挖掘大數據,將顧客在網購時留下的所有過往交易紀錄進行預測及分析,應用在徵信、借貸等業務上,不僅效率化放款流程、加強風控,還能夠進行精準銷售。

相形之下,銀行的大數據使用率只有34%,如同坐擁金銀財寶卻不懂得運用,中小型銀行若能把握手上握有的顧客數據資料,擴編資訊及大數據人才加強數據的使用率及應用面,對於數位轉型策略將會有如虎添翼的效果。

結語

數位浪潮對中小型銀行而言確實是威脅,然而,換一個角度想,比起實體通路龐大且線下人員眾多的大型金控集團,中小型銀行數位轉型時較沒有包袱,反而能夠迅速且靈活地跟隨市場趨勢做應變,若能利用這一波浪潮透過數位力快速轉型做創新,此危機反而可能成為提升市占的轉機。

(本文經合作夥伴陳鼎文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借鏡中國大陸市場經驗,看中小型銀行的數位轉型〉,圖片來源:Jacky.ding, CC licensed)

【Elon你討厭馬克就直說】SpaceX火箭爆炸,炸毀Facebook 2億美金衛星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2 at 9.14.33 AM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看到TechCrunch的報導後,應該要覺得很震驚的,但是我笑了。說點認真話,目前科技巨頭都在嘗試用無人機、衛星或是熱氣球提供網路訊號,技術上仍有一些限制,但是Google、Facebook、Amazon的腳步真的是越來越快了。(責任編輯:鄒昀倢)

據9月1日晚間消息,SpaceX的一枚火箭在發射前發生了爆炸,此次事故直接導致火箭內部攜帶的值2億美元的Facebook首顆互聯網通訊衛星被完全摧毀。

據悉,當地事件週四上午,SpaceX 「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Cape Canaveral Air Force Station)未發射升空前就發生了爆炸事故,由於是在地面直接爆炸,周圍民眾表示震感強烈,且持續了幾分鐘時間,但SpaceX表示當時並沒有工作人員在平台上作業,所以這次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但經SpaceX隨後證實,火箭攜帶的Facebook Amos-6衛星已完全被摧毀。據悉,Amos-6衛星重約5噸,造價高達2億美元。本來,這顆衛星將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本週六下午1點33分搭載「獵鷹9號」火箭升空,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分非洲地區提供互聯網服務。

這對於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而言絕對是個壞消息,昨天他在訪問尼日利亞時才剛剛表示,本週內將發射首顆互聯網衛星支持非洲地區的互聯網服務。

之所以要通過衛星提供互聯網服務,扎克伯格曾在自己的Facebook主頁中表示:「想要連接生活在偏遠地區的人們,靠傳統的網路連接設施會非常困難,並且效率很低。所以,我們需要去拓展新的技術。」

除了 衛星,Facebook還在探索通過Aquila 無人機來提供便捷的互聯網服務。作為一架太陽能動力的無人機,Aquila將在高度6萬英尺至9萬英尺(約合1.8萬米至2.7萬米)的平流層,在90天的時間內創造一個直徑達50公里的通信範圍,數據信號將通過地面信號塔轉換為WiFi或LTE網路供用戶使用。Facebook表示,最終將發射1萬架Aquila無人機。

(本文經合作夥伴雷鋒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Facebook躺槍,2億美元的衛星就這麼沒了〉。)

延伸閱讀

CEO馬克看得笑呵呵,提供網路的FB太陽能無人機Aquila處女航成功
太空競賽燒進美國創業圈:SpaceX 之外,亞馬遜 CEO 也開始火箭實驗
Facebook 領軍,Internet.org 打造全世界連網環境--企業高度與商業利益並不互斥

Google專屬高效工作法:如何只用5天迭代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2 at 10.29.06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Google Ventures推崇的高效工作法,希望能為你的下個工作週帶來效率滿滿的幫助!(責任編輯:鄒昀倢)

一、

2014年5月一個陰暗的上午,Google風投設計合夥人約翰·澤拉茨基走進一棟外觀單調的褐色大樓,去那裡跟Savioke公司面談。這是Google風投最近新投資的一家公司。他繞過迷宮一樣的走廊,找到一扇標著2B的普通木門,走了進去。

對那些期待著看到《星球大戰》中的全息甲板的人來說,現代科技公司可能會讓他們有些失望。大部分矽谷的公司實際上就是由一堆桌子、電腦和咖啡杯組成的。然而推開2B的門之後,眼前卻是一摞摞電路板、切割過的膠合板、剛從3D打印機裡取出來的電樞組件。約翰心想,這個地方,才是真正的初創公司該有的樣子。

然後他看到了那個機器。它是一個大約一米高的圓柱體,大小和形狀都跟廚房垃圾桶差不多。它的底座是喇叭狀的,上面是光滑的白色柱體。頂部附加了一個小電腦螢幕,就像人臉一樣。而且這個機器還能移動。它憑藉自身的動力在地板上滑動著。

「這是Relay機器人。」史蒂夫·卡金斯介紹說。這位Savioke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身穿深色T恤和牛仔褲,散發著中學科學教師般的熱情。他滿是自豪地看著那個小機器人:「它就是在這兒造出來的,用那些現成的配件。」

Screen Shot 2016-09-02 at 10.29.25 AM

史蒂夫解釋說,這個Relay機器人是為酒店遞送服務設計的。它可以自動辨認方向,獨立乘電梯,並把牙刷、毛巾等物品送到客人的房間,從而解決早晚高峰期人手不夠的問題。這時,小機器人小心地繞過辦公椅,在插座旁邊停了下來。

不過有一個問題。團隊擔心客人不喜歡遞送機器人。它會不會給他客人帶來困擾甚至驚嚇?這個機器人是技術領域的傑作,但是團隊不確定它在人群中該如何表現。

讓機器遞送毛巾或者與機器人同乘一部電梯,非常有可能讓人覺得詭異。設計總監艾德里安有一系列讓Relay看上去更親切的想法,但是在機器人準備好面世之前,整個團隊需要做大量決定。機器人應該怎麼跟客人交流?超過什麼程度的人性化會讓人受不了?對於創立僅六個月的Savioke來說,這些都是事關緊要、成敗一念之間的問題,而且在酒店試驗開始之前,他們只剩下幾週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

這是執行設計衝刺(Design Sprint)的完美時機。

二、設計衝刺:Google Ventures的五天工作流程

設計衝刺是Google風投獨特的五天式流程,可以通過原型設計和用戶測試來解決關鍵問題。它是商業戰略、發明創新、行為科學、設計等等領域的「超級精選專輯」,並且被改造成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任何團隊都可以參照實施。在Google,設計衝刺幾乎被用於任何項目,小到Gmail智能收件箱,大到Google X無人駕駛汽車。本文將記敘Savioke運用設計衝刺的真實過程。

首先,團隊成員空出了一整個星期的時間。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們取消了所有的會議,給郵箱設置了「外出不在」的自動回复,然後全身心投入思考一個問題:他們的機器人在人群中該怎樣表現?

然後,他們制定了一個最後期限。Savioke與喜達屋酒店商定在星期五進行真人測試。現在壓力來了。他們只有四天時間來設計並製作一個有效的產品原型。

Screen Shot 2016-09-02 at 10.29.48 AM

設計衝刺:用5天解決團隊的首要關鍵問題

星期一, Savioke列出了在這五天內必須解決的、真正重要的問題,然後大家決定將目標放在用戶滿意度上。如果Relay在 測試中能夠提高用戶滿意度,酒店就會訂購更多機器人。反之,他們就拿不到訂單,剛剛起步的事業也會陷入危機。

我們與團隊一起,以故事場景思維繪製了一張地圖:客人遇到機器人,機器人給客人牙刷,客人喜歡上機器人。在這個過程中,機器人與客人的第一次互動非常關鍵,這一刻可能發生在大堂、電梯、走廊等地。我們在每一個可能的時刻旁邊畫了一個燈泡。在這些關鍵場景中應該發生什麼?如果做對了,客人就會開心。如果做錯了,前台可能一整天都要應對疑惑不安的旅客。

星期二,團隊從發現問題轉到了解決問題。取代吵吵鬧鬧的頭腦風暴的,是每個成員獨立思考自己的方案,而且這不只是設計師的任務,從創始人到客服,每個團隊成員都在紙上畫著自己的方案草圖。

到了星期三早上,衝刺室的牆上已經貼滿了草圖和便簽。有些想法是新的,不過也有一些曾經被否決或沒有深入探討的舊想法。我們一共收集了23個備選方案。

在大多數組織,可能需要通過數週的會議和數不清的郵件才能選出最佳方案。但是我們只有一天的時間。我們採用了投票和結構化討論來迅速、安靜、沒有爭論地做出決定,同時保留了首席執行官堅持的個人觀點。

投票結果是,測試將會包設計師艾德里安提出的大膽想法:給機器人設置一張面孔以及嗶嗶嗶的音效。還會包括一個更加有趣同時也備受爭議的想法:當機器人高興的時候,它會跳段舞。「我還是很擔心給它太多人性化的東西,」史蒂夫說,「不過現在就是要冒險一試。畢竟,如果這次失敗了(原文的blow up一語雙關,也有爆炸的意思) ,我們還可以重新設置。」這時他看到了我們臉上的表情,補充說:「這只是個比喻。別擔心,機器人絕對不會爆炸的。」

星期四一早,我們只剩下八個小來準備星期五測試要用的機器人原型了。這個時間本來是不夠用的。我們耍了兩個小把戲,按時完成了任務。泰莎和工程師艾莉森用一台老舊的筆記本電腦和一個遊戲手柄編制並調試了機器人的活動。艾德里安則精心編排了音效。iPad螢幕成了機器人的「臉」,並被放置在機器人頂部。下午5點鐘,機器人準備好了。

星期五早上7點,我們在預定的酒店房間牆上粘了幾個攝像頭,臨時把房間改造成了調查實驗室。上午9:14,第一位客人開始了面談。

三、

這位年輕女士打量了一下房間的裝飾:淺色木地板,中性風格,嶄新的電視機。漂亮又現代,不過並沒有特別之處。這次面談到底是要談什麼呢?站在她旁邊的是邁克爾·馬戈利斯,Google風投的研究合夥人。此刻,他正在了解這位女士的旅行習慣,營造自然的氛圍,以便她在面對機器人時做出最真實的反應。

邁克爾扶了扶眼鏡,然後問了她一些關於住酒店的常規問題:把行李箱放在哪裡?什麼時候打開行李箱?如果忘帶牙刷,會怎麼辦?

「不知道。我想,我會給前台打電話吧。」

邁克爾在筆記本上做了一些記錄。「好的。」他指了指桌上的電話,「給他們打個電話吧。」她拿起電話撥通了。「沒問題,」前台回答說,「我馬上就給您送牙刷。」

丁零零,不多久桌上的電話響了。她接起電話,聽到了電子語音說:「您的牙刷到了。」

這位女士沒有多想,走到門口,轉動把手,打開房門。等候在總部的衝刺團隊成員們聚集在視頻播放螢幕前,緊盯著她的反應。

「我的天哪,」她說,「是個機器人!」

光滑的頂蓋緩緩打開,裡面是一支牙刷。在她點擊觸摸屏確認收貨時,機器人發出了一些嗶嗶聲。當她給服務體驗打了全五星時,小機器人高興地扭動,跳了支舞。

「真是太酷了,」她說,「要是他們開始用這個機器人,我以後每次都會來這兒住。」不過她說了什麼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透過螢幕看到了喜悅的微笑,以及她沒有做出的反應——在她與機器人交接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尷尬的停頓或惱怒情緒。

首次面談的全程,我們在總部都捏著一把汗。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面談,我們都在開懷大笑,甚至開始慶祝。所有的客人都是同樣的反應。當他們看到機器人時,都表現得很有興趣。他們非常順利地拿到牙刷,在觸摸屏上確認接收,並目送機器人返回。人們想打電話讓機器人再來送一次東西,只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再次看到它。他們甚至還跟機器人一起自拍。不過沒有人,沒有任何一個人,嘗試跟機器人對話。

這一天的最後,我們的白板上全都標上了綠色的對鉤。冒險加上的機器人個性特徵——眨眼睛動作、音效,哦對,還有「快樂起舞」——大獲全勝。在開展設計衝刺之前,Savioke團隊擔心他們過度誇大了機器人的能力。現在他們發現,賦予機器人迷人的個性可能是提高客人滿意度的秘密武器。

三週後,機器人在酒店開始正式服務。Relay機器人一舉成名。《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報導了這個迷人的機器人,Savioke公司在第一個月就得到了10億媒體的關注量。更為重要的是,酒店客人都喜歡它。夏天結束的時候,Savioke公司的機器人已經供不應求。

Savioke公司賭了一把,給他們的機器人增加了個性。但是只有他們用設計衝刺快速測試了這個冒險的想法之後,他們才對這場賭局滿懷信心。他們在精心策劃的五天時間內實現了這一切。

四、

好的想法來之不易。即使是最妙的想法,想要在現實中取得成功,也面對著種種不確定因素,執行工作困難重重。應該在哪個最重要的方面拼盡全力?創意落到現實生活中會是什麼樣?應該選一個最聰明的人來找出解決方案,還是應該帶著整個團隊進行頭腦風暴?你又怎麼知道找到的解決方案就是對的?需要進行多少次討論才能有十足把握?還有,等到真的實現了,會有人在乎嗎?

作為Google風投的合夥人,我們的使命就是幫助我們投資的初創公司回答這些重大問題。我們不是按小時計費的諮詢顧問。我們是投資人,只有我們投資的公司成功了,我們才成功。為了幫助他們迅速解決問題,我們優化了設計衝刺的流程,避免了無休止的爭論環節,並將幾個月的任務壓縮進了短短一周內。

設計衝刺給我們的初創公司帶來了一種超能力:他們可以在付出昂貴的代價之前,就穿越到未來,了解他們的成品以及用戶反饋。如果一個冒險的想法能夠在設計衝刺中獲得成功,那麼真正實踐的回報更會好到不可思議。然而那些痛苦的慘敗經歷也會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投資回報。因為僅用五天時間就能找到關鍵性的不足之處是非常高效的。

Screen Shot 2016-09-02 at 10.30.27 AM

在Google風投,我們已經與100多家公司合作實踐過設計衝刺,包括致力於腫瘤基因檢測技術研發的基礎醫學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智能家居行業的領軍企業Nest Lab、優質咖啡品牌藍樽咖啡(Blue Bottle Coffee)。設計衝刺被用來評估了新商機的可行性,製作了新手機應用的第一版,優化了擁有幾百萬用戶的產品,確定了營銷策略,甚至被中學生用於解決數學難題。

(本文經合作夥伴36Kr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讀書】谷歌風投:如何只用5天迭代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職場戰文】我不是不想留在台灣上班,但是在台灣,基層主管要庸才不要人才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5 at 11.31.34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很戰,直指台灣企業的根本問題是「不需要人才,只需要聽話的手腳」。看完這篇,我其實不是很同意,畢竟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說法不是很公允。但這篇文章其實也顯現出,在疾呼需要人才的台灣職場中,仍然有企業沒跟上新世代思維。如果面試到的都是這種公司,其實也是好事,代表你根本就不適合那邊,進去了也不會開心,不是嗎?(責任編輯:鄒昀倢)

學校教要創新、要與眾不同才是成功者的性格,但這樣的人,在台灣職場卻往往不受歡迎,因為個人觀察,台灣企業多半不需要努力創新的員工,要的是乖巧聽話沒有威脅,也就是網路上俗稱的「奴性」。

不少台灣企業基層主管的價值觀很扭曲,庸才來應徵拼命用,甚至蠢才也肯用,但「會威脅到自己的」人才來應徵卻不敢用。

舉個例子:在面試過程中一定有個橋段是自我介紹,自己和周遭許多例子都顯示,台灣企業刷掉應徵者的順序跟歐美不一樣,從容不迫完全不緊張、穿著光鮮亮麗有自信的先刷掉,再來是刷掉口齒不清的,最後錄取看起來講話支支吾吾堪用的,備取順序會找口齒不清的來訓練,已經具備創意有自信的卻完全不會考慮。

匪夷所思對不對?這跟歐美企業用人標準完全相反。

就以我自身經驗作為例子,記得幾年前剛考到多張金融證照與一些課程進修證明、滿懷熱忱期待重返金融業,投了很多家金融業履歷,應徵的是一般人不想做的業務職缺,又在履歷上寫著希望待遇 30K 到 209K(那是因為人力銀行最高只能選 209K 的關係,不然本來還想選無限多),也的確得到了很多業務職缺面試機會。

基本上來說,一個很想要讓自己有錢的求職者絕對是老闆找業務人才的首選對象,但大家錯了,台灣企業基層主管有自己的選法,絕對跟老闆要的人不一樣。

就這樣開始我的面試人生,為了表示對公司的重視,我一向穿正式服裝去參加,訂作西裝、手戴高質感三眼金屬手錶強調守時、發亮的新皮鞋、襯衫還特別燙過,以為十拿九穩的前往每一家公司,當然結果都不是我以為的那樣。

每家面試的第一關都相同,不管有沒有自帶履歷都會叫你當場寫,這難不倒任何誠實的人,第二關則會來個小測驗,有的公司會用紙本、有的會叫你用電腦。

這要做什麼用?別相信真的有分數評分這種事,那只是「最後很好用」的工具。

接下來面試重頭戲登場,我去過一對一面試也去過團體面試,先說團體好了,對我來說團體比較有意義,畢竟這樣才知道是哪些人來競爭,自我介紹對於受過多年戲劇、電影藝術訓練的人再簡單不過,我完全沒有怯場的問題。

看到那些外表邋遢舊西裝、很皺的襯衫、坐在那裡一直滑手機、穿牛仔褲就來面試、連一張金融證照都沒有、還說進來公司反正公司會培訓考照、以及自我介紹不流暢支支吾吾的求職者,我想我應該可以去下一關談細節了。

誰會想到這時候測驗的功能登場了,基層主管可以用這個當台階說測驗沒過,想當然那是藉口,誰去面試真的看過公司的測驗怎麼評分,還不是對方說了算,那些人很不合理的進了下一關。

沒測驗的公司直接一對一就簡單多了,基層主管沒了梯子可用,直接看著履歷找缺點,尤其是看到履歷證照、進修證明欄寫滿,裡面有一張證基會發的「初任董事監察人研習證明」後就更變本加厲地找藉口打發等通知,我很確定我沒錄取,不是因為能力不好,因為每家基層主管最後都送我到電梯口都說:「你為什麼不去別家?」

多年後我參加其中一家公司的股東會,提到這件事,幾個小時後接到電話,老闆指派那個高階主管打來問我:「怎麼可能不用你,可以告訴我他是誰嗎?」如果我真的能力不足,他大可不必打這通電話,畢竟股東會都結束了,何必特地打來說客套話?

基層主管打發優秀人才走的藉口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問其中一家未錄取原因(當時相信所謂的人力資源專家在節目上或書上說的,打電話回去問知道自己缺點有利未來求職錄取機會。)

我因為怕打擾先發 mail 問,上面寫如果沒有回覆,會依照名片上的電話號碼打手機問最後面試的主管,該主管馬上回覆否認是他的決定,說有個「人評會」決定人選。

「人評會」?該公司從頭到尾都是一對一面試,又不是多個主管面試一個求職者,該組織不就只能用參與面試的主管意見來決定嗎?急著否認也掩飾不了最後做決定的事實,人才鐵定是聰明人,不會推敲不出來,建議想求職者的人不用打電話回去問了,沒人會跟你說真話。

台灣如果有賈伯斯、比爾蓋茲、馬克·祖克伯這樣的人才,若沒創投資助他開新創公司,應該早就被逼去職訓局領失業補助、借貸擺攤賣雞排不然活不下去,因為大公司在基層主管那關就會被打發掉了,因為他們沒有奴性生在台灣會很慘。

在企管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組織弱化症」,指的是主管不敢用比自己有想法的人才導致企業無法創新、產業無法升級,台灣企業就處在這樣的危險邊緣卻不自知。

這樣的惡性循環搞得人才出走,不然就是要裝笨才找得到工作,學歷變得沒有用。博士畢業要假裝碩士、碩士要假裝大學畢業才找得到工作,這是什麼扭曲的價值觀?

不禁感嘆,在台灣職場光鮮亮麗有創意、自信是原罪,奴性才是無敵星星。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我不是不想上班,而是在台灣,基層主管要庸才不要人才〉。)

延伸閱讀

【全世界人才美國都要】歐巴馬德政:開放外籍創業家簽證,一次最長五年!
【半導體工程師老將談產業】陸半導體商落後台積電兩個世代,但台灣人才供給不足
【在舊金山工作但意外住進貧民區】能與無數人才共事,但回家路上可能會有人拿槍指著你頭
【雙寶娘@上海】致小英總統:我們能否先放下政治成見,學學上海如何留才?
科技人才為何紛紛留美當台勞?──「我沒有一天不想家,只是我真的回不去了…」


【50億台幣的樂陞股市騙局】從最小咖股東變身董事長,許金龍如何帶領公司度過危機?

$
0
0
樂陞董座許金龍財經記者出身,這次變成老闆身分踏入遊戲界,沒想到卻換來一身腥。(畫面合成)
樂陞董座許金龍財經記者出身,這次變成老闆身分踏入遊戲界,沒想到卻換來一身腥。(畫面合成)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日商百尺竿頭收購樂陞一案,造成許多台灣小股東的慘重損失。台灣似乎面對這種惡意收購案沒有太多準備,身為樂陞領導人,董事長許金龍要如何帶公司度過這次危機?而國內相關主管機關金管會、投審會,又該擔起什麼樣的責任?(責任編輯:鄒昀倢)

樂陞是國內少數的遊戲開發製作商,一度登上遊戲股股王,董事長許金龍原本擔任聯合報記者,2000年在朋友邀請下,出資500萬元參與樂陞科技的創立,卻從此陰錯陽差跨入遊戲業。

當年認股時,許金龍是最小的股東,也是最晚匯款的股東,結果沒想到,樂陞幾年後經營不善,虧損累累,他又不斷投錢進去,同學卻撒手不管,於是他為了不要血本無歸,從「金主」變「苦主」,又變成「業主」,辭去記者工作,接下董事長來救火。

許專職董事長後,開發過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及「史瑞克」等同名遊戲,都創台灣遊戲業之先,並多次取得經濟部的補助及認可;而樂陞在2011年5月申請上櫃,僅短短兩個月就通過。

不過,近年來樂陞結盟動作不斷,去年及今年共砸下約2.7億元,先後收購蛋糕店「一之鄉」及「怡客咖啡」,跨足餐飲業;但此舉在投資人眼中褒貶不一,美其名是要打造輕食王國版圖,但有不少人認為他荒廢本業,疑似為了衝高現金流量,外界也質疑樂陞的財務狀況。

此外,許金龍不僅經營策略大膽,政治人脈更不容小覷。攤開樂陞董事名單,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台北市前副市長李永萍,及媒體人陳文茜都名列獨立董事。

夾雜自己多年記者和財經背景,許金龍踏入創業夢想市集,當時更請來朱立倫共襄盛舉,如今卻成噩夢。(創夢市集提供)
夾雜自己多年記者和財經背景,許金龍踏入創業夢想市集,當時更請來朱立倫共襄盛舉,如今卻成噩夢。(創夢市集提供)

然而這次百尺竿頭收購樂陞案破局,市場一度將矛頭指向3位來頭不小的獨董,認為未善盡監督之責。直到今天(2日)3位董事終於發出聲明,強調對公開收購並沒有駁回權,先前也僅做出「中立建議」,不鼓勵也不反對。

3位獨董還指出,日商百尺竿頭未付成本,莫名進入,又離奇離開市場,「至今其動機至今成謎」;期待檢調清查市場是否有不當違法操作,同時樂陞是無預警被購併對象,百尺竿頭能否夠格收購,依法由投審會裁定,也期盼立法及行政機關,儘速補足完備法律。

這次收購案,對樂陞傷害不小,不過,其實先前市場早已曾傳出,樂陞遭禿鷹和空頭鎖定,許金龍當時篤定地說:「不惜賣屋也要力抗到底」。現在要如何化解眼前危機,外界高度關注。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樂陞許金龍記者出身 政商人脈罩〉。)

延伸閱讀

【有點扯】49億的超級芭樂票!日商收購樂陞破局,股民無辜被坑殺
【群聯假帳風波】董事長潘健成被限制出境,但風向一面倒為他打氣
台積電張忠謀說的物聯網,其實是場誤會大了的「誤聯網」?

【不是只有會讀書才叫人才】不看年齡、不看學歷,Nasa火星計劃採納這名高中生建議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5 at 2.09.12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人才的定義在變化,以前一定要學歷高、經驗豐富的才會被稱作人才,但是隨著產業變動,現在許多對於人才、創意的定義都慢慢改變。當Nasa開始採用一個高中生提出的火星登陸計劃、鼓勵六歲小女孩持續發想,有一天就能改變宇宙科學時,台灣對於人才的定義還是「唯有讀書高」嗎?(責任編輯:鄒昀倢)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下一台火星探測車預定2020年發射,但已著手挑選登陸地點,而其中1項最具領導性的建議,竟來自1名高中還沒畢業的青少年。

北卡羅來納州羅里(Raleigh)的龍戈(Alex Longo)從有記憶以來,一直都是太空探索迷。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網站今天報導,他表示:「我第一次太空探索體驗是在2005年。」「我當時才5歲,爸媽讓我去看太空梭發射。」

看太空梭發射只是開端,龍戈已決定他不只有朝一日將上太空,還有志成為第一位漫步火星的人。

他開始上官網追蹤NASA任務,並於2014年看到下一趟火星探測車任務的相關公告後,決定寫些東西。

龍戈先前寫信給NASA過,「他們每次會寄給我很酷的太空梭任務海報和收藏卡」,於是他想,「我將對此發表小小看法,或許他們會寄給我很酷的東西。」

他當時覺得,或許應該把他的計畫告訴媽媽。他的母親回憶說:「他說,『媽,我可以把這寄給NASA嗎?』而我坐下來看了之後,發現這是好幾頁的科學文件,我說『親愛的,這真的太酷了』。」

龍戈提議再次登陸NASA火星探測器精神號(Spirit)2004年降落的地點古塞夫坑(Gusev Crater),他認為,這個地點發現過火星可能一度有生命存在的跡象,耐人尋味,值得列入考慮。

NASA似乎也同意這點,他們去年寄了電子郵件給他,邀請他出席首場登陸地點規劃會議。

NASA當時推文說:「對我們研討會談論火星可能的登陸地點有任何問題嗎?美東晚上7時現場問NASA。」然後附上的合照出現龍戈。

推特用戶@_red_11回說:「我們同學龍戈代表樞機主教吉本斯(Cardinal Gibbons)高校,非常引以為榮!」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國火星探測計畫 採納這名高中生建議〉。)

延伸閱讀

研究宇宙黑洞、Nasa 搶著要的世紀人才,22 歲小女生被譽為下一位愛因斯坦
「我要用垃圾桶打造太空船」小女孩天真一席話,NASA 出面這樣回應!
【職場戰文】我不是不想留在台灣上班,但是在台灣,基層主管要庸才不要人才
【全世界人才美國都要】歐巴馬德政:開放外籍創業家簽證,一次最長五年!
台灣消失在國際投資人雷達上,原因:人才不足、政策四年就一次大風吹

共享經濟是套謊言?彭博商業週刊:Uber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賺錢方法論」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5 at 4.36.30 PM

【為什麼我們想要挑選這篇文章】共享經濟模式自從Uber出現之後,如風如火的風行全球,但這種新興經濟模式卻出現了許多勞動、社會、法規問題,甚至Uber自己本身都尚未從中獲利。那麼這樣的理念到底是口水,還是仍有缺失需要改進?(責任編輯:鄒昀倢)

彭博社分析師Justin Fox一直與美國多個著名商學院的專家,對Uber的商業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很多教授認為,虧損額不斷擴大的Uber仍然沒有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或者說根本就找不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賺錢方法論」。然而,你究竟是要相信學術界的模式化思維,還是想支持如Uber這樣的探索未知派,就只能取決於你對共享經濟的個人理解了。

上個月,彭博社記者Eric Newcomer的一篇報導讓全世界都知道了Uber仍在承受難以估量的損失——2016上半年至少 虧損12.7億。而實際上,Uber虧損的金額或許比我們從首席財務官Gautam Gupta嘴中透露出的要多得多。文章發表後,Newcomer在自己的一封每週新聞郵件中這樣表示:

我們都知道Uber在2016年上半年至少損失了12億美元,但實際損失絕對不止這些。在我之前的報導中, Uber在第一季虧損大約5.2億美元。

但在第二季,其損失遠超7.5億美元。我認為是一些報告故意把超過的那部分損失給忽略掉了。你現在看到的數字可能只是最低值。Uber的季度損失如此之高,我甚至沒法通過我的消息源得到一個確切的數字。

Uber的虧損,可能比分析師預測的還要多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了解該公司的損失情況:投資。Uber的早期投資者之一Eric Paley(風投機構Founder Collective)在隨後發表的推文中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Uber迄今為止已獲得150億美元的風投。然而不少媒體對另外一個消息感到震驚——Uber竟然投資了數十億美元。這是怎麼回事?這筆錢投到哪兒了?Uber孵化的「小貓」嗎?

這個問題問得好。如果不是餵養「寵物貓」,那Uber能用那幾十億美元幹什麼呢?Justin Fox表示,其實Newcomer已在其文章中給出了一個簡單的答案:「司機補貼是公司損失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把這個答案看作是一項真正的投資,那麼這些補貼必定能夠為Uber帶來某種形式的競爭優勢。但Uber究竟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競爭優勢呢?

最近,一些喜歡研究競爭優勢的商學院教授們也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今年夏天,Fox寫了幾篇關於Uber競爭地位的專欄文章。一些經濟學教授還一直與Fox保持著聯繫。下面是Fox向我們展示的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管理與組織原理教授Melissa Schilling的部分信件內容:

紐約大學教授:Uber找不到可變現商業模式

科技公司們前期「主動迎合」虧損以實現後期盈利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但這兩個原因都不適用於Uber:

從固定成本中拿出來的前期投資會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得到回收。科技公司往往需要在研發和生產設施上投入大量資金,而這些成本只能靠巨大的銷售額來回收(比如很多生物技術企業或特斯拉的情況),這就是典型的規模經濟理論。

但這種理論卻不能解釋Uber的商業模式— — Uber的固定成本較低;其大多數損失是由司機補貼造成的,這些補貼都是可變成本,而司機不會因為Uber規模擴大而變得更便宜(這是不是也可以說明司機這個變量以後應該完全去除?)。

通過補貼已有的用戶基數來贏得市場。網路外部性行業中的公司(如視頻遊戲、操作系統、社交媒體)首先會構建強大的用戶基礎(廉價的設備、免費的社交媒體平台)來「鎖定收益」成為行業主導,然後再利用與客戶群掛鉤的其他收入來源(遊戲,廣告)謀利。

Uber似乎非常認同這個模型,但這裡存在兩個問題。第一,Uber很難固定自己的收益,因為司機和客戶的轉換成本較低,很多司機已經在為多家公司工作。第二,替代收入來源又在哪裡呢?如果Uber繼續補貼客戶群,那它就必須通過與客戶相關的其它渠道賺錢,而現在的一切都還不夠明朗。

對此,Uber的短期策略是繼續為司機提供獎勵機制,以阻止他們為Lyft 或Gett等競爭對手服務。但這樣的做法代價高昂且收效甚微。而Fox也認為Uber目前大概也不會將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很快投入到其他服務中(至少在這些無人車真正具備「意識」前肯定不會),原因有兩個:

  1. 儘管本月底在匹茲堡進行了試駕,但無人車的正式運營還遙遙無期。
  2. 別急,為此Uber還會耗費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Uber理想模式:前期虧損、後期猛賺,但目前看來辦不到

此外,Uber的盈利計劃可能也採取了一種保守的過時打法。以下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的經濟學家Sanford Jacoby給Fox回覆的信件內容:

人們通常認為,Uber的成功之處在於網路效應在客戶數量及司機數量之間創建了一種交互作用。經濟學家們喜歡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Uber具有一項效率特性︰ 供需匹配。高效率往往意味著更低的乘車費用。還有一部分原因是Uber汽車與普通出租車相比有著更高的座位利用率,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車費。

此外,Uber這裡還有一個「準替代性策略」, 即Uber通過削減車費來吸引大量的出租車用戶(雖然有些過火,但動態定價策略的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Uber可以利用其現金儲備在世界範圍內推廣這一策略。一旦破壞現有競爭秩序,客戶的選擇餘地就會越來越小,這將使得Uber變得更受歡迎。最終,通過前期損失創建一個準壟斷格局後,公司就可以提高票價。(這個原理大家應該都懂)

很多人認為,以上這種方式至少可以幫助Uber找到一種可實現持續性盈利的清晰途徑,並且與公司最近因無法獲得主導地位而決定退出中國的意圖相吻合。但Jacoby指出,由於這樣的策略也會引發很多問題,美國聯邦反壟斷規定與國家公平貿易法規理論上都不允許這種「損失先導」策略的推行。總之,這絕不是一個讓每個人都感覺良好的策略。

不管怎樣,到目前為止,Uber及其競爭對手們極大地拓展了拼車市場,這對他們自己來說應該是最好的消息。2014年,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金融學教授Aswath Damodaron與風險資本家,同時也是Uber董事會成員的Bill Gurley就「Uber能否輕易取代現有出租車及汽車服務,並獲得大量新客戶」

(Gurley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當你切實改進一件產品時,為其創建新的特點、功能、體驗、價位,甚至促成新的使用案例都可以幫助你有效拓展市場份額。「)這一話題展開了激烈的網上辯論。但在上個月初發表的一篇博文中,Damodaron基本上已承認輸掉了這場辯論:

乘車分享模式比我們想像中發展得更快,其普及率與使用率也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其市場份額的增長步伐也在慢慢加快。

由此可見,Uber支持者的觀點也許是對的,而持懷疑態度的商學院教授也可能是錯的。所以,大家在閱讀商學院專家與記者的評論時或許應該保持獨立的思考態度。

儘管目前我們還不清楚,這樣的增長有多少是真正基於智慧手機叫車模式的技術和網路優勢,有多少是因為Uber及其競爭對手對外發放的各項補貼(以及比普通出租車更加寬鬆的管制優勢)。正如Damodaron 指出的那樣,Uber的商業模型尚不明確,甚至根本沒有。在一切變得明朗之前,學術界及經濟學家們只會提出更多的猜疑,而我們也只能參考這些意見作出自己的判斷。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Uber的商業模式根本就是一套謊言?經濟學家們給出了這樣的結論〉。)

延伸閱讀

10 年後共享經濟佔全球產業過半!學者:未違反公序良俗,國家為什麼要阻礙行業創新?
Uber 中國退敗啟示錄:外企強攻軟進都無用,孤懸世界之外的中國互聯網確定成
共享經濟口號都是假的,Uber 砸錢的補貼經濟才是真的
共享經濟集大成「Verlocal」,不賣產品只賣你的想法、你的經驗!

Google台日跨洋光纜正式啟用,一天速傳1380億張照片沒問題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6 at 11.42.28 AM

【為什麼我們要關心這則訊息】Google海底光纖電纜FASTER啟用,大大提升台灣傳送數據到亞洲的傳輸速度,當有了這麼高速的網路,是否更能帶動台灣的相關產業發展呢?(責任編輯:鄒昀倢)

繼於今年6月公告串連美日兩地、全球最高速的海底光纖電纜FASTER啟動營運,Google今(6)日宣布FASTER海纜台灣延伸段,於即日起於投入運作,串連台灣、日本、美國三地,嘉惠更多亞洲地區的Google用戶。該延伸段可在台日兩地間提供高達每秒26Tb的傳輸速度。由於Google亞洲最大的資料中心位於台灣,FASTER海纜除了讓台、日兩地的使用者受惠,更可大幅提升經台灣傳送至亞洲各地的數據傳輸速度

FASTER海纜台灣延伸段的啟用,預計能強化Google搜尋、YouTube、Google地圖、Gmail等產品的使用經驗。除了個人用戶,Google的雲端企業用戶和廣告客戶也將因頻寬和傳輸速度的提升,獲得更佳的運算效率與用戶體驗。該延伸段興建於海嘯影響區域以外的策略性位置,以確保光纖海纜不受自然災害影響,隨時保持資料傳送穩定、不中斷。

Google網絡規劃與併購工程技術總監Brian Quigley表示:「海底光纖電纜是國際通訊與網路傳輸不可或缺的要件。為了因應當下及未來的使用者需求,Google因此決定投入跨國性的海纜建置。我們非常感謝台灣政府與相關合作夥伴的支持與協助,讓FASTER海纜台灣延伸段能順利完成建置、開通,讓亞洲地區的使用者都能享受到更快速、安全且更豐富的網路體驗。」

隨著亞洲網路用戶的高速成長,Google 積極於該區域投入網路基礎建設,以滿足廣大的個人及企業用戶對連網速度與網路品質的需求。Google在亞洲先是設立了位於台灣與新加坡的兩座資料中心,如今更進一步透過FASTER海底光纖電纜串聯美洲與亞洲各地之間的數據傳輸。

FASTER海纜台灣延伸段的啟用更可望讓台灣成為主要國際電信中繼站,增加自海纜站銜接上岸的電路容量。該延伸段的總投資金額為五千萬美元。除了台灣與日本、美國之間的串連,未來亞洲地區也將有其他Google海底光纖電纜陸續投入營運。

此外,FASTER高速海底電纜的登陸也可提升Google資料中心的運作效率。隨著頻寬擴大、上下載速度的提升,資料中心能夠處理的數據資料效能也相對提高。目前Google位於台灣彰濱工業區的資料中心仍在持續進行擴建計畫,FASTER海纜台灣延伸段的開通,讓Google的服務與平台能以穩健的基礎建設作為後盾,更全面性滿足使用者的連網需求、加速企業用戶資料分析以及應用程式開發的需求。

FASTER海纜台灣延伸段的海底線路由Google投入建置、台灣新世紀資通和日本KDDI參與部分投資。橫跨太平洋、串接起美國與日本的FASTER海纜是由Google、中國移動國際、中國電信國際、日本KDDI、新加坡電信Singtel和馬來西亞Global Transit等六家企業所組成的FASTER企業聯盟 (Consortium) 所共同建設,並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啟用。

延伸閱讀

超高網速每秒20000G 是什麼概念?Google跨洋光纜連結美、日、台三地
地表獨特的中國網路現象,紐約時報眼中的微信:簡直就萬能瑞士刀
【為什麼沒有WiFi】家裡擺台分享器就保證有網路?收不到訊號你活該

【我們缺的職場競爭力】台灣矽谷職場大不同:在這「認真工作」無法討老闆歡心

$
0
0

Screen Shot 2016-09-06 at 1.11.21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人在國際職場上有些優勢,例如做事很踏實、負責,那我們的劣勢,或是應該說,可以持續補充的能力是什麼呢?會議溝通、表達意見,這些就是我們缺少的那塊。(責任編輯:鄒昀倢)

年過三十,念了個商學院,職位換了幾等後,我突然發現自己在職場,需要放重心的能力也開始有了變化。

二十幾歲,小毛頭剛出社會時,工作一切以能不能好好執行為重點。老闆叫我做什麼,我盡全力完成。這種概念,就有點像是念書時在考試一樣。課本翻開,學 PPT 怎麼做、報告怎麼講、行銷的基本規則、產品產業的基本常識等,把這些理論學以致用一番,考試一百分,職場也先保住了位子。基本功練完後,接著貫穿進階功,學如何跟同學(同事或其他夥伴)合作,及如何討老師(闆)們歡心等。

個人觀察,華人普遍基本功都很強勁。只要課本有寫的,我們都會夙夜匪懈地熬出成績。大學有跑社團或打工的,只要社會歷練多磨磨,如何跟平行夥伴們合作也終究能摸出個頭緒。然而討老闆歡心這塊,我在美國卻碰了好幾次釘子才慢慢學會頭緒反覆摸了幾次這些釘子後,我把這一切歸咎於兩國老闆心頭喜好不同,所以「討老闆歡心」的方式也必須做出調整:

從「長幼有序」到「敢於表達」

比方說,華人世界大家長幼有序。學生乖乖坐著聽老師講話,從小學聽到大學。老師高談闊論之餘,很少有人會停下來,問學生們的想法是什麼。我大學也念商,每堂課老師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學生們坐在底下睡得東倒西歪。有些老師會要同學發言,但真正要同學表達想法、而非只是問個技術性的正解(例,波特五力是哪五力等)的老師還是算少數。

上班後,老闆們的報告是天。大家先聽完老闆的報告後,再如法炮製地把老闆講的話微調成自己的話。老闆聽到屬下又能覆誦其指令,又沒什麼異議,龍心大悅,大家天下太平。

反觀美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靠勇於表達出眾的想法,來討老師的歡心老師對學生複誦其知識沒有興趣,對於學生有沒有批判式思考(critical thinking)──能不能舉一反三,對新知有沒有自己的想法,知不知道為什麼等比較有興趣。

我和這頭很多美國人聊到孩子,最感奇妙的,莫過於大部份的人都想要自己孩子勇於表現,有自己的想法。有個老美爸爸娶了個台灣媽媽,講到自己快要出世的孩子,跟我說他最害怕的,竟然是怕小孩以後太乖。而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要孩子有主見。

我以前的猶太老闆,有天上班樂不可支地跟我聊到她的三歲寶貝女兒:

「我女兒 S 昨天去學校又被老師念了!老師在那講話,她也在底下雞哩瓜拉地講自己的意見。老師要她不要講話,她還是繼續講,還說老師講錯了!哈哈!老師都快要被她打敗了。」

我:「那你這樣打算怎麼辦呢?」

她:「沒怎麼辦!這樣很棒啊!我女兒小時候就這麼敢講,我覺得很欣慰。」

這些震撼教育,讓我在職場也必須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表現方式。我發現老闆們不僅尊重我的想法,還期望我 always 要有想法。對任何事情,我不能只是順著上意講,我得有主見,還要懂得在每日超過半天的不同會議中,把思想宣揚給大家。

我的思想如果大家買單,我得到的尊重比真正執行案子的能力更多;我如果坐著不發一語,久了大家也不把我當一回事,老闆也覺得我只能做個執行指令的角色。

矽谷外商職場,四大升遷撇步

表達有內容的想法是第一步,講得漂亮能讓大家買單是第二步,第三步就是如何回答問題,最後就是要靠關係了。

這是一個印度老闆有天給我的建言。他認為,中階主管有幾項重要的溝通能力。其一,就是要能對任何事情都有想法競爭對手的財報出來了,掃過內容馬上能記得幾個重點、有幾個自己的想法;要吃午飯時走進電梯,碰到公司的高層主管,馬上就能跟他對談。

其二,就是話要講得有藝術。有想法還要講得有 style。但畢竟有魅力者終究少數,沒有魅力的,講話就要帶點實際的案例或數字,來增加可信度。

其三,有想法後,要把正反面的想法、其他人會有的問題、老闆會有的問題都思索一遍。美國人對反面思考的能力很注重──面試時,老闆不只問員工成功的案子,還要追加「雖然案子成功了,如果重新來過,請問你哪裡會想再繼續加強?」等問題。

開會時,老闆不僅期望員工可以看出別人報告的漏洞,還要其在被問問題時,能不能站穩陣腳地回應。如果問題對應得不好,很容易聽起來沒有信用,讓大家覺得自己只是隨便講講的。

其四,就是如何靠關係或事先知會,讓自己在公司有靠山、會議中有樁腳,溝通比較順暢。這個小撇步,其實在華人世界倒是挺普遍的。

印度老闆:「我開會時隨時都在想事情。不管誰發言,我都先在心中思辨,再找機會表現,或不表現哈哈(有時候不表態也是必要的)。我也藉著會議中大家的表現,來評論大家的程度。畢竟我一天開七八個小時的會,這是我能對大家能了解最多的地方了。」

在矽谷的都知道,印度人在組織中升級的速度之勇猛,很多公司的執行長或執行團隊,都一個個變成印度人。大家多半都只是覺得他們很會講、或是成本相對低,但聽到這位印度老闆有系統地在分享溝通技巧時,真是讓我受益良多。

我也常忍不住想,如果我們的教育,能願意多激發學生發表想法的潛能,或甚至有想法,也許矽谷這頭的主管們就有機會都變成華人了。我們畢竟肯學基本功,也懂得關係;差的,就是那麼點能在群體發光的能力。這雖然跟我們的歷史跟教育都很有關係,但如果我們真的想在國際上揚眉吐氣,大家還是要能正視這些弱點,把當年上學沒學到的能力,透過別的管道進補一番。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灣矽谷大不同:拚戰外商職場,四大「討老闆歡心」的升遷撇步〉。)

《關聯閱讀》

我們不在家,我們在回家的路上──四個在柏林新創公司的台灣年輕人故事
【在舊金山工作但意外住進貧民區】能與無數人才共事,但回家路上可能會有人拿槍指著你頭
被討厭的勇氣──表達己見,寵辱不驚,是一生的課題
國情不同,美德不同──謙虛忍讓委婉,在美國職場完全行不通

Viewing all 8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