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8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月營收多3千萬秘訣:用物聯網當行銷工具,在對的時間給客人對的折扣商品

$
0
0

b3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物聯網的應用商機開始湧現,除了軟硬整合之外,物聯網技術要如何帶動加值服務,才是台灣要長久發展物聯網產業所應該思考的事情。台灣新創團隊行動貝果,從物聯網資料分析技術起家,針對 2B發展出商業模式,如今成為日本市佔率最高的物聯網分析平台,他的商業故事值得分享。(責任編輯:鄒昀倢)

撰文/今周刊 林宏達

他們用人工智慧分析物聯網資料,打造機器人顧問提出行銷建議,讓無人商店業績增加一成五,連日本軟體銀行都買單。

他,三十一歲,今年被日本軟體銀行(以下簡稱軟銀)看上,成為軟銀創新合作計畫(Softbank innovation program)投資的第一家台灣物聯網公司。

他是行動貝果執行長鍾哲民。業界傳出,今年中,兩家日本大型家電和資訊公司,與行動貝果簽定合約,明年起開始採用行動貝果的服務。科技巨擘孫正義轄下的軟銀代表也找上他,提出一紙合約,未來軟銀將在日本和行動貝果合作,開發物聯網市場,交換條件是,軟銀投資行動貝果,分享行動貝果的獲利。

精準預測細到哪一天、什麼商品該做促銷

鍾哲民並未否認傳聞,他只說「現在,我們是日本市占率最高的物聯網分析預測平台。」

行動貝果是一家只有二十二名員工的公司,鍾哲民估計,今年行動貝果營收約為新台幣三千萬元,較去年成長十倍,「明年會成長三到五倍!」他笑著說。

這家小公司被看上的關鍵,是因為他所推出的物聯網資料分析平台,能夠分析每一台機器裡蒐集到的資料,從中找出影響消費或使用行為的模式,預測未來該做什麼行銷活動。

一般系統著重分析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但他們的系統卻是著重預測未來,「我們預測的準確率約為八成。」鍾哲民說。他以零售業為例,他們能從過去物聯網蒐集到的資料,精確建議一家店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行銷活動,「我們能告訴你,明天,什麼時候,你的店裡哪些商品應該打折,打幾折。」鍾哲民說。

例如,一家大型連鎖無人商店通路,把他們過去的交易資料交給鍾哲民分析,希望找出提升通路業績的Know-how。

行動貝果把物聯網取得的數字,結合天氣、溫度等各種原本看似無關的大數據交叉分析,找出對業績影響最大的變因,結果發現,預測每一家店營收最有效的關鍵,竟是每家店面附近的房地產價格;另一個關鍵,是每天的溼度狀況。原來,客戶晴天時會主動上門,如果下雨,會降低客戶出門意願,他們因此建議公司雨天提供折扣。

這家公司自從使用物聯網資料分析之後,每個月的營收增加一百多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一百萬元),每個據點的營收增加三%至一五%。

行動貝果的業務,正是目前各大廠競逐的市場。譬如,IBM從資料分析工具、顧問團隊到人工智慧的專家系統都做,「也有一些小公司做這一塊市場,深度和專精的領域都不一樣。」台灣IBM雲端運算事業部副總經理許仲言說。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Gartner)的報告,到二○二○年時,物聯網資料分析與服務的商機,將達到二六二○億美元。 (閱讀全文…https://goo.gl/ebcpo8)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030期)。

 1030cover300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55歲阿伯搞募資 變身台版《高年級實習生》

機器人走進生活 賣萌導覽顧店 樣樣行 

美國白宮科技顧問告訴你:迎向未來世界的10大必備能力 

(本文經合作夥伴今周刊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靠物聯網預測未來 他月營收多3千萬〉。)


【賴神不是神假的】台南是台灣最智慧的城市,與高通、遠傳合作推數位教育平台

$
0
0

Screen Shot 2016-09-20 at 4.51.50 PM

台南市長賴清德算是台灣數一數二,知道如何用科技、技術來改革市政的市長。先前曾經開放Ingress 玩家,把整個台南市當作決鬥場,為城市做了場行銷宣傳。這次,與美國高通、遠傳電信、工業技術研究院及華碩電腦共同合作,將國小教育雲端數位化,奠定台南在智慧城市推動上的地位。

台南 4G 智慧城市又一步:數位教育

今日台南市政府宣布「無線關愛學無限,雲遊智慧秀臺南」臺南市雲遊學計畫啟動。該計畫讓教師在雲端平台開課,透過數位教育的影音、GPS定位、社群留言等線上服務,拓展教學的可能性。

高通公司透過無線通訊科技,實行全球公益的「無線關愛」計畫,提供台南市政府計畫管理資源與資金挹注。華碩為臺南市的11所學校提供650台華碩平板電腦,每台平板電腦均配備高通處理器與雲遊學影音社群平台,以促進行動教育真正普及校園。

高通無限關愛計畫,目前已經在46個國家,開展超過110個項目,宗旨都是透過偷訊科技,拓展社會與經濟發展上的經濟應用。

高通資深副總裁暨亞太與印度區總裁Jim Cathey表示:「高通會選擇與台南市政府合作,主要是因為政府有意願想要推動,另外合作夥伴的選擇、目標的訂定也都是促成高通選定台南的原因。」

其實,這不是台南首次在智慧城市上的嘗試,2015年起就與經濟部工業局「4G 智慧寬頻應用城市計畫」合作,在防洪偵測、交通管理兩大項目上,推動智慧城市治理。

其實,智慧城市的推動,因為牽扯到網路通訊技術,需要電信商的大力配合。台南市政府便與遠傳合作,在地建設4G 通訊設備。

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表示:「遠傳這兩年來與臺南市政府深度合作,從城市治理、水利防災、交通、衛生醫療、教育與觀光發展等各層面,希望在台南傳統文化深厚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行動通訊技術,將台南打造成一個全方位的智慧城市。」

另外,針對箭在弦上的5G 技術,李彬也補充:「遠傳已成立台灣第一個5G實驗室,希望站在4G智慧城市多項應用的基礎上,結合更多國際大廠共同合作,與5G接軌。」

 

【美國最偉大的企業】拿出魄力數位轉型,百年老店奇異創新沒有包袱

$
0
0

奇異的現任執行長伊梅特(Jeff Immelt)曾說:「大部分奇異公司的員工都能向過去學習,不過他們也有活在當下,並且不受過去所束縛的能力。」

19 世紀末,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電燈,隨後也創立了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簡稱GE),這家百年老字號的公司,自 1896 年進入道瓊工業指數名單後,到今日仍然存在著。以企業的生命週期來說,這是奇蹟。

奇異公司旗下擁有超過三萬多名員工,能夠維持這樣大型規模,同時又勇於嘗試的精神,確實難得。而奇異公司最新的總部據點位於波士頓市區,在這裡,企業可以直接受來自於麻省理工學院和麻省生醫研究中心菁英們的洗禮和挑戰,想見公司風氣開放,而能吸引年輕有為的族群前來一同切磋。

圖片來源:Ed Schipul。Jeff Immelt,奇異公司 CEO。

大型公司該如何推動開放風氣?

不同於一般大公司的制度、體系官僚化,流動與改變效率欠佳的現象,奇異公司的企業文化是靈活的,即使這個公司已經超過百年,其內部的運作仍然是追求變動,也不吝於冒險。

舉個淺顯的例子來說,奇異公司在執行決策的時候,並不是由上層總部下令,而是實行去中心化,並且運用科技的新技術,幫助公司員工緊密連結

像是奇異公司更大力擁抱科技來協助內部的員工管理,如自家開發的 PD@GE 智慧型手機 App,就讓員工與主管上下級之間直接互相評量,取代以往冗長沉悶的年度會議;而公司內部也極力提倡能讓表現優秀的員工隨時調薪,而不是一年一年才在那裏慢慢檢討,希望藉由引進部分的創新管理方式,讓大企業也像新創公司,擁有靈活應變的特點。

數位轉型要拿出魄力來

奇異公司致力於重新定義奇異公司內部的資訊產業文化,並且相信科技能為企業的核心價值更上一層樓。他們將自家的轉型稱為「數位生產」(digital thread)計劃,旨在改善各種資訊系統和流程,推動生產力。

這就是把產品設計、工程到製造的生產線數位化,奇異公司也建置了大數據平台(big data infrastructure),能在遠端就能接收和分析資料流向,目的就是將手上握有的數據,作為優化考量的基礎。

當公司規模龐大,系統之間互相封閉而獨立,後果就是企業發展停滯不前。相反地,當公司旗下的工廠和服務據點都能掌握數位技術,而將整個生產線數位化的好處,就是能夠得到即時且正確的最新資訊和整合,例如關於故障、異常狀態的變因,從數據內容中掌握這些分析,流程效率則會大幅提升,如此,維修和優化的策略,就會更精準地被企業所運用。

我們在近年也能看到,奇異這家百年企業,與科技公司是怎麼攜手實現工業數位化的種種手段,面對工業 4.0 和物聯網這波浪潮的到來。如 2016 上半年,奇異公司與微軟共同合作推出了 Predix 平台,整合物聯網套件、智慧套件和微軟商用軟體

如此,奇異公司能夠幫助GE正幫助客戶從龐大的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資料,優化生產力和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創新使得奇異公司在 2016 年上半年的營收整整成長了 2.5 億美元,到今年年底還會預計成長到 5 億美元。

(資料來源:The Manufacturing ConnectionCIOLinkedInFortune;圖片來源:Chuck Miller;CC Licensed,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威脅三星、蘋果生存的「中國狼企業」,華為崛起就是手機市場的屠城記

$
0
0

b1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企業管理者都該知道的一間企業:華為。由於其獨特的管理思維,讓整個公司、17萬員工,都能夠萬眾一心往同個目標衝。這樣的企業崛起,甚至威脅到蘋果、三星的地位。因此,這個企業從上到下,是如何運作的,對於關注企業管理、發展趨勢的管理者來講,就非常重要了。(責任編輯:鄒昀倢)

文/今周刊整理

華為,一家讓三星、蘋果都緊張的「狼企業」,一個你不可不認識的手機新品牌!

去年,華為就以手機出貨1.08億支,每一秒賣掉三支手機的速度,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三,距離它推出第一支手機,不過4年。

如今,蘋果iPhone 7被批評毫無新意,三星又陷入爆炸危機之際,華為虎視眈眈地宣示2018年打敗蘋果、2020年超越三星。未來,全世界所認定的手機第一品牌,可能就是華為!

它究竟是什麼樣的企業,膽敢如此叫陣,讓蘋果執行長庫克如坐針氈? 1987年由任正非創立的華為,1999年,就讓英國《經濟學人》如此評價:「它的崛起,是外國跨國公司的災難。」

外界看待即將三十而立的華為,也曾形容,「華為三十年,就是一段逐個幹掉國際巨頭的血腥史。

華為的企業文化是「狼性」、任正非更被稱為「狼王」,領軍麾下17萬狼群大軍橫掃全球。炎熱窮苦的非洲、零下40度的極地,8000公尺以上的喜馬拉雅山,乃至於繁華熱鬧的倫敦或巴黎,都有華為的足跡。

華為2013年就擠下愛立信成為電信設備世界龍頭,接著打敗思科奪網通設備一哥地位;半導體領域,華為旗下的IC設計公司海思亦晉升一線處理器大廠之列,衝擊高通、聯發科。就連智慧手機市場也是追「蘋」趕「星」,排名世界第三。

它瞄準的市場,給自己的目標都是世界第一。

為了解華為的成功方程式,以及下一步計畫。《今周刊》獨家直擊華為史上最大規模高峰會,看華為三大輪值CEO向全球120多國、2萬名合作夥伴面前,揭秘華為狼的最新戰略!

同時也發現,這樣一家讓其他跨國公司都害怕的狼企業,任正非和眾多華為員工,卻擁有不為人知的共同恐懼:「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

任正非曾說,他要帶領一群傻幹、傻付出、傻投入的華為狼,以「阿甘精神」奮鬥。本刊第一手專訪華為人,看這群鬥志激昂的小狼如何看待華為,是殘酷或團結?認同或否定?以下是他們的第一手告白。

台灣人John,約30歲,研發相關部門主管「即使我12點才下班,都還有人留更晚」

華為有個口號是入職必須背的,「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進來以後,我開始理解這些文字能驅動你。這裡的特色就是重視紀律、重視領導的要求,像軍隊,上面講的,底下就得使命必達,就算心裡覺得苦,還是要做到。

但華為重視人才,只要你是人才,公司會想盡辦法把你留下來。有人問什麼原因讓我勇於去華為工作?其實,沒有「勇於」的問題,只有待在台灣的人會怕競爭不過他們,或是他們這麼狼性怎麼辦?我只會想:能怎麼辦,就幹贏他!其實,我很興奮自己能進國際一流的大企業,終於有這個機會了! (閱讀全文…https://goo.gl/ZTTt7t)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031期)。

1031_300

延伸閱讀

加班加到腦中風,先生倒下太太怎麼辦?

他高職畢業 統領遊戲橘子網媒大業 

OPPO、VIVO高調崛起 震撼全球 

三星電子風華再起

蝦皮拍賣 給了一個買賣的理由!

NVIDIA 投資台大 AI 實驗室,創辦人黃仁勳:若台灣開始發展AI,會帶更多研究員來

$
0
0

Screen Shot 2016-09-21 at 7.57.20 PM

NVIDIA 今天在台舉辦技術高峰會GTC,宣布與台灣大學攜手合作,打造全台首座人工智慧實驗室(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希望透過產學合作為台灣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領域注入新血。

此次合作項目將由NVIDIA提供全球首座專為AI打造的超級電腦系統  DGX-1 ,該超級電腦強大的運算效能等同於250台傳統伺服器,每秒浮點運算高達到170TFLOPS,能夠有效幫助研究團隊解決以往運算效能不足所面臨的難題。

NVIDIA共同創辦人、執行長黃仁勳談到公司將從遊戲顯卡公司,轉變成人工智慧公司,推廣相關技術服務。他說:「人工智慧的相關研究都是學界的成果,NVIDIA 有技術、資金可以幫助學界研究,我們希望與這些研究者合作,創造出更前端的研究成果。 」

他接著補充:「未來世界將會有許多事情都與AI 相關,所以政府應該要意識到這個重要性,開始投資AI 相關研究、刺激產業。AI 會成為工業 4.0的驅動基礎,不是電力、蒸氣、鋼鐵。這同樣也會對於產業生態圈、電腦工程產業有相當大的助益。如果台灣對AI的關注度提升,我們也會帶更多研究人員來台灣。」

NVIDIA台灣區總經理暨業務行銷副總裁邱麗孟表示:「 NVIDIA不僅致力於與各種產業間的連結,同時也相當注重與世界頂尖的學術機構進行產學合作,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領域除了需要強大的運算技術外,對於創新創意更是迫切 ,此次合作將整合NVIDIA的軟硬體技術與台大師生的創意,一同激發台灣的人工智慧產業。」

台灣大學為NVIDIA在繼史丹佛大學、柏克萊大學以及OpenAI等之後,首次在亞洲地區研究機構打造人工智慧實驗室,此次合作的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通訊與多媒體實驗室具備豐厚產學合作經驗以及巨量影像分析技術,在機器學習與智慧影像分析領域具有領先地位,而他們將透過Pascal 架構 NVIDIA DGX-1 與 Tesla GPU加速器,與這些世界頂尖單位並列人工智慧先驅。

台灣大學副校長郭大維表示:「人工智慧或是深度學習是目前電腦發展的趨勢,未來也可以結合台灣大學在醫學、大氣、物理、工程、金融等領域的研究,將機器學習的智慧廣泛應用在醫學及生活各方面,未來的資訊世代更令人期待。」

計畫主持人資訊系教授徐宏民表示:「台大率先採用NVIDIA最新Pascal 架構Tesla GPU 及 DGX-1,這套目前專為深度學習設計的GPU伺服器,將會加快深度學習速度並處理極大量的資訊。

目前團隊正致力研發的「智慧問答-DeepTutor系統」,訓練人工智慧平台自動觀看大量的知識性節目、線上教學、演講影片等,將這些大量的聲音、影像、動作轉換為機器智慧記憶,使用者有需要時,只要說出問題, DeepTutor會呈現最適合的影片片段來回答解釋,提供未來的使用者經驗類似真人萬事通的服務。」

未來透過NVIDIA 人工智慧實驗室將孕育出更多令人期待的研究成果,協助台灣的產業界往智慧世代邁進,並透過如廣達、緯創、富士康及英業達等全球伺服器製造大廠的先進製程能力,持續將GPU 提升至新一代硬體設備,在軟硬體上提升台灣整體發展潛力,更能夠運用人工智慧解決人類生活上的各種需求。

【小英政府帶大家走向誤聯網未來】訂政策不用心,再多計劃也枉然

$
0
0

Screen Shot 2016-09-22 at 11.51.55 A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小英政府的「亞洲。矽谷」產業政策,真的令人憂心。當前些日子修訂版計畫出來時,內容毫無建設性。請問,這是假設民進黨政府可以執政4 年、8 年、20 年的長期規劃政策嗎?還是只為了選票訂出的短期牛肉?

單就亞洲矽谷政策來看,也完全看不出政策推出後,今年、明天、三年內預計要達到什麼目標,只看到數不盡的熱門關鍵字。面對這樣的政策,施政者該有什麼反省?以下為電子業內資深評論 TWicic 懂灣灣的評論。(責任編輯:鄒昀倢)

之所以再談「亞洲.矽谷」這件事,是因為這一題不解,台灣IoT不會好。

從「亞洲矽谷」到「亞洲.矽谷」,關於多的那一點「.」,有人說,代表的是唐鳳,有人說,這是阿斯匹林一顆。

如果是阿斯匹林,那名字改成這樣更好:像是【亞洲。。。。。矽谷】、或者是【亞洲。矽谷。。。。。】。

因為,需要很多的唐鳳,很多顆的阿斯匹林才夠力。有頭痛經驗的人也都知道,頭痛吃一顆止痛藥是沒有用的。

「亞洲.矽谷」計畫,要為台灣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是數位經濟,談的是從台灣電子業、乃至到整體台灣產業藉IoT升級轉型問題,要先解決的問題,都是「心」。

為什麼是「心」?有聽過「六月刈菜假有心」嗎?時間還沒有到、菜心還沒有長成,卻硬要說這就是刈菜,你可以大聲說,但能不能吃,就不是你說了算的。

政府說要發展物聯網,卻真的很不用心

我必須說,這樣搞IoT,是因為真的不用心。

因此必須要先心寬下來,借一句柯P最喜歡講的話,「深呼吸,放輕鬆」,之所以稱他柯P不稱他市長,因為喜歡以前的柯P,不喜歡現在的柯市長,但話說回來,你喜歡現在的蔡總統?還是幾個月前的小英總統?

如果不知道現在的問題,卻想去建構未來的幸福,是可能的嗎?

台灣現在需要的是百憂解,不是阿斯匹林,因為,從台灣政府到包括台灣電子業在內的許多台灣產業,不是身熱頭痛的小毛病,而已經到了不能輕忽的憂鬱狀態。

台灣政府、產業的憂鬱症量表,檢測結果:重度憂鬱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http://www.jtf.org.tw/overblue/taiwan1/),這裏面有17題,你也可以順便自己做做看。(溫馨提醒,此測驗不是診斷,有憂鬱症請尋求專業協助)

台灣政府與產業會怎麼答這17題?

Q1我常常覺得想哭
A:產官學整天叫我們現在有多麼的慘,我不想哭都哭了。這,是不是心的問題?

Q2我覺得心情不好
A: 政府與產業互相埋怨。也是心的問題。

Q3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
A: 政府罵產業不努力,產業罵政府不長進,而現在的政府好像很喜歡教訓人。(嗯,心情不好,也是心的問題。)

Q4 我覺得不想吃東西
A:投資停滯,政府說讓我來,可是也只是說說而已,因為政府根本沒有錢,有錢也花到不對的地方,吃不下會餓,但有得吃又吃不下。(心情會影響食慾,這是有醫學根據的。)

Q5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 )
A:嗯,每一個人現在都感覺綁腳綁手,無誤。(西施捧心,是心的問題,無誤。)

Q6我覺得不輕鬆、不舒服 ( 不爽快 )
A: 對,拎伯袂送啦! 鬱卒!

Q7 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身體很虛、沒力氣、元氣及體力 )
A:資本市場本益比估值這麼低,是要怎麼有元氣。

Q8我覺得很煩
A: 真的,有誰不煩,大概只有政府感覺不(凡),因為政府現在感覺自己很偉大,什麼都可以靠國發會的計畫來解決。

Q9我覺得記憶力不好
A:這點倒是還好,因為都是前朝的錯啦,這一點倒沒有忘記。

Q10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
A:一次要做五大產業怎麼能專心? 「不專心」是現在政府產業政策的主調。

Q11我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
A:大家期望百日維新,但總統說:「不要用一百天來評斷我」。(但,我們到底有沒有換政府啊?好像沒有換啊!)

Q12我覺得比以前較沒信心
A:是的,可是不能說出來讓別人知道。(我們不能輸給中國,可是我們不能說出來)

Q13我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
A: 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想不出有好的理由)

Q14我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
A:真的可以想出死的方法就好了,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是最難的部分,稻子沒有落到土裡是長不出新芽的,ICT沒有認真死過一次,也就沒有IoT重生的生命。

Q15我覺得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
A:可是也好像對什麼都有興趣,IoT跟ICT 不是只差一個字嗎?有差那麼多嗎?

Q16我覺得身體不舒服( 如頭痛、頭暈、心悸或肚子不舒服…等 )
A:應該是憂鬱症無誤,心病要用心藥醫,卻一直以為用錢 (卻沒有心) 就可以創造新的產業,只會繼續頭痛,頭暈,拉肚子。

Q17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A: 是真的。目前的作法真的沒用!

你說這是不是跟現在台灣電子業的困境有點像?

IoT會遇到的問題,不能用過往ICT產業經驗解決

今天台灣ICT遇到的困境無法用IoT的方法解決,而IoT的發展也不會是過去30年ICT的重覆,就像國民黨跟民進黨雖然只差一個字,但其實差很多。

過去台灣的ICT是以製造業為主,而未來台灣的IoT是不是要以製造業為主? 這是第一個政策要釐清的,雖然小英政府從上到下都說不是要做製造業,但做出來的計畫,卻還是製造業的思維?國發會可以大聲喊冤說不是這樣,那就說清楚「亞洲.矽谷」計畫全球5%的物聯網產值目標是怎麼來的?

「心口不一」的錯亂不只如此。亞洲矽谷的預算有113億,其中經濟部有77億元,這77億元會怎麼用?以過去經濟部處理相關計畫的習慣,這其中有多少會給工研院?

根據媒體報導,亞洲.矽谷計畫預計在工研院成立一個執行中心 ,下轄執行長產官學研協調委員會、研發智庫、技術長、人力長、投資長、法制長與行政長等,執行中心的預算可能由國發會或科技部來支應,至於執行中心的預算規模可能有多大,相關的人員規模計畫為何,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表示,他個人希望可以在兩三個月內協調完成並對外說明。

工研院是什麼單位,這不是一個在選舉前就說「一定要轉型」的單位嗎?一個自己都需要轉型的單位,他要怎麼幫別人轉型?而這樣的一個單位,還拿了一半的預算要幫大家轉型升級,這是什麼道理?

再回來說製造業,並不是不能做製造業,但說實在話,台灣ICT製造業其實不用政府擔心,只要去問郭台銘就好了,輪不到政府花時間替大家擔心。

如果未來的 IoT是要以服務為主( Service oriented),那現在這些12345的政策都只是浪費錢,這個道理其實不難懂,我也不信小英政府裏面沒有人懂,但有趣的是,怎麼都沒有人去跟國王說:「你怎麼沒有穿衣服?」

我其實不擔心國王有沒有穿衣服,我比較擔心的是,小英政府的七竅玲瓏心是不是還在?

「七竅玲瓏心」是什麼東西?

七竅玲瓏心是比干的護身法寶,有此心之人擁有超高的智慧,擁有神格的個性和思想,任何邪魔無法傷害他!狐妖妲己為了報仇,假裝自己重病必須用七竅玲瓏心作藥,讓紂王命比干挖出七竅玲瓏心救妲己。

比干把自己的七竅玲瓏心挖出來之後,因為有姜子牙的法術保護,剖出心臟後仍然不死。

但姜子牙交代,比干剖心後若在路上遇見人叫賣空心菜,比干須問「人若是無心如何?」,若菜販回答「無心還活」,則比干可保不死;若菜販回答「無心即死」,就會立即斃命。

而在比干遁走途中,聽得一菜販向人言:「人無心即死」,登時一命鳴呼。

人無心會死,這個被眾人追捧的IoT新產業,如果沒有了心,也會如此。

我們期待的,應該是一個有著七竅玲瓏心、不受陰魂邪靈侵擾的新政府,不是這樣嗎?但細數最近浮上檯面的諸多政策,卻是陰魂不散、妖氣沖天,而且是在舊有政府政策架構中修煉多年、盤旋不去的妖魔精怪。

所以,讓人忍不住要問,小英政府的七竅玲瓏心還在嗎?

政府該有個認知:事情有輕鬆的處理方法,不用事事攬在自己頭上

面對半導體紅潮,政府說要組國家隊,對於面板產業,政府也說要組國家隊,面對物聯網,政府說要組國家投資公司,面對農業問題說要組農產品外銷公司,面對創新創業,政府說我們有亞洲。矽谷。

但這些都是阿斯匹林,治不了台灣產業的重度憂鬱,你政府自己玩得很爽,但,面對各個產業的深度憂鬱,卻只是天真的以為之前的人、現在的人都是笨蛋,想當然而的以為,「我來做可以做的比你好」。

得憂鬱症的人最恨別人跟他說:「為甚麼要憂鬱」、「你要樂觀啊!」,就好像現在的政府跟你說:「不要擔心,我有答案」,卻不知道就是因為這樣,因為太想要用「答案」解決問題,於是,只要有人給了一個「解決方案」,就會成為一個計畫,就會成為一套政策,然後,就變成了以為多一點【。】,就會有所不同的方案。

憂鬱症的人最需要的是你能聽他說,聽他慢慢的說,有時候答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讓我們大家再看一次,多了這一點、跟沒有這一點,到底有什麼不同?

製造業追求的是快,三個月設計生產,六個月銷售,九個月後清庫存,現在的手機不就是這樣,可是IoT產業剛好是要慢的,是可以持續很久的,因為 IoT是服務為主的價值。

再談「亞洲.矽谷」,我只想提醒,七巧玲瓏心真的要顧好,不論是選舉的政見、智庫的建議、智庫的人、甚或者是智庫接觸的人,是不是能拿來當作執政的政策?聘其為國之大臣?這,真的要用心想清楚啊。

不要再隨便提政策,隨便用人了,真的讓人很憂鬱啊!

講到這裏,忽然想到一個中國歷史的失敗改革者,或許適合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詞嚴情切,如此而已。

王莽新政之內容:

1.行西周封建,恢復巡狩之制,並依時舉行郊祀,養老及大射等古禮,主要在復古。

2.依禹頁而分天下為九𠕇,設六服,每服一千八百諸侯,合成萬國,又據周禮,恢復百官古時之稱謂,主要在復古。

3.恢復土地公有制,將土地收歸國有,更名為王田,八口之家佔田不過一井,不得自由買賣,解決社會貧富懸殊之現象。

4.行五均賒貸,規定鹽、鐵、酒由國家專營,又開發天然資源,平抑物價,課徵稅項,操縱全國經濟。

5.改革幣制,以金、銀、龜、貝、錢、布為貨幣,共二十八品,又嚴禁人民私自鑄錢,主要在復古。

6.改奴婢為私屬,不得買賣,又課收荒地稅,而無職業者不納稅則強迫服勞役,以杜絕無業遊民及防止土地荒廢。

王莽新政失敗之原因:

1.泥古不化,不切實際:王莽推行新政,多只求名目復古,徒增行政困難,無實際效益。

2.推行過急,無所適從:王莽操之過急,計劃不周,且政令繁多,朝令夕改,人民無所適從。

3.剛愎自用,未能得人:王莽不理臣民反對,剛愎自用,以峻法強制執行,此外未有同時整頓吏治,故貪官污吏借行新政而舞弊營私,從中取利,百姓反而深受其害。

4.豪強反對,難以推行:王莽的改革措施,如王田制、禁買賣奴婢、行五均六筦之法等,俱大大損害豪強利益,因而遭受權門貴族之反對而難以推行。

5.貨幣繁複,經濟紊亂:王莽將幣制一變再變,使經濟紊亂,引致通貨膨脹,使人民對新朝失去信心。

最後,王莽為轉移國人視線及挽回聲望,不惜妄開邊釁,終致失敗,加上天災為禍,民變迭起。

新朝,很快便覆亡了。

(本文經原作者 TWicic 懂灣灣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再談「亞洲.矽谷」的原因 — 台湾電子業今天看什么? 20160921〉。)

延伸閱讀

【大學生做報告都比你用心】亞洲 • 矽谷過了8個月,政策沒改,只微調了PPT
台灣人談物聯網就是一陣高潮,高潮之後還是一陣寂寥
【叛經離道創業代表】無名小站創辦人簡志宇:台灣不應該做「亞洲矽谷」

科技人才為何紛紛留美當台勞?那裡缺數據分析、數學、程式人才

$
0
0

Screen Shot 2016-09-22 at 3.15.22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在台灣,還是到國外工作永遠是個人生的選擇難題,這是本文原來要傳遞的答案,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其他的趨勢,例如數學、資訊工程、工程的人才需求大幅上升。這與整個世代產業的需求轉變也有關係。

看完本文,除了可以思考作者想傳達的整體職場環境變遷,更可以思考目前的人才需求落差,該如何透過教育、制度改革而補齊。(責任編輯:鄒昀倢)

美國在臺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日前發佈了一項美國政府所做的調查,世界留美人口和科系的統計分布。毫無意外,在圓餅圖裡的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與資訊工程(Math and Computer Science)兩大領域,榮登留美人數成長最多的兩個科系。

當年為了準備出國留學,熱門的 Ptt BBS──批踢踢留學版曾是我經常瀏覽的地方,時不時,會有許多前輩分享申請學校的經驗,在我的印象裡,商科文科工程醫學的分享相當平均,看到許多為理想而奮鬥的文章,讓我獲益許多。

來美國後,偶爾上站隨意點進去,曾幾何時,現在的留學版,幾乎一面倒都是工程科技學科的分享和發問,許多人都會在文章內加註:目標是要留美工作回頭看我在美就讀的學校,校內電機和資訊工程科系的入學門檻一年一年提高,錄取率一年一年降低,都說明了想進入美國科技領域的競爭之激烈和大量的湧入潮。

Screen Shot 2016-09-22 at 3.16.01 PM
(圖/唐光楠 提供)

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當愈來愈多學習理工科的台灣青年人──我所說的是在台灣的大學畢業,約莫一半以上在台灣有過長短不一工作經驗的青年(而非只單純追求美國生活體驗的年輕學生)──當上述這些青年學子踏上美國領土後,經過一到兩年的求學經歷洗禮,最後選擇的人生,是的,他們最後大部分都沒有回到台灣。

從我 3 年前來到美國,到 2015 年的今天,光是我認識和聽聞過,選擇留在異鄉美國當「台勞」的科技青年個案,總和應該快有 50 個了──這還不包括佔科技青年人口最大宗的印度和中國,他們的人數說是台灣人的百倍,應該不誇張。在今天又聽到 2 個個案的當下,促使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不過短短 239 年立國歷史,美國是個典型的移民國家,人道精神中絕對帶有務實的考量。在眾多移民人口中,美國政府最歡迎的,除了投資移民,就是這些高科技優秀人才移民。插句話,那一般而言,美國政府最不需要的移民人才呢?

就是筆者我這樣,屬於文化類的人才,因為說話和寫文章,是典型美國知識分子的最愛;相反地,科學研究,數據分析,算數學,寫程式,也是典型美國人較不擅長的事情。從金融業、軍事需求到科技發展,美國長期且大量依賴著高科技技術,靠著吸納海量的外籍科技人才,撐起美國稱霸世界的創意和科技研發上的絕對優勢。

當美國各大名校工程學院畢業潮開始前半年,從西雅圖舊金山灣區一路蔓延到聖地牙哥的「科技海岸線」已經準備成千上萬的坑洞,等待名校畢業的科技新鮮人,一個一個填滿這些坑。這些老牌或新創的科技公司,他們要的不是新鮮的肝,他們要的是絕對的實力

在景氣好的時候抓緊機會,經過半年的刷題,從電話面試開始約莫 3 到 4 輪面試,再加上一點點運氣,幾乎可以拿到至少一個工作機會。就算科技掏金夢,經過這幾年口耳相傳,競爭日趨激烈,機會大不如以往,但大部分的同學還是會願意一試。

許多優秀的台灣青年人,就這樣一個一個再也回不去了

薪水是一個考量,只不過扣掉美國各大科技城的高消費水平、高房租、高稅率後,說實話,和在竹科拿到的薪水其實相去不太遠,現在會說要去矽谷「淘金」的,恐怕已經是外行了。

金,淘不到,但能在世界一流公司和世界一流人才交流,就算是當個小螺絲釘,成為幫 LinkedIn 改善資料庫裡的一份子,幫 Facebook 建立新平台,甚至,在 Microsoft 頂端的實驗室為人類下一個世代的便利而發想創造,為人類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去創造我們還沒看見未來……這些,恐怕才是吸引眾多科技人才,留在美國當「台勞」的真正原因。

我完全同意,美國生活並不特別美好,甚至有點無聊,但是,這些台勞青年們想要的也不多。當聽到感恩節前夕主管竟然在中午趕大家下班回家,美國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來自亞洲的科技青年們卻喜出望外;主管有要求,合理,偶爾晚上要加班,也合理,但當聽到美國人說某間公司每天上班到晚上 7 點「很操」,一樣,來自台灣的青年們內心不免感到小小的不可思議,更不用說領到相乘 1.5 倍時薪加班費那瞬間的「感動」了。

事實上,在世界眾多人口,眾多競爭中,選擇離鄉背井的台灣青年人,絕對只占少數。比起前仆後繼來美國,並且抱著再也不回去心態的中國學生和印度學生,台灣青年人的心態絕對是彈性多了。

因為故鄉沒有不好,而他們也沒有一天不想家,回不去的原因,只是這邊給了好一點的機會和更寬廣的選擇而背後犧牲的是,在他們人生最精華的時間,錯過了無數朋友的婚禮,摯愛長輩的喪禮,每天獨自駕車穿梭在高速公路通勤,而下班後,進入一個人的公寓入眠。甚至到了台灣春節過年,也只能一個人在美國,透過衛星視訊和家人說聲新年快樂。

就像人生每一道抉擇,有好,也有不好。很多人說,既然人生還有機會在異鄉闖一闖,那就闖一闖吧。牙一咬,就留下來了。

一位成為科技新移民的朋友說:他沒有一天不想家,不是不想回來,而是回不來了。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科技人才為何紛紛留美當台勞?──「我沒有一天不想家,只是我真的回不去了…」〉。)

延伸閱讀

我不是不想留在台灣上班,但是在台灣,基層主管要庸才不要人才
【台灣封閉又留不住人才】在美國創業就可以拿綠卡?希拉蕊說她當選就這麼幹
好萊塢最美的風景,不是豪宅與明星,而是努力尋夢的人們
向全世界丟履歷,讓人生比旅遊書還豐富精彩
天啊!我竟然在倫敦當起了「高年級實習生」

◎ TechOrange 正在招募網路廣告業務經理 / AE
如果你具一年以上網路廣告業務經驗,對開創媒體新商業模式超有興趣與想法
歡迎你提供履歷自傳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寫明:【應徵】網路廣告業務經理 / AE

 

【經濟強、人才有】日本新創力道卻薄弱,500 Startups 創辦人Dave McClure:WTF到底是怎麼回事?

$
0
0

【我們為什麼要編譯這篇文章】

日本經濟實力強,也有高素質的人才,不過這些優勢並沒有讓日本成為創新大國。甚至,創業在日本文化中,很難被接受。這對進軍日本的 500 Startups 來說,完全不可思議。 500 Startups 創辦人 David McClure 面對這樣的情況,甚至不解地說出「What the fuck,這是什麼狀況?」

5691234951_2eed5f501d_b

 

如果說美國和中國的風險投資好像一座萬花筒,種類五花八門,讓人目眩神迷,那麼,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黑盒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黑盒子」一詞出自500 Startups Japan負責人詹姆斯‧萊尼 (James Riney)口。500 Startups是矽谷知名的種子基金暨創業加速器,由大衛‧麥克勞爾(Dave McClure)於2010年創辦,目前已投資了超過1000家新創公司,足跡遍布全球50 個國家。2015年,萊尼從DeNA離職,正式加盟500 Startups,成為該公司在日本風險投資的掌舵手。

500 Startups 為日本投資市場投下首顆小石頭:成立9億台幣投資基金

2015年9月,500 Startups針對日本新創公司成立了一支規模達3000萬美元的基金,執掌500 Startups Japan的萊尼擁有充分的自主權來運用,並擴張該公司在日本乃至於亞洲市場的影響力。在Tech in Asia Tokyo 2015大會上,萊尼指出虛擬實境、健康照護、機器人和無人機將是未來的重點投資領域。

原因不難理解,由於日本高齡人口與日俱增,健康照護的需求勢必水漲船高;機器人和無人機則有助於遠程管理農場,提高作物產量,尤其是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到城市打拼,導致農村勞動人口銳減。

以前大家畢業只想進大公司,現在「創業」在日本變成新時代流行

500 Startups Japan負責人的頭銜固然威風,但老天爺可不是送給萊尼一個爽差。據Tech in Asia引述萊尼的報導,每年日本投入創業的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美元,然而在矽谷,知名風險資本管理公司A16Z的資本額就能達到這個數字,所以我們說一間A16Z等於一整個日本倒也不為過,而這正是萊尼想要改變的現狀。

因此,萊尼才會說日本就是一個黑盒子——外面的人不知道裡面在幹嘛,裡面的人也不知道外面在幹嘛,更糟的是,日本還缺乏能把名聲打進海外的科技初創,好比Uber之於矽谷或小米之於中國。他在500 Startups Japan的官網也寫道,外界對日本的普遍看法可歸納為以下三點:一、風險規避的社會;二、創業家缺乏資本;三、企業文化封閉。

照這樣看,日本是不是徹底沒救了呢?那可不一定。

日本頂尖大學畢業生,開始對創業有高度興趣

創業在日本正變得很酷,」站在Tech in Asia Tokyo 2016大會的舞台上,萊尼告訴全場觀眾:「過去,聰明人不會選擇創業,他們會加入索尼或三菱之類的大企業,因為這是最安全的一條路,不過當前的年輕人不一樣了。」

舉例來說,日本最好的東京大學與京都大學,加入校園初創的人數,2014年與2008年相比分別成長57%和31%,顯示頂尖學生對於創業越來越有興趣。Google的關鍵詞搜索也忠實反映這一趨勢,「我想開公司」的搜索次數在2015年和2016年均有顯著增長。

投資者們,現在進軍日本正是時候

日本這個黑盒子需要有人打開。萊尼接手500 Startups Japan後,積極在當地建立關係網絡,幫助外資更容易進入,同時鼓勵更多投資與收購,短短一年裡,萊尼就為500 Startups完成七件投資案,包括參與虛擬實境軟體公司Dverse和自動化人力資源初創公司SmartHR的融資,就像萊尼所宣示,現在以投資者身份進軍日本,正是時候!

萊尼認為,隨著大大小小的投資者飛奔到日本,日本還欠缺一樁夠大、夠震撼的收購或併購案來促進良性循環,藉此鼓舞更多人走上創業之路,而非安安穩穩地在企業待一輩子,如此一來,高科技初創將會更有底氣,身價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才會漸漸冒出。

如何增強創業風氣?增加留學生比率

在Tech in Asia的另一篇報導中,當被問及如何加強日本創業風氣時,萊尼給出的建議是,政府應該要求學生或多或少在海外學習一段時間,這不是說學生回國就得創業,而是身處在完全陌生的環境,有助於打開一個人的心胸和視野;500 Startups創辦人麥克勞爾也同意關鍵是「心態開放」,除了鼓勵人們走出去,也要歡迎有才能、有專業技術的人留下來。

最後,麥克勞爾還點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到矽谷或北京看一看,那裡有廣大的市場,各式各樣的國際人才,整體氣氛高度競爭,」麥克勞爾直言不諱地說:「但在日本,似乎只有日本人自己在跟自己競爭,而且還沒有到很競爭。」

他接著說:「日本是全世界數一數二、消費力最強的大型經濟體之一,同時也培育出許多高級科技人才?這中間到底他媽的出現了什麼問題?(編按:原文為『What the fuck is the problem?』)」

隨後,他又說500 Startups Japan 預計在日本投入很多錢,準備培育許多日本新創公司,讓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展現他應該要有的動能。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呢?麥克勞爾對日本的批判,套用在台灣同樣行得通。日本固然是一個黑盒子,但已經慢慢透出光芒,要開放?要鎖國?要勇於接受全球挑戰?還是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值得我們的小英政府好好思考。

 

相關資料來源:

Tech in Asia: Dave McClure on Japan’s slow startup dawn: ‘What the fuck is the problem?’

Tech in Asia: Entrepreneurship is now ‘becoming cool in Japan,’ says 500 Startups’ James Riney

500 startups: Why Launch 500 Startups Japan? Timing, Opportunity, and Impact

Tech in Asia:500 Startups returns to Japan with $30M fund

 

(圖片來源:kris krüg,CC Licensed,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日本居然只有一家獨角獸!】日本創業生態真的很不成熟,但外國投資人還敢去投資,這到底是為什麼?

從屌絲男到創業家,Shintaro Yamada成功打造日本獨一無二的獨角獸Mercari Inc

 

 

 

 


【企業管理葵花寶典】一堂數百萬美元的超貴課程,卻讓星巴克逆勢重生

$
0
0

【為什麼我們要看這本書】為了增進員工的信心、提升服務品質,執行長寧可關掉全美星巴克店面一天,損失數百萬美元也不在意。因為他堅持給顧客一杯完美的義式咖啡、給員工一個正向工作的環境。這樣的經營思維,台灣企業管理者應該參考!(責任編輯:鄒昀倢)

當一家公司成功且快速成長時,通常特別容易犯下這樣的錯誤。這正是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和星巴克(Starbucks)在二○○七年左右學到的教訓,當時星巴克成長得過於快速,因此一些咖啡店開始出現問題。

幾乎從一開始,舒茲就一直是星巴克的關鍵人物。雖然在技術上來說,舒茲並不是創辦人,但是他一手打造這家廣受歡迎的咖啡連鎖店,後來更是將星巴克從懸崖邊緣救起。當時他的手段就是先不看公司成長,而是把重心放在「夥伴」身上(「夥伴」一詞是星巴克的用語,指的就是員工)。

舒茲生於一九五三年,成長於紐約布魯克林(Brooklyn)的公共住宅。他的童年經歷深深影響將員工擺第一的信念。舒茲的父親曾做過各式各樣的藍領工作,沒有一份工作包含類似健康保險的福利。七歲時,舒茲的父親腳踝骨折,因此丟了貨車司機的工作,當時舒茲親眼目睹全家陷入愁雲慘霧的狀況。在父親療傷的期間,家中三餐幾乎快要難以為繼,而舒茲從未忘記那段艱苦的歲月,這段歲月後來深深影響他的領導風格。

舒茲靠著運動員獎學金念完大學,在畢業後先從事全錄(Xerox)推銷員的工作。由於他在短時間內就表現得十分出色,因此在年僅二十六歲之際,就被挖角成為漢馬普拉斯家用百貨(Hammarplast)的副總裁暨總經理。

漢馬普拉斯家用百貨是瑞典居家用品製造商Perstorp AB的美國子公司,這家子公司的旗下產品之一是一台義式咖啡機,而這台咖啡機最重要的顧客之一是西雅圖的一家咖啡烘焙業者,也就是星巴克。

在搭機前往參訪星巴克後,舒茲就決定搬到西雅圖,加入這家咖啡公司,並且成為股東,擔任行銷主管一職。舒茲在星巴克只待了四年:在前往義大利旅遊後,他認為星巴克應該要將義式咖啡館的模式引進美國,但是由於舒茲無法說服其他的事業夥伴,因此決定要創立自己的公司。幾年後,舒茲得知他的前事業夥伴打算出售星巴克,於是進行收購,並且將星巴克與自己的新創公司合併。

星巴克的經營哲學:前線員工的權益事觀公司發展

身為星巴克領導者的舒茲相信,如果想要擴張公司規模,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善顧客體驗,而改善顧客體驗的最佳做法就是重視前線員工。「我們相信,如果要滿足,甚至超越顧客的期待,最好的方式就是聘請到好的員工,並且提供員工訓練。」舒茲說:「只要員工對好咖啡懷抱熱忱,我們都會在他們的身上投資。」舒茲打造許多訓練課程,希望藉由這樣的投資讓「夥伴」成長,最終在櫃檯以及與顧客互動的工作過程中發光發熱。

舒茲一方面受到童年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希望凸顯前線夥伴的重要性,因此他開始提供所有夥伴全面的健康保險,甚至包括每週工作滿二十小時的兼職員工在內。在舒茲的領導下,隨著公司對於夥伴的投資增加,星巴克也開始蒸蒸日上。二○○○年,舒茲卸下執行長一職(但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長)。

當時星巴克急速成長,光是在舒茲卸任的前一年就已經開設一千多家分店。然而,在少了舒茲對夥伴的重視後,如此高速的成長最後反而衍生問題。

「星巴克體驗」讓員工、顧客都滿意,成為公司最重要價值

幾年後,到了二○○七年,舒茲開始愈來愈擔心星巴克的成長速度。舒茲觀察到,由於許多元素紛紛消失或是被稀釋,「星巴克體驗」正逐漸式微。與顧客的互動似乎開始缺少人情味。舉例來說,很少咖啡師會記得常客的名字。店長看起來並不以自身的工作而覺得自豪,也沒有為自己的分店進行投資。

許多人都太過專注於帳面數字,卻不夠重視公司的價值傳承。「我們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一方面是針對我們的顧客,另一方面則是針對十五萬名工作夥伴與他們的家庭,他們都仰賴我們的領導。」舒茲在一份寫給高階主管的備忘錄中如此寫道。

備忘錄寄出的幾天後,媒體聽到風聲,而一系列的討論就此展開,內容談到星巴克的品牌,以及這家公司的未來前景等。二○○七年稍晚,星巴克的財務狀況也開始呼應舒茲的憂慮。雖然和前一年相比,營收仍有成長,但是增加的百分比卻低於公司的平均值。二○○八年,星巴克宣布舒茲將回任執行長一職。

公司一度衰退,改進方法:重新把員工權益擺回公司發展第一位

舒茲很清楚,如果要扭轉星巴克的頹勢,優先順位應該為何。「如果要改善每況愈下的美國業務,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重新重視我們的工作夥伴,特別是前線的夥伴。」舒茲在個人傳記《勇往直前》(Onward)中寫道。

舒茲知道,管理階層必須把重心放在咖啡師與店經理身上,因為他們最常和顧客互動。如果管理階層可以把夥伴的培育、發展放在優先順位,夥伴就能好好地照顧顧客。因此,在扭轉工作的初期,舒茲與管理階層的重點放在滿足夥伴的需求,實際做法包括兩項計畫。

一堂數百萬美元的超貴課程,卻讓星巴克逆勢重生

首先是重新訓練所有的咖啡師,教導他們如何調製出完美的義式咖啡。星巴克在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關閉全美所有的星巴克一天,這項舉動的成本是數百萬美元的營收損失,甚至還導致公司的股價重挫,公司利用這一天的時間讓工作夥伴重新專注於咖啡的藝術中。第二項計畫則是一場為期三天的星巴克領袖研討會(Starbucks Leadership Conference),這場會議邀請所有店經理參與,並且展現公司對店經理的再度重視和承諾。

就像我們在研究中看到的,店經理對於服務利潤鏈的運作有很大的影響力,事關顧客忠誠度與公司的成長。星巴克花費三千萬美元將一萬名店經理送到紐奧良,研討會所安排的活動幫助店經理重新檢視公司的核心價值,並且學習新的技術,讓他們能把份內工作做得更好。店經理也參與培養團隊精神的活動,包括一項要進行一整天的志工計畫。在這項計畫中,參與人員為紐奧良居民提供志工服務,因為當時有許多人正在走出卡崔娜颶風的災害陰霾。整體來說,公司向工作夥伴保證,他們的角色在星巴克的顧客體驗中絕對至關重要。

還有另外一項做法也十分關鍵,同樣能確認星巴克對於夥伴的承諾。即便每年要增加三億美元,成本高昂,舒茲仍然拒絕縮減福利計畫,其中也包含兼職員工的健康保險。舒茲依舊堅信,遵守自己的承諾是一件對的事情,而且福利計畫更是「夥伴優先」這項大承諾的其中一個環節。

在扭轉公司局勢的期間,舒茲面臨許多要求刪減健康保險福利的壓力,甚至還有大股東親自致電舒茲,告訴舒茲即使刪減健康保險福利也不會受到責備。

一間偉大企業的價值,不只有會賺錢,還要「有良心」

「我可以從很多事項中刪減三億美元的成本,但是你會想要摧毀這家公司,還有摧毀這家公司所捍衛的信任嗎?」面對憂心健康照護成本的人,舒茲這麼回答。舒茲還表示,如果擔心他的立場會傷害公司財務績效的話,這些人也許應該出售股票。即便是涉及股東價值這類的議題,舒茲依舊相信為員工創造價值應該列為優先事項。「如果你無法為實際工作的人創造價值的話,我並不認為股東價值能夠長久。」他說。

漸漸地,在星巴克中實際工作的員工確實也為公司創造價值。舒茲重新把重心放在夥伴身上,並且信任他們能為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而舒茲也因此看到星巴克開始觸底反彈。雖然遭遇一些困難,而夥伴也針對舒茲的計畫提出嚴肅的質問,不過公司內部的士氣開始逐漸回升,服務也隨之改善。

到了二○○九年,新的營收數字終於在兩年內首度出現正成長。26星巴克當時已經完成扭轉行動,並且正在向前邁進。在二○一四會計年度裡,星巴克一共賺了一百六十四億美元,27或許應該這麼說,星巴克的工作夥伴為公司,和領導者賺進一百六十四億美元,而這家公司在夥伴的身上投資許多。舒茲這位領導者曾兩度離開星巴克,但是每一次都回來將夥伴擺放在優先位置。

納雅、梅爾及舒茲都同樣相信,組織的階層體系應該予以翻轉,而顧客應該放在次要的位置。這個想法的理論上很簡單,但是實際上卻不容易付諸實踐。

大多數人都聽過太多次「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老話,所以無法立刻接受如此突然的顛覆。翻轉組織需要把誰對誰忠誠的對象關係加以扭轉,而上述這些企業領袖展現了,他們首先要對員工忠誠,並且相信員工因此更會對顧客忠誠,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這的確是一場豪賭,不過結果也證明了一切。

別用你的方式管員工封面-0825 正封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別用你知道的方式管員工:Netflix、Google、麥肯錫讓年營收倍增、生產力飆升的顛覆性管理)》,由商周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marcopako , CC licensed)

當紅吃飯配對平台 Eatgether 被「致敬」,創業點子被抄襲了該怎麼辦?

$
0
0

4249189789_8ed0b7fec2_z

共同作者/ 鄒昀倢、張瑋倫

每個創業者其實都怕一件事情:點子被抄襲,或是套用台灣人比較圓融的說法:「致敬」。越是剛起步、小型的新創公司,越是怕自己的點子在尚未變現獲利之前,就被對手拷貝過去。因爲,小新創公司什麼都沒有,就只有點子價值最高。

例如,最近在台灣網創圈的一個熱門話題,吃飯配對平台 Eatgether 的文案、格式、點子疑似被其他創業者「致敬」,Eatgether 執行長吳崟睿也針對此事發表意見,再度把創業者的剽竊點子問題搬上檯面。

的確,這樣的狀況,不論在矽谷、歐洲、台灣,或是世界的各處都在發生。對於新創公司來講,會是生存上的極大挑戰,但是這樣的狀況一再發生且無法避免。

身為一個創業家,該怎麼看待「創新」、「剽竊」對自己事業帶來的挑戰?

若從創業家的角度,該怎麼理解這句話?應該先討論。創新與剽竊的界線,到底在哪裡?

賈伯斯曾在公開訪問時,引用畫家畢卡索的一句名言:「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編按: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賈伯斯引述畢卡索這句話,再度提升這句話的價值,並將其意義帶出藝術範圍,成為創意思考、商業行銷人才,在產出時也能奉行的一個圭臬。同樣的,1130 年法國哲學家伯納德(Bernard of Chartres):「我們就像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侏儒,可以比前人看得更多、更遠。」

這句話是否也很耳熟,因為牛頓在被控訴竊取微積分的發明時,在法庭時也用了類似的句子來捍衛自己,他說:「為了看得更遠,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身為創新者,不論是賈伯斯,或是任何剛起步的新創家,其實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得以邁出步伐。

若依照「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字面上的意義,世界上所謂創新的點子,其實都不是無中生有、開天闢地等級的創新,而是將前人累積的智慧,經過消化、建構、再出發。

剽竊了創意點子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優化點子!

我認為,賈伯斯的用意是,點子的發想或許是借用前人創意而來,但是「借用、抄襲、剽竊」這件事情沒有進入門檻,真正讓自己的點子發揮價值的地方,在於「持續優化自己的點子、產品、服務」,讓自己公司在市場上的價值,變得無法取代

舉個例子,PayPal 當年推出服務後,要面對的挑戰在短時間內急速湧現。例如競爭者不斷推出類似服務、公司面臨赤字危機、公司內部又面臨重組與文化衝突,甚至還有創辦人 Peter Thiel 與夥伴 Elon Musk 的針鋒相對。但是,Paypal 仍在諸多挑戰中,站穩了自己的位置,並且以快速拓展市場,作為最有效的回擊,終究成就一番矽谷傳奇事業。

之所以Paypal 能成為活傳奇有諸多原因,一方面是矽谷高度成熟的創業文化所驅使,二來是 Peter Thiel 本身也是創業奇才,屢次在關鍵時刻能定錨方向,思考出公司下一步該往何處去。因為Paypal 有足夠的份量,所以它並沒有在矽谷當年激戰群雄的商業戰爭中,退下陣來,但是很多新創公司就因為這樣,而消逝在雲煙之中了。

換個說法,中國、美國的創業者在融資時,常會被問說「如果阿里/騰訊/ Google/ Amazon 也跳下來做類似服務,你們該怎麼辦?」這時候大家似乎不會說Google 抄襲別人點子,只會苦笑地說「Google 之所以有兩個『G』,就是因為它有實力讓你GG。」

Eatgether 團隊遇到和Paypal 當年一樣的重大挑戰

扯遠了,當我們再把眼光放回目前新創風氣興盛的台灣,創新點子的拷貝、剽竊等事件,也開始層出不窮。例如,最近的 Eatgether 就面臨了這樣的考驗。

一個標榜看電影交友服務 Movietogether 在Eatgether 正式上線後,也開啟了網頁版的營運,目的是以約看電影去交友,根據用戶基本資訊、喜歡的電影類型、戲院,配對適合的對象。

123

吳崟睿表示,今日的 Eatgether 當初也是受到類似點子啟發,但是,中間經歷企劃團隊絞盡腦汁、創意發想、不斷來回修正討論,讓自己的產品服務更加優化後,才得到今天的結果。

他認為,Eatgether的核心價值、精神與目標願景都是非常難以被複製的,這也是團隊能夠站穩市場位置的原因。同時也樂見未來有不同版本的「XX界的 Eatgether」被創造出來,共同充實台灣的創新創業景象。

圖片拿出來比一比,是致敬還是抄襲?

他仍選擇站出來公開表示意見的原因,可以從以下《TechOrange》獲得吳崟睿授權刊登的 Eatgether、Movietogether 對照圖來看:

下圖左邊是 MovieTogether,右邊是 Eatgether,吳崟睿表示裡面的文案、機制、與排版設計,幾乎都一模一樣。

圖片來源:Eatgether 執行長吳崟睿臉書

第二張是兩方資料的呈現。

圖片來源:Eatgether 執行長吳崟睿臉書

第三張是建議回覆的格式,右圖紅字標記處和左圖之處,可以多加比較。

圖片來源:Eatgether 執行長吳崟睿臉書

從以上的對照圖、各種舉例來看,點子相互參考,其實在新創界是常見的,但到後來彼此競爭的地方,是比商業模式的策略、提供消費者什麼樣的服務、執行能力是否夠強夠完善。

以行銷面來看,MovieTogether 從電影交友的角度出發,拓展多元交友方式一事值得給讚,不過在台灣,使用類似 Eatgether 文案來拉抬聲勢,這件事情大家的看法就會見仁見智了。有些人認為是道德踩線;有些人認為沒有道義。

在二元對立之外,有沒有其他思考這個事件的可能?擴大格局,來討論當創業團隊面臨這樣的重大挑戰時,創業者會如何看待當初賈伯斯講的那句話「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我想引用Peter Thiel 在「從0到1」這本書中的一句話:「在商業中,從0到1的時刻只會發生一次。下一個比爾蓋茲不會做出一個作業系統。下一個 Larry Page、Sergey Brin 不會做出一個搜尋引擎。下一個 Mark Zuckerberg 不會做出一個社交網路,如果你只是複製這些人,你不會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

創業是一場永不結束的試煉,對一個剛起步的團隊來說,被競爭對手「致敬」,可能只是一片最終消逝的漣漪,也有可能是足以翻船的大浪,是漣漪還是大浪,靠的是經營團隊的智慧與能力,Eatgether 創辦人吳崟睿在臉書 PO 文中寫:「一個好的產品,一個有文化的新創團隊,需要很多堅持,要很多犧牲與付出和血淚,才能真正打造出開創性的產品與服務。」在經過七年的試煉找到團隊心中革命性的產品與商業模式之後,Eatgether 接下來的挑戰,就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擺脫殘酷鯊魚的追咬,快速讓這個革命性的產品在市場中找到規模化的進展。

就像我們常聽到矽谷投資人會對創業者說的:「我不在乎你的東西有多創新,我更在乎你有什麼樣的能力和方法,讓這個創新變成市場上大家都需要的產品。」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suthernsir , CC Licensed,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文內圖片來源:吳崟睿臉書)

【該你站在受害者的位子上】匿名者發動網路攻擊,輔大網站掛了

$
0
0
「匿名者香港分部」24日表示,已對輔仁大學發動第一波攻擊,記者下午4時嘗試連上輔大網站,出現「錯誤的指示,請依照正常程序使用網站」訊息。(中央社)
「匿名者香港分部」24日表示,已對輔仁大學發動第一波攻擊,記者下午4時嘗試連上輔大網站,出現「錯誤的指示,請依照正常程序使用網站」訊息。(中央社)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輔大心理系的性侵案件,已經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這樣的網路攻擊,是我們需要的,還是只是再度攪亂已經複雜的狀況?(責任編輯:鄒昀倢)

「匿名者香港分部」今天在社群網站臉書貼文表示,已對輔仁大學發動第一波攻擊,這是警告校方須在10月20日前解決問題及把性侵案加害者繩之以法且公開正面回應對被害者道歉。

記者下午4時嘗試連上輔大網站,出現「錯誤的指示,請依照正常程序使用網站」訊息。

匿名者香港分部(Anonymous HK)說,如果輔大無回應,將配合所有國家匿名聯合攻擊輔大電網所有設施系統,且也會發動第二波攻擊,攻擊所有輔大伺服器。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匿名者稱發動攻擊 要求輔大妥處性侵案〉。)

延伸閱讀

【非法正義】駭客組織「匿名者」:輔大不道歉,就公布教職員個資

【價錢可望業界最低】好市多加油站來台灣,買菜、加油都好省錢

$
0
0
王友玫說,好市多在美國門市,本來就有附設好市多加油站,因為好市多採會員制,且客人幾乎是自行開車前往消費,此設備是「會員服務的延伸」。圖為美國好市多官網的加油站服務說明。圖/自美國好市多官網www.costco.com
王友玫說,好市多在美國門市,本來就有附設好市多加油站,因為好市多採會員制,且客人幾乎是自行開車前往消費,此設備是「會員服務的延伸」。圖為美國好市多官網的加油站服務說明。圖/自美國好市多官網www.costco.co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好市多用會員制度的經營方式,創造驚人利潤,並且壓低商品價格,讓顧客的忠誠度一直保持在很高的程度。現在又要在台灣推出好市多加油站服務,低廉的油價,應該會讓民眾有感吧。(責任編輯:鄒昀倢)

美商量販好市多副總經理王友玫表示,亞洲市場繼日本近期已有門市設好市多加油站,供會員加油;台灣明年(2017)年初中壢店也會首設好市多加油站,除採自助外,油價可望全台最優。

王友玫說,好市多在美國門市,本來就有附設好市多加油站,因為好市多採會員制,且客人幾乎是自行開車前往消費,此設備是「會員服務的延伸」,但目前不便透露可因此提高多少比例的來客數。

價格可望最優惠。她並說,好市多在全球的營運策略,除了商品有區隔性,原本就採行比同行低的毛利率,因此明年初中壢店好市多加油站開張後,除與中油、台塑一樣採行浮動油價機制,油價有可能最優惠;但浮動頻率是採台灣現行的每週調整,也尚未定案,也有可能採每天浮動。

不過,台灣的好市多加油站油源,王友玫表示是商業秘密,不便透露。

她強調,一切設備安全都符合政府規定,雖是自助加油,現場有服務人員,但限供會員此服務。

王友玫說,好市多在日本有25店,近期已有門市的加油站開張;台灣全台有12家分店,預計明年初在中壢店首設好市多加油站,為第二個設加油站的亞洲市場。此外,好市多也在韓國設有12店,但還未提供此服務;其他亞洲國家,包含中國大陸,好市多還未設點。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好市多加油站 明年在台設站〉。)

【小英政府請參考】看美國政府網站如何設計,才會真正做到數位便民?

$
0
0
總統府網站將改頭換面,總統府預計將花新台幣550萬元改造網站。(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www.president.gov.tw)
總統府網站將改頭換面,總統府預計將花新台幣550萬元改造網站。(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www.president.gov.tw)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平常若能避免,我絕對不會去政府網站查資料,因為一進去就像迷宮。好不容易找到資料,卻又發現政府公務員都不說「人話」,那些政令語言還真是難讓人理解。在數位施政上,還這麼古板,可以嗎?(責任編輯:鄒昀倢)

政府走向數位化,在這個網路世代已經是不可避免的進程,但所謂的數位化不該單單只是有個網址、有個網頁。「有做就好」的態度將淘汰不合時宜的政府思維,更逼政府官員正視網路需求。

法律需因時制定,課本課綱也隨年編修,政府網站服務更不能完成第一版後沿用十年,甚至老舊到只能用IE瀏覽器使用(沒錯,內政部跟財政部,就是在說你們)

最近,美國各城市政府紛紛實施網頁改革與網路服務改善計畫,其中以紐約市和波士頓為例,在Government Technology報導中,可以看見儘管網路服務落後程度各有大小,這些政府單位的改革方向不但符合需求,有些還十分大膽創新。

美國政府遇到的數位問題:網站上次更新是2003年

去年擔任紐約市市長科技創新辦公室的專案主管的Dave Seliger,主要負責的業務就是網頁設計。他在任期建立了一個紐約市所有政府官方網站資料庫,總共編納了三百四十三個網站,有些年久失修、未曾維護更新,最後一次上線居然是2003年的事。「我們找到了一些很神奇的東西,在這之前完全不知道這些網站存在,」他表示,「但如果你只是一個尋常紐約市民,你可能會偶然發現這些網站,以為它們很重要。」

Seliger注意到一個普通的紐約人平均會接觸到一百二十個不同的政府組織。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這些政府組織在網路服務上所做的努力和得到的成果,讓人完全摸不清頭緒。

具指標性的紐約市如此,何況是其他地區?負責設計都市網站的Evo Studios的總裁John McKown指出,許多規模較小的城市或縣市很難維持網站資訊更新。「我們看到網站上很多空白的新聞區塊跟行事曆,許多被創建的社群平台帳號也無人經營。」不過,即便主要地區的政府有較多資源維護網路服務品質,不同部門與單位之間卻缺乏整合性。

北卡羅萊納州的電子服務執行主任Billy Hylton就表示:「從品牌包裝的角度來看,政府使用了各種logo標誌跟辨識手法;從資訊架構方面而言,網站導航、瀏覽方式與附錄選單,在不同單位的網站都有所差異。有些網站有搜尋功能,有些沒有。有些網站的搜尋功能很強大,有些很差。」

不只是北卡羅萊納州,費城跟波士頓負責網站設計或網路服務的執行主任都表示自己負責的地區也面臨類似的挑戰。

政府網站成為資訊迷宮,要走多久才能找到出口?

如果仔細觀察,政府網站的資訊架構幾乎與政府的組織架構一模一樣,根本就是政府組織圖的網頁版。如果民眾需要有效率地使用網站,他們必須對政府運作的方式、官僚的層級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若要付水費,是要付給自來水部門、收益部門還是用水收益局?這不是靠直覺就能猜中的問題。

在波士頓的使用者面談中,一個市民評論波士頓網站就像一個大門敞開的檔案文庫,「東西都在這裡了。自己去找吧。」事實上,對於很多政府機構網站來說,這是個非常準確的描述,但也是非常不合理的缺點。政府網站的結構逼迫民眾先了解政府內部運行的邏輯,才能接受需要的服務。

不用搞清楚政府架構,用使用者觀點重新組合資訊

現在,波士頓把精力放在組織網站內容,他們決定依照主題分類。「讓資訊可以取得」跟「讓資訊容易取得」是兩回事,而波士頓認為主題分類能夠解決這點。他們的設計概念就是創造一個單點服務區。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市民擁有一部車,並且想了解在這個城市中擁有一部車需要知道的所有事情,他們只要來到「汽車」類別即可取得所有資訊,不需要造訪六個部門單位的網站,再把所得的零碎資訊拼湊起來。

費城嘗試的是另一種概念:「微服務(microservices)」。這個概念在政府資訊圈中可能會大受歡迎。微服務是一個獨立而分散的電子服務,它可以單獨完成自己的任務,與其他微服務或系統服務整合後,也能扮演大型網路服務的小螺絲之一。基本上,費城並不試著建立一個統一的系統,而是透過組合多個微服務,來完成一個更複雜的服務網路。

以土地財產資料來解釋,一個城市可以提供一個微服務,用於確認地址。使用者提供諸如「A路與B路交叉口」等訊息,微服務則回以正確格式的地址資料。曾任費城資料長的Headd表示,「比起一次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一個城市可以創造這些微型服務,並公開城市的Open Data,以鼓勵其他人一起開發相關服務。」

在手機看網站還要縮小放大,說好的響應式網頁呢?

政府網站另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沒跟上網路使用變遷的趨勢。一方面高喊科技創新、科技革命,另一方面政府的網路服務品質又是大大落後。Seliger毫不留情地批判:「政府IT就是這樣:你花五年的時間去把後端跟新平台牽在一起,好不容易完成的成果卻在這五年間早就過時了。」

響應式網頁設計即是近幾年高速發展的需求和趨勢之一。在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使用網站服務的人越來越多,也更凸顯政府網站設計的不足所造成的麻煩。以紐約市為例,許多2007年以前建立的網站,至今仍不曾改版以符合行動裝置需求,即便使用行動裝置連結該網站的市民已佔多數。州、縣、市的數位幕僚現已著手開發更直式、以民為本、行動裝置友善(mobile-friendly)、不易過時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行動服務,其中也有所謂過時或新穎。四年前,加州阿拉米達縣(Alameda County, California)組成的開發團隊推出了一套適用當地的行動App。當時,他們所取用和投資的是全然的新技術。然而,隨著時間過去,該團隊發現App的下載率逐漸降低,相反地,行動裝置友善的網頁使用量則逐漸升高。

民眾不再會為了一兩次的年度報稅多下載一個App。於是,他們轉而關注響應式網頁的開發與優化,不把資源投注在即將被淘汰的服務型態。

台灣的政府網頁,什麼時候才會友善些?

看完美國各政府在網頁改革上下的決心,再反觀台灣的例子,其實兩邊遇到的網頁設計弊病真的相去不遠,就差在現在的決策部門是否願意投入資源和時間,從長遠的角度與長期計劃的態度整頓台灣的網路服務環境。

最首先需解決的,不外乎是開發網路服務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政府走向數位,更不是為了提高政府的門面或形象,網站服務的初衷應該是「便民」,也只能是「便民」。如果無法解決民眾的問題、有效提供各項服務,網站根本可以不必存在。

政府的網站不是「政府→人民」的單向溝通平台、資訊公告欄、公文圖書館,不是迎合潮流趨勢而建立的「交代」,更不是「能用就好」、推出後任其腐爛或只做基礎維護的產品。當民眾的生活模式隨著科技推進而幾乎日日改變,若政府無法把生活習慣的變遷應用於服務方式的進步,也無法像智慧型手機產業一樣隨時都在投資、改善產品品質,最終民眾只會覺得與政府愈加脫節,政府固守成規的過時框架也會越束越緊。

政府網頁的改革不只是把網站變美變好用而已,而是政府單位與時俱進的證明。

 

(資料來源:Government TechnologyTechOrange;圖片來源:NYC官方網站Paul DowneySerge Kij

延伸閱讀

開放資料新玩法!經濟部做「台北市空屋地圖」,發現大稻埕是鬼城?
總統府網站數位改版,工程師給意見:網站可以先求打得開嗎 (因為現在打不開)
 【台灣政府數位轉型加倍困難】英國政府數位化最大的敵人:資深公務員
【準數位政委唐鳳談VR】把民主決策搬到虛擬實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
民進黨政府請把握網路人才,這些「宅宅」是未來改革的關鍵力量

【支付寶進駐桃園機場】這是未來的機場,讓中國人即使身在異鄉都像在家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支付寶選擇十個國際機場啟用支付寶服務,讓中國遊客到各地都能以在中國習慣的消費方式購物,甚至加上機場導購、簡介、航班提醒功能,服務十分全面。讓人即使身在異鄉,都像在家。(責任編輯:鄒昀倢)

以後,用戶在海外機場,不僅可以刷支付寶消費,還有望實現航班提醒、室內導航、一鍵叫電瓶車等移動應用服務。

繼百貨、餐飲等海外消費場景後,支付寶開始向全球空港市場發力。9月26日,支付寶宣布與慕尼黑機場、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大阪關西國際機場等全球十大機場達成合作。(中國)國慶起,十家海外機場將陸續開通支付寶,首次為中國遊客提供支付寶支付和一鍵「發現」機場吃喝玩樂的服務。

當天,支付寶同時宣布啟動「全球未來機場計劃」,在接入合作基礎上,利用移動技術和大數據,幫助世界各地的機場提升移動服務能力。以後,用戶在海外機場,不僅可以刷支付寶消費,還有望實現航班提醒、室內導航、一鍵叫電瓶車等移動應用服務。

此次與支付寶合作的海外機場,均為歐洲日韓澳新和東南亞等地區數一數二的國際機場,分別是:慕尼黑機場、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大坂關西國際機場、首爾仁川國際機場、奧克蘭機場、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桃園國際機場和澳門國際機場。其中,半數為吞吐量排在全球TOP 30 的機場。

支付寶推送機場商家優惠

遊客們進入機場後,支付寶可通過大數據分析遊客喜好,有針對性的推送商家優惠,並且利用定位告知附近有哪些吃喝玩樂、店舖位置在哪,讓陌生機場,一秒變成最熟悉商圈,遊客再也不用擔心因在機場購物消費而耽誤登機。消費付款時,遊客可以直接刷支付寶支付,而且能以螞蟻花唄、餘額寶扣款,既方便快速,又避免了兌換外幣和找零的麻煩。

據悉,為迎接十一黃金周的中國出境消費熱潮,國慶期間,除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外,其它9 大海外機場都會陸續上線了支付寶,讓中國出境游客在機場買買買更方便,而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最快年底也將全面開通。

未來機場計劃:讓中國人到全世界都像回到家

針對國內出境游客的出行需求,支付寶也計劃在全球推廣「未來機場」,以後將有更多的海外機場應用支付寶的支付、大數據、雲計算等能力。屆時,消費者只要用支付寶,就可以在海外機場使用手機在線值機、Wi-Fi 連接、室內導航等更多服務。

大坂關西國際機場執行董事田部章壽表示,非常期待與支付寶的合作,雙方合作將為中國遊客帶來無現金消費等便捷服務。到10 月底,關西機場將實現接近100% 的支付寶覆蓋,與支付寶一起,為遊客創造更多的機場移動服務價值。

慕尼黑機場商業部董事總經理Sven Zahn 則表示,支付寶是全球領先的移動支付和生活服務平台,擁有強大的移動科技和大數據能力,雙方合作將會讓機場的移動服務體驗更上一層樓。

近兩年,支付寶在海外市場持續發力。數據顯示,截止今年8 月,在歐美、日韓、東南亞、港澳台等國家地區,支付寶已經接入了8 萬多家線下商戶門店,範圍涵蓋免稅店、餐飲、百貨、便利店和打車出行等領域。此次與海外十大機場牽手,意味著支付寶從機票酒店預定、打車行出,到機場服務,再到市區商圈消費,打通了出境游移動消費的全鏈條。

近年,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簽證證策的放寬,國內出境游客迅猛增長。據有關統計,2016 年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達5903 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3%。中國繼續蟬聯全球出境旅遊人次和消費額的雙料世界冠軍。

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副總裁彭翼捷表示,十家海外機場的合作是「全球未來機場計劃」的第一步,以後這一模式將推廣到全球更多的地區,「我們已經和歐美多個大型樞紐機場達成合作意向,不久中國遊客將可以在全球更多的機場使用支付寶」。她希望,未來支付寶可以覆蓋30 家接待中國出境游客最多的海外機場。

據透露,為進一步擴大在海外的影響力,支付寶已製定了新一輪的海外推廣計劃,其中包括在上述十家海外機場內投放大型機場廣告,提醒中國遊客可以在機場和當地消費場所刷支付寶並享受相關的優惠。
(本文經合作夥伴Tech2IPO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很多海外旅行的中國人說在機場看到這個就放心了〉;首圖來源:Devan Hsu,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來了,支付寶悄悄的來了!一登台就強勢攻下 3500 間百貨商家還有小黃

聯想全球裁員1200人,旗下摩托羅拉部門可能砍半

$
0
0

Screen Shot 2016-09-27 at 12.09.31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國電腦大廠聯想 (Lenovo) 進行大規模裁員。根據消息指出,摩托羅拉 (Motorola) 行動部門將會成為裁員主要部門。(責任編輯:鄒昀倢)

度過冬天的最佳姿勢是什麼?毫無疑問是裁員。聯想也開始這麼做了。

聯想發佈公告稱即將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一次裁員,要在55000 名僱員中裁員2%左右,而這次主要是針對摩托羅拉部門。

在聯想正式發出公告之前,外媒稱聯想此次裁員人數大約為700-1200人,均來自摩托羅拉移動部門,而聯想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針對此次裁員聯想表示是為了保持摩托羅拉的競爭力,裁員之後將進一步調整組織架構,優化產品線,以最佳方式參與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而摩托羅拉的移動總部依然設在芝加哥,那裡也是全球研發的驅動力。

聯想對摩托羅拉移動進行裁員也很容易理解,因為自從2014年收購摩托羅拉以來,市場並沒有反饋出1+1大於2的效果,摩托羅拉反而成了聯想旗下高不成低不就的一個包袱。

即便如此,聯想可不想就此放棄,而是試圖用摩托羅拉的品牌提振自身的移動業務。今年3月18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發表內部信,宣布對四大業務集團進行重組,調整了關鍵組織架構和領導層,重構後的四大業務集團分別聚焦企業業務、移動業務、創投業務和個人電腦業務。

這已經是聯想集團第八次重組,把移動業務提升到戰略層面,並且被集團寄予厚望。

事實上,2015年8月14日,聯想宣布重組移動部門時,就已經將聯想與摩托羅拉的兩個銷售團隊以及銷售體系合併,手機的設計、研發和製造都交給摩托羅拉,同時在全球範圍內裁員3200名。

不難看出,聯想一直在調整移動業務,但這兩年成效不大,尤其在中國市場,甚至已經是舉步維艱。從最新財報可以看出,聯想僅出貨了1100萬部智能手機,且每個季度仍處在下滑之中,那麼如果聯想不能阻止這種下滑勢頭的話,一旦年銷量跌破4000萬部當下手機廠商的基本生存底線的話,未來的處境將會更加艱難。

雖然摩托羅拉產品重回中國市場,前不久聯想更是拿出Moto Z,但是市場反應平淡,想要用戶買單,還需要一定的市場推力以及渠道建設。

接下來,聯想移動想要扭轉,要不是在銷量上有大幅增長,就是要在營收和利潤上有所改善,當然還要向資本市場有個交代。

從聯想移動這幾年的佈局來看,它最大的癥結被業內公認是缺乏明星產品的多品牌戰略,導致品牌模糊,聯想戰略路線不清與低端產品線鋪太廣,拉低了其走高端的難度。以致於,聯想在與同類硬件產品與競爭對手的比拼中,因為缺少爆款而敗下陣來。

如此看來,裁員也就只能起到一時的止血作用,真正的問題還在於產品本身,畢竟在市場份額、品牌溢價下滑被逐步邊緣化的情況下,產品的功底和軟硬體生態鏈才是重中之重。

聯想要做的不僅僅是裁員,而是要在這個冬天裡痛定思痛,反思如何改變。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再對摩托羅拉裁員理所當然,背後卻是聯想移動的艱難〉。)


不是活到只剩一張嘴,40 歲後還有辦法學習程式設計嗎?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技能的習得不應該受限於年齡,先前有傳聞在矽谷30歲以上就算老,40歲以上就算被淘汰的歲數,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要學coding,是否真的永遠都不嫌晚?創業公司livecoding 融合自己的業界觀察與他人心得,分享學coding的觀察。(責任編輯:鄒昀倢)

很多人經常會問:在什麼時候學習程式設計才合適?,甚至有很多在職場中打滾了多年的人也會有這樣的疑問。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想把自己的專業跳到程式設計專業,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了他們對自動化的畏懼,而這個問題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變得更具針對性。

程式設計是一項很花腦力、精力的高壓工作,在40歲後才開始學習程式設計,是不是太晚了?

Damian Wolf給出的答案是「不會晚」!Damian是InfoWorld,DZone,Life Hack等多家數字科技雜誌媒體的專欄作家,他本人也是一個科技迷,也正在想學習程式設計。在他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40歲後學習程式設計不會晚。對此,Damian還對想在40歲後學習程式設計的人分享了他的建議。

如果你想學習某種知識或技能,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始。年齡不是問題。很多人都是在一定年齡以後才開始學習一種新的技能,並且不斷地磨練它。我們曾聽過「10000」小時法則,一個人要想成為這門技術的專家,需要練習10000 個小時。不過,這只是一個粗略的估計數字,而且一些新時代的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們已經推翻了這個法則。但是無論如何,你的能力決定了你掌握某種技能所花費的時間。

如果你已經超過40歲,並想學習程式設計,而且你深刻地明白實際知識的重要性,你也準備好了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你的專案中。以下分享的七點技巧,可以讓你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變得輕鬆有趣。即使你現在還年輕,離40歲還有很長的時間,你同樣可以看看Damian的分享,這裡面總有一些東西是值得學習的。

1.學會保持冷靜

學會保持冷靜在很多方面可以幫到你。它可以令你在人生中收穫更多成就,對你的職業生涯同樣是有利的。當你要學習編寫代碼的時候,你會發現學會保持冷靜是有多麼重要。現在的科技幾乎每天都在變化。新的科技出現,又在我們不知不覺中衰退甚至被淘汰。另一邊廂,技術又推動著時代的發展和改變著世界。

在學習的最初階段,關鍵是要懂得把你的精力集中在一種技術上,而不是淺嘗則止,剛學習了沒多久,又把心思放在另一種技術上了。每一次的學習都僅限於起點,這肯定是不行的。學習程式設計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

  1. 從基礎學起

如果你想在程式設計行業有好的將來,那麼你就得從基礎學起。首先要學習電腦是如何工作的。你需要大量閱讀與你所學技術有關的書籍。一旦你確定了自己正在做什麼事情,你就可以為自己選擇一種技術去學習,並且要堅持下去。例如,如果你選擇學習網路開發,你就需要學好它的核心技術,例如HTML5, PHP, CSS3和JavaScript。在Livecoding.tv上,你可以找到各種程式設計語言的工具書的資訊源,例如Javascript的。

  1. 創建和展示

學習程式設計的人容易犯的最大錯誤是沒有使用最近學到的技巧去做專案。 程式設計需要的就是實踐,如果你不在專案中運用你所學到的東西,你很快就會忘記它了。現在你可以通過網上的學習平臺來幫助你學習。你可以在Livecoding.tv上直播你所擁有的知識,分享你的經驗。這是一個聚集了世界各地程式師的社交平臺。你不但可以與社區的會員交流,還可以看他們是怎樣寫代碼和開發專案的。你可以從那些優秀的程式師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 聰明地選擇一門技術

在電腦科學的世界中,還有很多附屬領域是值得我們探索的。你可以學習電腦圖形學、網路開發、系統開發、遊戲開發等等。在最初階段,你會面對很多選擇,你可以從中選擇一種語言或技術,並集中精力去學好它。

掌握一門技術能夠幫助你對該領域有更深的瞭解。你可以知道在這個領域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你可以學習PhP,Java,.NET,SAP或其它語言。一旦你設定了目標,就得付出所有精力去掌握它。

Screen Shot 2016-09-28 at 11.39.43 AM

  1. 閱讀別人的代碼

向別人學習應該是你的最初目標。正如閱讀可以提高你的寫作能力,閱讀別人的代碼可以提高你的理解能力和編寫代碼的能力。如果你是剛開始學習寫代碼,最好的方法是從GitHub著手。你可以基於正在學習的語言或框架,選擇開發一個專案,並瞭解其他開發人員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關鍵是你要找出問題所在,如何解決它們,以及其他人是如何解決它們的。

  1. 遠離氾濫的資訊

資訊氾濫可能會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作為一個初學者,你會發現很難過濾與你相關的資訊。在充斥著大量資訊的互聯網上,從一個資訊源跳轉到另一個,這樣只會令你的生活變得更困難。同樣地,任何一種你想要學習的技術,它可以有很多子話題,它們可能與你的學習目標並不相關。

為了保證學到正確的程式設計經驗和避免資訊氾濫而浪費你學習的精力和時間,你可以嘗試請Code Mentor (代碼導師) 來指導你。導師可以幫助你避免一些不必要資訊的干擾,並引導你回到正確的路徑上來。這不僅可以節省你的時間, 而且可以提高你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

  1. 教別人

教別人是另一種學習方式。在剛開始的時候,要獲取知識是很難的。如果你覺得你已經學會了某個topic,那麼你可以試試教別人學習。你可以在網路上分享你的知識。分享的形式可以通過寫博客,在社交平臺上與其他人交流,或者是通過StackOverflow

你還可以通過現在流行的網上直播,把你設計程式的過程直播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開通對話功能,和你的觀眾進行即時對話。你不一定要局限於面對面的交流,還有很多方法是可以嘗試的。關鍵是在教別人的過程中,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也提升了。這是學好程式設計的一個有效方法。

40歲後學習某種知識或技術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fluid intelligence(液化智力)會減退,但年齡也會令你在學習中擁有更多經驗。即使學習速度會比較慢,但與年輕人相比,40歲以上的人可以更好地把他們的技能運用到實際的項目中。總之,年齡並不重要,雖然它確實會影響你的學習速度和執行力。

程式設計與其它任何技能一樣,取決於你的學習方法。它需要傾注所有專注力,制定正確的規劃以及進行大量的練習。一旦你開始了,就要堅持下去。40歲後學習程式設計的人可能還會發現很難找到合適的社區。你可以嘗試在livecoding.tv上找到很多和你一樣的初學者。你可以看其他人的代碼,甚至做自己的直播。與別人積極互動將有助你跨越學習程式設計的初級階段,當你的能力到了一定的水準,你便可以進入中級階段,與更多出色的程式師互相交流學習。

Livecoding.tv上有很多優秀的程式師、開發者和工程師,他們會成為你學習的楷模。你可以看看平臺上一些優秀直播者的採訪,學習他們的經驗。他們當中有的人就是自學程式設計的。例如Andreas Jirenius,他是從消防員轉型為king.com的遊戲開發者的。

相信自己吧,哪怕你40歲後才學習程式設計,你仍然可以成為一位程式設計專家!

(本文經投稿作者Livecoding.tv授權刊登,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40歲後如何學習程式設計?你可以嘗試這7點技巧讓學習變得輕鬆有趣〉;圖片來源:marissa, CC licensed。意投稿者可寄至:edit@fusionmedium.com,經編輯檯審核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

如何避免產業變慘業?詹宏志:電商轉型是台灣下一步該思考的問題

$
0
0

Screen Shot 2016-09-28 at 6.40.56 PM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這則新聞】AppWorks舉辦的跨境電商大會IMPACT 今日不畏颱風如期舉辦,大會邀請多位知名東南亞電商巨頭分享心得,其中如何讓產業得以蓬勃發展、如何跨出台灣,最讓人關心。(責任編輯:鄒昀倢)

今年最重量級的國際性數位經濟論壇 IMPACT 2016,今 (28) 日強抗風雨正式舉行,13 位東南亞國際講者,上午場聽眾突破 600 名,人氣滿滿爆場開幕。 論壇上午場由 PChome Online 董事長詹宏志先生擔任開場講者,ZALORA 總監 Giulio Xiloyannis、LAZADA 馬來西亞 CEO Hans-Peter Ressel 兩人來台航班因受風災影響取消,連夜趕製動態影音作品,跨海現身在台灣聽眾面前,並搭配 10 分鐘 Live QA,接受 IMPACT 2016 聽眾現場提問,提問者中赫人驚見 AVEDA 創辦人朱平、KKBOX、中華電信等代表。

詹宏志:電商轉型是台灣下一步該思考的問題

PChome Online 董事長詹宏志先生在演說中重新檢視 PChome Online 的發展歷程,以及目前正在面對的可能與挑戰。他指出:「 台灣土地雖小,但卻是個非常適合發展網路產業的市場。以淘寶為比較基準,淘寶商品近 10 億筆,人口數有 13 億,人均商品比約 0.8;而露天拍賣目前約有 1.27 億筆商品,除以台灣 2,300 萬人口,人均商品比已達 6 的水準,位居世界冠軍。」正因為台灣電商市場成熟,詹宏志董事長表示,下一步台灣該往哪個方向走、如何不在電商轉型的階段缺席,是這個業界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LAZADA:解決四大痛點  才是成功跨境的電商經營

透過影音檔案與台灣聽眾交流的 LAZADA 馬來西亞 CEO Hans-Peter Ressel,則是以他經營馬來西亞市場為例,熱情分享了 LAZADA 如何結合在地服務與消費習慣,克服東南亞跨境電商經營歷程中必經的物流、支付、缺乏網路購物經驗以及高度手機滲透率的環境等四大陣痛期,並獲得阿里巴巴的投資青睞。

ZALORA:國際時尚再創商機?在地結盟是王道

而亞洲最大的時裝電商 ZALORA 台灣營運總監 Giulio Xiloyannis 亦透過影音與 Live QA 與現場聽眾揭開國際時尚集團打進在地市場的祕技:品牌、服務和行銷。ZALORA 更透過與各地銀行、信用卡等結盟,提供折扣或集點優惠,提升當地消費者的忠誠度。在 Live QA 時段, Giulio 更與聽眾分享了對於 Facebook、LINE 等社群行銷的看法。

(本文訊息由AppWorks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pr@fusionmedium.com,經編輯檯審核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紐約時報評台灣:走不出過往成功光環,台灣老齡科技產業變慘業
為什麼可口可樂、麥當勞知名度已經很高,還要繼續砸錢投廣告?
小蝦皮吃掉大鯨魚?突破 300 萬用戶,蝦皮正式成為台灣最大的行動購物平台
【安逸招來滅亡】KKday 執行長告訴你,只待在台灣的電商,就坐等被人打趴

美國大選掀起新舊媒體大戰,紐約時報用網路直播瓦解 CNN團隊

$
0
0

Screen Shot 2016-09-29 at 12.05.53 PM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新媒體與科技技術如何影響這場至關重要的美國大選?川普、希拉蕊這兩位總統候選人,在這場大選中充分運用技術、社群媒體去理解、接觸選民動向,進而調整選舉策略。這樣的新型態選舉方式,在接下來的台灣五都、總統大選是否會被拿來經驗參考呢?(責任編輯:鄒昀倢)

萬眾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終於登場。場內,希拉蕊與川普唇槍舌戰廝殺得激烈;場外,竟也上演了一場新舊媒體的頂尖對決!

過去美國境外要收看重要新聞,CNN絕對是首選,從辯論前的暖場、背景介紹、資料蒐集,到辯論現場轉播,辯論後的專家剖析、焦點團體訪談,沒有一個環節不經過精密計算,流暢度與完整度都無可挑剔。

FB 直播功能,讓新媒體有如配上衝鋒槍

然而今年FB推出了直播功能,猶如將一把威力強大的衝鋒槍免費送到每個人手裡,連使用說明書都不附,只要有夠好的內容當子彈,隨時扣下板機就能掃射傳統電視台。

這次的總統大選,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正是做了絕佳的武力展示,將FB直播這把衝鋒槍性能發揮到極致。

君不見在紐約時報的直播頁面上,當川普發言時「怒」的表情源源不絕彈出,而希拉蕊則多得到了「讚」與「心」。底下的留言板,人人可以對希拉蕊與川普所說的每一句話即時表達自己的意見。

正如同看球賽時有人就是喜歡到酒吧裡邊看邊跟一旁的陌生人瞎聊兩句,直播的迷人之處也就在這裡,管你是什麼身分在地球哪個角落,都可以在紐約時報與FB合開的小酒館裡高談闊論。

即時直播+即時查證,展現媒體強大的威力

而紐約時報也不是只是架著攝影機就沒事,它發揮了長年累積深度報導的功力,讓資深記者在一旁待命,針對希拉蕊與川普的每一段發言即時做事實查核檢驗,同時提供背景資料參考。就像是知識淵博的酒吧老闆,聽著酒客的交談隨時補上幾句。

於是,在這個熱鬧而生氣勃勃的酒館裡,觀眾不再只是坐在電視機兩眼發呆的被動接受單向訊息,而是參與建構知識網絡的一部分,橫向與縱向多維度的結構,讓觀看過程成了極富動態性的有機思考。不用多說什麼,光是聽到川普口出狂言而畫面上出現源源不絕的「怒」那種感覺就非常療癒。

整場辯論節目結束,不用再另外舉辦投票看誰贏誰輸,因為表情符號已經告訴你一切;不用再另外找人來做訪談,因為直播頁面上已經有夠多人表達了夠多有價值的意見。

換句話說,CNN所代表的舊媒體耗費許多資源所打造出來流水生產線,完全被紐約時報與FB直播合體創造出來的新媒體所瓦解

前者頂多只能從點走到線,再試圖發展成一個面,走完整套流程得花上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後者則從一開始就創造了一個三度空間,將所有的資訊與討論集結在裡面。而作為一個閱聽眾,他在這個虛擬酒館小空間裡獲得的滿足,也遠遠超過只是坐在電視機前。

技術+專業經驗,拓寬媒體的報導深度與廣度

這就是新媒體。打破作者論與閱聽眾的藩籬,讓閱聽即寫作,寫作即閱聽,讓所有人一同構建,同時還能兼顧速度、深度與廣度。

FB提供場地與技術,讓開酒吧這件事變得很容易,紐約時報運用經驗與專業,當起夠有魅力的酒吧老闆,每週舉辦「XX」之夜的內容主題,兩者發揮各自的強項,酒客自然願意上門光顧。

舊媒體的老闆們如果沒有認清到這一點,還想著要從開店到經營到攬客通通自己來,依然想要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除了花大錢搞死自己,也不用想要能創造出能吸引酒客的迷人空間,最後就是等著被市場淘汰出局。

(本文經原作者林俊劭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國大選辯論看CNN你就落伍了,紐約時報與FB直播的小酒館才熱鬧!來源1來源2〉。)

【創業者乾貨】不要肖想追求完美,創業者該專注「無法規模放大的事」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創業家常常必須要同時多條戰線延燒,研發、行銷、營運公司、融資等等,並且還得累積自己在工作、專業上的價值。如何讓自己能夠迅速的在創業這條路上站穩腳步,其實不是好高騖遠,而是著眼當下,思考做什麼事情才能迅速累積自己、企業的價值與實力。(責任編輯:鄒昀倢)

作者/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矽谷有一個精神,我覺得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做些無法規模放大的事」。

這精神來自矽谷青年導師Paul Graham的同名文章。乍看之下,這精神有點違反新創事業的道理,這世道的新創事業不是一直尋求用科技來快速放大,達成經濟規模,怎麼會反其道而行,做些耗費時間和精神的事?創業家最寶貴的不就是時間嗎?

但正因為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創業家得更小心時間的運用。這裡說的「無法規模放大的事」不是做虛功,而是以最快速的方法得到客戶對產品的意見回饋,一方面讓創業家快速修正產品缺失,一方面也讓創業家快速學習這行業的門道。

PG說了幾個「無法規模放大的事」,最重要的是拉客戶。他提到有名的,做Stripe的Collison兄弟檔的故事。他說,Collison拉客戶的方式讓人傻眼,一旦有人同意試試Stripe,Collison會馬上說好,你的電腦給我,我馬上幫你灌Stripe。

坐等客戶從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歷史上有,但不多。創業家不能等,得主動出擊。而且重點在於不要急著自動化,一旦有了客戶,要「寵」這些早期客戶,無所不用其極的特優對待他們。讓客戶擁有MVP一樣的享受,因為創業家需要他們幫忙。幫忙不只是讓他們幫你把產品宣傳出去,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提供意見。

沒有一個新創事業的產品是完美的,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反而是怠惰的籍口。創業家應該想辦法快速地把產品推到客戶面前,看客戶怎麼使用產品,什麼方面問題重重,而什麼方面讚不絕口。壞的改掉,好的加強,就這麼簡單。但這迴圈得快速的一直轉,一直修,如果產品真的是市場所需要的,成長的轉折點很快就會來到,再來談自動化都成。

PG說優寵客戶還有一個重要關鍵,就是集中火力,讓一個極小的利基市場先燒起來,等火旺了,再加柴添薪。這一方面是因為創業者時間有限,一方面也可以讓這些小群客戶變成你的最佳推銷員。

「無法規模放大的事」不只是拉客戶,如果你做的是硬體,你「無法規模放大的事」還包括了打造產品,如何在車庫裡自己用手做出第一個產品。要去做,才學得到成功的關鍵。我去參觀亨利‧福特博物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談到福特飛機事業的一句話,「我寧可蓋了個大飛機,學到一些東西,就算飛不起來也沒關係;這樣也比蓋了個完美的小飛機,飛得很好,但我什麼也沒學到來得好。」

去做東西出來,從中學習,下一次做得更好。快速地反覆這樣的循環,大概就是「做無法規模放大的事」的精神。

如果今天你要走出你已經厭煩的人生,你要找一個事業從頭開始,你得有「做無法規模放大的事」的精神。想學好英文?馬上上網看始看英文報紙,聽英文節目,一字一句地學、聽。很快就知道自己那裡不足,再花時間,把這些不足處補足。

我記得我高中時,立志學好英文,那時也沒有網路,就買了本時代雜誌。一本雜誌,我每天唸,也唸了一年,不誇張,一字一句地查,完全是「做無法規模放大的事」。但等我唸第二本英文雜誌,那就不一樣了。我出國前,已經可以追當期財星雜誌,沒有障礙了。

想學程式語言,當電腦工程師?何不馬上找本書,找個網路課程,立刻開始,「做些無法規模放大的事」試試?擋住你的,只有你的決心,沒有別的。

(本文經原作者普通人的自由主義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做些無法規模放大的事〉,圖片來源:Seabamirum,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當紅吃飯配對平台 Eatgether 被「致敬」,創業點子被抄襲了該怎麼辦?
【誰說網路沒好料?】《羅輯思維》告訴你,知識不只是力量,知識也能賣錢
【經濟強、人才有】日本新創力道卻薄弱,500 Startups 創辦人Dave McClure:WTF到底是怎麼回事?

電信業者最後的晚餐,未來 5G 商機將由網路服務業者主導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5G的技術開發會成為電信業者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過去,電信業者似乎是1G~4G 的重要主導者,但是未來5G 商機將不會由電信業者壟斷,而是由物聯網業者說了算。(責任編輯:鄒昀倢)

40年前,我們開始談1G,行動電話的起頭,應該還有人記得揹著走的行動電話。30年前,我們開始談2G,一直到現在,全世界還有很多地方使用2G GSM網路。

20年前,我們開始談3G,那一次,歐洲電信業者哀鴻遍野,當時沒有人知道行動資料傳輸的夢想時代,要在10年之後,才真正開花結果。10年前,我們談4G,這次,來自美國的ICT陣營提出了百年以來的第一個非傳統電信陣營的電信標準IEEE 802.16d/e/m,我們叫它WiMAX,而這次,傳統電信陣營還是贏了,不論是FDD或是TDD,LTE一統4G江山,毫無懸念。

如今,我們談5G,就5G技術標準來看,代表傳統電信業的標準制訂組織3GPP看起來是大權在握,2018年將會推出第一個5G技術標準,而且將會是基於既有4G主流技術LTE的5G技術標準。

這樣來看,從1G到5G,具有百年歷史的電信業,似乎還是穩操勝券。

5G,會像1G到4G一樣,都由傳統電信業者做主說了算嗎?其實,這是許多電信業心裏自己問自己的問題,從1G到4G,電信業者都扮演主要角色,但在3G之後,電信業者的角色仍然重要,但也已然弱化,重要的是身為網路基礎建設的角色,弱化的是因為通訊技術世代交替創造的獲利收入。

如果把通訊服務市場想成一張大餅,從1G到2G,在這條產業鏈上,最大的一塊餅,是電信業者,但到了3G後期、4G開始,這張大餅重新被切分了,電信業者還是很大,但比起投資的比例,兩者之間的大小落差明顯。

數據流量收入與網路建設投資,像是剪刀的雙刃,被越剪越深的,則是電信業者的獲利。

而到了5G,沒有人認為這樣的狀況會有所改變,而認為這樣的狀況只會持續惡化,也就是說,電信業者不可能靠5G技術的世代交替,扭轉獲利被越剪越深、越剪越小的命運。

但相較於2015年,2016年起,開始有電信業者宣布展開5G前期測試,甚至進入實地測試階段,其中,包括美國Verizon、AT&T,日本的NTT DoCoMo,還有南韓的SKT,都在2016年有實地測試的計畫。

這樣看來,電信業者是在飲鴆止渴嗎?

有些電信業者是這樣說的:

「包括德國電信、諾基亞、沃達豐和英國電信等,他們在所謂的「5G宣言」(5G Manifesto)中提出了這一主張。「5G宣言」是一份長達7頁的文件,詳細描述了這些公司如何在未來幾年內在整個歐洲部署5G網絡。

歐盟必須用促進創新的務實政策,滿足網際網路開放性的需要。電信行業警告說,由歐洲電子通信監管機構(BEREC)提出的現行網絡中立性原則,為5G網絡的投資回報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因此,除非監管部門對創新保持積極的姿態並堅持到底,否則對5G網絡的投資可能會推遲。」

曾經在3G時代跌過一大跤的歐洲電信業者,面對5G,感覺上是更為謹慎的,因為,他們知道在5G時代,他們要面對的是更複雜的情境。

說實在話,面對5G,電信業者的選擇有限,因為,在3G、4G時代被Internet業者偷走了午餐,到了5G,可能連晚餐都會被端走。

在先前幾年歐盟5GMETIS所提出的5G情境中,就提到5G不再只有電信業者可以扮演角色,5G網路建置與服務的提供,將會有更多不同領域的業者參與,也就是說,過去從1G到4G,都要靠電信業者扮演火車頭驅動的通訊服務,將會在5G第一次改變。

因為,在5G世代的藍圖中,消費性行動通訊佔整體市場的比重將會逐步降低,因為,有一撥新的需求會長出來,那是來自於物聯網,車聯網,萬物聯網的網路服務。

根據愛立信Ericsson的資料:「2015 到 2021 年之間,物聯網將以 23% 的年增長率增加,到了 2021 年連網裝置達 280 億台,其中 160 億是物聯網裝置。依照成長曲線,物聯網裝置將在 2018 年超越手機。」

如不斷被重申強調的,物聯網的重點,在於Connected Service的建立,但讓我更進一步提醒,之於電信業者,發展物聯網的第一步,打斷自己的手骨,是必要的。

Verizon財務長 Shammo在先前接受訪問的時候說:「A wholesale model is extremely profitable, because you remove the retail part.」,所以,Verizon選擇與美國前2大有線電視業者Comcast與Charter合作,批發銷售行動數據流量給這兩家在固網寬頻業務市場的競爭對手,讓他們進到行動通訊網路市場與自己競爭。

過去,電信業者用不同世代的通訊技術,顛覆這個世界,顛覆許多人的生活,但在5G,這次該被顛覆的對象,正是電信業自己。

對電信業者而言,5G,不是新技術,而是新的生意模式。

(本文經原作者TWicic 懂灣灣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電信業者不想被偷走的晚餐— 台灣電子業今天看什麼?〉;首圖來源:JeepersMedia,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政府不會又愛瞎攪和,鴻海:政府別管,我三年就能搞定 5G
5G 將在 2020 年上市,高通 CTO:未來所有硬體都得和 5G 連接
中華電信光世代轉速慢慢慢,人家韓國電信商已經在爭全球首家 5G 網

Viewing all 8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