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鄒昀倢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8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專訪 Viber 執行長 Djamel Agaoua】絕不侵犯隱私、不用使用者內容,通訊軟體 Viber 「資安至上」的經營之道是什麼?

$
0
0

被樂天併購的即時通訊軟體Viber,今年用戶正式突破十億人,目前已在東歐市場稱霸。近期Viber揮軍亞洲,並以安全、不靠用戶個資賺錢為訴求;Viber執行長Djamel Agaoua表示,「我們的哲學,和臉書剛好相反,絕不侵犯使用者隱私,不會運用交談內容來賺錢。

對台灣用戶來說,Viber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以全球來看,普及率相當高;目前Viber在北美的滲透率約15%、西歐約20%、東歐約70%、俄語系國家高達75%、東南亞約50%、中東北非近6成。2014年Viber被日本樂天集團併購,便與樂天旗下服務深度結合,近年陸續推出轉帳、企業版、刪除訊息等各種功能,也因此得以快速拓展國際布局。

一款強打資安與隱私的通訊軟體,要怎麼經營?

近年各種主流社群軟體藉用戶個資來推播廣告,已遭詬病,而Viber的用戶數量不減反增,與其經營策略和市場定位有關。Agaoua表示,對Viber來說,資安是最大訴求,用戶的內容不會被拿來做商業用途。「Viber通訊軟體預設就是端對端加密,這點是全世界絕無僅有。」

他指出,Viber把資料歸為三類,一是個人資料,例如姓名、電話、email、性別、年齡等;二是用戶使用Viber所產生的資料,例如聊天內容、通話紀錄、私訊、社群、有沒有使用機器人、特別偏好使用Viber的哪些功能等等。

第三是用戶與親友分享的私密內容。Agaoua說,第三點是Viber不會碰觸的紅線,「全部予以加密,我們根本看不到、更不會去運用它;而且這些資料一傳送完就銷毀,不留任何痕跡。這是我們對用戶的承諾,我們只運用公開的資訊來達成行銷目的,絕不使用私密內容。」

那麼Viber要怎麼賺錢?主要營收來源有二。一是電信服務的收入,目前占比約35%。Agaoua說,Viber是唯一提供電信服務的即時通訊軟體,用戶不僅可透過Viber免費通話; 還能利用Viber撥打國際電話號碼,只要月費8.99美元就能無限制撥打包括西歐、北美、台灣、東南亞、中國、印度等全球50個國家。

第二項是行銷服務的收入,目前占比約60%。其中又分三大類,一是App上的廣告收入,例如用戶打完電話後或是桌機版呈現的廣告,占約15-20%。二是企業專用的簡訊服務,兩年前才推出 ,可讓各個品牌及企業在Viber上將商業訊息傳給客戶,例如電子商務公司就會發送成交訊息或物流資訊給下單的消費者。另外就是廣告內容贊助,例如販售貼圖、足球週邊品牌、巴塞隆納足球隊的廣告訊息。

堅持不利用用戶隱私資訊來賺錢,會不會讓Viber相對處理劣勢,衝擊長期營運?對此Viber表示,如果比較CPM(cost per 1000 impressions, 每千次廣告展示成本),Viber肯定比臉書低,「賺錢要用大家可接受的方式,要贏得使用者的信任。」這也是樂天集團重視的價值,因集團旗下擁有銀行、商業、旅遊等各種子公司,可以透過Viber來推廣這些服務,也讓消費者感覺更便利;某種程度來說,Viber可以仰賴樂天來賺錢,穿透更多使用者。

「廣告營收最大化,並不是 Viber 的主要目標」

Agaoua說,和所有商業公司一樣,Viber當然也追求營收最大化,希望爭取更多客戶,但它強調,廣告營收最大化並不是Viber的主要目標。Viber的優勢在於,它不僅僅是通訊軟體,更是介接各種日常服務的平台。而且不只與母集團樂天合作,也與許多第三方服務攜手,包括訂書網站 Booking.com、影音平台YouTube、Spotify、售票軟體等Ticketmaster等。目的就是加強Viber重要性,讓用戶覺得可以依靠,藉此說服他們,Viber是最好用的軟體。「也因此,我們能夠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品質,這點比用戶數目來得更重要。」

面對 Line 獨霸的台灣市場 Viber 打算怎麼做?

如今Viber更積極搶攻亞洲市場,面對在台灣已有許多用戶的line、工作通訊軟體slack、以及開放原始碼的加密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等眾多同類競爭對手,Viber表示,在地化是勝出關鍵。

在手機滲透率已經相當高的國家,例如美國、台灣、日本,Viber則有兩種做法,一是借力使力母公司樂天集團的資源,抓住樂天既有的客戶群。二是聚焦特定族群,Viber去年推出Community這個新服務,允許不限人數的參與者在同一群組聊天,這對於平時有討論需求的對象來說很實用,也成立了不同主題的社群:刺青社團、減重社團、烹飪社團…等,用各種方式抓住用戶的心。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網路世代,企業對於資料隱私的責任是什麼?── 專訪 IBM 政府及法規部門科技策略副總裁 Tim Sheehy

台日友好!樂天和 PChome 宣布合作,點數互通、日貨還能直達台灣

Google 社交平台大漏洞:超過 50 萬用戶個資外洩,發現後第一時間還刻意隱瞞

The post 【專訪 Viber 執行長 Djamel Agaoua】絕不侵犯隱私、不用使用者內容,通訊軟體 Viber 「資安至上」的經營之道是什麼?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建立「數位發展部門」是台灣關鍵政策,蔡英文在未來科技展打通台灣未來!

$
0
0

2019 年未來科技展啟動了,今年展覽真的啟動了台灣的未來,原因是蔡英文總統在開幕式上的一席話,讓我們看到數位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

未來科技展是全台年度最具產業代表意義的產學研媒合與成果發表展覽。台灣的重點科研產業,包含生醫、半導體、太空科技等學術研究、產業相關代表企業都在此齊聚。蔡英文 5 日在開幕典禮致詞,發表兩點重要宣示:

第一點是下一個 4 年,台灣將進軍太空產業,成為衛星零組件重要研發和製造基地;第二點則將奠定台灣在數位時代中,發展全新經濟型態的可能性:成立數位發展部會,以面對新科技的挑戰。

2020 年,台灣上太空?

蔡英文表示,科技實力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之一,臺灣在今年 10 月被「世界經濟論壇」評比為全球四大創新國之一,科技發展受到國際肯定。

未來 10 年內,全球預估會發射數萬顆低軌衛星,這將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人類史上第一次要在太空中運轉這麼多衛星,要讓寬頻通訊服務涵蓋全球每一個角落。而臺灣有能力研發和製造衛星,有半導體、資通電子、精密機械的完整供應鏈,也有可以信賴的資安和民主環境。毫無疑問的,臺灣能成為衛星零組件、地面接收設備、相關系統設備的重要研發和製造基地

目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核定,未來 10 年台灣要投注 251 億元經費發展太空科技,目標是每年發射衛星,並培育太空科技人才,促進產業商機與國際合作。蔡英文強調,台灣的目標不是送人上太空,

「我們並不是要征服宇宙,不過,太空的商機,我們絕對不要錯過」。

對台灣未來至關重要的新部會:數位發展部

隨著網際網路快速形塑世界,創業者與擁抱創新的人們用新觀念與技術重新改寫世界規則。蔡政府其實已經意識到這股持續演化的創新力量會為台灣的下一代發展出全新的生活型態、工作型態與經濟型態。

因此,成立數位發展部會才是正解。蔡英文說:

「隨著 5G 和物聯網時代的來臨,數位科技正在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也會大幅改變產業的生態。這是未來科技不可避免的趨勢。」

她建議,政府的資訊、網路和傳播部門,需要有突破性的整合,才能面對新科技的挑戰,協助臺灣社會各界落實數位轉型。政府將會開始研議,設立橫跨資訊、資安、電信、網路及傳播五大領域的數位主管機關;這個機關有幾個重要的任務,要統籌數位基礎建設、要讓數位應用更普及化,還要讓數位市場有更好的管理,建立起數位時代合理的競爭秩序。

TO 觀點:我們期許數位發展部會打通台灣傳統治理脈絡

蔡英文宣示設立一個新的部門,其實有相當程度的指標意義。全世界的政府機關正面臨巨大決策困難,必須要在既有的監管框架下容納新經濟,這件事情不一定做得到。

面對數位新經濟的發展過程,其實最重要的癥結點就是「如何獲致創新的利益,同時避免社會對立所發展的風險,區變出勇於擁抱改變的創新與潛在的不安威脅」。

成立數位發展部門,其實一方面加速台灣朝向數位經濟轉型,一方面鼓勵新經濟模式發展,針對新科技帶來的人權與隱私問題,也是此部會應當注意的關鍵範疇。

讓數位發展部門針對新經濟型態制定台灣策略,打開全新廣泛的視角,跳脫既有的部會權責範疇,才能從新角度讓跨部門(包含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等)的合作鏈結變得比現在更密切,並且讓台灣站在一個更好的起跑點上,面對世界巨變。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華民國總統府》:〈出席未來科技展 總統:下一個4年臺灣將進軍太空產業並研議設立數位發展主管機關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

延伸閱讀

2020 物聯網關鍵發展趨勢:如何務實思考物聯網導入技術,提升企業效率?
阿姆斯壯登月 50 年後,發射阿波羅太空船的 14 萬行程式碼在 GitHub 重現啦!
智慧醫院將在台灣興起!物聯網打破醫院圍牆,醫療服務深入患者生活

The post 建立「數位發展部門」是台灣關鍵政策,蔡英文在未來科技展打通台灣未來!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台灣 AI 產業教父級推手陳昇瑋離世,未竟之志待後人接棒!

$
0
0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4月13日下午13點左右發布悼文,說明執行長陳昇瑋因腦出血陷入昏迷,經醫師全力搶救仍無法挽回,與世長辭。

陳昇瑋的離開對台灣來說是重大損失,他在2016年成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2018年與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哈佛大學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共同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陳昇瑋立志要成為連接產界與學界的橋樑,如今壯志未酬,未竟之志有待後人接棒。

業界譽「入世的資料科學家」,推動台灣 AI 產業的教父級推手

陳昇瑋是台灣知名的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頂尖專家,曾擔任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玉山金控科技長、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科技生態發展公益基金會執行長、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創立資料洞察實驗室,發表超過 130 篇學術論文。

他極力推動產官學各界對於人工智慧與底層資料科學技術的重視與認知,並且主動串連各界資源,培育相關人才進入業界做實際應用,因此被各界視為是台灣「產業 AI 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對台灣最重要的貢獻,其實是培養人工智慧的產業人才與關鍵心態,他說:

「讓『找不到人才』不再成為產官學研各界發展人工智慧的障礙,建立『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文化,打破被技術殖民的慣性,促成產業轉型,建立社會信心。」

他長期致力串連學界、產業界在人工智慧應用上的合作,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稱他為「入世的資料科學家」。

2014年創辦「台灣資料科學年會」,帶領台灣趕上美、中資料科學風潮

取得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學位後,陳昇瑋擔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研究員發現,國際間對於資料科學應用的重視已經風起雲湧,但是台灣對於此趨勢卻仍認知不夠。當時中國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已經開始徵募資料工程師;美國 Google、Facebook 等科技巨型企業也將資料科學家視為最關鍵的技術人才,但台灣還少有企業將資料科學納入數位升級的重要關鍵,更遑論人才的招募與培育資源投入。

因此,他於 2014 年創辦「台灣資料科學年會」,除了介紹國際資料科學趨勢之外,更讓各產業有機會可以針對數據科學做技術交流與討論。他表示:「我希望能夠真正把那些『聽說的』、『在國外發生的』以資料科學創造價值的工作,究竟在技術上怎麼達成,一一解說清楚」,因此台灣資料科學年會便成為產學界交流技術與人才招募需求的重要活動。

2018年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用「教育」補足台灣 AI 最關鍵一哩路, 2 年為台灣培育 6,000 名人才

2016 年陳昇瑋成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並藉此結合學術界能量, 2017 年開始推動產業人工智慧化。在中央研究院及台灣六家重要企業的支持下, 2018 年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並擔任執行長,兩年內為台灣培育超過 6,000 位人工智慧人才,全力促成產業 AI 化及轉型升級的使命。

2018年,他從零到有打造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不僅對於當時的台灣市場來講是創舉,更代表著台灣學界、產業界在人工智慧升級上的關鍵。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是第一個有系統、有規模以及有明確應用目標的產業人才培育機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串連起台灣既有技術人才,並且將其媒合到企業中去實地解決問題。

陳昇瑋也針對企業經營管理者,開設人工智慧管理課程,把人工智慧轉型過程中對於公司治理的經驗 knowhow 無私分享給業界經營者。

陳昇瑋說:「辦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在不少學者眼中看起來或許有些異想天真…卻是台灣產業轉型最佳契機、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機會,讓人工智慧不再是一般企業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深技術,而是普遍應用成為台灣產業轉型的動能。

同時,也將多年跨界產業的洞察與思考集結《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一書,是第一本為台灣而寫、從台灣角度出發的 AI 轉型策略。

擔任玉山金控科技長,為台灣金融界打出漂亮 AI 升級一仗

甚至,他更以身作則投入產業界。陳昇瑋於 2018 年加入玉山金控擔任科技長一職,帶領台灣金融業數位升級風潮。在他任內,成立科技長辦公室,設立台灣第一個智能金融處,轉變傳統銀行以統計為基礎的資料管理思維,升級成以機器學習為基礎的智慧數據應用模式。他還在內部打造出「科技聯隊」,吸收大量資料科學人才,把跟消費者溝通的介面如 App、ATM、官網介面變得更直覺有感。

陳昇瑋從無到有開創台灣人工智慧推廣與產業 AI 化的新頁,讓我們看到了學者貢獻社會的無私付出,他充滿熱情、實踐理想的典範會永遠在我們心中。

台灣政界、產業界表達惋惜之情

iKala 愛卡拉互動媒體執行長程世嘉Facebook貼文:「…2018 年他創辦了人工智慧學校,後來又成為玉山科技長,為台灣 AI 產業做出了巨大且無私的貢獻,即使他這麼意外地離開了,他永遠會是我學習的對象。」

行政院長陳其邁Facebook貼文:「…我想跟昇瑋說,請你放心,我們會繼續發展AI,讓世界提到人工智慧,就會想到台灣。你的台灣夢,我們一定會實現。」

延伸閱讀

♦  陳昇瑋談金融 AI 趨勢:AI 投資離「穩賺不賠」還很遠,它無法幫金融業者做長期市場預測
♦ AI 真的能救經濟?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用「教育」補足產業升級最後一哩路
♦ 《 TO 專訪陳昇瑋》台灣科技研發投資落後國際,該急起直追嗎?
♦ 《 TO 專訪陳昇瑋》新科技・新經濟|提升AI技術力:台灣產業如何充值「人工智慧技術」

 

The post 台灣 AI 產業教父級推手陳昇瑋離世,未竟之志待後人接棒!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5G 新經濟啟動】歡迎搭乘創新無限列車,每一筆 data 都是新可能

$
0
0

《TO》年度品牌活動  CONNECT  2020 正式上線!聚焦「智慧行銷」、「精準醫療」、「5G 新經濟」、「邊緣運算」4 大深度專題,邀您與百萬讀者共同關注疫後全球科技趨勢!

本文收錄於 「5G 新經濟」專題系列報導

>>> 報名 CONNECT,獲取最新專題報導上線通知 <<<

2020 年初 COVID-19 襲擊全世界,生產供應鏈大受影響的狀態之下,業界普遍認為原定的 5G 技術發展會緩步,但隨著遠距工作、數位醫療等相關未來技術提前落地,卻也讓 5G 新經濟時代迅速成型。

隨著 5G 更緊密、即時的數據交換,「超連結」是這個新世代的核心定義也是產業發展的關鍵。過往的 3G、4G、固網、Wi-Fi、衛星等各式各樣的通訊技術,並不是在新通訊時代就被捨棄,而是搭配 5G 相關應用帶來更多的連接,推動其他領域的創新。

根據麥肯錫報告統計,因為超連結而即將迎來巨量創新的重點產業有 4 個:交通、製造、醫療、零售。到 2030 年,這 4 個產業將會迎來1.2 兆到 2 兆美元之多的新產值。

不是只有自駕車才叫未來,未來交通模式新藍圖建構中

一般講到 5G 時代的新交通模式,很容易直接聯想到充滿未來感的自駕車,但其實 5G 時代的交通不僅如此而已。隨著數據串連緊密,共享交通模式、大眾運輸與交通基礎建設都能得到不同型態的性能提升。

超連結特性可以為路上的交通狀況帶來更「精準」的情報,準到「仁愛路 4 段到市政府這個區塊在下雨,請用路人注意雨天狀況」這種程度。甚至是更精準的導航與交通疏流狀況也可以因為數據而有更準確的判斷。

再加上 V2V (車對車)、V2I(車對道路基礎建設)等溝通傳輸技術逐步成形,在計算整體道路狀況與城市車流預測上的全觀性也會再度提升。

全面解放智慧工廠生產力,物流、AOI 檢測再升級

5G 特性與幾乎無時差的數據連接能力最有可能讓智慧工廠願景成型。根據統計,2026 年全球光是在 5G 智慧工廠的價值可望達到 420 億美元。

高度連接的 5G 網路可提升產線生產力,包含更即時的數據擷取與分析能力,視覺化呈現的企業戰情室可以讓生產週期順暢並且保持彈性。甚至,可以讓上下游供應鏈的合作關係更加密切。尤其在全球供應鏈重整的關鍵時期,能更通透的掌握供應鏈數據成為勝出的新關鍵。

不過現代工廠環境高度複雜,台灣中小型工廠面對 5G 升級挑戰將主要來自於成本、設備升級問題,以及需要定義出適合自家生產需求的 5G 應用場景

對於 500、千人以上的大型工廠,5G 可以透過專網方式所做到的創新可能性更多。例如台達、遠傳、微軟聯手打造的 5G 智慧示範場域運用的 AGV 無人搬運車,透過 5G 訊號與管理平台交換資料,於生產過程中建立智慧物流調度系統。

甚至,也可讓在工廠內行之有年的光學檢測技術(AOI)再度進化,英業達透過 AI 快速訓練AI 化的 AOI 可望全面取代人眼,提升檢測效率。

未來醫師不在你眼前,全新醫病診療關係定義中

2020 年智慧醫療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產業榮景新機遇,從 COVID-19 到 5G 技術,全面解放了醫療產業的新格局與應用。

5G 帶來的高速連結更多感應器與數據來源,更重要的價值是即時整合與分析巨量數據的能力,使得醫學界可以開始研發不一樣的創新療法。例如針對慢性病的長期診療,病患可以選擇在家與醫師即時通訊; AI 輔助的視覺判定或是異音監測,讓許多微小但重要的病徵得已在早期就被治療。甚至,精密的腦部手術都可以透過遠端的操控完成。

問題來了,當以後的醫療診斷大量仰賴網路、感測器與照相機,病人的安心感是否要重新建立?5G 不只是創新醫學技術革新,更讓整個延續將近百年的現代醫學與醫病關係開始衍生新定義。

5G 時代,零售業者的真正戰場在哪裡?

零售業是個充滿「人味」的產業,銷售的對象是活生生的消費者、所蒐集的數據也是從大量人際與物流互動所產生而來。

台灣的零售服務業品質之細緻,在零售 2.0 時代已經世界有名向外輸出服務模式。在 5G 時代,更加連結的網路與更巨量的數據如何讓零售服務再度升級?

在消費場景第一線,AR、混合實境可以給消費者不一樣的服務體驗,但真正的零售戰場在後端物流與數據分析。透過數據整合,後端物流與倉儲供應鏈管理可以讓整個的服務流程更加無縫,甚至透過消費者數據,找出比人類直覺更精準的商業判斷也是 5G 新零售時代的關鍵挑戰

用 AI 捍衛 5G 時代,資安戰略建置必不能少

資安將不再只是防禦的口號,也不只是隱私的標準。隨著 AI 技術普及,5G 將會帶動大量的物聯網布建,Gartner 預測,2020 年將會有超過 200 億個個裝置聯網,但各國、企業的資安防護,能不能跟上駭客規模化的入侵手段?當未來在佈建更多基於 5G 的基礎建設與工控系統時,台灣該怎麼從政府、業者與國民等不同層次的角度,思考資料隱私與安全防護建構新時代的國力與戰技,也是關鍵議題。

5G 時代需要思考的 4 個關鍵經濟轉型問題

5G 新經濟時代帶來無限機遇,眼看各國都在極力佈局,台灣站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交岔路上,該如何思考我們自己的產業創新呢?

雖然各大電信商已經開始在台灣推出 5G 服務,但是產業應用百花齊放的時代還沒真正到來,主要卡在應用場景、服務模式、基礎建設投資成本等關鍵問題。

因此,麥肯錫建議政府、業者都必須思考以下問題,協助產業加速務實的思考自身企業與 5G 的關係:

  1. 如何善用 5G 超連結特性,推演出具可執行性的商業模式?
  2. 在未來 10 年內,因為 5G 超連結而衍生出來的新型態商業生態圈特性為何?
  3. 因應無限數據的發展,資料技術架構上將會如何演變?
  4. 新的消費者會從何出衍生出來?與既有產業習慣的消費者一樣嗎?

《TO》品牌活動「CONNECT」線上展開跑,報名獲得一系列深度報導最新通知!

四大深度專題:智慧行銷、精準醫療、5G 新經濟、邊緣運算…… 和我們一起探索,今日新星如何創造明日趨勢!

報名 CONNECT,深度內容上線就通知你!

看更多 CONNECT 2020 專題報導

♦ 【5G 新經濟:餐飲篇】一台 POS 機是台灣餐飲界迎戰 5G 數據浪潮的開始嗎?— 專訪 iCHEF 共同創辦人程開佑
♦ 【5G 新經濟:技術篇】把台灣製造 DNA 植入全世界的 5G 智慧工廠—專訪稜研科技創辦人張書維
♦ 【5G 新經濟:交通篇】台灣機車王國 2.0 大改造,數據與車聯網是關鍵核心—專訪 WeMo Scooter 創辦人吳昕霈

The post 【5G 新經濟啟動】歡迎搭乘創新無限列車,每一筆 data 都是新可能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走過挑戰重重的 2020 年,KLOOK 新一年如何創新旅遊業?

$
0
0

星宇航空攜手 KLOOK 搶先推出微旅行 2.0 進階版, 19 日首度執行桃園 – 台南航班。(圖片來源:TechOrange)

責任編輯:呂威逸

2020 年全球產業受到嚴重衝擊,尤其旅遊、航空業首當其中,旅遊新創 KLOOK 卻不為疫情影響,今年平台上的預訂數逆勢成長 150%,還屢屢推出秒殺的創新旅遊產品。除了歸因於台灣防疫有成,使得國內旅遊業能持續,更可以說是 KLOOK 過去深耕國內旅遊市場,在疫情期間逐漸展露市場。KLOOK 針對疫情下的旅遊產業變遷變化出新商機,推出深度旅遊、不同體驗與更加完整的旅遊行程服務。

台灣雖然抗疫有成,但觀光局推估 2021 年第 4 季才有機會邊境解封;而根據世界旅遊組織資訊預測,國際觀光至少還需要 2 年半至 4 年才能恢復到 2019 年疫情前的水準。對此,KLOOK 台灣資深市場行銷總監林耀民 Sam 回顧 2020 一整年,並提出 2021 年 KLOOK 的三大策略。

2020 年積極嘗試新商品,KLOOK 三大策略積極應戰 2021 年

林耀民表示,在今年無法出國的旅遊風氣之下,國旅產品成為 KLOOK 的主要成長動能,也讓 KLOOK 更有信心持續深耕國內旅遊。截至今年 11 月,國內旅遊商品超過 3200 個,是去年同期產品數的三倍之多;而大眾也相當買單,KLOOK 平台的整體預訂數與去年相比竟成長 170 倍。

而據 KLOOK 觀察,目前的國旅產品仍不足以滿足旅遊市場需求,KLOOK 要透過國旅市場維持成長至 2021 年 Q4,勢必會持續深耕台灣國內市場,找出深度創新機會。

星宇航空微旅行 2.0 首航於 19 日上午 9 時 30 分自桃園機場起飛。(圖片來源:TechOrange)

針對明年的產業佈局,林耀民說明 KLOOK 的國旅三大策略。

首先,KLOOK 將會更著重發展週末戶外活動與都會娛樂。據今年統計,KLOOK 台灣自 5 月起,戶外活動預訂總數不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準,更逆勢成長較去年增加 50% 以上;而主題樂園與杜室內娛樂的網站流量在 5 到 9 月也成找超過 2 倍。此外,舉凡入住星級飯店、享用飯店吃到飽、高級下午茶餐廳、主題表演等宅度假體驗,也在近幾個月快速成長的產品類別。而 KLOOK 看準大眾娛樂偏好的轉變提早佈局,如明年 4 月的第 16 屆春浪便將於台灣最北端舉行,而 KLOOK 便是獨家線上售票通路。

第二,KLOOK 也強調「供給為王」,不只更盡力挖掘獨特性商品,更會注重產品的包裝能力。除了加強與各地縣市政府合作,幫助地方社區的獨特體驗能透過網路平台、銷售團隊增加產品曝光;KLOOK 也將積極與各式供應業者合作,共同推出創新的獨特體驗。林耀民強調,消費者的旅行偏好轉向體驗獨特、有價值的產品,也因此 KLOOK 將提供更多較少遊客踏足的地方,滿足消費者探索秘境的需求。

最後,KLOOK 將會更重視用戶黏著度,除了透過供給與行銷手法強化忠實顧客的回流,在平台設計、產品體驗上也會有所優化。在現今較無國外旅客的狀況下,旅遊業如何提高消費者的回購率,更成為 KLOOK 明年的競爭關鍵。

星宇航空機上餐飲除了有招牌的胡同鹽蔥豬梅花丼,星宇也另外準備台南 80 年老店「銀波布丁」。(圖片來源:TechOrange)

攜手星宇航空推「微旅行 2.0」,提供更豐富旅遊體驗

回顧 2020 疫情年,KLOOK 積極嘗試不同產品的開發,並與相關產業供應商互助合作,共同把旅遊這塊餅做大。以偽出國體驗為例,就是 KLOOK 攜手星宇航空開發的獨特產品,而 19 日首航的星宇雙城號也是偽出國體驗的延伸。

星宇航空因應交通部推出的「微旅行 2.0」搶先推出微旅行 2.0 進階版,其首航班次 JX8061 便與 KLOOK 獨家合作,飛行途中更航經日本宮古島,再沿著台灣東岸與恆春半島飛行,最後降落於台南機場,讓旅客感受出國氣氛。

除了航線讓旅客有出國感,在下機後旅客還可以收到台南限定的古蹟門票、臺南租車金、或各式伴手禮,讓旅客能夠更深入完整地感受在地文化。微旅行能夠更加結合各地的觀光資源,也能讓旅客在疫情期間還是能享受多元的旅行體驗。

KLOOK 表示,未來將持續開發更多旅遊方案,帶給台灣民眾更豐富的旅遊娛樂;而待未來疫情緩解,就能把目前累積的商品和內容推廣給其他國家的用戶,讓現在深耕的國旅,成為未來跨境旅遊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TechOrange CONNECT 2020》影音專訪——【出不了國就深耕台灣】KLOOK 重建國旅生態系,越在地,越國際!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你可能有興趣

The post 走過挑戰重重的 2020 年,KLOOK 新一年如何創新旅遊業?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TechOrange》 國際英文站正式上線,讓台灣用創新動能 CONNECT 全世界

$
0
0

百年一遇的大疫,帶動全世界社會、經濟重新啟動的新契機。在 2021 年,科技將會是加速未來世界轉動的重要軸心。當產業數位升級、彈性遠距工作、電動車交通、綠能永續等概念逐漸融入生活與工作新常態,台灣有更多的機會,成為國際盟友間不可多得的重要夥伴。

經過 2020 一整年的震撼洗禮,全球化遭受重挫,唯有台灣在 Covid-19 疫情肆虐之際,一枝獨秀地踏上國際舞台。

台灣的 IC 設計實力與半導體代工大軍帶動全球 5G、車用電子、綠能產業蓬勃發展;全民協作的科技防疫創造另類桃花源;遍佈世界各處的人才更以台灣為新基地,重新建立亞洲島鏈新連結。

正因如此,《TechOrange》 決定往前邁進,推出同名國際英文網站,向世界零時差提供以台灣市場為核心的半導體、ICT 供應鏈與數位企業市場訊息。更重要的,我們希望與您一起探討在未來快速變化的時代局勢中,台灣的角色會有何種轉變?

>>TechOrange 同名英文網站<<

台灣的國際角色,其實非常不可多得

經過 10 年耕耘台灣本地科技社群,我們與百萬讀者一起經歷了網路浪潮、創新創業洗禮與雲端化轉型等重要時代階段。從 2021 年 1 月 11 日起 ,我們將用英文報導鏈結國際與台灣,跟著企業決策者、投資人、研究人員與產業核心工作者,一起走向世界舞台。

和我們一起,將台灣的「不可多得」特性透過國際社群與資源的媒合,進一步推播出去!

您可以在以下社群平台找到我們:

English website: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e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echOrangeEn/

Twitter:https://twitter.com/TechOrange_Eng

如果您是致力拓展國際市場,有新聞報導需求請聯繫:techorangepr@fusionmedium.com

對於英文版網站有任何聯絡事宜請洽:inquiry@fusionmedium.com

The post 《TechOrange》 國際英文站正式上線,讓台灣用創新動能 CONNECT 全世界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Apple 傳聞 2022 年發表 VR 裝置,晶片特別強大、觸感還要跟競品不一樣

$
0
0

果粉信仰充值時刻再度到來,根據 《Bloomberg》報導, Apple 有極高機率在 2022 年發表一款全新的 VR 頭盔裝置。有什麼不同?高端、時尚與做工精細,一如往常地遵循 Apple 質感設計風格。

這款 VR 頭盔有點猛,晶片強大、觸感還不一樣

目前全球 VR 頭盔市場上,由 Sony 與 Facebook 的產品佔據領先地位。不過這樣的市場競爭關係非常有可能被 Apple 這匹後進黑馬改寫。

根據 《The Verge》報導, Apple 這款產品代號「N301」,在性能上可以支援遊戲、影音體驗與虛擬互動交流。在晶片效能上,目前流傳出來的消息指有提到「效能會非常優秀」,甚至會比自家 M1 晶片的表現還要再更上一層樓。

在設計上, Apple 非常重視配戴的感覺與果粉體驗,包含機體的重量、所使用的材質還有散熱都是 Apple 在秘密研發中的考量重點。

據傳,Apple 甚至考慮把一般的塑膠外殼替換成織品外殼。(不知道為什麼想到智慧音箱的表面觸感)

價格面大家都想問,以下是估計售價

Apple 出手,市場消費者自然更關心價格與何時開賣。根據報導目前仍沒有確切答案,不過售價方面將會往高端消費者靠攏:1000 美金。這樣的售價甚至比目前市場上的既有產品都還有再貴上一些。

甚至在銷售策略上,也可能不是馬上大量生產,而是有可能透過限量販售的方式,強化 Apple 神秘感。

Apple 的 AR/VR 夢,其實早就開始做了

Apple 發展相關的 AR/VR 計畫已久。過往就曾傳會發展 AR 相關眼鏡與混合 AR/VR 的體驗裝置。團隊主管 Mike Rockwell 過去曾在杜比工作,在 Apple 組建了一個超過 1000 人的大型研發團隊,並且從 Amazon VR 團隊、Facebook Oculus 等團隊招兵買馬。

雖然 2020 年傳出的計畫是 Apple 會一口氣直接推出混合 AR/VR 的裝置,不過現在的 VR 裝置顯然跟去年傳聞有些差距。

若此裝置真的推出,市場普遍會期待 Apple 繼手機生態系後另開一個虛擬、混合實境生態系,包含在上面組成 app store、支援影音會議、社交功能,以及讓 Siri 成為虛擬世界的助手。

期待那天的到來。

參考資料

BloombergThe VergeTechCrunch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exels

你可能會有興趣

The post Apple 傳聞 2022 年發表 VR 裝置,晶片特別強大、觸感還要跟競品不一樣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今晚 8 點全新《TO》影音上線】回不去的工作型態 V.S. 和碩數位轉型經驗分享

$
0
0

工作與生活模式遭逢劇烈變化,而且疫情前的生活樣貌已經回。不。去。了。

小從拱手不握手、相見不如 Google Meet 上見,大到遠距工作全盤改變上班習慣,零接觸外送經濟正紅,這波新轉變你已經適應了嗎?

收看節目,你會知道:

當美國 30% 的年輕人希望永遠在家上班,這對經濟與企業老闆來講影響有多大?

遠距模式成新風潮,工廠怎麼用 AIoT、MR 等技術進行跨國佈建和協同設計?

一個產品賣一個客戶的高科技業銷售模式,在國際價值鏈情況驟變下,還管用嗎?

一次疫情變化如何讓電子大廠和碩毅然踏上數位轉型的征途?

和碩如何從既有的設計、製造與生產模式,再度創新客戶、技術與商業價值?

本集節目邀請三位產業特別來賓: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特助資深副總經理徐衍珍博士、台灣微軟物聯網卓越中心副總經理李啓後、流線傳媒社長戴季全與主持人一起暢談,從疫情影響的工作模式、企業數位轉型到新科技帶來的新價值鏈,一次解密!

 

The post 【今晚 8 點全新《TO》影音上線】回不去的工作型態 V.S. 和碩數位轉型經驗分享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節目預告】在家看診、數位醫療服務,6/24 20:00暢聊你沒想過的醫療新常態

$
0
0


防疫非常時期,你還敢去醫院看診嗎?

對於定期回診的病友,或有就醫需求的民眾而言,他們仍然需要取得醫療服務,但是取得服務的「地點」與「方法」,卻開始有了新變化。

透過數位科技,「在家看診」變成強勢新應用,背後就是靠著智慧醫療與數位科技,讓醫療服務變得更親民。

收看節目,你可以知道:

✔智慧醫療最純定義: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就此誕生

✔從國外夯到台灣,智慧醫療在地化是關鍵

✔台灣也吹「在家看診」應用,這股動能如何延續?

✔醫療服務數位化,背後最大推手與技術解密

✔醫病隱私最重要,資訊安全 Top 1 任務

本集來賓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社區副院長劉志光|微軟亞洲區雲端解決方案總監佐藤大輔|流線傳媒社長戴季全,共同暢聊未來的醫療,揭開台灣醫療產業新曙光!

The post 【節目預告】在家看診、數位醫療服務,6/24 20:00暢聊你沒想過的醫療新常態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2021 CONNECT 年度論壇正式上線,簡立峰、林之晨、谷元宏共同勾勒台灣新未來!

$
0
0

2021 CONNECT

在 2021,世界一夕之間快轉進化數十年。

疫後數位新經濟強勢崛起,而這股創新吞噬守舊的浪潮銳不可當,台灣未來會如何蛻變?

《TechOrange》 2021 CONNECT 年度趨勢論壇正式上線了,今年是個全線上的展覽活動,我們希望知識傳播的力道穿透實體限制,讓讀者們在線上也可以安心群聚、專心追蹤重大議題。

>>由此進入 2021 CONNECT 年度線上展<<

今年想和各位讀者 CONNECT 的主題:「Everything from Home|New GDP 全新定義中」始於世界正在面臨一個巨幅的轉折,台灣的 GDP 組成很有可能正在產生一個質變,這個質變來自 COVID-19 帶來的衝擊,來自我們為了適應新的生活型態,開始 work from HOME,開始 everything from HOME。

2021年的 CONNECT,我們會從 work from home、shop from home、learn from home 等各種重大層面,從每一個人行為上的變化,勾勒出企業應該如何適應,設想台灣疫後的新GDP發展。我們、企業和國家的未來,應該瞄準什麼樣的新願景?

論壇一開場,我們就邀集了簡立峰MOMO總經理谷元宏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勾勒世界趨勢,零售消費的劇烈變化、以及工作者如何在這樣的新常態下存活勝出。

所有的重大產業議題,將會逐步線上解鎖,您只需要動動手指訂閱,就可以毫不費力地追蹤所有跟台灣未來社會、產業變遷相關的重大議題,跟著我們一起找到未來的所有可能。《TechOrange》策展團隊期待與您線上相見、交流!

>> 馬上訂閱 2021 CONNECT 重大議題,深度知識不漏拍<<

The post 2021 CONNECT 年度論壇正式上線,簡立峰、林之晨、谷元宏共同勾勒台灣新未來!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快訊】鴻海電動車登場!三款全新電動車最低價不超過百萬元

$
0
0

鴻海在最新 1018 電動車科技日,證明國有軟、硬體整合的造車實力。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一次介紹三款全新電動車:SUV 車款 Model C、旗艦轎車 Model E 與電動大巴 Model T。

台灣最快上市車款為 Model C,將在 2023 年推出市場。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開著 Model E 進場,並且宣布這是他 71 歲最好的生日禮物。

圖片來源:Hon Hai

鴻海、裕隆與鴻華先進聯手打造的這三款電動車,馬力 750 匹、0百加速只要 2.8 秒,並且續航力可長達 750 公里。

♦ TO 推薦閱讀:短短一年做出三款電動車,鴻海怎麼辦到的?

劉揚偉表示,三款電動車款在一年之內快速研發、製造出來,上週公布電動車概念影片,還有人質疑是影像噱頭而已。因此,鴻海直接把電動大巴開到現場,證明鴻海造車實力。

鴻海三款電動車將採用共用底盤,郭台銘表示:鴻海造車徹底展現台灣工業實力與設計能力,從產品構思、外型設計、電池設計、三電系統、內裝系統等都由鴻海與夥伴自主打造。

裕隆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嚴陳莉蓮表示:「這次經驗是台灣汽車產業自主研發力量的展現。」

更重要的是,隨著影片公布,民眾也在意定價。劉揚偉透露,Model C 定價只要兩位數,不超過百萬元台幣。

♦ TO 推薦閱讀:鴻海電動車 Model E 動力性能堪比跑車,百公里加速僅 2.8 秒!

民眾想了解關於鴻海在電動車領域之軟體、硬體平台的最新發展成果,可以直接線上參加論壇。

論壇傳送門

The post 【快訊】鴻海電動車登場!三款全新電動車最低價不超過百萬元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短短一年做出三款電動車,鴻海怎麼辦到的?

$
0
0

10 月 18 日鴻海科技日,一口氣推出三款電動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甚至親自駕駛 Model E 入場,並且說這個是他收到最好的生日禮物,更是展現台灣工業實力的最佳證明。

從鴻海宣布要做電動車,到三款原型測試車可以與公眾見面,只有短短一年的時間。鴻海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一口氣推出三款電動車, 台灣與世界都見識到「鴻海速度」

裕隆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這個是台灣汽車工業數十年自主研發力量的展現,也讓大家見識到「鴻海速度」。

從福特於 1908 年設計出第一款福特 T 型車開始,汽車工業史開始踏出新一個篇章,汽車成為現代交通動力最主要的運具,改變、定義現代工業社會。

♦ TO 推薦閱讀:【快訊】鴻海電動車登場!三款全新電動車最低價不超過百萬元

鴻海雖屬後進角色,但是來勢洶洶,積極拉攏與整合產業供應鏈重要節點,而且快速佈局全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平均一個月就會宣布一件新的合作案。」包含買下美國電動車新創 Lordstorm 俄亥俄州工廠、聯手產業研發電動車負極材料,以及積極透過軟體研發,利用手機思維造車都是實例。

鴻華先進副董事長左自生表示,短短一年內可以累積如此成果,有以下 3 點原因。

裕隆造車 70 年,累積關鍵生產經驗

當車子不以引擎發動,而是以電力作為能源動力主要來源的時候,造車的進入門檻變寬,讓鴻海這樣的角色可以有機會踏入。當然,與裕隆聯手就是關鍵決策第一步。

與鴻海集團密切合作造車的裕隆集團,已經累積 70 年造車經驗,對於車體、工藝的 knowhow 累積是一大助力,讓鴻海造車起跑點不是從零開始。

雙方更是合作成立鴻華先進公司,結合裕隆汽車開發、設計,以及鴻海的 ICT 製造經驗共同打造新可能。

建立 MIH 開放平台,鴻海徹底顛覆過往造車規矩

鴻海除了速度,其實更關鍵的就是 MIH 平台的成立。MIH 平台概念從 2020 年 10 月 16 日正式發布,至今已經累積 2000 家的企業一起加入,共同投入研發。

♦ TO 推薦閱讀鴻海 MIH 聯盟如何在半年狂吸千家廠商?劉揚偉提電動車產業成功 3 要素

MIH 平台基本上把汽車生產變成「公版」,以開放模組的方式提供給聯盟廠商。只要集結各廠零組件,組成系統模組,大家都一起投入各自的生產知識,就可以把 80% 的基礎工程給完成,但是仍然可以依照不同客戶需求,去完成剩下的 20% 客製化服務。

這與過去傳統車廠需要自行設計汽車、研發規格,甚至培養生產供應鏈的模式完全不同。

左自生強調,今日推出的三款電動車都屬於 running prototype 原型測試車,代表可以直接進入三電(電機、電池、電控)系統的測試。

鴻海供應鏈管理與整合能力,無人能及

鴻海從手機的組裝生產代工,就開始累積強大的跨國、跨供應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這更是目前在生產電動車最需要的關鍵。

透過垂直整合能力,可以把電動車所需要的各個零組件、系統生產快速組合起來,包含軟體、半導體、固態電池等,過往的供應鏈分散力量因為鴻海而一起到位。

左自生強調,接下來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car)會成為未來最重要的造車理念,更可以打造出差異化的駕駛體驗,讓用戶可以感受到軟體提升的智慧汽車性能。

TO 推薦閱讀:鴻海電動車 Model E 動力性能堪比跑車,百公里加速僅 2.8 秒!

目前鴻海電動車預計最快 2023 年在台上市發售,電動大巴 Model T 也會在南部開始提供服務。台灣接下來的道路風景與交通的智慧化可能,充滿無限期待。

【TechOrange 正在徵才】

身處數位新媒體產業,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玩出多媒體策展內容,希望提供讀者有價值、有觀點的優質內容,如果這也是你認同的>>>點我了解更多職缺

The post 短短一年做出三款電動車,鴻海怎麼辦到的?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二手電商 PopChill 要打造全台最大二手公益拍賣,連續創業家郭家齊是幕後推手!

$
0
0

許多名人都會透過實體或網路賣二手衣,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這些活動幾乎都停擺了。但想購物的心不變,透過疫情催生,台灣也出現二手衣物電商新創公司 PopChill,而這個新服務的背後推手,就是連續創業家、前創業家兄弟共同創始人郭家齊。

自從今年 6 月離開一手創辦的創業家兄弟集團,郭家齊便全心投入再一次的電商創業旅程。於今年6月才成立團隊的 PopChill,是一個線上二手衣物轉售平台,用戶可以在上面購買與轉售二手衣物,正式服務預計明年2月上線。

連續 100 天開賣名人二手衣物,二手電商平台 PopChill 新嘗試

PopChill 與勵馨基金會共同推出「百大名人衣櫥開箱公益 Party」,邀請 100 位名人、網紅參與,此次活動半數的銷售金額將捐款予勵馨基金會,用以保障婦幼權益。

平台在 10/27 就開放關注名人衣物的使用者預做登記,登記的使用者會在明年初名人衣櫥開箱時,接到第一手通知。每10個人排隊登記,PopChill還會再為大家種下 1 棵樹,以呼應環保與中和買新衣所造成的碳排。

不同於以往特賣會活動都是以單日活動為主,PopChill 這次打算做的是連續 100 天,一天開賣一位名人的二手衣物。這個模式,也算是網路平台才能有的創新,因為一般實體拍賣不可能連辦100天。勵馨與 PopChill 聯手,除了為傳統的公益活動創造更多可能,也用了一種新型態的方式,試圖爭取更多民眾對循環經濟的認同。

為了執行名人二手衣的行動,目前僅 13 人的新創團隊,除了原本開發明年初上線的 APP,又挪出了額外的開發資源。PopChill 決心投入這個活動,是因為名人賣二手衣對民眾有示範作用。

買二手衣其實可以救台灣?

根據統計,買一件二手衣可以減少 5.7 公斤碳排。

PopChill也發現,對二手衣接受度最高的是最年輕的Z世代,他們環保意識較強,對二手衣物的接受度遠比其他世代高。過去民眾聽到名人衣服義賣,往往想到的是高價品,買來後也淪為「收藏」性質。但名人參與這次的行動,除了做公益外,也是在支持Z世代認同的永續時尚價值,用對地球負荷最低的方式,做為新世代的榜樣,此舉也是別具意義的,更是改變遊戲規則的方式。

PopChill共同創辦人郭家齊也認為這次的活動與創業模式,要定義為社會創新組織的角色,他表示:「這次創業,我們選擇了永續時尚的題目,名人參與這次的行動,除了捐款的意義外,也是對永續時尚理念的支持。我們希望翻轉大家對二手衣物的刻板印象,其實買賣二手衣物不僅環保,而且可以很時尚」。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說:「勵馨長期服務弱勢婦幼,這次活動結合了永續時尚的議題,兩者是很好的善循環合作。名人的愛心公益捐款用於將用於受暴婦幼生活重建,陪伴他們度過居住、經濟、關係的困境。」勵馨基金會也期望大家在關注名人衣櫥的同時,也更重視弱勢婦幼權益的保護。

二手商品會很 Low 嗎?其實經營挑戰更多

購買二手衣、用品在台灣或許不算那麼普及,但是在歐美、東南亞,都已經有類似的電商平台服務,甚至做到上市!

不單只是二手衣物,甚至連奢侈品或是精品的二手市場,在近年來於國際上發展的也是風聲水起。一方面則是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二來則是兼顧永續與環保的消費者意識也大力抬頭,讓許多新創更往這樣的服務模式靠攏。

舉例來說,美國的 The RealReal、Poshmark、ThredUp 都有提供類似服務,在新加坡也有旋轉拍賣在經營類似商業模式。

但二手電商的挑戰,就是要將已經非全新的商品包裝的仍然具有賣相,相關的物流、商品前置上架過程也會對於賣家而言是個挑戰。另外一塊,針對客群的區隔更會是二手電商平台業者要思考的重點。

PopChill x 勵馨活動網址:https://www.popchill.com/open/100

(首圖來源:PopChill)

The post 二手電商 PopChill 要打造全台最大二手公益拍賣,連續創業家郭家齊是幕後推手!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解密鴻海研究院:鴻海金頭腦神支援,研發能帶動毛利提升嗎?——專訪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

$
0
0

鴻海用「鴻海速度」重新定義了製造業的進化論。

在今年 10 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一口氣推出三款電動車,讓全世界見識到鴻海的造車實力。從蘋果背後最堅實的電子製造帝國,到進化成全新的高科技企業,背後就靠 2021 年初甫揭牌「鴻海研究院」擔任前瞻研發角色,輔佐集團定義未來。

現任鴻海研究院執行長的李維斌在科技資訊業界中算是人脈廣闊,而且產業資歷極深的一位業界老將。但是在產官學界都打滾過的他,現在卻跳入製造業,接下領導鴻海研究院重責大任,這可就是前所未聞的了。

《科技報橘》2021 CONNECT 年度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到李維斌親上節目,解密鴻海研究院如何帶領鴻海持續創新技術與轉型,更要分享這個全然不一樣的跨界人生經驗。

集結產官學三界背景,運用精華經驗帶領鴻海研究院

李維斌具備資訊背景,一開始在學校擔任教授,接任台北市資訊局長時,也透過跳躍傳統的思考與協作模式,促成台北市在智慧城市上的進展,緊接著又加入富邦銀做數位創新相關的推進。

體驗過了學術界研究的自由、公權力的影響力以及理解到金融業重法遵的原則,李維斌認為這些經驗綜合在一起,應用到鴻海研究院,反而是個新機會,可以讓鴻海打開新的視野。

原先的製造業刻板印象,在劉揚偉帶領的新鴻海下,已經有所轉變。光是劉揚偉親自出馬邀請李維斌,並且說明未來新鴻海的抱負與理想,就足以讓李維斌願意迎戰新任務。

鴻海想開放、創新,這一次是玩真的

李維斌強調,董事長賦予的重要任務就是創造不一樣的組織文化,然後可以開放溝通與促成協作光是從 MIH 開放平台強調的價值,就可以看出鴻海正在逐步走出第一步。

這個社會太多元了,一定要跟大家合作。

李維斌解釋,鴻海研究院作為鴻海集團開創未來前瞻願景的技術研發單位,要提供整個集團一股穩定的研究力量;要做的題目也要夠「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光是這一番話,就有很深的含意。

鴻海的各個事業部門其實都已經運作成熟,針對未來 1 到 2 年的商品其實都可以有高度掌握,不過再往前看趨勢,就需要回到根本的基礎科學與技術研究。

♦ TO 推薦閱讀:短短一年做出三款電動車,鴻海怎麼辦到的?

鴻海 3+3 政策,定義鴻海研究院擲地有聲的研究目標

劉揚偉與各個事業群主管從未來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與集團優勢綜合判斷下來,選定 3 大關鍵主題:電動車、數位健康與機器人做發展。而這三個領域的技術突破,則是要靠著人工智慧、通訊技術與半導體研發做突破。這就是鴻海著名的 3+3 政策。

在這些領域上想要加速,資訊安全與未來新世代算力也會是突破與發展的重點。因此,鴻海研究院 5 大研究所就包含人工智慧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新世代通訊研究所、資通安全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所。

其中,量子運算將會是下個世代的算力重要研究基礎,相關的資安攻防也變成企業不敢不做的重要基礎建設。因此,在以上多方面向上,都會是鴻海集團重點發展的目標。

透過鴻海研究院這樣的前瞻角色,反而可以去協調各個 BU 之間的業務需求與前沿技術的研發需求。李維斌直言:「鴻海研究院更重要的是要去看未來 3~5 年的趨勢。」

投入研發資源則不是最主要的考量目標,對於鴻海而言,整個集團的未來戰略只要訂定,接下來行軍所需要的糧草與資源自然就可以源源不絕的供給。

主軸放在電動車與寬能隙半導體,支撐鴻海未來智慧願景

鴻海集團整體轉型與升級,對於台灣高科技產業而言,具備高度指標性意義。過往的台灣產業都以低毛利的營運模式為主軸,鴻海卻已經想要跳脫代工角色,進入到更核心的產業定位。

劉揚偉甚至劃下鴻海未來毛利要突破 10% 為發展目標。提升毛利,就得重研發。

其實,許多科技企業都有研究院,包含像早期的 AT&T、Google、微軟都有設立特別機構作為研發與研究基礎科學單位。但是相關的研發與結合產業應用拿捏的角度,則各有不同。鴻海不採取天馬行空式的研究,而是非常著重於結合集團目標,訂完題目再投入資源。

選定寬能隙半導體的研究投入,就是考量到國際市場競爭對手,以及延續台灣半導體市場影響力而下的重要決策。

♦ TO 推薦閱讀:進台積電是人生夢想?來台受訓外國工程師真心話:這點贏不了英特爾

半導體在未來智慧車的比重會越來越高,光是半導體在智慧車中的成本比重就會佔據 35% 左右。根據估計,未來半導體在電動車的成本佔比中,甚至有機會超越電池。

解密台灣化合物半導體最新發展機會,訂閱 2021 CONNECT 論壇掌握趨勢

不過過往台灣半導體產業在車用晶片的投入並不如其他國家,未來車用半導體使用先進製程的比例將會逐步起飛。因此,鴻海投入寬能隙半導體的研發與製造,將會成為定錨集團未來智慧升級的起點。

鴻海 MIH 平台也同樣透過「合作」的共創精神,將台灣各個不同領域供應鏈的強者都整合了起來。有了半導體創新研發是第一步,接下來鴻海在供應鏈的管理模式,也讓電動車的研發到生產製作也都能整合到一起。甚至,去挑戰智慧電動車的軟硬整合。

當一台電動車的 code 行數已經是普通 app 的數百倍計,鴻海透過 MIH 平台打開了潘朵拉盒子。李維斌特別強調,電動車打開全新市場商機,但做硬體的,跟過往寫程式的之間溝通成本與行業代溝其實很大,是機會還是挑戰,就看市場怎麼解讀與掌握。

軟硬整合是個產業趨勢,對軟體背景的人來講,把軟體技術帶到硬體就是一個新的挑戰。

♦ TO 推薦閱讀:電動車真的環保嗎?比爾蓋茲推薦作家帶你用「真實數據」探究真相

The post 解密鴻海研究院:鴻海金頭腦神支援,研發能帶動毛利提升嗎?——專訪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晶片荒可能使蘋果損失 60 億美元!WSJ:等晶片像等開獎,誰拿到就是中樂透

$
0
0

蘋果的好運最近用光了,雖然 iPhone 13 與新的 Macbook 市場一片叫好,但大如蘋果也逃不過晶片缺貨荒的考驗。甚至因為晶片缺貨直接衝擊第四季營收,蘋果可能損失 60 億美元(約 1670 億台幣)之多。

蘋果第四季財報不佳,iPhone 銷售額就低於預期的 415 億美元。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最大主因就是因為晶片缺貨與相關供應鏈斷鏈影響。缺貨的包含數據機晶片與電源管理晶片,直接影響到 iPhone 與 iPad 產線。

外媒 Bloomberg 認為,蘋果難得端出了近年來最佳的新產品,應該要搶在年底第四季銷售高峰時拼一拼營收,但卻被晶片缺貨給絆了好大一腳。

不過晶片缺貨的問題並不只有考驗蘋果,車廠、3C 消費電子、醫療設備,甚至煙草生產商都備受影響。

現在等晶片就像等開獎,誰拿到就像中樂透

華爾街日報報導,10 月晶片交付的等待時間拉得更長了,現在平均等待時間為 22 週。在一般產業標準中,交付時間會落在 9-12 週。越稀缺的零件,則是可能要等到 25 週之多。華爾街日報直指,現在誰拿到貨就像中獎。

♦ TO 推薦閱讀:市場爆發晶片荒,默默無聞的「載板」成了搶手貨!

晶片缺貨主要來自於 COVID-19 引起的供應鏈混亂、航運堵塞與各式各樣惡劣天氣所造成的晶片場災難,但同時晶片囤貨也讓全球市場的供給極度不均衡。

例如中國廠商華為從美中華為禁令正式實施前,就開始有意識的囤貨晶片,直到中國政府也出手干預,狀況才稍有緩解。不過華為也不是唯一一間預防性屯晶片的廠商。

♦ TO 推薦閱讀:解密鴻海研究院:鴻海金頭腦神支援,研發能帶動毛利提升嗎?

晶片荒會持續到什麼時候眾說紛紜,不過隨著各國政府出手干預、Intel、台積電等企業也在逐步擴廠提升產能,在這個過渡時節,各廠取得晶片的狀況就高度仰賴供應鏈關係與管理能力。如果是規模比較小的廠商,缺乏話語權或長期產業合作關係,就較容易在這波晶片缺貨荒中受到影響。

(參考資料:Bloomberg華爾街日報工商時報TechTaiwan,圖片來源:Pixabay

 

The post 晶片荒可能使蘋果損失 60 億美元!WSJ:等晶片像等開獎,誰拿到就是中樂透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台灣化合物半導體的必勝策略

$
0
0

「化合物半導體」成為最新半導體技術創新的戰略領域,當美國、中國、日本、韓國都在積極研發下一代半導體技術,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利用既有利基,持續維持產業動能?

2021/10/05

別跟著中國喊「第三代半導體」!台灣的正確名稱是什麼?

 

 


2021/10/07

當國際都砸錢在投化合物半導體,台灣薪資與產業條件有跟上嗎?

 

 


2021/10/13

中國成「化合物半導體」領導國?台灣需掌握關鍵長晶技術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The post 台灣化合物半導體的必勝策略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新加坡先買後付新創 Atome 正式登台,台灣新的信用卡殺手來了?

$
0
0

台灣新零售市場再掀新戰場,風靡東南亞、歐美的「先買後付」服務吹向台灣,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先買後付服務商 Atome,正式宣布進軍台灣市場。

Atome目前在亞洲經營新加坡、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尼等九個市場,目前已在 5,000 家線上和實體零售商提供支付服務,主要涵蓋時尚、美妝、旅遊和生活類別,加入Atome支付選項後,商家的平均客單價和銷售額增長了30 %。

Atome 母公司 Advance Intelligence Group 在 A、B、C 三輪總共獲得一億三千五百萬美金融資, 9 月份再獲 D 輪融資 4 億美金,集團市值突破 20 億美金。渣打銀行也和 Atome 建立為期10年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挹注五億美金協助 Atome 搶佔先買後付市場市佔率,擴大商業合作夥伴和客戶群。

♦ TO 推薦閱讀:不辦信用卡也能分期付款!解析歐美正夯的 FinTech 潮流:先買後付

Atome 想做的是全通路整合,靠 AI 切入攬客

Atome CEO David Chen 受訪表示,即使先買後付市場競爭激烈,他認為 Atome 可以比競品突出的關鍵是自家服務可以整合網站、App,甚至是線下的店家做到全通路整合。

透過 AI 科技,Atome 會透過數據分析做到精準化商品推薦分析,也可以把消費者導流到推薦的店家。

甚至,為了控管風險,Atome 聯合姐妹公司 Advance.ai 來做用戶的風險偵測,避免用戶消費超過可負擔額度,以及其他相關的風險控管,藉此降低詐欺、請款被拒等狀況發生。

♦ TO 推薦閱讀:Klarna 帶起「先買後付」新浪潮,如何成為信用卡頭號殺手?

台灣用戶下載 Atome,GooglePlay、App Store 都有

Atome台灣總經理洪偉洲表示:「台灣用戶只要在 App Store 或者 Google Play 下載 Atome app 並完成註冊、綁定銀行帳戶及上傳身分證就可以使用,整個註冊過程不到兩分鐘。我很高興加入 Atome 並且向台灣消費者介紹先買後付這個在全球引起風潮的服務,這是一項更聰明、更好、更透明的購物與支付方式,對零售業和消費者來說是雙贏。」

Atome 目前的重心放在建立台灣合作夥伴關係、人資、行銷和營運團隊,更全面地支持商業夥伴,並幫助他們取得成功。「Covid-19 疫情對台灣零售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零售業非常需要目前市場上能得到的所有支持。透過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和電子商務創新,先買後付可以在推動零售業復甦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洪偉洲說。

以後做瑜伽也可以先買後付

在台灣,Atome 已經開始與30多個零售品牌合作,為客戶提供先買後付的支付選項,涵蓋時尚、生活、美妝、健康和健身,包括 H&D 東稻家居、VIVISPA、Celluver 瑟路菲香氛、Motomono 元物、LHS 采寓生活館和Saneology 山內學等。在2021年年底之前, Atome 也將與美麗華百樂園、遠雄廣場(iFG Square)、統領廣場 TONLIN PLAZA、OSIM、True Yoga Fitness & Yoga Edition、OWNDAYS (直營門市)、Royal Elastics、Lobsang 洛桑預防醫學集團、A’CHRON 艾珂菈SPA、NOVELSHIP、開課快手等商家合作,提供不僅限於線上更包括實體通路的整合支付服務。

(資料來源:Atome 新聞稿、The Paypers,圖片來源:Atome)

The post 新加坡先買後付新創 Atome 正式登台,台灣新的信用卡殺手來了?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破解 LINE Bank 的圈粉招數】砍掉舊的金融腦袋,換來哪些創新玩法?

$
0
0

自從 LINE Bank 在今年 4 月開業後,用短短半年的時間,做了很多別的銀行可以做,但卻都沒做的事情。

這樣趕進度的精神,背後最主要推動力量就是來自 LINE Bank 總經理黃以孟。因為 LINE Bank 是一家開在 LINE 上面的銀行,沒有實體分行、沒有 ATM,所有原先金融業熟悉的 knowhow 瞬間都不一定適用了。

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態度,創造出 LINE Bank 的獨一無二服務

LINE Bank 總經理黃以孟,圖:科技報橘

LINE Bank 總經理黃以孟,圖:科技報橘

「別的金融機構沒有被逼到牆角不可」,黃以孟表示。也正因如此, 這位在花旗、北富銀歷練過的金融老將認知到,以前的經驗不一定可以完全複製到 LINE Bank 上。

LINE Bank 的用戶主要在 20-40 歲左右,正是對資訊科技相當熟捻的世代。如果還用舊玩法,肯定沒有辦法留下忠誠用戶。

「舊的腦袋要砍掉。在這裡就像從 0 到 1 的新創公司。因為我們沒有這樣做的話,絕對會被淘汰的。這個要怎麼講?置之死地而後生吧!」黃以孟說。

LINE Bank 需要創造、定義全新的純網銀玩法。雖然金融服務已經是一個成熟到不行的產業,但是純網銀特色就是要打造與眾不同的場景金融,以及 LINE Bank 手上最大的籌碼,就是用戶手上的手機與全台滲透率超高的 LINE App。

♦ TO 推薦閱讀:【來勢洶洶的挑戰者】Richart 不神了! LINE Bank 會成為台灣的「全民銀行」嗎?

LINE Bank 開業首年射創新 3 箭,其他銀行都沒做過

因此,LINE Bank 於 2021 年 9 月開始推出三大創新服務,包括:銀行首家「無讀卡機」升級帳戶、Chatbot 智能客服、eKYC 強化客服核心能力。

♦ TO 推薦閱讀:用手機感應就可自動升級帳戶,LINE Bank 做到一件其他銀行沒做到的事

升級帳戶是一個很普遍的用戶需求。而 LINE Bank 沒有分行、手機又不能插卡,那樣升級帳戶對於 LINE Bank 用戶而言是否就得很複雜?

黃以孟與開發團隊選擇與新創公司 AuthMe 合作,透過 NFC 就可完成感應自然人憑證,完成帳戶升級,全程不需電腦或是讀卡機。這樣輕鬆方便、5 秒就可完成的服務,只需要一隻支援 NFC 感應的手機而已。

2017 年自然人憑證就已經開放相關技術,且 NFC 技術在市場上也推出有段時日,民眾最常使用 NFC 實體場景包含捷運、商店等處,可實現快速感應付款,但是過去從未有銀行將 NFC 用於帳戶升級。LINE Bank 則是將舊技術翻玩出新花樣,從手機技術測試、法規、使用者流程體驗、客戶服務說明等不同面向切入,一次次地做試演而成。

另外一個讓黃以孟引以為傲的服務就是「智能客服」,在對話筐內可以像真人一樣提供有用資訊的智能客服。

許多銀行智能客服的痛點就是系統並不真的知道用戶問題,反而推播很多資訊選單來淹沒用戶。為了降低這種用戶的不耐煩感,LINE Bank 想要做到的目標很簡單,就是達到「我知道你在問什麼」目標。

一天累積下來, LINE Bank 的客服對話量就會達到一萬多句,開發團隊會定期從客戶真實對話挑選出 3 萬句,檢查 chatbot 到底有沒有回答到用戶問題。同時也會搭配真人去分析這些真實問句,背後所藏的用戶動機。

♦ TO 推薦閱讀:純網銀怎樣存最有感?網友:LINE Bank 2.2% 搭樂天剛剛好!

例如:「如何拿到最好的回饋?」代表的是客戶希望了解刷卡各個通路的優惠與了解優惠規則。產品團隊就會直接產出「刷卡攻略」,放在 LINE Bank 聊天室的下拉選單版位,還會分別針對開戶綁定的客戶、還未綁定的客戶,提供不同攻略,強化用戶體驗。

活用 Api,技術創造不同以往的有感 Banking 服務

LINE 這樣的社群媒體因為高度的互動與各種關於「人」的資訊會在上面互相交流,因此用戶容易產生上癮度。但金融或是純網銀本身如果只有金流、支付,要如何也創造出社群媒體般的上癮感?

答案就在 API 串接不同系統,所創造的無縫體驗。黃以孟表示,這種無縫體驗如果沒有真的體驗過,很難言傳,但是一旦好用的 API 串接服務為用戶打開了新的服務體驗,那就是真的圈到粉。

例如簽帳金融卡的回饋點數,在消費的當下馬上就可以收到回饋。相比一般的銀行都要等到下一期帳單來才能揭曉。這個秒給點,就是透過 API 資訊系統的互相即時串接。

LINE Bank 的圈粉妙招:技術服務、技術取勝

黃以孟表示:「這個不是很了不起,但就是沒有人做欸!」雖然會增加內部負擔,但 LINE Bank 透過這樣的技術細節來不斷圈粉。

根據金管會最新公佈數字,去年 12 月30 日開業的樂天銀行,截至 10月26日存款戶數達 6 萬戶,LINE Bank 雖然今年初才開業,但存款戶數高達 45.9 萬戶,領先樂天快 8 倍之多。

LINE Bank 團隊

LINE Bank 團隊,圖:科技報橘

透過從不同背景招攬來的產品、開發團隊成員,也讓 LINE Bank 能在翻玩純網銀新花樣的比拼階段,能夠做出不一樣的成績單。

可想而知,LINE Bank 團隊勢必也得在跨部門的橫向溝通上,創造不同於以往的流程,才能有辦法應付產品創新開發需求。也是透過這樣的多元背景,讓過往金融服務的盲點可以逐一被破解、優化。

透過不斷精進服務,透過市場差異化來增強自我優勢,LINE Bank 如今已躍昇為 2021 年第二季銀行業數位帳戶成長的第一位,未來還會推出什麼服務,也讓人拭目以待。

The post 【破解 LINE Bank 的圈粉招數】砍掉舊的金融腦袋,換來哪些創新玩法?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軟體定義的智慧車,劃開台灣下一個黃金十年產業新風口

$
0
0

鴻海一口氣公佈三款電動車,從宣示到產出概念品只有短短一年。這個「鴻海速度」讓台灣產業鏈都震驚了。驚的不只是鴻海從世界手機組裝大廠,搖身一變成為造車高科技產業,驚的還有電動車就這樣劃開了一道時代風口。我們瞬間都已經從智慧手機時代,再度往前走到下個智慧移動年代了。

電動車、智慧車時代正式降臨,高盛認為,電動車即將進入黃金十年;台灣各個分析機構也都認為,智慧車產業即將接棒智慧手機,成為台灣代工與製造下一個新淘金聖地。

蘋果 Apple Car、鴻海新電動車,打亮智慧運具革命

當初那些造手機的、寫程式的科技公司,現在都跑來做車。全球私人運具正面臨數位轉型浪潮,車主不但在購買、使用和對汽車的期待上都產生重大的轉變,讓許多高科技製造廠、軟體技術提供者都不得不加入戰局。

蘋果宣布 Apple Car 2024 年量產、戴姆勒 (Daimler AG)、福斯等傳統車廠也都全力擁抱電動化。根據 IEK 研究,2020 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產值合計達 2,745 億美元, 2030 年上看 5,061 億美元、CAGR 6.3%。

造車與做手機,差在軟硬整合與製作思維

彭博認為,車也和智慧手機一樣,在未來可以走向品牌與製造分開的時代。鴻海 MIH 就是用這樣的理念打量造車開放平台概念,切入戰局。但是造車邏輯,可以像做手機一樣,把行動裝置加上四個輪子就完事了嗎?

曾在 Apple 的神秘部門,特別產品部擔任主管,投入自駕車開發 20 餘年的工研院機械所數位長王傑智表示,把造車與做手機放在一起其實沒有這麼容易。整體的製造與軟硬體整合其實有很多事情要做。

例如車輛工程的軟體,與一般的軟體就不同,光是思考整合與對接,就需要很多工作。

現在的軟體科技公司,其實在一個必定要轉型的階段。當手機市場逐漸飽和,勢必要開始找下一代產品。電動車就是個未來無限潛力的大平台。

曾經錯過手機時代,微軟這次誓言不錯過「軟體定義車輛」新時代

電動車、智慧車上會裝載著更多感測器、吃更多電腦運算資源與更快的連網速度。這時候,軟體就會變成非常重要的角色。軟體定義的車輛,就開始冒出來。

Google 之前用手機搜集數據,現在就會進來看自駕車。蘋果擁有高度軟硬整合實力與創新能力,現在也在醞釀技術與市場場成熟等條件。

這些矽谷大企業當初在智慧手機時代呼風喚雨,曾經棋差一著的微軟,這次也不想再錯過了。

微軟智能工業雲解決方案亞太區總經理葉怡君表示,電動車的重點在於智慧出行(Mobility),也是下一個世代重要的「個人化」使用工具。

除了運輸功能,更重要的是上面的數據與軟硬整合功能。多數量的感測器都集結在一台車上,軟體、數據都會依照當下情況而有所變化,這對於以雲端技術與人工智慧為主的微軟來說,是一個完美的發展場域。

新時代的車,軟體將會是車子的驅動主軸

新的智慧車從底層、自駕系統、車用娛樂到聯網系統,每一塊都會有軟體的角色存在。

但車子更複雜的部分在於需要考慮到人身安全。手機當機可以關機重開,在運行中的未來車沒有重開機的選項,基於這些人身安全與交通大眾安全考量,許多的軟體必須要重新改寫。

葉怡君表示,對微軟而言,加入未來車領域,微軟會著重在三大重點「零碳排、零塞車、零車禍」。透過這樣的目標,微軟要做的不是像 Apple、Google 一樣自己造自駕車,而是滲透進入車的軟體開發、車用的 App Store。

更多的車載娛樂、車用軟體正在重新改寫中,例如輔助駕駛、智慧座艙,也需要讓車能夠有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學習用戶客製化體驗,提供更私密的運輸服務。這樣的軟硬整合未來,是接下來台灣與國際企業,即將進入直球挑戰的領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The post 軟體定義的智慧車,劃開台灣下一個黃金十年產業新風口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創業家的進階閱讀書單:16本上戰場真正需要的經營必讀寶典

$
0
0

。但是資源這麼多,什麼時候應該讀什麼書?George Lovegrove 列出了他的閱讀建議。作者寫書評的系統方法論尤其值得我們學習。(以下為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

我喜歡書。書物美價廉,可以助你放鬆,結束一天的工作,改善商業進度還能防止你犯錯誤。對於創始人來說這應該是至關重要的訊息來源。

我為什麼要列這個資源?因為一些書讀完書之後我往往會心生相見恨晚或者浪費時間之感。

所以,為了幫助創始人們節省時間,我決定選出一個合適時間的合適書單,方便創始人根據自己的創業公司發展所處階段進行針對學習。本清單離詳盡還很遠,而且難免帶有本人的主觀偏見,所以各位如果覺得有什麼錯漏的話,儘管在評論區提供高見。

點評方法

我把創業分成3 個基本階段—基本構思、產品開發、推出與發展。書評按照自頂向下的順序排列,每個章節都是先列最有用的書—如果你時間有限就讀每章節前面幾本好了。

目錄

每本書都會按照下面設定的題材進行分類:

  • 商業、管理與領導—個人發展也歸入此類
  • 產品開發
  • 投融資
  • 營銷和發展
  • 招聘

有用性評級

對於任何創始人來說本文提到的每一本書都是很好的讀物。不過創始人的時間是很寶貴的,所以為了節省時間這裡給每一本都進行訊息的有用性評級。有用性是按照書中訊息能否實際應用到初創企業中來改善公司發展或者幫助避免錯誤來衡量的。

  • 必讀—這些書對於任何創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裡面提供了高度可傳遞的信息,會直接影響到你思考和運營初創企業的方式。
  • 應讀—這些書提供了可傳遞的信息,但是運用起來沒那麼直接。比如個人發展這種話題或者更加一般性的建議。花點時間閱讀這些書還是有好處的。
  • 可讀—這些書給創始人提供了有趣的信息,儘管這些信息直接應用到初創企業當中未必那麼容易。對於有閒暇時間或者喜歡讀好書的人來說這類書正合適。

書目摘要

每本書都會提供摘要介紹書的內容、對創始人的好處以及建議的讀者對象。

  • 一、基本構思階段

創始人關注點:概念驗證、團隊建設、產品開發準備

值得注意的資源:

理解初創企業戰略類型

股權配置

YC 建議

《精益創業》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Eric Ries
  • 類型:產品開發
  • 必讀

《精益創業》提供了資源浪費最小化的產品開發方法,並且把學習作為你的第一要務。該書提出了5 個原則,內容包括創業者無所不在,創業就是管理,驗證性學習,開發—衡量—學習,以及創新核算。這些原則當中最突出的無疑是驗證性學習—一家公司的成功取決於通過頻繁試驗高效學習如何建設可持續企業的能力。精益創業將幫助創始人在繼續前進之前用最少的資源找到初創企業所需的答案。精益創業法可應用到企業的各個方面(不僅僅是產品開發!)。任何創始人都可以從閱讀本書和應用裡面提出的原則當中受益。

《聘誰(who)》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Geoff Smart、Randy Street
  • 類型:招聘
  • 必讀

創業的一個常見錯誤是關注於what 而不是who。《聘誰》這本書強調了跟誰共事的重要性,說明了一個招聘錯誤的代價有多大,並且介紹識別和招聘人才(或者他們所謂的一流員工)的系統性方法。書中提到了招聘的4 個主要步驟—做記分卡、物色、選拔以及說服。對於任何還在尋找聯合創始人加盟自己初創企業的創始人或者不熟悉招聘的創始人來說本書都是必讀書目。本書關鍵的一點是如果你對某個招聘決定由任何的遲疑,那就說不。

《每週工作4 小時》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Tim Ferriss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應讀

《每週工作4 小時》這本書可以極大改善你的工作或者生活。Tim 在書中分享了他起初在創業前與朝九晚五的抗爭。隨著時間轉移他逐步讓自己和公司都變得越來越有效率,最後達到一周只用工作4 小時的境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裡面的一些實用經驗來設定和實現自己的目標—無論是出國工作還是把一天的工作量最小化。任何創始人都可以從中受益,如果希望改進自己的時間管理和專注度的話。你越是感覺自己的生活焦頭爛額越能從中受益。

《人性的弱點》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卡耐基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應讀

《人性的弱點》(注:其實英文名叫做《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如何贏得朋友並且影響別人)》,中文書名雖然簡潔但是沒有把書的精髓體現出來)提供了30 種不同的原則,用以幫助改進你的待人接物,讓對方按照你的思路走,並且在不冒犯或惹惱對方的情況下改變別人。每一條原則都會用一條奇聞軼事舉例,顯得特別平易近人,對改善社交非常有幫助。自然的,本書對於免不了日常交往的任何創始人都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nerd 型的創始人)。

《幸福的藝術(The art of happiness)》

  • 作者:Dalai Lama and Howard C. Cutler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應讀

如果你從來沒試過冥想的話那這本書就是唯一最重要的一本讀物。初創企業能夠為你提供最豐富最顛覆的情感經歷。有經驗的創業者知道每天保持鎮定的重要性。儘管避免讓你的初創企業錯誤和失敗不影響你的快樂是極其困難的事情。書中一則值得注意的軼事是講無家可歸者實際上對生活的滿意度往往比有錢人高得多。為什麼?因為那些人活在當下,他們的快樂是內生的。其他人的快樂是外生的—所以他們的快樂是自己控制不了的。這個訓ㄒㄧ非常有用,能夠幫助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改善專注度、傾聽技巧或者如何有效控制情緒等。你可以看看一些有影響力的人,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喜歡冥想。

《從0 到1》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Peter Thiel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應讀

要創新而不是複制已經做好的東西,《從0 到1》這本簡明讀物告訴我們未來應該這樣創造。本書告訴我們的一個重要信息是完全競爭與壟斷的巨大差別。完全競爭發生在不同公司在同一市場上的競爭,導致對利潤的關注,不得不為生存而戰。相反,壟斷企業就沒有這種擔心,所以可以專注於創新—而這對所有人都有好處。《從0 到1》對於著眼長遠和戰略的創始人來說是很好的資源。

《創業革命》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Daniel Priestley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可讀

過去一個世紀技術徹底改變了社會,為新企業提供了新的更加多樣性的機會。Daniel 詳細解釋了這一變化,告訴我們為什麼不應該錯失這場創業革命當中的“小企業全球化” 的機遇。此書可以激勵有抱負的創始人馬上行動,同時還對客戶拓展和企業發展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建議。

《重來》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Jason Fried、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可讀

如果要你寫下創業過程中學會的最有用的經驗教訓的話—成果都在《Rework》這本書裡面總結了。本書涉獵的範圍很廣,如何取得進展、競爭對手促銷、招聘甚至文化都無所不談,是Basecamp 團隊的創業洞察。對於任何關注商業的創始人來說本書是很好的休閒讀物。

  • 二、產品開發階段

創始人關注點:最小可行產品(MVP)、營銷及增長計劃

值得關注的資源:增長工具

《Traction》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Gabriel Weinberg、Justin Mares
  • 類型:營銷和增長
  • 必讀

Traction(指產品越來越受市場歡迎)簡而言之就是營銷和增長的精益創業。在解釋19 種不同的traction 渠道之前,這本書首先設定了讓產品越來越受歡迎(gain traction)的方法—靶心。靶心法把渠道分成了3 個環,分別是外環(有可能)、中環(有希望)以及內環(有效)。初創企業應該不斷評估用於增長的哪種traction 渠道屬於哪個環。最終最有效的traction 渠道應該是位於內環的那些,是初創企業的重點關注。任何關注增長和營銷的創始人都應該隨身攜帶這本書—識別、測試並有的放矢,把焦點對準位於靶心的最有效的Traction 渠道。

《瘋傳(Contagious)》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Jonah Berger
  • 類型:營銷、增長
  • 應讀

口碑無疑是高效營銷的聖杯,但往往也是你的初創企業最難辦到的事情之一。為什麼一些內容或者產品能夠獲得病毒性傳播,而有的卻無人提及呢?《瘋傳》幫助回答了這個問題,並結合實例介紹了讓一切事物瘋傳的6 個原則(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使用價值以及故事)。任何負責營銷和增長的創始人都可以應用這本書的東西來製造更好的口碑。

《Hooked》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Nir Eyal
  • 類型:產品開發
  • 應讀

無論是製作咖啡、瀏覽Facebook 還是買新衣服—習慣在我們不假思索地完成日常任務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把你的產品變成習慣養成正是《Hooked》要講的東西。整個過程靠構建操縱用戶行為習慣的模型來引導,這個模型叫做“Hook Model(勾引模型)”,分為觸發、行動、投資以及最後多變的獎賞來開始形成習慣。你的產品反復經歷這個過程越快越有效,產品形成習慣就越多。對於產品需要頻繁使用(如社交網絡、健身應用或者新網站)的初創企業創始人來說這個信息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對習慣感興趣的話Charles Duhigg 的《習慣的力量》也是非常棒的讀物。

《超額訂購(Oversubscribed)》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Daniel Priestley
  • 類型:營銷、增長
  • 可讀

客戶多得忙不過來時任何初創企業的夢想,《Oversubscribed》認為這個夢想是可以實現的。書的上半部分詳細介紹瞭如何實現這一點的原則,重點關注了市場、產品差異化以及客戶擴展上。接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活動驅動營銷的建議。無論是舉辦活動、發布新功能還是提升認知度,活動驅動營銷都能提供很好的辦法來提高營銷的效果。初創企業可以通過事先精心策劃事後分析總結不斷改進自己的活動效果。任何關注客戶拓展和市場理解的創始人都可以從中受益。

  • 三、推出與發展階段

創始人關注點:產品的市場匹配、分析(轉化漏斗、A/B 測試)、尋求投資、招聘計劃

值得關注的資源:

Venture hacks bible

投資者清單

《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格魯夫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必讀

把英特爾從做內存改成做處理器的絕非易事。同時考慮到格魯夫還把這個公司變成了一家全球知名的品牌,這本書擁有傳奇地位也就不足為奇。書的每一章信息量都很大,但卻能夠簡明扼要地把複雜原則解釋清楚。比方說書裡面提到瞭如何提高管理槓桿率來實現組織產出的最大化,不同類型會議的重要性,以及應該如何開會,如何決策、如何避免群體決策問題、多大的組織幾乎總是由任務導向和職能部門組成,以及具體情況下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控制模式等。作為創始人如果你想尋找馬上可用的管理建議的話,《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非讀不可。此書對於開始尋求發展的初創企業是完美讀物。

《談出你的優勢(Bargaining for advantage)》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G. Richard Shell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應讀

《談出你的優勢》把談判變成了一個容易理解的過程,任何創始人都可以應用到初創企業的協商談判裡面。此書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確定談判的6 大基本要素(了解自己的談判風格,審視並列出目標和預期,尋找權威的標準與規範,建立並利用自己的關係網,研究對方利益,談判開始前繼續加強最重要的談判資源—本方的優勢)。第二部分是這些要素的運用(談判過程),包括準備策略、交換信息、開始談判和作出讓步,結束談判並達成協議。這些簡明高效的過程可用於任何談判當中。創始人會發現進行投資談判或跟其他公司(供應商、服務提供商)談判時這本書特別有用。

《創業維艱》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Ben Horowitz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應讀

初創企業會遇到哪些問題Ben Horowitz 再熟悉不過,他熬過了網絡泡沫,最終以16 億美元把Opsware 賣給了惠普完美退出。《創業維艱》總結了那段時間他學到的刻骨銘心的經驗教訓,詳細討論了一些很少被提及的主題。一些例子包括炒人和貶職,何時以及如何引進高管,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辦公室政治、如何評估CEO 等等。當初創企業開始尋求發展時本書是很好的讀物,可以幫助處理好棘手情況。

《一本書讀懂風險投資(Mastering the VC game)》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Jeffrey Bussgang
  • 類型:投融資
  • 應讀

初創企業數量的增長帶動了VC 世界的繁榮。《Mastering the VC game》這本書旨在確保你對談判桌的雙方都理解透徹。重要主題包括VC 機構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向VC 演示項目,並且對交易的紛繁複雜指出進行了概括。就像書名一樣,此書有助於創始人熟悉VC 的投資過程,也是對VC 的很好介紹。

《權力的48 條法則(The 48 laws of power)》

創業進階書單

  • 作者:Robert Greene
  • 類型:商業、管理、領導
  • 可讀

對於任何對權勢人物如何掌權和運用權力感興趣的人來說本書是非常吸引人的讀物。書中所描述的法則至今仍具有重要意義。書中涉及了眾多的歷史領袖、國王以及影響者,比如拿破崙、伽利略甚至還包括埃及豔后,每一個法則都用一則故事來詮釋。裡面的信息很有趣,但對於創始人來說未必是至關重要的。不過從中他們可以輕易辨別那一條法則正在不利於自己—這種情況時有發生,甚至超乎你想像。

(本文獲36Kr授權刊載,原標:創業進階書單,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The post 創業家的進階閱讀書單:16本上戰場真正需要的經營必讀寶典 appeared first on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Viewing all 8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